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台湾课程研发团队的经验出发,讨论三面九轴的“核心素养”所参考的国际组织之研究和台湾学者之研究成果,以及各国课程所强调的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说明课程改革的国际化趋势。本文同时还说明核心素养落实于艺术领域课程纲要的过程,并强调素养导向的艺术课程设计符合国际化的趋势。课程改革在台湾是如此慎重,在其他的国家或地区也不例外。这也是促成课程内容趋向国际化的原因之一。......
2023-11-07
在讨论具体问题之前,我们思考一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与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让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去体会与总结音乐知识,并不是培养音乐专才。所以音乐教学过程不应成为音乐教师炫弄技巧的舞台,一旦脱离了这个宗旨,便走了样、变了味。
音乐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示范、反复跟学、纠错、学习情况测试、音乐表现与创造的延展,如果这些全部都由音乐教师依靠个人技能来完成,那么这个任务好像真的无法完成。如果我们变通一下呢?接下来我逐一介绍变通的方式。
音乐课堂内容的知识点讲解,如果由某个能力水平很高的老师来完成,将其讲解技巧与思路直接呈献给孩子们,那么只需要把这个过程录制下来,变成一个微视频,这就是微课的原始概念,再辅以多媒体电脑设备,展示与呈现给没有音乐教师的孩子。
示范这个过程其实在前面讲的微课视频中,由音乐教师就可以完成,不同内容也可以采用别的模式来完成。
反复跟学,由于这个学习过程较为复杂,可能会从不同的句段练起,可以一个句段一个句段反复练习,这个示范练习不能出错,需要保持每次的正确性,那么这该怎么办呢?可以采用一个可以控制播放的、不论从哪都可以开始的工具来辅助,这就是交互式音乐的多媒体教材。
测试的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音乐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测试,学生学没学会不知道,掌握情况也不知道,音乐测评需要音响、图片、视频等内容的结合,这在传统的测评方式中是难以做到的,音乐老师也没有其他的手段,导致无法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订教学计划。测评过程就是给一个对比,让学生选择,能够告诉学生其选择的对错以及对错的原因。新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一个编创要求以及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听到自己创作内容的声音,发现创作中出现的问题,等等。音乐教师可以利用测评的结果了解学生音乐学习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订或选择解决这些问题的计划和方法,评估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进步情况,同时也能反映出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改善自己的音乐教学方法。
音乐表现与创造的延展,就是音乐课堂的延展,是学生如何在课堂后进行音乐参与的表现。以往的音乐教师教学都是单向的,老师教学生,学生的资源极其有限,课后也无法练习,缺乏有效的内容与手段支撑,同时其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很难就音乐所学形成交流与互动,信息是断裂的。所以,音乐虽给人带来快乐,但很难形成互动效应。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孩子把对音乐的学习表现与创作的结果发布出去,让孩子之间形成互动,让老师与孩子之间形成点评,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音乐表现,这样才真正达到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孩子对单纯的音乐专业名词的掌握,在学生阶段是不具有什么意义与价值的,即使到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也很难想到其意义,所以基础的音乐教育需要转变当下的音乐表现形式,让其感知音乐,并形成交流与互动。
下面,我将以“音基360”为例详细说明微课、交互式多媒体教材、趣味游戏、知识点测评、同步测评、综合测评以及创编工具的具体功能与应用对上述问题的解决。
1.微课:以张文芳老师的“蒙古族长调”为例
张文芳“内蒙古长调”微课视频截图
■时长:7分33秒
■过程分为:长调概念、视频导入欣赏、引导思考、体验、探究、归纳、拓展实践。
■作用分析:知识点主题清晰,一个视频将所有内容以及过程组织完毕,其中包括测试,这样没有音乐教师也可以直接播放,通过非音乐教师的课堂组织,进行暂停、反复观看等方式,完成这一知识点的讲解与训练。普通能力的教师可以直接使用或者模仿进行二次创作,解决可教、专业、高效率的问题。
2.多媒体教材
(1)曲目学习。
功能特点:
●简谱、线谱切换:为使用不同谱例版本的音乐教师提供选择。
●播放控制:暂停、播放、拖动快进、歌唱与伴奏切换,点击任意一句可反复播放。
《春晓》课件内容视频截图
●讲解辅助:使用记号笔,进行画框、画线等操作,直接突出重点。
■作用分析:满足学生反复跟学的需求,不用老师亲自示范,也不用做更多的开发控制,乐谱与声音同步控制,可以跟唱,也可以利用伴奏来反复练习,未来还可提供不同的速度与伴奏,例如降调伴奏、降调慢速伴奏等,满足不同环境的教学需求。
(2)视唱教材。
功能特点:
●专业教师人声视唱,确保速度、音准、音高、音色的质量,起到专业示范的作用。
●点击单句反复播放。
●突出背景色,让学生知道当前的学习内容。
