在齐桓公跃登霸台亮相前,必得有人为之击鼓奏乐,拉开序幕。齐僖公之子齐襄公继位后,郑国发生了内乱。郑庄公死后,大臣祭仲开始专权。齐襄公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开始插手郑国的内部事务。只是由于齐襄公内行不修,言而不信,又暴虐残忍,诛杀不当,从而延缓了齐国称霸的行程。......
2025-09-30
既然目标在于称霸,必须具有国际视野。齐国如果只靠自己培养人才,思维有局限,数量也不够,所以还需在更大范围内吸引人才,尤其是吸引其他诸侯国的人才。如果这项工作得力,齐国人才越来越多,对国家建设大有好处。那么,这件事管仲是怎么做的呢?
于是,管仲又给齐桓公出了个主意,庭燎。
什么叫庭燎?管仲的这个庭燎,就是在齐桓公的院子里树一些草把,当有人才前来加盟的时候,就把草把点着。相当于现代放礼炮来欢迎客人。是一种隆重仪式。
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这种点把火的事情,有吸引力吗?其实这件事并不难理解。比如现代人出国,如果得到了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且按最高规格鸣放礼炮,即使没有得到经济上的实惠,也会感觉很荣耀。一个人受到这样的礼遇,就说明是个人物,将来到其他地方也会受尊重。
但是,这样的措施公布出来结果怎样呢?可能会有人说管仲这么聪明的人想出的办法,效果一定会好的。但是事情就是那么有意思,恰恰是聪明成了这件事的障碍。这项措施推行了一年,一点效果都没有。于是,君臣二人好生纳闷,为什么呢?
但是凡事在于坚持,就在这时,突然来了一个人想要加盟。齐桓公等得花儿都快谢了,一听有人来了,立即兴奋得不得了。梳洗打扮,盛装出镜,请对方坐下,问一声:请问对面高人,您擅长什么技术啊?换句话说就是有什么绝活啊?结果那人一开口,齐桓公就哈哈大笑。为什么呢?因为他说:我会九九口诀!齐桓公和管仲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其实,齐国当时因为开国伊始就很重视商业,所以九九口诀大部分人都会。
齐桓公笑过,来人说话了:我之所以只会九九口诀就来见您,就是为了抛砖引玉的。齐侯啊,你知道为什么这么好的措施,一年都没有人来吗?
说实话古人也是非常谦逊的。齐桓公一听,马上放下姿态:请先生教我!
于是那人说:那就是因为天下人都知道您和管仲太聪明了。我们那点微末的本领,在您面前都是雕虫小技,不值一提啊。你看,我刚才一说会九九口诀,你笑成了那样。谁不怕在你们面前丢脸啊?他说的这个现象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也很容易理解。
可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齐桓公管仲都是极聪明的人,但在这个问题上,却没有考虑到加盟者的感受。说到这儿,对方把话锋一转,说:如果你能对我这个只会九九口诀的人行庭燎之礼,天下贤能之士将会趋之若鹜的。
齐桓公一听这话有道理啊。于是真的给这位做了庭燎。结果这一下不得了。齐国国内,以及其他诸侯国的人都想啊,连会个九九口诀都能得到重用,那咱们还有什么不敢去的。于是大家拉家带口,背着行李,赶着马车,都奔齐国来了。
电影里有一句话“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其实,不仅仅是21世纪,27世纪以前同样也是人才最贵。管仲这一招后来被秦孝公学会了,他发了一道求贤令,求来了商鞅,于是大秦开始崛起。
管仲的三选和庭燎,像一张大网,国内和国外,推荐和自荐,似乎都一网打尽了。但是任何时代都会有一些特别的人才埋没于世俗,未被发现。而这样的人,管仲居然也能发掘出来一些。
比如有一次,齐桓公和管仲两个人在房间里密谋打仗的事情。结果,很快满城风雨,疯传国君要打莒国了。
两个人商量事情,又没有其他人在场,风声是怎么走漏的?尤其是这种军事机密,泄露出去对齐国多么不利?于是齐桓公生气了。他怒气冲冲地对管仲说:就咱们俩一起商量事情,怎么现在大街小巷全知道呢?你得给我一个解释。显然齐桓公是在怀疑管仲。(https://www.chuimin.cn)
如果换成我们,被国君怀疑了,会怎么样想呢?
假如说是一个小气的人,肯定心里不舒服啊。虽然面对国君没办法,奈何不了他,但难免就有了隔阂。而管仲当然是一位极具大局观的贤者,所以他这个时候丝毫没有情绪化,而是认真思考发生问题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就看到管仲思维的敏锐了。他说:
国必有圣人。——《管子·小问》
宫廷之内必有大智慧的高人!
