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铁盐实验的开展,Fe如何有效地被生物吸收和利用,即Fe的生物利用有效性越来越受科学界关注。最新的研究表明,燃烧也是可溶性Fe的一个重要来源之一。Journet等认为,粉尘中大部分生物可利用的Fe并不是Fe的氧化物,而是黏土矿物中的Fe,这部分Fe占所有生物可利用Fe的90%。另外,人类活动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气中可溶性Fe的含量。Luo等的结果显示,燃烧供应的可溶性Fe约占大气总可溶性Fe的50%。......
2025-09-2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以及其他许多全球科研计划针对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系列全球变化,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海洋升温、海水酸化等进行的研究,都与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密切相关。与欧洲的北海、美国东部陆架海及其边缘海相比,中国东部边缘海有其独特的区域特点。首先,中国东部陆架海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是世界上最宽的陆架浅海之一。同时,中国东部陆架海受季风驱动,太平洋强西边界流(黑潮)和太平洋潮波传入的共同作用;又受中国大陆长江和黄河水沙大量输入的影响,形成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黄海冷水团和复杂的环流系统,以上种种复杂环境条件使中国东部边缘海成为全球独特的边缘海系统(吴德星等,2006)。
长江作为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最大河流,也是东亚大陆最长和最大的河流,其入海物质的地球化学行为对于这样一个多尺度非线性复杂海洋系统的物理化学环境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有着重要的影响(杨守业,2006)。而众多元素中,Fe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河流入海Fe元素在河口及边缘海地区的吸附与解析过程,对于边缘海的初级生产力、氧化还原环境及成岩作用等起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长江流域水系沉积物的Fe组成特征认识并不清楚,尤其对不同支流和干流不同地区颗粒态Fe的化学与矿物相态组成缺乏深入理解,对长江入海颗粒态Fe组成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也没有开展深入研究。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长江口和东海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深化。(https://www.chuimin.cn)
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多种分析技术结合的方式,研究长江水系沉积物中Fe元素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以Fe元素作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标识物”或环境替代性指标,从河流沉积物质“源—汇”的过程入手,研究其在流域风化剥蚀、河流搬运入海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循环特征,及其对流域风化环境的响应。重点通过悬浮颗粒物和河漫滩沉积物的化学组成、矿物谱学和矿物环境磁学特征分析,研究长江沉积物中不同化学相态Fe在整个流域干流和支流的分布特点、季节性变化特征;同时探索性地应用U 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碎屑沉积物的搬运时间。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对今后深化长江沉积地球化学研究,尤其是从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将长江流域、河口及陆架海作为一个整体,开展系统的陆源入海物质的“源—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随着铁盐实验的开展,Fe如何有效地被生物吸收和利用,即Fe的生物利用有效性越来越受科学界关注。最新的研究表明,燃烧也是可溶性Fe的一个重要来源之一。Journet等认为,粉尘中大部分生物可利用的Fe并不是Fe的氧化物,而是黏土矿物中的Fe,这部分Fe占所有生物可利用Fe的90%。另外,人类活动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气中可溶性Fe的含量。Luo等的结果显示,燃烧供应的可溶性Fe约占大气总可溶性Fe的50%。......
2025-09-29
关于河流中Fe 的循环,最早可以追溯到Gibbs的研究。随后,很多学者相继调查了全球河流入海颗粒物质中痕量金属元素通量及其控制因素。例如,Martin和Meybeck调查了全球7条主要河流40多种金属离子溶解态和颗粒态的含量。相比较而言,海洋沉积物中Fe HR/Fe T约为0.26,以河流供应为主,大气来源以及热液贡献较小。......
2025-09-29
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铁矿物含量一般很低,而且颗粒总体比较细小、结晶度差。漫反射光谱对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铁氧化物矿物十分敏感,被认为是一种识别和估计土壤、沉积物中的铁氧化物矿物的重要手段。Deaton和Balsam同对人工合成矿物和沉积物研究,发现在漫反射光谱曲线一阶导数图谱中,针铁矿和赤铁矿有不同的特征峰。......
2025-09-29
由于化学相态定义的复杂性,元素化学相态分析方法研究虽然开展了近30年,但一直以来,都未能取得一致的认识。由于实际操作中很难严格测定样品不同元素总量中各个不同化学相态,因而顺序提取这种替代方案被广泛应用于测定鉴别元素相态的各种分类组合。自Chester和Hughes等和Tessier等等的开创性研究以来,元素相态分析一直广受关注。Fe作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重要的限制元素,其不同的化学相态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行为也各不相同。......
2025-09-29
在全球范围内从源到汇的研究广泛开展的同时,亚洲大陆边缘的源到汇过程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目前,NSF又成立了一个新的为期12年的研究计划“GeoPrism”,从2010 年10 月1 日起正式执行。同时,大会也认为,虽然S2S计划已经结束,但这种从源到汇的研究思路应该继续下去。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源到汇”研究思想已经在海陆相互作用,尤其是河口地区海洋沉积学研究中,得到广泛认可。......
2025-09-29
基于上述选题依据及背景的分析,最终将本书的题目确定为“中国环境法研究整合路径之探析”。一是指理论层面上,以环境法理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以及关涉到环境法学科意义上的研究;一是指实践层面上,以现有环境法从法律运行这一层面进行的研究。因为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应该用现存环境法的规则和程序解决的问题,然而环境法共同体最杰出的成员们做了反反复复的研究之后仍未真正解决。......
2025-09-29
环境行政规制手段的选用与环境利益负担的分配显然必须考量公民的可接受程度及集体理性的达成。而从比例原则的必要性要求出发,为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规制手段提供适用规则,并以环境公共利益与负担的分配类型探讨均衡性的达成要求,将有效限制地级行政区政府环境行政立法的任意主观价值取向。然而由于行政立法权行使过程中缺失“公意”,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往往成为地级行政区政府宣示公权力及限制公民私权利的主要途径。......
2025-09-29
文献研究是公共关系调查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收集、整理、保存、检索和分析文献资料的方法,目的是为了积累整理资料,以便急需使用时迅速查出有关资料,分析事实与观点,及时发现问题,为公共关系活动服务。......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