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自锁和停止控制是PLC最基本的控制功能。用线圈驱动指令实现起动、自锁和停止控制的PLC线路和梯形图如图5-22所示。图5-22 用线圈驱动指令实现起动、自锁和停止控制的PLC线路和梯形图线路与梯形图说明如下:当按下起动按钮SB1时,PLC内部梯形图程序中的起动触头X000闭合,输出线圈Y000得电,输出端子Y000内部硬触头闭合,Y000端子与COM端子之间内部接通,接触器线圈KM得电,主电路中的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得电起动。......
2025-09-29
为了形象地表明沿梁轴线各横截面上剪力和弯矩的变化情况,通常将剪力和弯矩在全梁范围内变化的规律用图形来表示,这种图形称为剪力图和弯矩图。
作剪力图和弯矩图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分别绘出剪力图和弯矩图。绘图时,以平行于梁轴线的坐标x表示梁横截面的位置,以垂直于x轴的纵坐标(按适当的比例)表示相应横截面上的剪力或弯矩。
在土建工程中,对于水平梁而言,习惯将正剪力作在x轴的上方,负剪力作在x轴的下方,并标明正、负号;正弯矩作在x轴的下方,负弯矩作在x轴的上方,即弯矩图总是作在梁受拉的一侧。对于非水平梁而言,剪力图可以作在梁轴线的任一侧,并标明正、负号;弯矩图作在梁受拉的一侧。
【例6-5】作图6-19(a)所示悬臂梁在集中力作用下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图6-19 例6-5图
解:因为图示梁为悬臂梁,所以可以不求支座反力。
(1)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将坐标原点假定在左端点A处,并取距A端为x的截面左侧研究。
剪力方程为
FQ=-FP(0<x<l)
弯矩方程为
M=-FPx(0≤x<l)
(2)作剪力图和弯矩图。剪力方程为x的常函数,所以不论x取何值剪力恒等于-FP,剪力图为一条与x轴平行的直线,而且在z轴的下方。剪力图如图6-19(b)所示。
弯矩方程为z的一次函数,所以弯矩图为一条斜直线。由于不论z取何值弯矩均为负值,所以弯矩图应作在x轴的上方。
当x=0时
MA=0
当x=l时
![]()
作弯矩图如图6-19(c)所示。
与作杆件的轴力图、扭矩图类似,在作出的剪力图上要标出控制截面的内力值、剪力的正负号,作出垂直于x轴的细直线;而弯矩图比较特殊,由于弯矩图总是作在梁受拉的一侧,因此可以不标正负号,其他要求同剪力图。
【例6-6】作图6-20(a)所示简支梁在集中力作用下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图6-20 例6-6图
解:(1)取整体梁为隔离体,由平衡方程
![]()
得

得
![]()
校核
![]()
说明支座反力计算正确。
(2)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经过观察注意到:该梁在C截面上作用一个集中力,使AC段和CB段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不同,因此,列方程时要将梁从C截面处分成两段。
AC段:在AC段上距A端为z1的任意截面处将梁截开,取左段研究,根据左段上的外力直接列方程

CB段:在CB段上距B端为x2的任意截面处将梁截开,取右段研究,根据右段上的外力直接列方程

![]()
(3)作剪力图和弯矩图。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判断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确定控制截面的个数及内力值,作图。
剪力图:AC段和CB段的剪力方程均是x的常函数,所以AC段、CB段的剪力图都是与z轴平行的直线,每段上只需要计算一个控制截面的剪力值。
AC段:剪力值为
,图形在x轴的上方。
CB段:剪力值为
,图形在z轴的下方。
弯矩图:AC段和CB段的弯矩方程均是x的一次函数,所以AC段、CB段的弯矩图都是一条斜直线,每段上需要分别计算两个控制截面的弯矩值。
AC段:当x1=0时,MA=0
当x1=a时,![]()
将MA=0及
两点连线即可以作出AC段的弯矩图。
CB段:当x2=0时,MB=0
当x2=b时,![]()
将MB=0及
两点连线即可以作出CB段的弯矩图。
作出的剪力图、弯矩图如图6-20(b)、(c)所示。
应注意:应将内力图与梁的计算简图对齐。在写出图名(FQ图、M图)、控制截面内力值,标明内力正、负号的情况下,可以不作出坐标轴。习惯上作图时常用这种方法。
由弯矩图可知:简支梁上只有一个集中力作用时,在集中力作用处弯矩出现最大值,
若集中力正好作用在梁的跨中,即
时,弯矩的最大值为
。
这个结论在今后学习叠加法时经常用到,要特别注意。
在梁上无荷载作用的区段,其剪力图都是平行于x轴的直线。在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是不连续的,称之为剪力图突变,突变的绝对值等于集中力的数值;在梁上无荷载作用的区段,其弯矩图是斜直线,在集中力作用处,弯矩图发生转折,出现尖角现象。
【例6-7】作图6-21(a)所示外伸梁在集中力偶作用下的剪力图、弯矩图。已知:M=4FPa。
解:(1)求支座反力。取梁AD为隔离体,由平衡方程
![]()
得

