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锡中的电迁移现象是很令人感兴趣的,因为大多数无铅焊料是锡基的。而在器件的工作温度下,电迁移主要是由晶格扩散产生的。在其各向异性电导率的影响下,它的微结构可能发生明显变化。然而,由于Ea与Ec在各向异性材料中不同,例如白锡晶粒内电场方向和电流方向之间会有一个夹角φ,如图8.14所示,这是各向异性导电材料的特有属性。......
2025-09-29
在20~40 h的电迁移之后,第一横截面的共晶锡铅焊料表面上,能观察到阳极的铅的聚集和阴极的孔洞的形成。在焊料内的原子扩散通量,可以通过标记物的运动进行测量。图9.9(a)中,显示了标记物的位置,在SEM照片下,铅是较亮的一相。图中所示标记物是碳化硅或金刚石颗粒。图9.9(b)所示为它们的移位。除编号为1、10、11的标记物以外,其他的标记物的移动量大小在数量级上是相似的。图9.9(c)所示为除了标记为1、10、11外的标记物移动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在20~40 h内位移与时间呈线性关系。

图9.9 标记物位置、位移及移动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a)横截面表面的标记物位置;(b)标记物位移量;(c)除编号为1、10、11外的标记物平均移动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在分析焊点中的原子扩散通量时,在120℃环境下,我们认为电子风力和机械力影响了铅原子的运动,
![]()
式中,Jem为原子扩散通量,单位为原子个数/(cm2·s);c为单位体积的原子浓度;D/(kT)为原子迁移率;σ为金属中的静水应力;dσ/dx表示在电流方向上的应力梯度;Ω为原子体积;Z为电迁移的有效电荷数;e为电子电量;E为电场,E=ρj,ρ是电阻率,j是电流密度。电迁移的原子扩散通量的值Jem,可根据标记物的运动来进行估算:

式中,VEM是焊料因电迁移而移动的体积;可由标记物位移量乘以焊料横截面积进行计算,At是标记物的位移;t为电迁移时间。(https://www.chuimin.cn)
忽略背应力,测量电迁移下的原子扩散通量Jem、扩散率和有效电荷量的乘积DZ,可由以下等式来进行计算:

由计算得到DZ值,假设忽略背应力,在已知D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估算Z的值。
为了检测估算出来的DZ值是否合理,通过利用Brandenburg与Yeh所测定的平均失效时间模式中,值为0.8 eV的激活能和值为0.1 cm2/s的指数前因子,我们尝试着把D和Z值进行分离。在120℃环境下,我们计算出了有效电荷数的值为102。考虑到焦耳热的影响,若焊料的实际温度应为140℃而不是120℃,那么有效电荷数则变为34。在第8章的内容中,锡在纯锡里的有效电荷数是17,而铅在纯铅里的有效电荷数是47,所以该值与铅的有效电荷数更为接近。
图9.10所示为同时具有焊料凸点的第一横截面的第二横截面。可以在阴极看到孔洞和锯齿状的焊料表面,在阳极看到鼓包,这表明体积变化不是持续的。更多的体积从阴极转移到了阳极。抛光表面,即自由表面使锯齿和鼓包形成,并且铅和锡同时移动到阳极。如果没有区域材料成分扫描,我们就不能清楚地认识到铅和锡在转变过程中扩散通量的相对值。由标记物的移动能得出净通量,由于铅在扩散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可能有一些锡反向扩散到了阴极。因此,上面的Z计算可能是不精确的,结果只是指出共晶锡铅焊点中电迁移的大致趋势。在9.7节和12.3节中,我们将对恒定体积的过程与相偏析分离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探讨。

