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合产品质量指标方面,已由幅值控制发展到目标控制,即由比值调节、比值调节质量监视的幅度控制发展为比值调节质量监控的目标控制,以及在最佳调合系统中由控制一两个主要目标质量发展为控制产品全部目标质量的所谓闭环的高级控制系统管道调合具有下列优点。管道调合适用于大批量的调合。⑤在操作中容易改变调合方案,并可避免对有毒添加剂的直接操作,若在线控制仪表稳定、可靠,可确保调合精确。......
2025-09-29
边缘海位于海洋和大陆之间,边缘海的地质过程对于了解海陆的相互作用、物质及能量的交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几个重大的国际地球科学合作组织或研究计划,如国际岩石圈计划(ILP)、大洋钻探(DSDP、ODP、IODP)、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海洋微量元素计划(Geo Traces)以及国际大陆边缘计划(NSF MARGINS Program)等都把边缘海各种地质过程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早在2025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就开始酝酿MARGINS计划。一直到2025年,MARGINS指导委员会才开始组织实施详细计划。该计划旨在实质性地了解大陆边缘地貌、沉积和地层过程,并为未来大陆边缘沉积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方向。
2025年7月,MARGINS指导委员会明确了“从源到汇”计划的核心目标主要解决3个方面的问题(李铁刚等,2003):①扩散系统中沉积物和溶质生成速率的控制因素;②搬运作用如何控制沉积物搬运幅度、粒度大小和速率;③地层记录中的沉积物产生、搬运和堆积作用是如何改变的。
在全球范围内从源到汇的研究广泛开展的同时,亚洲大陆边缘的源到汇过程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2002 年3 月,在与Inter Margins计划合作的基础上,日本提出了“亚洲三角洲:演变与近代变化”计划。2025年11月,IODP评估小组(iSSEP)经过讨论认为,大陆边缘“从源到汇”的沉积作用将是IODP 未来工作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而如何选择典型的研究区域将是系统地研究从源到汇过程的关键。同时,此次会议明确提出将中国大陆边缘的沉积扩散系统列为未来研究的重要区域之一(李铁刚等,2003)。
2025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公布《洋陆边缘科学计划2004》,详细叙述了美国“洋陆边缘计划”(MARGINS Program)的研究方向、科学问题、研究方法和关键工作地点选择。计划书中明确提出了4个研究方向,分别是大陆岩石圈裂解(Rupturing Continental Lithosphere)、俯冲带工厂(物质转换)(Subduction Factory)、地震带实验(Seismogenic Zone Experiment)和源—汇系统(Source-to-Sink,简称为S2S)(高抒,2005)。其中第4个研究方向“源—汇系统”认为,地表侵蚀是塑造地貌和产生沉积物的根本原因。沉积物的堆积又导致堆积平原、海岸以及三角洲和大陆架的形成。沉积物和溶解离子从源到汇的搬运过程是元素在生态系统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环节(图1-2)。“从源到汇”研究方法的提出,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以下3个问题:①构造运动、气候、海平面升降是如何控制沉积物及溶解离子源-汇过程中产生、搬运和堆积等环节的;②什么事件诱发了侵蚀和搬运过程,侵蚀和搬运产生后对这些事件的反馈又是什么;③沉积过程,沉积物通量及长尺度的板块运动和海平面升降在底层中的记录是如何反映全球气候变化历史的。
(https://www.chuimin.cn)
图1-2 陆源物质从源到汇过程示意图(MARGINS,2003)
2025年,国际地圈生物圈组织(IGBP-II)在其“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计划(LOICZ-II)”中提出“流域盆地—海岸带相互作用研究”,强调从流域到陆架再到深海,系统地探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杨守业,2006)。美国NSF提出的MARGINS计划中S2S项目经过12年的发展,已经于2025年结束。目前,NSF又成立了一个新的为期12年的研究计划“GeoPrism”,从2010 年10 月1 日起正式执行。该计划在MARGINS研究的基础上,力求通过多学科多机构的协作,调查大陆边缘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具体包括两个核心研究子计划,即板块形变过程及俯冲造成的物质循环(SCD)和大陆断裂过程(RIE)(GeoPRISMS,2010)。