得
FBy=FAy=FP(↑)
(2)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以梁的端截面、集中力、集中力偶的作用截面为分段的界限,将梁分成AB、BC、CD三段。
AB段:在AB段的任意位置x1处取截面,并取截面左侧研究,由作用在左侧梁段上的外力可知
FQ1=-FAy=-FP(0<x1<4a)
M1=-FAyx1=-FPx1(0≤x1≤4a)(https://www.chuimin.cn)
BC段:在BC段的任意位置x2处取截面,并取截面右侧研究,由作用在右侧梁段上的外力可知
FQ2=0(0≤x2<a)
M2=-M=-4FPa(0<x2≤a)
(3)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剪力图:AB段的剪力方程为常函数,BC段、CD段的剪力方程也为常函数,所以每段只需要确定一个控制截面的剪力值即可。
AB段的剪力值为-FP,BC段的剪力值为0,CD段的剪力值为0,在AB段范围内平行于x轴作数值等于-FP的直线作出AB段的剪力图;在BC段范围内平行于x轴作数值等于0的直线作出BC段的剪力图;在CD段范围内平行于z轴作数值等于0的直线作出CD段的剪力图。作出的剪力图如图6-21所示。

图6-21 例6-7图
在B处由于有集中力的作用,剪力图在该处发生了突变现象;而在C处有集中力偶作用,剪力图在该处偏左、偏右的数值没发生变化,称之为剪力图在C处无变化。
弯矩图:AB段的弯矩方程为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两个控制截面的弯矩值;BC段、CD段的弯矩方程为常函数,只需要分别确定一个控制截面的弯矩值即可。
AB段:当x1=0时,MA=0
当x1=4a时,MB=-4FPa
BC段:不论x2取何值,该段上的弯矩恒为-4FPa。
CD段:不论x3取何值,该段上的弯矩恒为0。
将MA=0与MB=-4FPa连线作出AB段的弯矩图;在BC段范围内平行于x轴按比例作数值等于-4FPa的直线作出BC段的弯矩图;在CD段范围内平行于x轴作数值等于0的直线作出CD段的弯矩图。作出的弯矩图如图6-21所示。
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图无变化,弯矩图不连续,发生突变,突变的绝对值等于集中力偶的力偶矩数值。而且在梁上无荷载作用的区段,当剪力图为与x轴重合的直线(即剪力图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且数值为零)时,弯矩图是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特殊情况下与x轴重合。
【例6-8】作图6-22(a)所示简支梁在满跨向下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图6-22 例6-8图
解:(1)求支座反力。由对称关系可知
![]()
(2)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在距左端点为x的位置取任意截面,并取截面左侧研究,由该段上的外力可得

(3)作剪力图和弯矩图。由剪力方程可知:剪力为x的一次函数,所以剪力图为一条斜直线,需要确定两个控制截面的数值。
当x=0时,![]()
当x=l时,![]()
将
与
连线得梁的剪力图,如图6-22(b)所示。
由弯矩方程可知:弯矩为x的二次函数,弯矩图为一条二次抛物线,至少需要确定三个控制截面的数值。
当x=0时,MA=0
当x=l时,MB=0
当x=l/2时,![]()
MA=0,
,MB=0
将三点连线得梁的弯矩图,如图6-22(c)所示。
注意:对于简支梁在满跨向下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在今后学习中经常用到,要牢记这个弯矩图。
【例6-9】作图6-23(a)所示外伸梁在满跨向下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1)求支座反力。
∑MB=0,-FAy×5a+q×7a×1.5a=0
得
![]()
∑MA=0,FBy×5a-q×7a×3.5a=0
得
![]()
(2)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根据梁的端截面及集中力的作用截面将梁分成AB、BC两段。在AB段上距左端点为x1的位置取任意截面,并取截面左侧研究,由该段上的外力可得

在BC段上距右端点为x2的位置取任意截面,并取截面右侧研究,由该段上的外力可得

(3)作剪力图和弯矩图。由剪力方程可知:剪力为x的一次函数,剪力图为斜直线,各段上分别需要确定两个控制截面的数值。
当x1=0时,FQA=2.1qa
当x1=5a时,![]()
当x2=0时,FQC=0
当x2=2a时,![]()
将FQA=2.1qa与
连线,将
与FQC=0连线得梁的剪力图,如图6-23(b)所示。

