毌丘俭叛乱时,大将军司马师率兵东征,钟会随从,掌管机密事宜。钟会在其帐中出谋划策。当时钟会在家中服丧,推测诸葛诞一定不会听从任命,于是快马报告司马昭。司马昭抵达寿春,钟会再次随行。因为讨伐诸葛诞有功,钟会被封为陈侯,但他也多次辞让。升迁钟会为司隶校尉。钟会虽然在宫廷外任职,但朝廷政事,官吏任免,没有不是他总管的。许仪是许褚的儿子,为朝廷立下诸多功勋,钟会却没有因此赦免其子。......
2025-09-30
社会安定,老百姓也吃上饱饭之后,梁习又有了新的想法——办教育。梁习与只知道扩充地盘热衷于吞并异己的军阀不同,他是一个典型的循吏,公务员的楷模,梁习很清楚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只是最低的目标,还必须让百姓受到教化。
梁习在清理了本地的地头蛇之后,急需一批在当地有威望又有能力的人帮自己管理下边的各个县,这些人除了具备以上要求还要有文化,符合以上条件的也只有读书人——儒学名士。
梁习在请示了曹操之后,正式开始了他的大胆施政,请名士们出来当县长,维护地方治安,这些人知书明理自然要比大字不识只知道鱼肉百姓的豪强强多了。
第一个被请来的是名士常林。
常林,字伯槐,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常林自幼聪慧过人,七岁时,一次,他父亲外出不在家,父亲的一个好友上门拜访,先看见了小常林,就问:“伯先在家吗?”伯先是常林父亲的字,来人见常林没有反应,有点不高兴就说:“我是你父亲的朋友也是你的长辈,见到长辈为何不行礼!”小常林昂着头看着来人说:“您当着晚辈大呼家父的字,这难道是有礼的吗?您无礼在先,怎么能责备我无礼呢!”常林的一番话说得对方满面羞愧哑口无言,只好悻悻离去。
长大后的常林也很有胆识,曾经亲身冒险凭借自己的机智从当时的河内太守王匡手里救出自己的叔父。
梁习主政并州后,向曹操推荐常林等人。常林被任命为南和县的县令。常林没有让曹操跟梁习失望,到任之后,兢兢业业,把南和县治理得井井有条。因为政绩突出,后来官职节节提升,先后当过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成为一方封疆大吏。
杨俊,河内郡获嘉人,早年跟随著名学者边让求学,就是那个被曹操杀了引起兖州连锁反应的那位。边让很看好杨俊。但不久发生董卓之乱,杨俊觉得自己的家乡河内郡地处中原腹地通衢大道,日后必是各家争夺的战场,就带着自己的宗族逃进密山避难。(https://www.chuimin.cn)
杨俊跟司马懿还有交情,两人都是河内人,老乡见老乡,杨俊并没有眼泪汪汪,而是双眼放光。这时的司马懿才十六七岁,还是个翩翩少年。但杨俊却发现司马懿的过人之处,对人说:“此人日后必成大器。”当时,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已经小有名气,但杨俊却单单看好还是孩子的司马懿。
杨俊后来到并州避难又遇到另一个小老乡河内人王象。王象,字羲伯,从小是孤儿,长大后靠给人放羊为生。
杨俊遇见王象时,十七岁的王象正因为放羊的时候偷偷看书被雇主发现而惨遭毒打,杨俊见这个少年生活困苦却如此好学,十分感动,就花钱为他赎身,把王象带回家中又为他购置房舍娶妻立户,方才离去。
因为这层关系,王象对杨俊感恩不尽。与杨俊、王象一起当县令的还有河内人荀纬。
与前面几位河内人一起入选的还有未来的曹魏忠臣王凌。
王凌(172—251),字彦云,并州太原郡祁(今山西祁县)人。他是汉朝忠臣诛杀董卓的司徒王允的侄子。这叔侄俩一个尽忠于汉,一个效忠于魏,以身殉社稷,可谓一门忠烈。
关于王凌与司马懿的故事,后面会详述,此时的王凌才三十几岁,与司马懿一样,他还需岁月的磨炼,王凌是这批人中为数不多的本地人。这批名士县长中后来最有出息,官做得最大的也是这个并州人,王凌最后做到魏国三公之一的太尉,并把他对魏国的忠诚保留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相关文章
毌丘俭叛乱时,大将军司马师率兵东征,钟会随从,掌管机密事宜。钟会在其帐中出谋划策。当时钟会在家中服丧,推测诸葛诞一定不会听从任命,于是快马报告司马昭。司马昭抵达寿春,钟会再次随行。因为讨伐诸葛诞有功,钟会被封为陈侯,但他也多次辞让。升迁钟会为司隶校尉。钟会虽然在宫廷外任职,但朝廷政事,官吏任免,没有不是他总管的。许仪是许褚的儿子,为朝廷立下诸多功勋,钟会却没有因此赦免其子。......
