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担心吕布离去后会成为自己的后患,派壮士夜里悄悄地去暗杀吕布,但没有成功。吕布闻讯后急忙逃往河内,与张杨联合。吕布离开袁绍去投奔张杨,经过张邈地盘,临别时两人拉着手起誓。张邈跟着吕布一起逃跑,留下张超带着家属屯守雍丘。刘备东征袁术,吕布趁机抢占了下邳,刘备返回只得归附吕布。吕布自称徐州刺史。袁术派韩胤为使节,将自己称帝更改年号一事正式告知吕布,同时请求接吕布的女儿去与自己的儿子完婚。......
2025-09-30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他十六岁时父亲去世,中表兄弟们怜悯他孤单贫困,纷纷送上办理丧事的财物,但管宁都没有接受,尽自己的能力安葬了父亲。管宁身高八尺,相貌堂堂。他与平原人华歆、同县的邴原为好友,都到外地游历求学,敬重名士陈寔。汉末天下大乱,管宁听说公孙度在辽东郡当政,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人前去。公孙度闻讯空出馆舍等候他们。拜见公孙度之后,管宁随即居住在山谷中。当时渡海前来避难者大多住在郡的南部,而管宁却住在郡的北部,表示再不想搬迁了,后来渐渐有人来追随他。曹操担任司空时,曾征召管宁,但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扣下了征召令,没有告诉管宁。
王烈字彦方,当时的名声还在邴原、管宁之上。王烈辞掉了公孙度手下的长史一职,经商做买卖,毁坏自己的名声。曹操任命他为丞相掾、征事,还没等他上任,就死在了辽东。
中原地区稍稍安定下来,逃到辽东的难民陆续返回,只有管宁毫无动静,像是准备在那里终老一样。黄初四年(223),朝廷诏令公卿大臣举荐品德高尚的君子,司徒华歆举荐了管宁。魏文帝登基后,征召管宁。管宁于是带着家眷部属渡海回到北海郡,公孙恭将他送到南郊,加倍赠给他服饰器物。自从管宁东渡辽东后,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先后赠 送他的财物,他都接受下来储藏着。离开辽东返回北海之时,全部封好退还给了公孙氏。魏文帝下诏任命管宁为太中大夫,管宁坚决辞让没有接受。魏明帝即位,太尉华歆主动退位让给管宁,明帝于是下诏书说:“太中大夫管宁,胸怀高尚的道德,熟习六艺,清静虚心足以媲美古代的高士,廉洁清白足以为当世之楷模。过去遭遇王朝衰落动荡,渡海隐居他乡,大魏受命于天,他便携同儿女归来,这正是神龙潜伏出升的道理,圣贤用世弃世的准则。黄初年间(220—226)以来,征召之令屡次颁布,你却每次都称病推辞,拒不接受。难道朝廷的政事,与你志趣不合,你只愿意在山林中安逸享乐,一去不返吗?以周公姬旦的圣明,德高望众之人不肯降低身段出来做官,凤凰美妙的鸣叫声就无法听到;以秦穆公的贤德,还想着向经验丰富的老人请教。何况像我这样缺乏德行的人,怎么能不希望聆听先生的教诲呢?现在任命管宁为光禄勋。礼有至高无上的伦常顺序,君臣的关系准则不可废弃。希望你尽快前来,以满足我的心愿。”又诏命青州刺史说:“管宁坚守道德,心怀节操,潜隐海角,接连颁下诏书,违抗命令不来就职,逗留在山野之中,以淡泊脱俗为高尚。