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行政立法权性质研究在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大规模无序膨胀的现状下,探讨环境行政立法权的性质关系到行政权行使边界、立法权限配置、立法权与行政权关系等众多问题。与行政立法权性质的认识密切相关的是行政立法权的分类问题。行政手段妥当性之达成必然以目的正当为前提,然而与传统行政不同,行政立法权行使中行政机关享有范围宽泛的“立法余地”,立法目的正当性难以经由法律授权预先证明。......
2025-09-29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追求物质财富的本性,当能源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目标冲突时,人类会选择能源经济利益优先,继而引发环境问题。国内外较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此问题做了研究,具体研究数据可做如下分析。以“能源环境安全”或“能源生态安全”、 “能源环境保护”或“能源法”为主题词,在超星发现数据库的高级搜索框中精确匹配检索结果,学科界定为政治、法学和经济学,时间界定为1999 年至2019 年,共计检索到图书150 册、期刊文章3364 篇、学位论文347 篇、会议论文205 篇,期刊论文发表最多。在诸多研究学者中成果排名前三的是莫神星、张勇、李艳芳。从2005 年开始,能源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呈上升趋势,其中能源环境保护问题排在首位,其次是能源环境安全问题,能源法的研究则较为滞后。

图1-3 能源环境问题研究成果比例

图1-4 能源环境问题研究作者成果排名

图1-5 能源环境问题研究图书学术发展趋势
从图1—5 可以看出,2006 年起,能源环境问题的研究开始呈上升趋势。2014 年出版的图书最多,与能源环境安全相关的有55 本,与能源生态安全相关的有16 本,与能源环境保护相关的有89 本,与能源法相关的有16 本。2018 年,能源环境保护和能源环境安全研究成果又开始增多。

图1-6 能源环境问题研究期刊学术发展趋势(https://www.chuimin.cn)
对比四个不同主题期刊文章的发表数据,自2005 年开始,能源环境问题的研究逐年呈上升趋势。2016 年发表文章最多,其中与能源环境安全相关的有2784 篇 ,与能源生态安全相关的有481 篇,与能源环境保护相关的有4629 篇,与能源法相关的有245 篇,学术热点集中在能源环境保护与能源环境安全两方面,能源法的研究成果不多。

图1-7 能源环境问题研究学位论文学术发展趋势
在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中,自2005 年开始,能源环境问题的研究逐年呈上升趋势。2012 年开始,能源环境安全问题的研究超过能源的环境保护问题。2014 年检索结果最多,其中与能源环境安全相关的有1850 篇 ,与能源生态安全相关的有302 篇,与能源环境保护相关的有1615 篇,与能源法相关的有37 篇,相较期刊而言,能源环境安全居首位,能源法的研究仍是最少的。

图1-8 能源环境问题研究会议论文学术发展趋势
在会议论文的检索结果中,自2003 年开始,能源环境问题的研究呈上升趋势。2010 年发表会议论文最多,与能源环境安全相关的有316 篇 ,与能源生态安全相关的有91 篇,与能源环境保护相关的有555 篇,与能源法相关的有31篇。2011 年,与能源环境安全相关的有320 篇 ,与能源生态安全相关的有86 篇,与能源环境保护相关的有520 篇,与能源法相关的有23 篇,学术会议研究能源环境保护和能源环境安全的时间较早。
从图1—9 能源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分析,学术会议对能源环境热点问题研究最早,能源环境保护和能源环境安全问题是两大学术焦点问题,学位论文中对能源环境安全问题的关注与研究更为前沿,能源生态安全和能源法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研究者关注人数不多。

图1-9 能源环境问题近二十年研究学术发展分析
相关文章
 
                                
                                [33]3.行政立法权性质研究在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大规模无序膨胀的现状下,探讨环境行政立法权的性质关系到行政权行使边界、立法权限配置、立法权与行政权关系等众多问题。与行政立法权性质的认识密切相关的是行政立法权的分类问题。行政手段妥当性之达成必然以目的正当为前提,然而与传统行政不同,行政立法权行使中行政机关享有范围宽泛的“立法余地”,立法目的正当性难以经由法律授权预先证明。......
2025-09-29
 
                                
                                总体而言,我国关于比例原则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同时,比例原则自诞生之初即蕴含的深层次理论根源,促成众多学者围绕比例原则的正当性基础、利益衡量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比例原则的应用研究实践中比例原则主要是作为一种规范或审查标准对国家公权力的行使予以限制,而对比例原则基础理论加以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够有效规范具体领域中国家权力正当行使。......
2025-09-29
 
                                
                                对于地级行政区政府而言,意味着在有关“环境保护”事项管理中有权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享有环境行政立法的先行立法授权。然而,目前有关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的概括性授权规定却使先行立法权设置目的难以达成,更为行政权力遁入立法权提供了可能渠道。根据《立法法》第八十二条第五款的规定,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先行立法的授权事项内容、事项范围、授权时限均缺乏明晰界定。......
2025-09-29
 
                                
                                针对同一环境保护事项的立法形式可选择性,使得环境行政立法授权边界呈开放状态,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目的正当性难以达成。然而实践中部分省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与其所辖地级行政区政府规章内容相重合。大量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均指向基础领域。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事项的较多重合,间接表明地级行政区政府超越立法目的——增进环境利益,对立法本身予以过度关注。......
2025-09-29
 
                                
                                (一)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的行政机关程序性主导目前地级行政区政府主导环境行政立法已成常态。而依照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公众能够对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提出立项申请建议。地级行政区环境信息缺乏公开,公民难以获得与环境行政立法密切相关的基础性信息。......
2025-09-29
 
                                
                                依照《地理区划与规划词典》的解释,地级行政区为介于省级与县级之间的行政区域,包括地区、地级市、自治州、盟。对于同样属于行政区划术语的“地级市”而言,其主要指处于地级行政区划层级的市。因此,当前地级行政区划范畴包含地级市、自治州,能够与《立法法》相关规定维持一致并得以衔接。......
2025-09-29
 
                                
                                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约占其排放总量的70%,目前燃煤的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约1500万t;烟尘700多万t;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燃烧中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已造成臭氧层破坏,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对人类生存构成极大影响,已成为21世纪能源领域面临挑战的关键因素。......
2025-09-29
 
                                
                                地级行政区环境政府规章中职权立法的泛滥与广泛存在的法律工具性认知密切相关,过分强调地级行政区环境行政立法权的职权主义属性,无疑更加重地级行政区政府将环境规章视为管制工具的倾向。现阶段地级行政区政府的职权主义属性认知,导致行政立法内在行政管理事项内容超越外在的法律形式占据优势地位,忽视法的价值理性考量,环境立法规制手段的可行性与最小侵害性均未达成必要性限度。......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