俟,等待;俟命,静候命运的安排。俟命与立命虽然都包含等的意思,却是两回事。立命强调的是树立使命而等待,俟命突出的是静候命运而等待。前者倾向于命,后者倾向于运。淮阳王入京进见,第五伦作为随员与其他僚属得以见到光武帝刘秀。光武帝询问政事,第五伦乘机应对,光武帝十分高兴。光武帝哈哈大笑,任命第五伦为扶夷县长。第五伦还没到任,又被任命为会稽郡太守。......
2023-10-22
命是会意字,由口和令构成,表示来自君长的命令。孟子说的命也是这个意思,但这个君长是上天。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上》)求索人的心意,便知道人性。顺着人性深究下去,就知道天了。孟子把心和性与上天连在一起讲,它们不可分离。朱熹的注释是:“心也、性也、天也,一理也。自理而言谓之天,自禀受而言谓之性,自存储而言谓之心。”(《孟子集注》卷十三)人心、人性、上天,实际上是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本原而言是仁义礼智,就与生俱来而言是人性,就存储知识而言是人心。这里,上天被理解为理的准则,人的心和性来自于理,就是说,心性是一种命令,由上天下达,所以心性是人的命。程颐说:“天所赋为命。”(《近思录·道体》)赋予即命令,上天的命令就是人的命。
命的最大特征是稳定不变。“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君子的本性,即使愿望全然实现也不会增加一分一毫,即使穷困而不为人所知也不会减少一点点,这是因为本分已定。君子的本性所得自的仁义礼智的准则根深蒂固。说的是君子,其实涵盖的是人。上天作为最高权威,它的命令无可更改,所以人的命是恒定的,不管时代怎样变化,也不管机遇多么不同,它都岿然不动,构成了人生的先决条件。
这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讲命,说白了,性善就是命,是上天给人的命令。在这一点上人人都一样,没有区别。
还有一种命,表现为个体人生的基本走向,也来自上天的命令,也具有稳定不变的特征。这个命在每个人那里就不同了,具有特殊性。譬如形貌,孟子说:“形色,天性也.”(《尽心上》)人的形体和容貌各不相同,为上天所赋。譬如生命和生活的基本态势,孔子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生死各有限定,富贵由天安排。
颜回死了,孔子大呼:“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是他寄予最大希望的接班人,没想到早早就死了,谁来传承他的思想学问呢?不由发出“上天亡我!上天亡我”的悲声。颜回之死,对颜回来说是“生死有命”,对孔子来说,是“富贵在天”——关系着孔门事业的兴衰。(www.chuimin.cn)
除了生死和富贵之外,还有使命。尧的事业不由儿子丹朱继承而由舜继承,禹的事业不由贤臣益继承而由儿子启继承,就是使命之命。孔子对此体悟极深,坚信自己是周文王之后传播周文化重任的肩负者。正是凭着这份神圣庄重的使命感,他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知其不可而为之。
还有吉凶祸福。朱熹说:“人物之生,吉凶祸福,皆天所命。”(《孟子集注》卷十三)生老病死,身形容颜,吉凶祸福,均由上天规定。
孟子把承受上天的命令所形成的命称为“正命”,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尽道而死者,正命也。”(《尽心上》)没有什么不贯穿着命,顺应命是正确的选择,在这条道路上走到底,就是正命。这是要人接受上天的安排。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正还包含善的意思,性善是最大的命,尽道而死也可以解释为坚守向善的道路。为此孟子紧接着说:“桎梏死者,非正命也。”违法乱纪而死,属于非正命。
知命、认命、从命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自我意识的一个节点。孔子提出“知天命”,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不知道天命,就没有办法做君子。的确,连自己来到世界上要干什么都不知道,浑浑噩噩,怎么生活呢?谈到个人自己,他说“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这是最后成果,而对天命的探讨早就开始了。在孔子那里,对待天命的态度具有画线意义,是君子与小人的一道分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季氏》),小人不懂天命的重要性,当然也就毫无敬畏之心,延伸开来,不尊敬上级,辱慢圣人言论。君子则相反,“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这就是古人的生命观,没有单纯的生命,只要是命,就一定纳入上天之中,与其命令相结合。
有关为善之道:《孟子》导读的文章
俟,等待;俟命,静候命运的安排。俟命与立命虽然都包含等的意思,却是两回事。立命强调的是树立使命而等待,俟命突出的是静候命运而等待。前者倾向于命,后者倾向于运。淮阳王入京进见,第五伦作为随员与其他僚属得以见到光武帝刘秀。光武帝询问政事,第五伦乘机应对,光武帝十分高兴。光武帝哈哈大笑,任命第五伦为扶夷县长。第五伦还没到任,又被任命为会稽郡太守。......