2025-09-30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他十六岁时父亲去世,中表兄弟们怜悯他孤单贫困,纷纷送上办理丧事的财物,但管宁都没有接受,尽自己的能力安葬了父亲。管宁身高八尺,相貌堂堂。公孙度闻讯空出馆舍等候他们。拜见公孙度之后,管宁随即居住在山谷中。曹操担任司空时,曾征召管宁,但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扣下了征召令,没有告诉管宁。王烈字彦方,当时的名声还在邴原、管宁之上。魏文帝下诏任命管宁为太中大夫,管宁坚决辞让没有接受。......
2025-09-30
在攻克乌程、石木、波门、陵传、余杭的战役中,程普立下的战功最多。孙策进入会稽,任命程普为吴郡都尉,治所设在钱塘。孙策去世后,程普与张昭等共同辅佐孙权,往来于三郡之地,平定讨伐各股不归服的势力。程普被任命为裨将军,兼任江夏太守,治所设在沙羡,有四个县的封邑。吴国早期的将领,数程普最为年长,当时人尊称他为“程公”。周瑜去世后,他接替周瑜兼任南郡太守。孙权称帝后,追论程普的战功,封他的儿子程咨为亭侯。......
2025-09-30
顷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遂引兵西,将据成皋。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袁绍与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太祖拒之。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于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太祖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
2025-09-30
孙坚南下击败山中强盗, 北上击退董卓,任命黄盖为别部司马。孙坚去世,黄盖先后追随孙策和孙权,身披铠甲转战南北,冲锋陷阵,攻城略地。开始他们畏惧黄盖威严,日日谨慎尽职;时间长了,这些官吏以为黄盖不看文书,渐渐开始徇私舞弊。黄盖被任命为武锋中郎将。武陵少数民族部落造反,攻占城邑,孙权便任命黄盖兼任武陵太守。黄盖杀了首恶分子,对跟随者都赦免了。孙权加授他偏将军,最终黄盖死于职任上。......
2025-09-30
于是孙权给予甘宁人马,让他驻扎在当口。后来甘宁随周瑜在乌林抗击并打败了曹操。曹仁便派五六千人围攻甘宁。鲁肃便挑选一千人增补给甘宁,甘宁便连夜赶去。战后论功,吕蒙第一,甘宁第二,被任命为折冲将军。甘宁引弓射敌,与凌统等拼死苦战。吕蒙担心甘宁把这人杀了,因此没有马上送还。吕蒙非常气愤,击鼓集合士兵,要上船攻杀甘宁。甘宁死后,孙权十分痛惜。甘宁的儿子甘瑰,后因犯罪迁居会稽,不久死去。......
2025-09-30
《高昌王碑》,全称为《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西宁王碑》,全称为《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均为元时的石刻。《高昌王碑》是为纪念高昌王帖木儿补化祖先的功勋而镌刻的石碑。高昌王本人名纽林的斤。高昌王的名字仍然是沿用他的家族在新疆高昌驻地的旧称。《西宁王碑》,立于元至正二年,保存尚完整。高昌王和西宁王碑刻,汉文端厚雄浑,回鹘文流畅自如,书法都很高超。......
2025-09-29
邓艾起初没有道谢。这正是邓 艾献策的功劳。邓艾当晚派部队悄悄潜往洮城,姜维果然渡河偷袭洮城,而邓艾已经抢先占据洮城,使其不失。邓艾因此被赐关内侯爵位,并加封讨寇将军,后迁升城阳太守。邓艾杀了信使,日夜兼程,抢先赶到乐嘉城,架好浮桥。邓艾乘胜追至丘头。镇东将军诸葛诞派邓艾据守肥阳。雍州刺史王经被蜀军围困于狄道,邓艾前往解围,迫使蜀将姜维退守在钟提,朝廷任命邓艾为安西将军、持符节,兼任护东羌校尉。......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