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现象的“一枝独秀”“艳压群芳”,满足了社会上芸芸众生求新求异不甘平庸的心态,更加凸现了社会对人才观念的误解。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容易把学历等同于人才也是不乏道理的。放眼世界,发达国家对人才标准的界定主要强调能力导向和业绩导向。学历只能是人才能力中的很小一部分,最多表现一个人的潜能。从人才学的角度看,凡人都有才,是人都有才,只是看是什么才。......
2025-09-29
素质教育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学生主动发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同时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以成为各种类型的人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达到这一目标,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激励后进,鼓励先进,全面发展。
“下要保底”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原则。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最终成为未来社会合格的公民,要具备起码的做人的基本准则和知识技能;一般的生活能力、生活习惯、道德文化修养、心理素质都要在学校养成,学校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尤其是基础教育,只是在“奠基”,在“开始”,在为学习者一生的持续发展做准备,要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对其一生发展具有工具作用与奠基作用的基础知识,要使人类文明传承的核心要求能够落实在绝大多数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之中,因而,要从各方面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允许有一个学生掉队,这便是下要保底的意思。
“下要保底”还要求学生无论是文化知识修养还是道德品质修养,以及身体素质修养均要着眼于未来,先成人后成才,学生必须全面发展,必须成为健全的人。他们也许成不了科学家、作家、名记者、高级工程师,但必须成为一个能适应社会的人,一个合格的、文明的、能自食其力的人。
“下要保底”并不反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多吸收、多发展,所以同时提倡“上不封顶”。我们既然承认人的智力水平有差异,人的潜能和发展前景各不相同,而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人在社会上的成功也因各种因素制约而有变化,我们为什么不让这类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求得更快、更高的长进呢?
“上不封顶”就要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对一切学有余力的学生不仅要像其他学生一样教给学习的方法,还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向可能达到的高度努力,求得最大限度的进步。
“激励后进,鼓励先进”,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具有辩证的关系。就是对学生要求不能一刀切,不能期望所有的学生以相同的速度完成相同材料的学习并达到相同的掌握程度,不能仅凭学习成绩一条标准评价学生,而是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犹如承认一个手掌上五个长短不一的手指头一样,必须明白学生无论是先天的基础还是后天的环境及努力都是有差异的,能长成参天大树的材料尽量使其长成参天大树,不能长成参天大树的材料就力争长成小树、灌木,即使长成小草,也能给大地增添一分春色。如果我们一味地要求所有植物都长成大树,或都长成小树显然是不可能的,怎么能要求比植物生长更为复杂的人才培养工作没有层次性、没有差异性呢?现在推行素质教育,承认人的个体差异,无疑是极为明智极有远见的务实之举,我们鼓励先进,也激励后进,既使成绩优异的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使成绩稍差的学生也能因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同样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以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全面发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激励后进,鼓励先进,全面发展”是一个统一体,不能孤立地去认识、去看待,而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去看。这是对素质教育观念的具体正确的认识,旨在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联系我们长庆油田推行素质教育的实践,我觉得有几种认识必须明确:
一是长庆油田教育系统毕业年级统考起到了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素质较大幅度提高的作用。事实证明,我们长庆油田教育系统推行目标管理以来,学生的基础知识打得更扎实,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从近几年高考成绩连续上台阶可以看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还是很扎实的。(https://www.chuimin.cn)
二是长庆油田教育系统统考指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我们的指标不断克服单打一、只看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倾向,但总的趋势还是统考成绩占很大比例,这很容易产生学校只重视统考年级、统考科目的学习,而忽视其他年级、其他学科的问题,也容易产生加重学生负担从而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甚至还能引起一些学校拒收差生以至弄虚作假的问题,因而急需引起重视并尽快采取改革措施。
三是学校考评取消排名是可取的,按等次奖励比较科学。但暗排名的倾向仍然存在,如何彻底取消排名,从政策上真正贯穿“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激励后进,鼓励先进,全面发展”的措施,还须想办法。
笔者经过认真分析,并请教有关专家,有如下思考:
目前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尤其强调“人的发展”,认为把儿童、少年视为“知识的容器”,是可以任由家长和教师“加工的材料”,至多也不过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对象,是只能接受成人训导和教诲的工作目标这一看法是教育的误区;而只能“把人当成人、当成发展的人来教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才是正确的做法。在此点上,我们长庆油田教育系统的统考政策要起到导向作用。在具体政策上,可采用“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激励后进,鼓励先进,全面发展”的政策。像考评指标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下线,凡达到下线就算完成任务,而加大特长、竞赛、专项考核等项目的权值,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操作中,达到指标就奖励,超过指标的跟达到指标的一样对待。成绩特别突出的可组织有关人员到其校总结经验,以上升成理论,用来指导全长庆油田教育系统教育教学;成绩几年都不达标的,亦组织人员到该校检查督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以指导提高。这样,真正把以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以激励与保持学习者的进取心与勇气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落在实处,淡化教育的功利性,突出素质教育的实质是着眼于“人的发展”,既有利于了解各校的真实水准,以便有效指挥、督导,使全局教育水平整体提高,也有利于根除为追逐高分、互相攀比而引起的弄虚作假、拒收“差生”、清除“差生”的不良行为,经常净化教育这片净土,也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使他们获得教育科研的足够时间,顺利地由“教书匠型”向“学者型”“教育家型”教师转变;还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得到身心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合格)、特长发展,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实现合格加特长的教学目标,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总之,推行素质教育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事情,只有不断地转变观念,尤其要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才能真正把“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激励后进,鼓励先进,全面发展”的原则落到实处,完成素质教育的重任。
(刊于《石油教育》2025年第8期)
相关文章
“状元”现象的“一枝独秀”“艳压群芳”,满足了社会上芸芸众生求新求异不甘平庸的心态,更加凸现了社会对人才观念的误解。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容易把学历等同于人才也是不乏道理的。放眼世界,发达国家对人才标准的界定主要强调能力导向和业绩导向。学历只能是人才能力中的很小一部分,最多表现一个人的潜能。从人才学的角度看,凡人都有才,是人都有才,只是看是什么才。......
2025-09-29
“执一杆教鞭赶着世界前行”,多有诗意的一句话呀!仔细想想我从师范院校一毕业便踏上了讲台,光阴倏忽,一晃三十余年矣,干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说得文雅和崇高一些,就是执一杆教鞭赶着世界前行。因此,执一杆教鞭,干着社会上最神圣、最崇高、最有意义的事情,何其令人激动、让人自豪。“执一杆教鞭”的人很多很多,我只不过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2025-09-29
教育界一度流传一种“木桶理论”的说法,是说木桶的有效容量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最短的那块木板。有人以此理论为依据,强调人才培养要扬长补短,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实际上,许多人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诚所谓高山之下必有深谷一样,大自然的分布自有其规律在,你能说平原好高山不好、河流好陆地不好?......
2025-09-29
“培根”与“选果”的问题,在教育上便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还是仅仅考虑现在的问题。诚然,“十”字类型人才是最具有时代精神的人才,可是如果社会上的人才,全是这一类型的,有多大的可能性?这些问题不彻底解决,新的正确的人才观便无法树立起来。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就是具有优势并运用优势或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造福社会的人;而“全面发展”绝不是“全优发展”,绝不是各种才能的齐头并进。......
2025-09-29
是“量体裁衣”还是“削足适履”,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还是培养适合教育的学生;是教育为学生成长服务还是学生发展符合现实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发展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学定教,为学生“量体裁衣”,创设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因材施教,“量体裁衣”,而当务之急是要转变人才观念。教师要认真研究“如何教”“如何用教材教”。......
2025-09-29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魏老师深入学生心灵这一广阔的世界,激活那部分真、善、美的细胞,使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承认他们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发展自己,因材施教,因人施方。承认、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涉及人才的内涵。......
2025-09-29
也许科学事业是他生命的支撑,因了这,才让他挺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坚持科学实验,铸就辉煌。我们清楚的是生命的脆弱,比如考试的失败、晋级的受挫、提拔的无望、邻里失和、家庭闹矛盾等,甚至还会为许多鸡毛蒜皮的事失去理性,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感悟心语哲学家总结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后,都会开导我们说生命何其脆弱。老人活在世上好像只为证明:真正重要的不是岁月里的生命,而是生命中的韧性。......
2025-09-29
基于这种认识,魏老师为学生的一般发展着想,宁肯把教学目标定得低些,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学有所得,不断体会学得知识的欢乐,从而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有识之士已深受其苦,但在大环境、大观念未彻底改变的情况下,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谈何容易,在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魏老师锐意创新、大胆改革的气魄。......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