图9.10 同时具有焊料凸点的第一横截面的第二横截面
(a)平视图;(b)侧视图
补充说明,在焊料凸点的基体中能找到镍铜锡(Ni-Cu-Sn)化合物。从化学镀镍UBM层到该化合物的最远距离大约是20μm,这表明铜原子扩散这样一段距离,才能形成三元化合物。
相关文章
白锡中的电迁移现象是很令人感兴趣的,因为大多数无铅焊料是锡基的。而在器件的工作温度下,电迁移主要是由晶格扩散产生的。在其各向异性电导率的影响下,它的微结构可能发生明显变化。然而,由于Ea与Ec在各向异性材料中不同,例如白锡晶粒内电场方向和电流方向之间会有一个夹角φ,如图8.14所示,这是各向异性导电材料的特有属性。......
2025-09-29
电迁移会加剧倒装芯片焊料接头两侧化学反应的相互作用。在阴极侧,电迁移将溶解UBM层和Cu-Sn金属间化合物中的Cu,同时将溶解的Cu原子输送到阳极,并在阳极处形成Cu-Sn金属间化合物。图4.4所示为电迁移前的照片,从中可观察到TiW、Cu3 Sn和高Pb焊料接头的基体。在无电流加载的热老化测试时发现,Cu3 Sn可以和高Pb焊料基体稳定存在。......
2025-09-29
目前,几乎所有的共晶无铅焊料都是锡基的。表格1.1对比了二元共晶无铅焊料和锡铅共晶焊料的熔点。表1.1二元共晶无铅焊料和锡铅共晶焊料Zn价格便宜且很容易获得,但是它会迅速形成一层稳定的氧化膜,导致波峰焊过程中出现大量残渣,更糟糕的是,由于这层致密氧化膜的存在,这种焊料的润湿性很差,因此,焊接时需要特殊的气体环境。对于Sn-Cu共晶焊料来说,仅含有质量分数为0.7%的Cu,所以焊料几乎是由纯Sn组成。......
2025-09-29
图1.4为将硅芯片和引线框架互连的引线键合示意。通常,倒装芯片技术的优点是封装尺寸小,I/O引脚数量大,性能好。倒装芯片互连技术已经在大型计算机中使用了30多年。倒装芯片焊料接头的横截面示意如图1.9所示。芯片上的焊料凸点采用蒸发技术进行沉积并通过刻蚀技术进行图案化获得,目前采用选择性电镀沉积法进行制备。BLM控制着固定体积焊球熔化时的高度,这是所谓“可控塌陷芯片互连”中“可控”的含义。......
2025-09-29
焦耳热不仅会增加焊料凸点的温度,从而增加电迁移速率,还可能在焊料凸点上产生小的温度差,从而导致热迁移。热迁移将在第12章中讨论。焊料接头中另一个非常独特和重要的电迁移行为是它有两个反应界面。图1.16所示为阴极接触界面处电迁移导致的失效的SEM横截面照片,其中额定电流密度约为2×104 A/cm2,试验温度为100℃。图1.16一组由倒装芯片焊料接头阴极处的电流拥挤造成的14μm厚的金属Cu的UBM层溶解导致的电迁移失效SEM照片......
2025-09-29
铝薄膜互连线,需要至少在绝对温度达到1/2的熔点时开始产生电迁移现象。换句话讲,如果物质的浓度场是无源场的话,原子和空位的扩散通量将会均匀分布,则在互连线中也不会发生电迁移现象。如果在某个区域中,它们的分布是十分均匀的,则会有电迁移现象的发生,但并不会有电迁移所导致的损伤出现,其本质原因是其场量是无源的。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接着分别讨论微观结构、溶质原子和应力对于焊点的电迁移现象的影响作用。......
2025-09-29
倒装芯片焊点接头加工时,首先进行UBM层的沉积,随后在UBM层上电镀形成厚的焊料凸点。随后,低温回流将两部分焊料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焊料接头。在倒装芯片器件中,37Pb63Sn焊料的典型回流条件是:保持氮气气氛,峰值温度为220℃,停留时间为90 s。图4.2通过丝网印刷和结块在焊盘上制备共晶焊料的工艺步骤图4.3一对倒装芯片复合焊料接头的横截面示意......
2025-09-29
是假想电荷数,它所表示的是电子与扩散原子之间动量交换的力的等效效果;eE是电子风力,在良导体中通常它是直接力的十倍左右,在金属的电迁移现象中电子风力的作用要远大于直接力。所以,在电迁移现象中,被增强的原子扩散通量方向通常与电子漂移通量方向一致。换句话说,它将会体验到更大的电子散射作用,以及更大的电子风产生的力的作用,从而将其推向下一个平衡位置,即该原子扩散前空位所在位置。......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