齐桓公听他这样一说,也冷静下来了。于是反复回想,终于想起来了。说:是的。服侍人员中有一个人端饭过来的时候往上看来着,一定是他!于是找到了那个服侍的人,东郭邮。
齐桓公问他:是你说我要打仗的吗?东郭邮说:没错,是我。
齐桓公一听,眼睛就睁大了,问:那天我们并没说要打仗,更没说想讨伐哪个国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东郭邮说:前人说过,君子善于谋划,而小人善于推测,这是我推测出来的。
齐桓公说:咱别绕弯子了。就说说你是怎样推测的吧。
东郭邮说:人的心理状态,从神色当中能够看出来。意气风发情绪亢奋手脚忍不住想动作,是想发动战争的样子。那天,我看你们两位在台上,口开而不合,是莒的口型;并且举手指画,也是对着莒国的方向。而据我所知小国诸侯不肯顺服的,唯有莒国了,所以我说要讨伐他们。
鬼才啊!桓公听完,赞叹地说:好呵!从细微动作里判断大事,见微知著,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您请坐下来,就跟我们一起谋划这件事吧。
这里我补充一句,有些古典文献把东郭邮和东郭牙搞混了。可能这个事情是口口相传造成的。但是,东郭邮不可能是东郭牙,因为东郭牙被推荐的时候,东郭邮的这件事还没发生;还有东郭邮和东郭牙的性格也不相符。但是这种混淆,对鲍叔牙和东郭牙是同一人的判断造成了障碍,以至于《东周列国志》当中把他作为两个人物出现。
到这里就知道了,管仲对人才的嗅觉有多敏锐,为什么那么敏锐?就是因为求贤若渴,寻找人才用心良苦啊。
但是,人毕竟是复杂的,同样管仲也难免也会遇见一些复杂的情况。比如,遇见心术不正、假仁假义的人,他能不能够识别出来呢?
相关文章
在齐桓公跃登霸台亮相前,必得有人为之击鼓奏乐,拉开序幕。齐僖公之子齐襄公继位后,郑国发生了内乱。郑庄公死后,大臣祭仲开始专权。齐襄公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开始插手郑国的内部事务。只是由于齐襄公内行不修,言而不信,又暴虐残忍,诛杀不当,从而延缓了齐国称霸的行程。......
2025-09-30
齐桓公即位后,立即派人追杀公子纠。齐桓公就不计前嫌,任命管仲为相国,让他管理朝政。齐桓公就借周天子的名义,召集诸侯在齐国会盟,说是要与诸侯共同帮助宋国平定内乱。但是,齐桓公的威望还并不高。通知发出后,一共只来了四个国家,还有几个诸侯国根本不把齐国的号召当回事。齐桓公就先拿鲁国为突破口,出兵攻打,将鲁国制服。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终于得到了各诸侯国的认可,齐国开始称霸中原。......
2025-09-30
就算我年少时兴趣广泛,也不可能会对专门学习如何“挖死人骨头”动念的。在大一的必修课中,赫然出现了“考古人类学导论”。我花了一两个小时在图书馆翻了翻上学期的笔记,才明白,哇,考古人类学还真的是“挖死人骨头”的啊!考试成绩公布,我的“考导”真的“考倒”了,拿了62分,在班上排名倒数。......
2025-09-30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中最主要、最根本、最核心的部分。目前,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范式,赋予了学校更大的改革空间。学校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各项学生活动都以此为原点。......
2025-09-30
周襄王的破例,是表示对齐桓公的特别恩宠,表彰其文武之功德。可以看出在葵丘之会上,齐桓公于谦恭的外表下已露出骄傲自矜的端倪,而在是年秋天的葵丘再会上,已完全暴露无遗了。齐桓公霸主中原,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征服和统治了中原。齐桓公在葵丘之会暴露出的骄态,已昭示了他霸业衰落的开始。与此同时,齐桓公九合诸侯的最大功臣和谋主管仲的病逝,也加速了齐桓公霸业衰落的进程。......
2025-09-30
并得到天子的许可,会合诸侯,规定宋国的君位。当曹沫收起匕首回到原位时,桓公想翻悔不认,并想处死曹沫。齐桓公再次听从管仲的建议,尽归鲁国三次战败时的所亡之地。齐桓公承诺守信的做法,立刻传了开去,诸侯闻之心悦信服。曹沫劫桓,这在表面上看来于齐不利,但齐桓公能听从管仲的建议坚守诺言,即便这是在武力劫持的特殊情形下所许的诺言。......
2025-09-30
在雷台附近居住的,是原武威县新鲜公社第十三生产队的农民。他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决定就近取材,在雷台东南角开挖战备地道。那一天,大家在队长的带领下,拿着铁锹、洋镐,来到雷台脚下。雷台下面发现古墓的消息在武威县新鲜公社传开了,公社书记得知消息,立即派人封存墓葬洞口,并将此事上报了武威县金羊区,金羊区保卫干事张有随即报告给武威县委。......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