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薄膜互连线,需要至少在绝对温度达到1/2的熔点时开始产生电迁移现象。换句话讲,如果物质的浓度场是无源场的话,原子和空位的扩散通量将会均匀分布,则在互连线中也不会发生电迁移现象。如果在某个区域中,它们的分布是十分均匀的,则会有电迁移现象的发生,但并不会有电迁移所导致的损伤出现,其本质原因是其场量是无源的。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接着分别讨论微观结构、溶质原子和应力对于焊点的电迁移现象的影响作用。......
2025-09-29
互连中的电迁移通常是直流行为。在计算机中应用的基于场效应的晶体管器件,如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其晶体管的栅极都是通过脉冲直流电流来控制其开关的。另一方面,在大多数通信器件中,交流电流(AC)也被使用。尤其是在电力开关器件、无线电频率和音频功率放大器中,在其工作期间会产生大的交流电流摆幅。人们经常对交流电流能否引发电迁移现象存在疑问,而一般我们认为交流电流对电迁移没有影响。
我们遵循Huntington和Grone的模型,电迁移的驱动力是由于电子与扩散原子在散射过程中的动量交换所产生的。扩散原子不会处于平衡状态,并且具有一个很大的散射截面。如果我们考虑60 Hz的交流频率,这意味着在1/120 s的时间内,散射将反转1次。在铅的晶格扩散中,假设在100℃的条件下空位扩散为主要扩散机制,1cm3的铅中的平衡空位数为
式中,ΔGf是一个晶格空位形成的自由能。取ΔGf=0.55 eV/原子,我们可以得到nv/n=10-7。如果我们取nv=1022原子/cm3,那么我们可以得到nv=1015空位/cm3。这意味着存在数量如此巨大的空位,正试图跳离其原平衡位置。连续跳跃受频率因素限制:
式中,v0是德拜频率或扩散原子跃迁频率,金属在德拜温度以上,其频率约为1013 Hz。(https://www.chuimin.cn)
取ΔGf=0.55 eV/原子,我们认为这是铅中一个空位的运动自由能,我们可以获得v=106次跳跃/s。在1/120 s内,每立方厘米中的1015个空位大约有104个是连续跳跃的。其隐含的条件是,我们假定过渡态或激活态的存在时间很短。换句话说,在60 Hz交流的每个周期的前半周期中,大量的空位(或原子)在电迁移的作用下在一个方向上跳跃,然后同等数量的空位在后半周期往相反的方向跳跃。在统计学上它们相互抵消,因此没有由交流电流驱动的净原子通量产生。然而,交流电流将产生焦耳热,而焦耳热可能会引发一个温度梯度,从而导致原子扩散。
在上面的分析中,一个隐含的假设是,电场或电流是均匀的。然而,当电流分布不均匀时,尚不清楚交流电流是否可能引发电迁移。非均匀电流分布在以下情况中有发生:在倒装芯片焊点中发生电流转向时;在铜线和垂直通道之间的金属互连中;在两相合金中,其中第二相析出与其母材具有不同的电阻率;在一个如锡/铜的反应相间界面。在最后一种情况下,如果界面不处于平衡态,在一个方向上跨越界面的原子跃迁与其反向原子跃迁并不相同。因为其物理过程是不可逆的,电迁移的交流效应可能会使在一个方向上的跳跃增强。在横跨金属/n型半导体界面的肖特基势垒处,载流子流动是从半导体向金属单向流动的,所以电流密度高的交流电流可能会增强半导体在金属中的扩散效应。
相关文章
铝薄膜互连线,需要至少在绝对温度达到1/2的熔点时开始产生电迁移现象。换句话讲,如果物质的浓度场是无源场的话,原子和空位的扩散通量将会均匀分布,则在互连线中也不会发生电迁移现象。如果在某个区域中,它们的分布是十分均匀的,则会有电迁移现象的发生,但并不会有电迁移所导致的损伤出现,其本质原因是其场量是无源的。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接着分别讨论微观结构、溶质原子和应力对于焊点的电迁移现象的影响作用。......
2025-09-29
我们称这一现象为热迁移或电迁移诱发的“相分离的共晶效应”,而关于热迁移的内容将会在本书第12章进行论述。这两种合金以图4.5中150℃等温线上的A、B两点表示。因此,若焊料中热迁移或电迁移导致了分离,仅意味着体积分数梯度的改变,而非化学势梯度的改变。因此,相比于PbIn等单相合金中,组分的改变可导致浓度梯度的改变从而产生阻碍相分离的作用力,共晶SnPb等两相混合物的相分离非常明显。......
2025-09-29
在实际气体实验中,温度的微小变化使气体的体积增大时,气体内能中的分子势能部分变大,分子动能相应变小,气体的温度应降低。有关气体分子统计分布律中的一些统计方法、统计规律、统计平均值以及气体分子速率的测定等,已远离本书宗旨,故这里不再叙述。气体的内迁移现象是通过气体分子的碰撞来产生的。......
2025-09-29
焦耳热不仅会增加焊料凸点的温度,从而增加电迁移速率,还可能在焊料凸点上产生小的温度差,从而导致热迁移。热迁移将在第12章中讨论。焊料接头中另一个非常独特和重要的电迁移行为是它有两个反应界面。图1.16所示为阴极接触界面处电迁移导致的失效的SEM横截面照片,其中额定电流密度约为2×104 A/cm2,试验温度为100℃。图1.16一组由倒装芯片焊料接头阴极处的电流拥挤造成的14μm厚的金属Cu的UBM层溶解导致的电迁移失效SEM照片......
2025-09-29
笔者尝试从如下六个方面对反时尚现象及其动因进行梳理和总结,争取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更为深入和明晰的理解与透视。这一时期,英美青年亚文化时尚风潮以嬉皮士和朋克的奇装异服为主要风格特色,青年人用反时尚的形式抵制社会主流文化、表达社会边缘群体的政治诉求,争取社会关注。......
2025-09-29
摩擦是造成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磨损是摩擦的必然结果。对于外摩擦,根据摩擦副的运动状态,可将其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根据摩擦副的运动形式,可将其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根据摩擦副的表面摩擦状态 ,又可将其分为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 和混合摩擦 。......
2025-09-29
当溶液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溶质并用活性炭来吸附时,将会产生非常复杂的竞争吸附现象。常用的两组分竞争吸附模型来自于对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修正的理想溶液吸附理论。......
2025-09-29
在西美尔看来,时尚的发生机制和传播机制是密不可分的。较低阶层模仿较高阶层时尚的过程就是时尚从较高阶层向较低阶层进行传播和扩散的过程,在信息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初期,这种时尚传播速度是比较缓慢的,所以后来有学者将这种传播方式称为“滴流论”。当然,由上而下的时尚传播机制始终存在,只是在新媒体的助力下传播速度大大提高,用“滴流”二字只能显示其传播方向,而无法反映其传播速度。......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