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人的心中情感一旦产生,就要表现出来,起先是用语言表达;而感到不足之时故嗟叹吟哦用诗词表达,进而用歌唱表达;咏歌之不足时在情不自禁的情况下,自然本能地就用人原始本能的肢体语言动作“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淋漓尽致地表达情感了。总而言之,我国古代这些有关情感与各种艺术之间相互关系的精辟论述,生动地论证并相当典型地代表了中国古代关于舞蹈、音乐等艺术起源于情感自然本能的流露与表现的学说理论。......
2023-11-07
摘 要:新媒介技术的普及为音乐教育提供了革新的动机,成为推动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学理重构的重要推手。它要求我们在音乐教育中实现教学模式的转换,突破传统音乐教育内容的封闭式边界,化课堂为舞台,化校园、网络为课堂,实现音乐教育的立体化、社会化、多维化发展。新媒介环境也为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深层次的挑战,尤其是新媒介在当前人类社会的强势崛起和深远影响,使其比以往任何一种媒介都更可能加速人的异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音乐教育中重视音乐教育的价值理性和意义承载,始终保持一种反思与怀疑精神,以建设性的立场面对新媒介环境下音乐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介 音乐教育 学理重构 模式转换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媒介技术的发展史。媒介领域每一项新技术的产生,都会导致媒介环境的变化,从而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带来深远影响。波兹曼早在1968年就曾指出,我们生存在一个现实环境以外的,由语言、技术和其他符号组成的媒介环境中。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新媒介技术如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网络媒体、智能手机等在社会范围内迅速形成了一个全覆盖式的、革命性的媒介环境。新媒介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音乐传播和发展的传统形态,给现代音乐教育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www.chuimin.cn)
“以史学眼光持论,人类的艺术史可以说是媒介演进、载体延伸的传播史,音乐艺术存在方式的每一次变迁都与一定的媒介载体和传播技术的进步相关联。”[2]媒介是人的延伸,它的改变是人类感官方式的改变或者认识深度与广度的延伸。因此,新媒介的出现必然要改变人们对音乐的认知和体验。从学理层面来看,“数字化影响下的音乐学研究在转型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话题和论争,实际上或显或隐地表现为许多新的问题域”[3]。而这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即是,新媒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高科技话语符号改变了传统音乐审美的聚焦形态,消解了传统音乐教育的表征方式,充实和扩展了音乐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面对新媒介的影响,以及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良莠并存的现状,迫切需要我们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引导,以便给学生和公众提供认识和把握音乐的正确理念。在现有研究中,关于新媒介对音乐教育影响的研究成果并不多[4],缺乏对二者相互关系的细致分析,更没有在学理层面对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应对新媒介环境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这与新媒介蓬勃发展的势头及其嵌入音乐教育发展的强大力度是很不相称的。正如李志刚所言,新媒介技术使“音乐在创作、表演、传播、鉴赏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推陈出新,也使音乐的审美构成、创作方式和传播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并对传统音乐的观念、思维和思想带来变化”[5]。可以说,新媒介对音乐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媒介和技术层面,关涉到了音乐教育的学理应对和模式转换问题,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和探讨。
有关国际化与信息化 学校音乐教育的应对的文章
也就是说,人的心中情感一旦产生,就要表现出来,起先是用语言表达;而感到不足之时故嗟叹吟哦用诗词表达,进而用歌唱表达;咏歌之不足时在情不自禁的情况下,自然本能地就用人原始本能的肢体语言动作“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淋漓尽致地表达情感了。总而言之,我国古代这些有关情感与各种艺术之间相互关系的精辟论述,生动地论证并相当典型地代表了中国古代关于舞蹈、音乐等艺术起源于情感自然本能的流露与表现的学说理论。......
2023-11-07
通过和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所合作,QAA定义大学或学院高等教育的标准和质量,并对这些标准进行发布。该中心的评鉴工作包括系所评鉴与校务评鉴,评鉴目的在于协助学校掌握受评单位之办学现况;协助受评单位改进办学、发展特色;促进受评单位建立质量保证与改善机制;提供评鉴信息,作为学校与受评单位拟定相关政策之参考;透过评鉴与评鉴结果之公布,展现大学绩效责任。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的评鉴精神及评鉴项目概念图......
2023-11-07
媒介领域每一项新技术的产生,都会导致媒介环境的变化,从而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带来深远影响。这与新媒介蓬勃发展的势头及其嵌入音乐教育发展的强大力度是很不相称的。......
2023-11-07
代百生[2]摘要:积极参与国际专业评鉴,取得国际认可资质,提升办学吸引力;同时以参与国际评鉴为契机,完善管理制度、改革课程设置,促进系所自我完善,是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音乐课程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市场化挑战的重要举措。谨以此文回顾与反省应对国际学术评鉴加强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建设的成败得失,期待为兄弟院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2023-11-07
针对这一主题,与会代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代表研究了国际化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有的代表探讨了国际化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对策;有的代表表现出对学校音乐教育中传统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忧心;有的代表分享了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本土化实践的成果与心得。澳门理工学院的经验与成果为相关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2023-11-07
由此可知,教育科技的普及化应用对教学者、学习者、课程发展、教学途径、教学内涵、教学评量、学习模式乃至学习情境等各层面都产生了重大冲击与影响。国际教育科技协会于2000年公布了教师、学生与行政人员的“教育科技标准”,并于2008年陆续公布后续修订版本。如此一来,学生由被动的聆听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有助于提升学习成效。......
2023-11-07
中韩和其他国家教科书比较研究的论文共有4篇,其中3篇是比较研究小学音乐教科书的,另外1篇是比较研究初中音乐教科书的。金英泰:《韩日中小学音乐教科书比较研究——以发声及视唱指导内容为中心》,建国大学教育大学院,1990年。中韩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教科书比较研究表......
2023-11-07
音乐与审美联系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在音乐教育中,学生从音乐中欣赏了美感,同时还因为这种美感往往能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刺激他们“被审美”的欲望。新媒介环境提供了音乐的广泛流通和共享方式,这一音乐传播模式进一步刺激了学生的“被审美”欲望。因此,我们需要在音乐教育中为学生提供“被审美”的机会,多开音乐实践课,变被动的音乐欣赏为主动的音乐欣赏,通过满足学生“被审美”的需求来培养其创造能力。......
2023-1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