虽然有隐士高人的操守,却失去了考父恭敬地接受君王任命的义蕴,使我翘首企盼了一年多时间,这到底怎样说呢?他只想自己安然闲适,一定要自己称心如意,却不想想古代先贤也有改变自己节操,造福于民的先例吗?日月如梭,时间一去不回,洁身自好,又用来做什么呢?孔子说过:‘我不与这样的人结交又会与谁结交呢?’我命令青州的别驾从事,北海郡丞、郡掾:奉诏按礼节送管宁来京城,为他提供舒适的安车、随从、褥垫和途中的饮食,上路之前先行奏报。”管宁自称草莽臣上疏道:“臣下是个偏居海边孤单低微之人,既不会农耕又没人与我为伍,侥幸享受丰厚的俸禄。幸运地遇到陛下继承了帝业,您的德行可与三皇媲美,教化超过了唐尧。长久地承蒙陛下的恩泽,即使我用心一生为陛下祈福,也报答不了陛下的恩养之福。但臣下身患重病,生命垂危,违背了君臣之间不能颠倒的职责,因此日夜胆战心惊,无地自容。臣下于青龙元年(233)十一月接到公车司马令下达州郡的文书,八月甲申日朝廷诏书征召臣下,并赐予安车、衣被、褥垫,并按礼节遣送。荣耀宠幸一同降临,优厚的任命屡屡下达,使我震惊不已,不知所措。臣想阐述自己的想法,表露自己的心情,但诏书明令禁止臣写章表上奏推辞,因此迟疑不决,直到今日。本来以为陛下恩泽已到了极点,不料更加巨大的恩 泽又来了。今年二月接到州郡颁下青龙三年十二月辛酉日诏书,再次赐予安车、衣服,别驾从事与郡功曹按礼节遣送,又接到朝廷的任命,以臣下为光禄勋,有劳陛下亲自谦虚劝喻,引用周公、秦穆公的事例,有损陛下至高无上的身份降恩于臣。受诏之日,臣下魂飞魄散,无地自容。臣自我反省,没有东园公、绮里季的德行而蒙受赏赐安车之荣耀,没有窦融的功劳而得到赐爵封官的恩幸;原本是根短小的柱子,才能低下,却肩负栋梁的责任;行将就木之人,却获取九卿高官之位,恐会有朱博鼓妖的灾祸。并且我疾病一天比一天重,有加无减,不能乘车上路前来担当大任。臣仰慕皇宫,徘徊于庭院之中,恭敬呈上章表陈述愚情,请求蒙受哀怜,收回隆恩,听任臣下留在故里,别让我这把老骨头埋在通往京城的大道旁。”从文帝黄初年间(220—226)直到明帝青龙年间(233—236),朝廷征召管宁的诏令接连不断,经常在八月赐予牛、酒。明帝还下诏书询问青州刺史程喜:“管宁究竟是坚守节操以示清高,还是确实衰老病重了?”程喜上报说:“管宁有个族人管贡在州衙门当差,他与管宁是邻居,臣经常让他探听消息。管贡说:‘管宁常戴黑色帽子,穿着棉布衣服,随季节变化或单或夹,出入于庭院居室,能拄着拐杖行走,不需要扶持。一年四季的祭祀,他总是勉力参与,改换衣服,戴上头巾,穿着过去在辽东时的白布单衣,亲自布置食物供品,跪拜行礼。管宁早年丧母,不记清母亲的模样,经常特意加敬一杯,泪流满面。另外,他的住所离水塘有七八十步远,夏天时他到水塘边洗手洗脚,然后在园圃中漫步观看。’臣揣测管宁之所以前后一再推辞不肯应诏,只在他喜欢隐逸的生活,年事已高,智力衰退,所以要留在故里,每次都谦逊退让。这是管宁志要保全自己的志向节操,并不是故意矫情以显示自己的清高。”