●慢速、原速满足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
视唱内容截图
■作用分析:一般音乐教师在视唱方面能力不是很强,包括音色与音准,这个对音乐教师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反复练习,解决课后练习难的问题。
测评视唱内容截图
小学评测视唱教材目录——包括所有音的练习。
测评视唱细节内容截图
功能特点:
●可就具体的音进行示例出题。
●钢琴音色,速度稳定。
●点击单句反复播放。
●突出背景色,让学生知道当前的学习内容。
■作用分析:与上述教材一样,可以拿来直接教学,也可以课后复习。由于是按照单音的序列设计,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序列学习,达到感知、了解、模仿的目的。
(3)器乐大全。
功能特点:
●多方位感知:图片、文字、示范曲目、视频(后期增加)、文字语音播报(后期将增加)。
●画面简单直观。
■作用分析:对整个器乐曲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直接选用,方便老师教学;学生可以自己学习,通过画面对器乐有视觉的认识,通过语音播放对器乐有理解性的认识,通过音频感知音色的特点,通过视频知道器乐是如何演奏的,进而达到全方位的认识。
(4)趣味游戏。
单内容知识呈现——趣味游戏。
器乐内容示范截图
趣味游戏内容截图
功能特点:(www.chuimin.cn)
●画面感强。
●不同的动画效果展示不同的提示,例如:打雷是错误,星星是正确。
■作用分析:音乐知识本身是比较枯燥的,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这种以音乐知识传递为核心的趣味游戏,将音乐知识隐于游戏,让学生在兴趣、愉悦中感受音乐,对提升课堂教学气氛与效果非常有帮助。
(5)巩固测评题库。
①知识点题库。
知识题库页面展示截图
功能特点:
●所有的音乐知识点比较齐全,便于查找。
●分为简谱、五线谱两种版本,为不同的教学需求提供选择。
■作用分析:音乐教师很难去整理这么多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题库制作非常复杂与繁琐,教师可以省去大量制作时间,根据自己所需选取使用,对音乐教学的效果进行评测、对比,加深学生理解与评估教学目的的达成程度。
②知识点题库作答界面。
功能特点:
●播放控制:直接播放,单独点击小喇叭可独立播放,点击下面的“重复”按钮可反复播放。
●提交:选择后,点击提交可以出现选择正确与否的提示。
知识点题库作答页面展示截图
●上一题、下一题:快速进入其他测试题。
●收藏:可以建立自己的收藏夹,为后期课堂做准备。
●答案详解:对该题的知识点进行解释说明。
■作用分析:试题测试过程,完全按照教学的知识点传授目的进行设计,让学生不仅知道对错,还了解具体的曲目名称、错误的那个到底是什么,达到一题多学的目的,并利于音乐知识的关联进行延展。
③同步测试题库。
测试题库页面展示截图
功能特点:
●按照不同版本教材,以课为单元进行出题。
●分为简谱、五线谱两种版本。
■作用分析:相当于教材的同步配套试题库,利于音乐教师根据教学进度,阶段性地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测试,达到边学边巩固、边检测的目的,也便于音乐教师自己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及目标。
④模拟综合测试题库。
模拟综合测试题库页面展示截图
功能特点:
●分为练习模式与考试模式:练习模式中,学生可以看到答案,进行收藏以及反复播放等;测试模式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不许查看答案。
●按照学年进行综合出题测评。
■作用分析:这个测试可以让音乐教师对学年的教学情况进行总摸底,通过以音乐为核心的测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组卷出题,解决教师个性化教学的需求。
(6)创编工具。
功能特点:
●可以自由选择拍号。
●可以从音符中选择所需要的音符。
●可以通过拖拽的方式进行小结创编。
●可以对创编结果进行声音播放(后期增加)。
节奏创编页面展示截图
●可以保存与分享创编结果。
■作用分析:创编在教学中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因为学生与老师都缺少必要的工具支持。特别是学生,本来因对创编结构没有一个声音的提醒而无法自己创编,工具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很多问题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工具与组织形态来缓解甚至解决的。
没有音乐教师的地方,可以由一位其他学科的老师来组织课堂教学,利用微课完成讲解,并利用微课与多媒体教材完成示范,利用交互多媒体教材使学生反复学习,利用交互式的测评工具与题库,完成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巩固与测评,利用多媒体音乐知识趣味游戏,来增加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利用才艺社区平台来完成音乐的表现与交流。
音乐教师能力水平低的,可以模仿高水平的微课视频进行教学,或者直接利用视频开展教学;在进行歌唱、模唱与视唱等技能要求很高的地方,可采用一种交互式多媒体教材工具来代替;即使教师自己的音乐基础能力也有限,不能直接给出答案,也可用测评工具与题库让学生直接练习,由专业的提供方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达到即使老师能力水平低,也不会教错,也能提供给学生高水平的音乐课堂。
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前面提到的这些资源音乐教师都可以直接利用,不用自己再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搜集素材,学习各种音视频以及打谱软件工具来加工素材,以及制作高水平的PPT课件与多媒体课件,这些工作将大大简化,教师直接寻找自己教学所需的材料即可。