2025年1 月24—27 日,由S2S 计划发起人和主要倡导者Charles Nittrouer建议,在美国加州Oxnard召开了“源-汇系统”总结会议,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的近15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NSF-S2S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本了解了沉积物从陆地到海洋的扩散规律,并通过理论和实际观测验证了这些规律。同时,大会也认为,虽然S2S计划已经结束,但这种从源到汇的研究思路应该继续下去。在今后工作中,将综合借鉴S2S研究成果,从多学科角度深化研究地表物质交换的基本问题(http://www.agu.org/meetings/chapman/2011/acall/index.php)。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源到汇”研究思想已经在海陆相互作用,尤其是河口地区海洋沉积学研究中,得到广泛认可。陆地和海洋过程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地球系统研究中一个长期性的主题。大陆边缘沉积层记录着全球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大洋环流、地球化学循环、有机生产力和沉积物补给等重要信息。
正如高抒(2005)所言,现代海洋地质科学的重点已经从区域特征的刻画转向“过程”和“方法”的研究。传统的“从源到汇”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往往比较重视“源”和“汇”两个相对独立的环节,但源-汇之间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需要强调“过程”的研究,本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以Fe为指标讨论长江沉积物搬运过程、沉积物再旋回以及人类活动对沉积物运移的影响等。最后,探索性地利用同位素方法尝试计算沉积物从源到汇的搬运时间,为长江沉积物从源到汇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关文章
在调合产品质量指标方面,已由幅值控制发展到目标控制,即由比值调节、比值调节质量监视的幅度控制发展为比值调节质量监控的目标控制,以及在最佳调合系统中由控制一两个主要目标质量发展为控制产品全部目标质量的所谓闭环的高级控制系统管道调合具有下列优点。管道调合适用于大批量的调合。⑤在操作中容易改变调合方案,并可避免对有毒添加剂的直接操作,若在线控制仪表稳定、可靠,可确保调合精确。......
2025-09-29
鼓励博物馆依托馆藏资源,大力发展文创产业,积极探索文物活起来的有效途径。因此,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作为博物馆辅助的传播手段,无疑成为博物馆文化内涵的最好方式。而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传播越广,对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也就越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会随之提高。在实现博物馆的持久经营的同时,通过文化创意产品所创造的资金对博物馆藏品的研究、展示、教育、发展等方面可进行有效的再分配。......
2025-09-29
在开关电弧研究中,研究电弧发生的条件是有重要意义的。从辉光放电过渡到热电子电弧的过程是随着电流的增加,及发生辉光放电转变到阴极电位降逐渐增高的非正常状态,在阴极上放出的能量也就增加。在阴极电位显著增高的非正常辉光放电中,阴极表面的个别部分在强电场影响下能够发射电子,其数量足以使阴极电位降区域中气体显著地游离,由此产生的电荷浓度较高的区域。......
2025-09-29
偶戏的传统舞台经历了由简至繁、由小变大、由戏棚至剧场的发展历程。唐代诗歌记录下来的木老人的表演,大概是由单人操纵木偶进行表演的,因为至今还没有看到在这些诗文中关于偶戏舞台装置的描述。诸多的舞台装置是偶戏艺术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也因各地偶戏的发展并不一致而至今在各地有不同的使用。......
2025-09-29
在机械图样中,规定尺寸单位用毫米表示,且可省略不标,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标出。通常,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均为公称尺寸,孔、轴公称尺寸一般指直径,孔的公称尺寸用D表示,轴的公称尺寸用d表示。其中较大的一个称为上极限尺寸,分别以Dmax和dmax表示。用极限尺寸判断原则判断合格的孔或轴,其尺寸应符合以下条件。......
2025-09-29
基于上述选题依据及背景的分析,最终将本书的题目确定为“中国环境法研究整合路径之探析”。一是指理论层面上,以环境法理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以及关涉到环境法学科意义上的研究;一是指实践层面上,以现有环境法从法律运行这一层面进行的研究。因为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应该用现存环境法的规则和程序解决的问题,然而环境法共同体最杰出的成员们做了反反复复的研究之后仍未真正解决。......
2025-09-29
还是在1992年6月,水利部副部长严克强视察防汛工作来到陡河水库。这从陡河水库管理范围之外的凤山东坡、南坡可以清楚地看到,那里仍然是山老地荒,岩石裸露。陡河水库管理处就在绿化的基础上,根据这里独有的地理条件和文化背景,向环境美化的目标进军。陆续兴建了许多园林工程和人文景观,庭院栽种了名木奇葩,实现了四季常青、三季花香、小品成趣、层次分明、格调优雅的花园式环境。......
2025-09-29
AutoCAD自1982年问世以来,已经进行了数十次的升级,其功能逐渐强大且日趋完善。在我国,AutoCAD已成为工程设计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之一。AutoCAD 2012增强了关联阵列、命令行自动完成的功能,便于用户学习与应用。......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