正始二年(241),太仆陶丘一、永宁卫尉孟观、侍中孙邕、中书侍郎王基举荐管宁说:“臣等听说龙凤隐藏其光彩,顺应圣明之君的德政而出现;有着大智慧的人隐居山野,是等待恰当的时机再行动。因此凤凰在岐山上鸣叫,周朝兴盛繁荣;四皓作为辅佐之臣,汉朝江山稳固。我们看到太中大夫管宁,应合天地的中和,集各种纯洁美好的德行于一身,满腹文采,内质素雅,冰清玉洁,玄虚淡泊,修持正道,逍遥自在;爱好黄老,熟习六艺,达到高深的境界,探究深奥的学问,胸怀古今韬略,包蕴道德机 要。中平年间(184—188),黄巾作乱,天下动荡,朝廷纲纪废弛。为躲避当时的战乱,管宁乘船渡海,客居辽东三十多年。这与《乾》中的《姤》卦相合,藏匿身影,隐匿光辉,退隐而合于正道,颐养浩然之气,潜心于儒墨之学,对其他流派也能潜移默化,通晓异乡的风土人情。(https://www.chuimin.cn)
“黄初四年(223),高祖文帝向群臣咨询,征求贤俊,当时的司徒华歆举荐管宁,朝廷以公车特别征召,他从遥远的辽东返回故里。途中遭遇困厄,不幸患病,于是任命为太中大夫。烈祖明帝欣赏他的德行,任命他为光禄勋。管宁病重久治不愈,未能进京就任。现在管宁旧病痊愈,虽然年将八十,精神并没有衰败倦怠。居住在陋巷柴门之中,以粗茶淡饭糊口,两天才吃一顿,却诵读《诗经》《尚书》,不改其乐。在困境时能心胸开阔,遭遇危难也必能安然渡过,历经艰难困苦,不改变志向,就像洪亮的钟声和晶莹的美玉,时间越久越显珍贵。观察其自始至终的行为,可知他可能是上天所赐的贤人,应当辅佐大魏,帮助陛下实现和乐升平。眼下三公之位有空缺,众人盼望启用管宁。过去殷高宗画出贤人画像,以寻访其人;周文王用龟骨占卜,以求得良臣。况且管宁为前朝所表彰,名声德行著称于世,却长久滞留民间,没有及时重用,这算不上遵奉先贤的教诲,继承先帝的遗志。陛下登基即位,继承了大业,圣明日益长进,超越了周成王。每次发布诏书,常常向太师、太傅咨询。如果能延续二祖招贤旧例,礼敬贤哲,以广揽才俊,盛大的教化将超越前代。
“管宁清高恬淡,仿效前贤,德行卓绝,天下无双。观察前代所任命的贤人,如申公、枚乘、周党、樊英之辈,看他们学识的深浅,看他们品行的清浊,在改良风俗而特立独行方面没有人能与管宁比。确实应该以丝帛玉璧,用隆重的礼节征聘管宁,赐予他几杖,请他登上太学讲坛,宣讲典籍,坐着谈论治国方略,上可以匡正朝廷,协助陛下,下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天地人之伦常井然,一定会呈现美好的景象,国家教化也可发扬光大。如果管宁坚持自己的志向,守志箕山,追迹洪崖,仿效巢父、许由,那也证明我朝圣明可与唐尧、虞舜时代媲美,优待贤士传扬其事迹,足以名垂千古。虽然出仕入隐是不同的道路,入京就任与留在故里表现不一,但就治理国家,改良风俗,都能起到一样的作用。”
于是朝廷备好安车,车轮裹上蒲草,备齐礼品前往聘请管宁。不料管宁此时去世,时年八十四岁。朝廷任命他的儿子管邈为郎中,后来又 任博士。当初,管宁的妻子先死了,老朋友劝管宁续弦,管宁说:“每次阅读曾子、王骏有关续弦之言,内心常常赞许,哪里能自己遇到这种事反而就违背本意呢?”
相关文章
袁绍担心吕布离去后会成为自己的后患,派壮士夜里悄悄地去暗杀吕布,但没有成功。吕布闻讯后急忙逃往河内,与张杨联合。吕布离开袁绍去投奔张杨,经过张邈地盘,临别时两人拉着手起誓。张邈跟着吕布一起逃跑,留下张超带着家属屯守雍丘。刘备东征袁术,吕布趁机抢占了下邳,刘备返回只得归附吕布。吕布自称徐州刺史。袁术派韩胤为使节,将自己称帝更改年号一事正式告知吕布,同时请求接吕布的女儿去与自己的儿子完婚。......