音乐课堂延展方面,通过提供一个互联网平台,将所有的资源、内容提供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去感受音乐,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果展示出来,让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关注学生音乐艺术素质的成长。
这需要两个平台的支持:音乐教学互动平台,音乐教师交流平台。
以微课、多媒体教材、趣味游戏、知识点测评、同步测评、综合测评、编创工具为体系维度的音乐教学互动平台,同时结合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可以为中国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的推广与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发动与聚集全国优秀的音乐教师于一个音乐交流互动平台,能够给全国的音乐教师提供服务和帮助,为中国音乐教师的基础能力提高提供长期的、及时的、专业的、高水准的帮助与服务,真正托起音乐教师队伍整体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有关国际化与信息化 学校音乐教育的应对的文章
笔者从台湾课程研发团队的经验出发,讨论三面九轴的“核心素养”所参考的国际组织之研究和台湾学者之研究成果,以及各国课程所强调的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说明课程改革的国际化趋势。本文同时还说明核心素养落实于艺术领域课程纲要的过程,并强调素养导向的艺术课程设计符合国际化的趋势。课程改革在台湾是如此慎重,在其他的国家或地区也不例外。这也是促成课程内容趋向国际化的原因之一。......
2023-11-07
也就是说,人的心中情感一旦产生,就要表现出来,起先是用语言表达;而感到不足之时故嗟叹吟哦用诗词表达,进而用歌唱表达;咏歌之不足时在情不自禁的情况下,自然本能地就用人原始本能的肢体语言动作“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淋漓尽致地表达情感了。总而言之,我国古代这些有关情感与各种艺术之间相互关系的精辟论述,生动地论证并相当典型地代表了中国古代关于舞蹈、音乐等艺术起源于情感自然本能的流露与表现的学说理论。......
2023-11-07
通过和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所合作,QAA定义大学或学院高等教育的标准和质量,并对这些标准进行发布。该中心的评鉴工作包括系所评鉴与校务评鉴,评鉴目的在于协助学校掌握受评单位之办学现况;协助受评单位改进办学、发展特色;促进受评单位建立质量保证与改善机制;提供评鉴信息,作为学校与受评单位拟定相关政策之参考;透过评鉴与评鉴结果之公布,展现大学绩效责任。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的评鉴精神及评鉴项目概念图......
2023-11-07
媒介领域每一项新技术的产生,都会导致媒介环境的变化,从而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带来深远影响。这与新媒介蓬勃发展的势头及其嵌入音乐教育发展的强大力度是很不相称的。......
2023-11-07
代百生[2]摘要:积极参与国际专业评鉴,取得国际认可资质,提升办学吸引力;同时以参与国际评鉴为契机,完善管理制度、改革课程设置,促进系所自我完善,是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音乐课程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市场化挑战的重要举措。谨以此文回顾与反省应对国际学术评鉴加强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建设的成败得失,期待为兄弟院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2023-11-07
中韩和其他国家教科书比较研究的论文共有4篇,其中3篇是比较研究小学音乐教科书的,另外1篇是比较研究初中音乐教科书的。金英泰:《韩日中小学音乐教科书比较研究——以发声及视唱指导内容为中心》,建国大学教育大学院,1990年。中韩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教科书比较研究表......
2023-11-07
针对这一主题,与会代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代表研究了国际化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有的代表探讨了国际化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对策;有的代表表现出对学校音乐教育中传统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忧心;有的代表分享了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本土化实践的成果与心得。澳门理工学院的经验与成果为相关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2023-11-07
由此可知,教育科技的普及化应用对教学者、学习者、课程发展、教学途径、教学内涵、教学评量、学习模式乃至学习情境等各层面都产生了重大冲击与影响。国际教育科技协会于2000年公布了教师、学生与行政人员的“教育科技标准”,并于2008年陆续公布后续修订版本。如此一来,学生由被动的聆听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有助于提升学习成效。......
2023-1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