图6-23 例6-9图
由弯矩方程可知:弯矩为x的二次函数,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各段上分别需要确定三个控制截面的数值。
当x1=0时,MA=0
当x1=5a时,MB=-2qa2
当x1=2.1a时,剪力等于零;弯矩取得该段上的极值Mmax=2.2qa2。
当x2=0时,MC=0
当x2=2a时,MB=-2qa2
当x2=a时,![]()
将MA=0与Mmax=2.2qa2和MB=-2qa2三点连线得AB段梁的弯矩图;将MC=0与MB=-2qa2和
三点连线得BC段梁的弯矩图,如图6-23(c)所示。
在水平梁上有向下均布荷载作用的区段,剪力图为从左向右的下斜直线,弯矩图为开口向上(下凸)的二次抛物线;在剪力为零的截面处,弯矩存在极值。
上述几个典型例题总结出的一些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对于今后快速作图、检查剪力图和弯矩图的正确性都非常有用,应该重点掌握。
相关文章
起动、自锁和停止控制是PLC最基本的控制功能。用线圈驱动指令实现起动、自锁和停止控制的PLC线路和梯形图如图5-22所示。图5-22 用线圈驱动指令实现起动、自锁和停止控制的PLC线路和梯形图线路与梯形图说明如下:当按下起动按钮SB1时,PLC内部梯形图程序中的起动触头X000闭合,输出线圈Y000得电,输出端子Y000内部硬触头闭合,Y000端子与COM端子之间内部接通,接触器线圈KM得电,主电路中的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得电起动。......
2025-09-29
图7-6是一套两室两厅住宅的照明与插座电气平面图。WL1支路WL1支路为照明线路,其导线标注为BV-2×2.5-PC15-WC.CC,其含义是铜芯塑料绝缘导线,2根截面面积均为2.5mm2的导线,导线穿直径为15mm的PVC管,埋入墙内或顶棚暗敷。从浴霸引出6根线接到一个五联单控开关,分别控制浴霸上的4个取暖灯和1个照明灯。图7-6 一套两室两厅住宅的照明与插座电气平面图WL4支路WL4支路也为普通插座支路,其导线标注为BV-3×4-PC20-WC.CC。......
2025-09-29
内力随外力的增大、变形的增大而增大,当内力达到某一限度时,就会引起构件的破坏。内力与杆件的强度、刚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背离截面的轴力称为拉力,指向截面的轴力称为压力。这种假想用一截面将物体截开为两部分,取其中一部分为研究对象,利用平衡条件求解截面内力的方法称为截面法。可见,外力使物体产生内力和变形,不但与外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外力的作用位置及作用方式有关。试求杆内的轴力并作出轴力图。......
2025-09-29
(一)轴的用途及分类轴是组成机器的主要零件之一。在高速、高精度、重载、结构上要求剖分等场合下,滑动轴承就显示出它的优异性能,对于在低速但有冲击的条件下工作的机器,也采用滑动轴承。图3-14所示为一整体式滑动轴承,它由轴承座和整体轴瓦等组成。轴承合金又称巴氏合金。铅锑轴承合金的各种性能与锡锑轴承合金接近,但这种材料较脆,不宜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一般用于中速、中载的轴承。......
2025-09-29
同时,液压缸右腔的油经换向阀和回油管排回油箱。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种用规定的职能化图形符号来表示液压系统各元件和连接管路的国家标准,即GB/T 786.1—2009《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图形符号和回路图 第1部分:用于常规用途和数据处理的图形符号》。图1-2b所示即为采用职能化图形符号绘制的驱动工作台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图。使用这些图形符号可使液压系统原理图简单明了,便于绘图。......
2025-09-29
图6-1 启保停电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种电路具备启动、保持和停止的功能,这也是“启保停”电路名称的由来。在实际的电路中,启动信号和停止信号可能由多个触点或者比较等其他指令的相应位触点串并联构成。......
2025-09-29
6-5在指定位置处,画出机件的斜视图“A”。6-7补全剖视图中所缺线。6-10将零件的主视图改为全剖视图。6-11将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并作半剖的左视图。6-17将物体的主视图、俯视图改画成局部剖视图。6-20用单一剖切平面剖切的方法,画全剖视图,并加标注。6-27参照轴测图,在指定位置画出重合断面图。6-30在右边相应的位置画出正确的全剖视图。6-32对所给机件进行构形分析,选择适当的表达方法,完整、清晰地表达机件。......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