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字公达,是荀彧的侄子。荀攸的祖父荀昙,曾任广陵太守。荀昙去世时,荀昙早先的部属张权请求为荀昙看守墓地。荀攸来到朝廷,被授予黄门侍郎之职。事情将要成功时被董卓发觉,何颙、荀攸被捕关进大牢,何颙忧虑恐惧,自杀身亡;荀攸该吃则吃该喝则喝,神态举止毫无异常,等到董卓被杀后,荀攸得以幸免。众人都怀疑他,只有荀攸和贾诩劝曹操听从。......
2023-08-19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他从小就失去父亲,曹操攻破荆州后,邓艾迁居汝南,为当地农户放牛。十二岁那年,邓艾随着母亲来到颍川,读到已故太丘长陈寔的碑文,其中说道:“写的文章成为世人所推崇的典范,品行为士大夫所效仿的楷模。”邓艾深受感动,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范,字士则。后来他的宗亲中有同名者,所以他又改回原名。他曾任都尉学士,因为有口吃的毛病,不适宜担任掌管文书的官吏,于是担任稻田守丛草吏。同郡一个官吏的父亲可怜他家境贫寒,资助了他许多财物。邓艾起初没有道谢。邓艾每当见到高山大湖,就谋划着可以设置军营的位置,当时的人常常嘲笑他。后来任典农纲纪、上计吏,因有机会派往朝廷,得以结识太尉司马懿。司马懿认为邓艾有奇才,于是将他招入太尉府任属官,随后迁任尚书郎。
当时朝廷要大面积开垦田地,储备粮草,为征讨敌人做物资准备,派邓艾到陈、项以东直到寿春一带巡视。邓艾认为:“这一带土地肥沃,可惜水源不足,不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应当开挖河渠,引水灌溉,才能广积军粮,又开通漕运的水路。”于是撰写了《济河论》来阐明他的想法。他又认为:“从前为剿灭黄巾军,因此大规模屯田,在许都储藏了大量粮食,以控制整个天下。而今三面已平定,淮河以南还有战事,每当大军南征,用于运输的兵力就占去一半,耗资很大,成为繁重的劳役。陈、蔡之间,地势低洼,土地肥沃,可以减少许昌周围的稻田,引水东下。可以在淮河以北屯兵两万,淮河以南屯兵三万,按十分之二的比例轮休,能保持四万人,边种田边戍守。风调雨顺时,年收成常常是西部的三倍。估计扣除各项费用,每年积蓄五百万斛军粮。用上六七年时间,可以在淮河一带积蓄三千万斛粮食。这就够十万大军五年的口粮了。凭着这些物资去攻打东吴,无往而不胜啊!”司马懿赞同邓艾的意见,就照着他所说的实施。正始二年(241),开凿拓宽水道,每当东南有战事发生,曹魏大军乘船而下,到达江、淮之间,军粮储备充足而无水害。这正是邓 艾献策的功劳。
后来邓艾出任征西将军参军,升为南安太守。嘉平元年(249),与征西将军郭淮一起抵御蜀国偏将军姜维。姜维败退后,郭淮准备乘机西进攻打羌人。邓艾说:“敌兵撤离不远,或许还会打回来,应当分兵防备,以免发生不测。”于是留下邓艾驻扎在白水之北。三天后,姜维派廖化从白水南而来面对邓艾营寨扎营。邓艾对众将领说:“姜维如今突然杀回来,我军人少,按常理他们应立即渡河而不是架桥。所以这是姜维想用廖化来牵制我军,不让我们行动。而姜维一定是从东边袭击洮城。”洮城在白水以北,距邓艾营寨六十里。邓艾当晚派部队悄悄潜往洮城,姜维果然渡河偷袭洮城,而邓艾已经抢先占据洮城,使其不失。邓艾因此被赐关内侯爵位,并加封讨寇将军,后迁升城阳太守。
当时并州一带匈奴右贤王刘豹将各部纠集在一起。邓艾上书朝廷说:“戎狄是野兽心肠,不能以仁义之心亲近他们。他们一旦强盛就大举入侵施行暴力,一旦衰弱就顺附朝廷。正因为如此,周宣王时有狁的入侵,汉高祖刘邦曾在平城遭匈奴冒顿单于四十万大军的围困。每当匈奴强盛,以前各个朝代都认为这是最大的忧患。单于远居塞外,朝廷对匈奴单于及其部属不能控制。诱导单于前来,让他入朝归顺。这样羌夷失去统帅,群龙无首。因为单于在朝廷中,万里疆域各部落都遵循朝廷法度。如今单于虽留在京城,威望却下降,与其部属关系日益疏远。而右贤王刘豹居守边外,威望日益上升,因此我们不能不严加防备。听说刘豹手下有人叛变,应当趁势将其分割成两个王国,以削弱其势力。右贤王去卑曾在前朝功勋显赫,但他的后代未能继承他的功业,应当给其儿子加封显赫的名号,让他们居守雁门,分离匈奴的王国,削弱敌寇的势力,追记封赏先辈的功勋,这是治理边疆的长远大计。”又说:“凡是羌胡与汉民同居一处的,应当渐渐将其分离,使胡人居住在编民之外,以推崇礼义廉耻的教化,堵塞犯法作乱的路径。”大将军司马师刚刚辅佐朝政,多采纳邓艾的计谋。后邓艾升为汝南太守。他到任后,就寻找从前接济自己的那位官吏的父亲,但此人早就死了,于是邓艾派人祭祀他,并赠予其老母厚礼,又荐举他的儿子为计吏。邓艾在任期间,开辟荒地,使得军民都很富裕。