2023-10-22
孟子主张立命、俟命,要求人们要耐心等待;同时又主张力命,要求人们积极行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以自强不息的姿态、以明智聪慧的选择开辟自己的未来。力命还有另一层含义,即改变自己的命。他的实力不如商纣王,对方军队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但离心离德,士兵临阵倒戈,转过身为周武王开路。商纣王见大势已去,自焚身亡。......
2023-10-22
就修养而言,仁爱首先是爱己,表现为自尊;守礼重在恪守规矩,表现为自制;义行主要是做所应做,表现为自立。自尊、自制、自立就是我们下面分别要谈的。这是一个寓言,让男人脸红的寓言——他们竟是以牺牲自己尊严为代价混生活的,他们还配享用丈夫这个名号吗?......
2023-10-22
霸道的根本特征是比拼以武力为主,以财力等力量为辅所构成的实力。战神蚩尤强者为霸决定了实行霸道的首要条件是大国。依靠实力并且借助仁义方可称霸,故而行霸道的必须是大国。再看看五霸以及试图走霸道之路的国家,哪个不是至少占有上千里土地,它们之所以能够拥有广阔国土完全是因为不断扩张,扩张是其本质。由于有霸主罩着,规矩管着,霸道治下的民众还是欢娱的。孟子不喜欢霸道。霸道是实力之道,意味着强制和战争。......
2023-10-22
平陆大夫沉默片刻,说:是我孔距心的罪过。事情发生后,齐王很是后悔,说自己愧对孟子。当初周公派哥哥管叔监管殷商故国,管叔却率领殷人叛乱。陈贾面现得意,微笑道:看来圣人也会出现过错啊。犯了过错,耳根发热,心中羞愧,所谓“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这是人之常情,而陈贾反而大言不惭。按照孟子“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的标准,陈贾做人不合格。......
2023-10-22
修养与改过有关系,但二者并不等同。修养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项持之以恒的事业。所以孟子提醒人们:“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言罢,特别提醒太子应当以古代先哲和圣王为师,像他自己,不足效法。修养过程中除了要克服这两种倾向外,孟子还要求专心致志。弈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他收了两个学生,同时教他们下棋。修养是慢工细活,磨的就是恒心定力。......
2023-10-22
孟子承认社会差别。古代是等级社会,处处强调差别,就连感情也打上了这一烙印。有差别就有矛盾,就可能走向对立,那么在一个等级社会中如何保持和谐呢?孔子的办法是将差别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所谓“不患贫而患不均”。士人不光不是白吃饭,而且对社会的作用远远超出种粮人。听说了伯夷风骨的人,贪婪者也会变得廉洁,懦弱者也会长志气。差别其实是社会分工,分工带来进步,造就和谐。......
2023-10-22
运,运行,移动。这里指外部条件,俗称运道、运气。时,表示时间,指时势,叫时运;机,表示空间,指机遇,叫机运。凤鸟人们又把“幸”与运连用,称幸运。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常见的一个宣传词是:好运,北京!孔子一生都在等待好运。有命而无运,孔子的一生并不愉快。唐朝德宗时,昭义节度使去世。由于命与运连为一体,人们往往不加区分,一概称之为命运。......
2023-10-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