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词两首》分别是李清照的《如梦令》和张志和的《渔歌子》。因为张志和的《渔歌子》在《书香润年华》中背诵过,所以品读时以《如梦令》为主。在《如梦令》这首词中,李清照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表现了作者少女时期的生活情趣和心境。就这样,我用李清照的词串起了她的一生,串起了一段历史。......
2025-09-30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中最主要、最根本、最核心的部分。课程是更能体现学校育人哲学的,从课程目标的提出,到课程体系的构架,再到课堂教学的实施,都要围绕学校的核心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进行。课程文化的建设,同样要本着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原则,反复研讨国家课程政策、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的课程哲学、课程历史与现状、学生发展的需要,真正地“跳出教育,站得更高,想得更远,然后回归教育本质”,才能走出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建设之路。
目前,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范式,赋予了学校更大的改革空间。我们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加大了课程建设的力度,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将校本执行课程理解为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两大部分,构建了选修和必修两大体系,选修包括学科课程和学校的特色课程,必修包括走班课程和社团课程,以更好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实施幸福快乐教育,培养全面加个性的“书香人、文明人、自信人、快乐人”。全体师生对学校的共同愿景都很明确,形成了一个大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校园平安和谐,师生幸福快乐,都在不断的努力与负责中向着书香人、文明人、自信人、快乐人无限靠近。学校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各项学生活动都以此为原点。(https://www.chuimin.cn)
总之,课程建设是在学校文化基础上融合与建构的,这样会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师生的文化自觉,最终成为弥漫整所学校的文化追求,而这样的文化力量才能带领我们向课程改革的更深处漫溯。
相关文章
第九课《词两首》分别是李清照的《如梦令》和张志和的《渔歌子》。因为张志和的《渔歌子》在《书香润年华》中背诵过,所以品读时以《如梦令》为主。在《如梦令》这首词中,李清照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表现了作者少女时期的生活情趣和心境。就这样,我用李清照的词串起了她的一生,串起了一段历史。......
2025-09-30
“教师无小事,事事皆育人”这句话,就像公式一样被无数次地背诵过,但真正理解这句话,还是在读了布朗先生的《我们给孩子留下些什么》之后。我不知道她想说什么。正如布朗先生所说:“或许我们说了什么,正是某个学生在那个时刻期待听到的。”他们或许不会向我们表达他们的谢意,但我们必须相信,他们一定记着我们,就像扔入大海的小石子改变了大海一样,我们的存在,也会把变化带给每一个孩子。......
2025-09-30
自从承担了新教育分会场展示任务,焦老师就参与进来。焦老师和他的书法社团负责现场展示一个教学片段,现场书写并展示八个字:“幸福快乐、个性飞扬”。焦老师的严谨、从容与幽默,感染着我们每个人。看着眼前这位谦和的老者,我顿感汗颜,我只是一味地在要求学生,却没有像焦老师这样去给孩子做榜样!焦老师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孩子“堂堂正正做人”,就像他的台词一样。我想,焦老师是做得最棒的。......
2025-09-30
上学后,爸爸成为我的第二本书。而且,从这本书里,我充分认识到阅读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时刻牢记“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共同的教育目的,让我与各位家长携手书香,开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曾国藩家书》《做最好的家长》《卢勤作品集》等优秀书籍的阅读,汲取着书中教育孩子的得失,品味着书香的灵性。......
2025-09-30
学生自主阅读后,全班交流,分享阅读心得,升华对文章主题的认识。精读《我的父亲鲁迅》的交流。出示关于百草园的景物描写段落:反复朗读。读着读着,孩子会发现,百草园不仅仅是当年小鲁迅的乐园,也是自己今天所盼望的乐园。鲁迅这个伟大的生命,就是从百草园里走出来的。这样,鲁迅与孩子们原有的距离感、陌生感就会逐渐地消除,甚至来到“孩子们”中间,走进“孩子们”的心中。......
2025-09-30
教材中的四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永垂不朽的鲁迅的形象。鲁迅的文章难懂,且他自己也曾说过:“未有阅历的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这就需要我们寻找鲁迅作品与学生生活的契合点,拉近其与学生的距离,不仅把鲁迅看作一位“横眉冷对”的、有血有肉的文学大师,还要知道他是一位富有童心的、活泼可爱的凡人。所以选文要便于孩子从不同侧面去认识鲁迅,能引起孩子产生共鸣。......
2025-09-30
一切变得得心应手,思维也顿觉清爽。豁然间,心真的为之所动,不是因为它新鲜,而是因为它实用。——研修走进每个人的心底诸城市林家村镇瓦店小学王高美研修走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实现了校本教研与日常教学的对接,尽管它忙碌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为了收获后的充实,为了装满自己的“一桶水”而“衣带渐宽终不悔”!......
2025-09-30
“桃李满天下”,那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享受。正因为教育是一门人世间最宏伟的“造人艺术”,教师的教育人生充满了诗意,诗意地享受着教育。正如书中所言,应让教育和心灵一起舞蹈,把教育作为诗意的栖居,这样的教育心态足以感动一个世界,足以创造教育的奇迹。教育的快乐是属于每一位教师的,也是属于每一位学生的,所以,请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