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修养而言,仁爱首先是爱己,表现为自尊;守礼重在恪守规矩,表现为自制;义行主要是做所应做,表现为自立。自尊、自制、自立就是我们下面分别要谈的。这是一个寓言,让男人脸红的寓言——他们竟是以牺牲自己尊严为代价混生活的,他们还配享用丈夫这个名号吗?......
2023-10-22
鲁国君主鲁平公备好车马,打算去见孟子。他有一个宠臣叫臧仓,说:君主怎么可以自降身份去见读书人?鲁平公听了他的话。乐正子把这件事告诉了孟子。孟子说:“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子不遇哉!”(《梁惠王下》)鲁君来见我,自有促使的力量,臧仓从中作梗,自有阻止的力量,是来还是不来,不是人力所能决定的。我与鲁君不能相见,是天力的作用。臧家小子哪里有这等本事!
这样的话孔子也讲过。他有个学生叫公伯寮,跟同窗子路不合,在鲁国执政大夫季孙面前诋毁子路。一个叫子服景伯的人把情况告知孔子,并表示自己能够对付公伯寮,甚至可以让他陈尸街头。孔子答:“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道,儒家的主张;命,上天的安排。意思是说,我们的主张能够实现,那是天力;不能够实现,也是天力。公伯寮难道能抗得过天力吗!
天力是孟子解读现实的一个视点。
公伯寮(www.chuimin.cn)
学生万章问老师: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的时候住在宦官痈疽家,在齐国的时候住在宦官瘠环家,是这样的吗?不是,孟子一口否定,说:根本没这回事,都是好事者瞎编的。事实上,孔子到了卫国住的地方是大夫颜仇由家。子路有个连襟叫弥子瑕,是君主卫灵公的宠臣,他通过子路对孔子表示,要是孔子住到他那里去,他会给孔子活动卫国执政大夫的官位。孔子答,能不能在卫国推行自己的主张,自有天力安排。孔子重礼义,进而做官,必须符合礼,退而辞官,必须符合义,然而对于能否得到官位,孔子认为取决于天力。宦官痈疽、瘠环跟弥子瑕属于同类,如果孔子住在他们家里,既不符合礼义,也有悖于天力。这时候的孔子很难,在鲁国和卫国不顺心,宋国的司马桓魋(tuí )又企图拦截杀害他,他只好改变服饰悄悄通过宋国前往陈国,住在大夫司城贞子的家中,做了陈国君主的臣子。我听说,观察本土的臣子,要看他接待的人怎样,观察外来的臣子,要看他寄住的主人怎样。要是孔子住在痈疽、瘠环的家里,孔子还是孔子吗?(《万章上》)
孟子言之凿凿,不光讲事,同时也讲理,以理助事,把事做实、做死。这里的依据就是天力。孔子尊奉上天,坚信个人为官进退,均由天力掌握。所以即便再难,再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再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孔子也绝不会去巴结宠臣幸臣之流。宠臣幸臣再得势,活动能力再强,终归决定不了一个人的命运,所以走他们的门路不仅无效,而且只能贬损自己的人格。
天力无处不在,不仅管世界大事,也管个人私事,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命中。儒家坚信,一切都有上天参与,个人怎样挣扎也没用,始终摆脱不了天力这只看不见的手。
有关为善之道:《孟子》导读的文章
就修养而言,仁爱首先是爱己,表现为自尊;守礼重在恪守规矩,表现为自制;义行主要是做所应做,表现为自立。自尊、自制、自立就是我们下面分别要谈的。这是一个寓言,让男人脸红的寓言——他们竟是以牺牲自己尊严为代价混生活的,他们还配享用丈夫这个名号吗?......
2023-10-22
霸道的根本特征是比拼以武力为主,以财力等力量为辅所构成的实力。战神蚩尤强者为霸决定了实行霸道的首要条件是大国。依靠实力并且借助仁义方可称霸,故而行霸道的必须是大国。再看看五霸以及试图走霸道之路的国家,哪个不是至少占有上千里土地,它们之所以能够拥有广阔国土完全是因为不断扩张,扩张是其本质。由于有霸主罩着,规矩管着,霸道治下的民众还是欢娱的。孟子不喜欢霸道。霸道是实力之道,意味着强制和战争。......
2023-10-22
孟子主张立命、俟命,要求人们要耐心等待;同时又主张力命,要求人们积极行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以自强不息的姿态、以明智聪慧的选择开辟自己的未来。力命还有另一层含义,即改变自己的命。他的实力不如商纣王,对方军队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但离心离德,士兵临阵倒戈,转过身为周武王开路。商纣王见大势已去,自焚身亡。......
2023-10-22
孟子承认社会差别。古代是等级社会,处处强调差别,就连感情也打上了这一烙印。有差别就有矛盾,就可能走向对立,那么在一个等级社会中如何保持和谐呢?孔子的办法是将差别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所谓“不患贫而患不均”。士人不光不是白吃饭,而且对社会的作用远远超出种粮人。听说了伯夷风骨的人,贪婪者也会变得廉洁,懦弱者也会长志气。差别其实是社会分工,分工带来进步,造就和谐。......
2023-10-22
首先,上天是最高权威,叫“惟天为大”,世界上没有比上天更崇高、更伟大的了。天、地、亲、君、师是古人尊崇的五大权威,天排在第一位,比祖先、君主、师尊还要大。所以帝王必须心怀敬畏定期祭天,祈祷国泰民安,每遇大事还要向上天通报,祈求护佑。“道”,天理的总称,这是把天理性化,视其为仁义礼智等准则构成的体系。......
2023-10-22
平陆大夫沉默片刻,说:是我孔距心的罪过。事情发生后,齐王很是后悔,说自己愧对孟子。当初周公派哥哥管叔监管殷商故国,管叔却率领殷人叛乱。陈贾面现得意,微笑道:看来圣人也会出现过错啊。犯了过错,耳根发热,心中羞愧,所谓“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这是人之常情,而陈贾反而大言不惭。按照孟子“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的标准,陈贾做人不合格。......
2023-10-22
善政是孟子最重视也是论述最着力的一个问题。我们之所以选择善政一词,是因为它更能体现孟子思想的特色,与性善相对应。这是孟子对儒家为政理论的最大贡献,也是他对后世最具影响力的思想观念。以民为本是性善观在治国理政领域的集中体现。执掌国家政权的人以民众为基础,而民众则以衣食为根本。所以孟子一再向统治者建言,善政是最好的为政模式。善政不只符合民众的需要,也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具有最大普遍性。......
2023-10-22
修养与改过有关系,但二者并不等同。修养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项持之以恒的事业。所以孟子提醒人们:“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言罢,特别提醒太子应当以古代先哲和圣王为师,像他自己,不足效法。修养过程中除了要克服这两种倾向外,孟子还要求专心致志。弈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他收了两个学生,同时教他们下棋。修养是慢工细活,磨的就是恒心定力。......
2023-10-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