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改性纤维素物理改性主要是采用特殊加工的手段改变其物理形貌,达到改性的目的。经酸水解后不溶于水的生成物被称为水解纤维素。这个过程连续进行下去会引起纤维素分子链的逐次断裂。③纤维素醚化反应:纤维素醚是天然纤维素经化学改性得到的纤维素衍生物,是工业上重要的水溶性聚合物之一,其种类繁多,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应用。上述纤维素醚化两种反应机理基本上解决了纤维素单一醚、混合醚的合成问题。......
2023-11-03
材料、能源、信息和生物技术是现代文明的四大支柱,材料是其他技术的基础,材料技术的每次重大突破,往往可引起其他产业技术的革命。因此材料的研究开发与能源、资源、环境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混凝土作为最大宗的建筑材料,伴随着水泥的出现,各种水泥混凝土陆续问世,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经历几次重大变革,从最初的混凝土理论基础的奠定,经历了预应力和干硬性混凝土时代、流动性混凝土,到聚合物混凝土时代,每次变革都有特定的理论基础和工业基础。21世纪混凝土将依然是建筑材料的主体材料之一,1997年全世界的混凝土消耗总量达6.4×1010m3,按照每吨混凝土中水泥用量250kg计算,我国在2005年混凝土总量约4.0×1010m3。当今的混凝土已经不仅是水泥、水和骨料的简单混合,其他矿物掺合料以及化学外加剂的掺加赋予其新的性能,尤其是减水剂的研发成功以及普遍应用,使大流动度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成为可能,为混凝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为适应混凝土材料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王立久提出“材料过程工程学”的材料学研究方法。材料过程工程学是基于材料学、环境材料学、过程工程学、系统工程学和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对材料由原生到被废弃的生命全过程及其相关过程进行优化或集成,以实现其对自然环境消耗低、污染少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工艺和各种工程问题进行研究的方法。材料过程工程学从过程的角度研究材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化利用问题,尤其是分散资源的富集、分离、低化学势物质最小能量注入转化、低价位可再生资源的高附加值转化等一系列技术,目的是在总体上达成材料工业的技术及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使以其为基础设计的材料更具市场竞争力,能更经济、更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材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www.chuimin.cn)
材料过程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在水泥混凝土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它涵盖了材料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宏观过程、子过程(包括可逆过程)、单元过程及驻点,其中驻点和单元过程为过程工程的基本组成要素。驻点是材料过程工程学的基本组成元素,是材料过程工程中的状态单元,由驻点要素组成,驻点要素的选择以人类生存对产品各种性能的要求和要素的自身性能为基础。而混凝土减水剂在混凝土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为混凝土材料过程工程学的一个驻点要素,是不可忽略的研究对象。材料过程工程学中研究的不仅是材料功能的实现,同时还着重探讨资源、能源、环境等的相容性。从目前市场上混凝土减水剂种类、原材料来源等分析中不难发现,它们大多是基于石油化工产品/副产品合成的,而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日渐稀缺,价格不断走高,已经影响到一系列石油化学品的价格,减水剂也不例外。而且,减水剂是采用小分子有机物经过聚合、缩合等手段得到具有一定聚合度的水溶性高分子,在合成过程中未完全反应的游离小分子物质往往与聚合物共存,容易对合成及应用过程中的工作人员、建筑环境等造成危害。因此,开发可再生资源、合成与环境相容性好的新型减水剂是大势所趋。
有关水溶性纤维素醚的合成与应用的文章
物理改性纤维素物理改性主要是采用特殊加工的手段改变其物理形貌,达到改性的目的。经酸水解后不溶于水的生成物被称为水解纤维素。这个过程连续进行下去会引起纤维素分子链的逐次断裂。③纤维素醚化反应:纤维素醚是天然纤维素经化学改性得到的纤维素衍生物,是工业上重要的水溶性聚合物之一,其种类繁多,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应用。上述纤维素醚化两种反应机理基本上解决了纤维素单一醚、混合醚的合成问题。......
2023-11-03
减水剂是使用量极大、用途极广的一类混凝土外加剂,占外加剂总量的70%~80%。表1.1减水剂的发展概况表1.1所述有代表性的减水剂的开发与应用情况,科研人员还通过减水剂改性、复配等手段改善和提高减水剂的应用性能,这些工作都为减水剂的广泛利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研究人员已经非常重视这一情况,希望通过改进生产合成工艺和原材料配比以尽量减少小分子化合物残留,降低减水剂对环境潜在的威胁。图1.2萘系减水剂结构式......
2023-11-03
吸附的结果是使水泥粒子表面双电层发生变化,ζ电位绝对值显著增加,且随着外加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与减水剂种类有关。掺加SNF的水泥颗粒ζ电位绝对值均高于掺加SBC的值。文中两种水泥的熟料成分相差很大,必然导致其表面ζ电位的差异。从图4.7可见,掺加减水剂SNF的水泥颗粒表面ζ电位值随时间延长降低明显,从初始值-35.2mV降低到120min时的-18mV。说明SBC在ζ电位保持性方面优于SNF,这一结果与水泥净浆流动度保持性结果相吻合。......
2023-11-03
表3.9试验结果表3.10正交实验方差分析结果表3.11方差分析表据表3.9~表3.11分析可知,在实验设计范围内,正交试验中显著影响产物性能的参数是氯磺酸与HEC的摩尔比,而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影响不显著,因此固定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10℃,改变氯磺酸与HEC的摩尔比研究产物SHEC的性能。因此将摩尔比设定为1.0,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10℃作为制备磺化羟乙基纤维素的最佳条件。......
2023-11-03
SBC取代度的测定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SBC中硫元素含量,通过数学计算得到磺酸丁基的取代度。SHEC取代度测定方法原理同。SMHE取代度测定对于变性淀粉SMHE,由于特征基团为顺丁烯酸盐,同样由C、H、O组成,不能采用元素分析仪测定特征元素,因此采用Wurzberg提出的化学滴定方法直接测定其取代度。......
2023-11-03
砂浆制备及性能测试按GB/T 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进行。混凝土实验方法参照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其他性能测试混凝土配合比为C:S:G=1:1.09:2.53,用水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并按式和式计算泌水率。一般基准混凝土在成型后3~4h,以后每隔0.5h或1h测定一次,在临近初、终凝时,缩短测定间隔时间。......
2023-11-03
测试水泥对减水剂的吸附量方法很多,比较常见的有紫外—可见光谱法、总有机碳法、化学需氧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式计算减水剂溶液的化学耗氧量:式中:8为1/4的O2摩尔质量。测定各已知浓度减水剂溶液在发生吸附前后的化学需氧量,将两者差值带入线性回归方程,即可计算出该浓度下减水剂在水泥颗粒上的吸附量。紫外光谱法测定减水剂的吸附量仪器:紫外—可见光谱仪。......
2023-11-03
从图4.15中可见,在较低掺量下,水泥颗粒对减水剂的吸附量均随减水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SMHE的分子结构如图4.16所示,既有支链树枝状分子,也有直链分子,因此吸附形态与SNF相差较大。三种SBC的吸附量均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加,当平衡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增加趋势变缓。SBC8的极限吸附量约为4.66mg/g,SBC6的极限吸附量约为5.33mg/g,SBC7的极限吸附量约为5.49mg/g。图4.18SBC的等温吸附图4.19SBC极限吸附量计算......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