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环境的结构和环境的演变,影响自然界中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活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水环境。水循环使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得到传递和输送。水循环使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水循环的强弱、循环路径等都会影响区域内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的程度,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均有重大影响。......
2025-09-29
随着铁盐实验的开展,Fe如何有效地被生物吸收和利用,即Fe的生物利用有效性(Bioavailable Iron)越来越受科学界关注。一般认为,海水中的Fe(Ⅱ)更容易被生物吸收利用(Zhu 等,1997;Jickells和Spokes,2001;Mahowald 等,2005)。但也有研究发现,很多情况下,Fe(Ⅲ)也可以被生物利用(Barbeau等,2001),Fe(Ⅱ)却不容易被吸收(Visser和Gerringa,2003)。新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Fe都是可以被生物利用的,这取决于研究的时间尺度和不同的生物种群(Weber等,2005)。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分歧,主要还是由于缺乏对海洋中Fe的配合基及络合作用的了解(Parekh等,2004;Bergquist等,2007)。
另外,可溶态Fe的来源也一直困扰着众多科学家。有研究显示,大部分可溶态Fe都来自大气(Jickells,1995;Jickells和Spokes,2001;Jickells等,2005;Mahowald等,2005),因为土壤中可溶性Fe含量很低(Fung等,2000),而大气中的可溶性Fe含量波动范围很大(0.01%~80%)(Johansen等,2000;Baker等,2006;Baker和Jickells,2006)。大气中的可溶性Fe含量之所以较高,主要是因为气溶胶中存在各种酸(硫酸,有机酸)(Mahowald等,2005)。Meskhidze等(2003)和Meskhidze等(2005)的研究发现,强酸的作用可以将大气粉尘中赤铁矿的Fe转化为更加易溶的Fe。大气过程的数值模型也显示,很多机制都有可能实现这种转化,这与实验观测结果一致(Hand等,2004;Luo等,2005;Fan等,2006)。(https://www.chuimin.cn)
最新的研究表明,燃烧也是可溶性Fe的一个重要来源之一。燃烧生成的可被生物利用的可溶性Fe估计为2%~19%(Chuang等,2005;Guieu等,2005;Sedwick等,2007;Luo等,2008)。与之相对地,沙漠地区的气溶胶含可溶性Fe只有0.4%(Chuang 等,2005;Sedwick 等,2007)。因此,通过模型得到的结果显示,燃烧来源的Fe比沙漠气溶胶来源的Fe与现有观测结果更加吻合(Luo等,2008)。因为燃烧生成的细小颗粒有更长的滞留时间,可以解释为何下风向地区存在更高的可溶性Fe(Luo等,2008)。Journet等(2008)认为,粉尘中大部分生物可利用的Fe并不是Fe的氧化物(例如含量高达50%~80%的赤铁矿),而是黏土矿物中的Fe,这部分Fe占所有生物可利用Fe的90%。现有的大气模型主要关注的是大气中的赤铁矿中的Fe(Meskhidze等,2003;Meskhidze等,2005;Fan等,2006;Meskhidze等,2007;Luo等,2008),对于这些模型的结果,需要重新思考和谨慎地对待。另外,人类活动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气中可溶性Fe的含量。Luo等(2008)的结果显示,燃烧供应的可溶性Fe约占大气总可溶性Fe的50%。此外,过去100年里大量排放的SO2气体导致大气酸化,从而引起大气中可溶性Fe的增加(Smith等,2004;Smith等,2005)。
相关文章
水循环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环境的结构和环境的演变,影响自然界中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活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水环境。水循环使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得到传递和输送。水循环使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水循环的强弱、循环路径等都会影响区域内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的程度,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均有重大影响。......
2025-09-29
热机的工作循环称为热动力循环过程。根据所用工质的不同,热机动力循环可分为蒸汽动力循环和燃气动力循环过程两大类。制冷是获得并保持低于环境温度的操作。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制冷过程是不能自发进行的,必须输入一定的外功才能实现将从低温环境吸收热量并排往高温环境。......
2025-09-29
国家的环境保护职责,是指在宪法中规定国家对于环境负有保护责任,这是国家的环境保护职责。能源法中以能源资源的最适配置为目标,以保证能源安全、持续供给为归宿,而将能源的生态资源属性忽略,因此,不可避免无法抵制其产生的环境外部性问题。能源立法时应明确其能源的生态价值属性,能源法对能源的价值判断上应将其生态价值优先于经济价值而确定,这是人类共同利益所向。......
2025-09-29
与环境资源问题有关的外部性,主要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由于环境资源产权不健全的原因,人类长期无限制地占有、使用与处分环境资源,最终累积不利影响而损害经济。这些都是能源消费的不经济性的表现。[35]能源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产生的原因有三个,以下结合能源活动具体分析。......
2025-09-29
尽管如此,当前社会化媒体的学术性功能依然较为薄弱,而且社会化媒体中的学术信息也未得到用户充分的重视。考虑到社会化媒体中存在非常多的可靠的信息源,如高校图书馆、领域专家、学术机构等,他们会发表或转发大量具有前瞻性和新颖性的学术观点或学术信息,因此,研究社会化媒体用户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规律对社会化媒体实际运营、高效地开展图书馆信息服务以及服务用户信息需求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025-09-29
为克服氯离子法的不足,综合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和氯离子示踪进行对比评价,首先分析水体δ2 H与δ18 O的相关关系,地下水同位素值方差S 2较大,结合监测资料确定的同位素本底值影响轻微入侵的评价精度,但严重入侵区δ2 H与δ18 O富集幅度大,本底值影响较小。最后建立稳定同位素示踪海水入侵评价指标,计算以氯离子浓度为标准和海水比例为标准划分海水入侵等级所对应的同位素δ18 O值,其中氯250mg/L所对应的δ18 O值是-6.74‰。......
2025-09-29
[33]3.行政立法权性质研究在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大规模无序膨胀的现状下,探讨环境行政立法权的性质关系到行政权行使边界、立法权限配置、立法权与行政权关系等众多问题。与行政立法权性质的认识密切相关的是行政立法权的分类问题。行政手段妥当性之达成必然以目的正当为前提,然而与传统行政不同,行政立法权行使中行政机关享有范围宽泛的“立法余地”,立法目的正当性难以经由法律授权预先证明。......
2025-09-29
从2005 年开始,能源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呈上升趋势,其中能源环境保护问题排在首位,其次是能源环境安全问题,能源法的研究则较为滞后。2014 年检索结果最多,其中与能源环境安全相关的有1850 篇 ,与能源生态安全相关的有302 篇,与能源环境保护相关的有1615 篇,与能源法相关的有37 篇,相较期刊而言,能源环境安全居首位,能源法的研究仍是最少的。......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