2025-09-30
杨国忠原名杨钊。期间,恶习不改,犯了军规,军屯长官鄙视其为人,处以笞刑,赶出军营。杨国忠的崛起,引起了李林甫的高度警觉。杨国忠效法李林甫,决定培植已任剑南节度使的鲜于仲通。杨国忠兼任兵部侍郎,奏请明皇,命鲜于仲通攻击南诏,收复失地。不过,杨国忠仍在长安,这些新职务只能“遥领”。于是,唐玄宗召见杨国忠,命他即刻动身。杨国忠收拾行装,择日起程。杨国忠据此大做文章,查出王鉷曾请术士相面,术士称其有“帝王......
2025-09-29
荀攸字公达,是荀彧的侄子。荀攸的祖父荀昙,曾任广陵太守。荀昙去世时,荀昙早先的部属张权请求为荀昙看守墓地。荀攸来到朝廷,被授予黄门侍郎之职。事情将要成功时被董卓发觉,何颙、荀攸被捕关进大牢,何颙忧虑恐惧,自杀身亡;荀攸该吃则吃该喝则喝,神态举止毫无异常,等到董卓被杀后,荀攸得以幸免。众人都怀疑他,只有荀攸和贾诩劝曹操听从。......
2025-09-30
苏秦、张仪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活跃于当时的政治舞台,思维敏捷,口才犀利,权变机巧,波谲云诡。因此,各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称为“合纵”;秦国破坏联合,并拉拢随从进攻其他国家,称为“连横”。苏秦致力于合纵,张仪致力于连横,事业进行得有声有色,威武雄壮。苏秦已在赵国展开合纵活动,担心秦国进攻赵国,破坏他的合纵计划。张仪顺利地见到了秦惠文王,说以连横之术,受到信用,被封为客卿。......
2025-09-29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东汉桓帝在位时,曹腾任中常侍大长秋,封为费亭侯。董卓率人马抵达京城,即刻废皇帝为弘农王,另立刘协为献帝,京城因此乱成一团。他们各自拥兵数万,共同推选袁绍为盟主,曹操任奋武将军。二月,董卓得知各地兴兵征讨自己,胁迫献帝迁都长安。袁绍为此上奏朝廷,推举曹操为东郡太守,郡治设在东武阳。于毒闻讯,慌忙放弃东武阳返回。......
2025-09-30
《兰陵王入阵曲》也叫大面、代面,起源于北齐,盛于唐代,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歌舞戏。它是歌颂兰陵王英勇善战的一支乐曲,悲壮浑厚,古朴悠扬。为歌颂兰陵王的战绩,将士们集体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在美男榜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北朝时期的兰陵王。正是在“邙山大捷”中,北齐武士们持假面歌舞庆祝胜利,诞生了广为流传的《兰陵王入阵曲》。《兰陵王入阵曲》定格为着假面指挥击刺的男子独舞。......
2025-09-29
二的名福顺,成年大以后才成了家,村里人都称他为王二。所以王氏弟兄,我印象深的,与我交往多的,只有王二。寒暑假回家,晚饭后是说闲话时候,串门,最常去的是王二家。其后,正如其他到外面混的人一样,我离家乡越来越远了,也就很少能见到王二。是五十年代初,曾被扫地出门的我的二老故土难离,又到家乡去住,我去探望,当然又要到王二家去看看。......
2025-09-29
在曹操大败袁术一战中,曹仁杀死和俘获了许多敌兵。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派他率骑兵攻打刘备,果然将其打得落荒而逃,曹仁全部收复了反叛的各县。袁绍派别将韩荀截断了曹仁西面的退路,曹仁在鸡洛山与韩荀大战,将韩荀彻底打败。曹仁又与史涣等人袭击了袁绍的运输队,将粮草全部烧毁。曹仁再次跟随曹操征讨荆州,曹操任命曹仁为征南将军,驻守江陵,以对抗东吴大将周瑜。曹泰死后,儿子曹初继承爵位。......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