诸葛恪围攻合肥新城,但没能攻下来,于是后退。邓艾对司马师说:“孙权已经死了,东吴的老臣尚未归附新主。东吴著名的豪门世族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凭借武力,倚仗权势,足以抗拒朝廷命令。诸葛恪刚执掌朝政大权,内不将新主孙亮放在眼里,不安抚上上下下以稳定自己的根基,却竞相对外用武,残忍地驱使百姓,用举国之兵,攻打防守坚固的城池,造成数万人伤亡。诸葛恪带着战败之祸返回,这便是获罪之日。从前,伍子胥、吴起、商鞅、乐毅都曾得到各自国君的重用。国君死了,他们自己也就败亡了。更何况诸葛恪的才能远及不上这四位贤士,他却不忧虑自己巨大的危险,其灭亡指日可待了。”诸葛恪回去之后,果然被杀了。邓艾升迁兖州刺史,加封振威将军。他又上书说道:“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当数农业和战备。国家富裕了军队才强大,军队强大了才能战无不胜。而农业,是取得胜利的根本。孔子说过:‘粮食丰足,兵力强大。’粮食排列在军事前面。如果朝廷不设置爵位的奖励,下面就不会有百姓努力积储财富的成效。现在如果将考核官吏的奖赏,放在鼓励百姓多生产多积蓄,生活富裕上,那热衷于游说钻营之路就可断绝,浮华不实的风尚便能得以根治。”
魏高贵乡公曹髦即皇帝位,晋封邓艾为方城亭侯。毌丘俭叛乱时,曾派跑得快的人送信,想迷惑众人耳目。邓艾杀了信使,日夜兼程,抢先赶到乐嘉城,架好浮桥。司马师率大军赶到,于是占据此地。文钦因为迟了一步,被大军击败于城下。邓艾乘胜追至丘头。文钦仓皇逃到东吴。东吴大将军孙峻等率领大军,号称十万,将要渡江。镇东将军诸葛诞派邓艾据守肥阳。邓艾认为此地距敌军很远,不是要害之地,于是移兵至附亭,派泰山太守诸葛绪等在黎浆阻击东吴军,将其击退。这一年,邓艾被任命为长水校尉。又因为打败文钦等功劳,被封为方城乡侯,代理安西将军职。雍州刺史王经被蜀军围困于狄道,邓艾前往解围,迫使蜀将姜维退守在钟提,朝廷任命邓艾为安西将军、持符节,兼任护东羌校尉。当时议事者以为姜维已兵力衰竭,没有能力再出击了。邓艾说:“我军洮西之败,不可谓不惨重,损兵折将,粮草耗尽,百姓流离失所,几乎一败涂地。现在就形势而言,敌人有乘胜追击的势头,而我军实质上虚弱不堪,这是其一。敌军将士相互熟悉,兵器锐利,而我军走马换将,士兵大多是新补充的,武装装备没有补充,这是其二。敌人乘船行进,而我们靠步行,敌逸我劳,这是其三。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各自都需要防守,他们可以集中兵力攻打一处,而我军要分为四部,这是其四。敌军从南安、陇西进来,可以征用羌人的粮食,如果向祁山进 军,那里千顷麦地,很容易弄到粮食,这是其五。敌人有狡诈的计谋,一定还会来犯。”不久,姜维果然向祁山进攻。听说邓艾已有防备,于是撤退,从董亭直逼南安。邓艾占据武城山与姜维对峙,姜维与邓艾争夺险要之地,未能得手,当天夜里,渡过渭水向东进发,沿着山道前往上邽。邓艾在段谷与姜维展开激战,将其杀得大败。甘露元年(256),皇帝下诏说:“逆贼姜维连年用狡诈手段犯边,汉地百姓和胡人惊恐骚动,西部不得安宁。邓艾策划有方,英勇顽强,斩杀敌人将领十余名,斩杀敌兵数以千计。国家的声威震动巴、蜀,神武的名声传遍长江、岷江。现在任命邓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晋封邓侯。分出食邑五百户封其子邓忠为亭侯。”甘露二年(257),邓艾在长城抵御姜维,姜维退回。邓艾升任征西将军,前后增加的封邑共六千六百户。景元三年(262),又在侯和击败姜维,姜维回撤据守沓中。景元四年(263)秋,朝廷下令各路大军攻打蜀国,由大将军司马昭为统帅,派邓艾牵制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截击姜维,使其无法撤退。邓艾派天水太守王颀等部径直进攻姜维营寨,陇西太守牵弘等在前面截击,金城太守杨欣等赶到甘松布阵。姜维听说钟会率领的诸军已进入汉中,便率兵撤退。杨欣等一路追至强川口,展开大战,姜维败逃。听说雍州刺史诸葛绪已拦截道路,屯兵于桥头,于是姜维从孔函谷进入北道,想绕到雍州刺史诸葛绪的后面出逃。诸葛绪闻讯,后退三十里。姜维进入北道走了三十余里,听说诸葛绪已后撤,立即返回,从桥头闯过去,诸葛绪赶来拦截姜维,可惜晚了一天。姜维于是率军东去,守卫剑阁。钟会攻打姜维防守的剑阁,没能得手。邓艾上书说:“现在敌军遭到挫败,应乘胜追击。可以从阴平抄小路经汉德阳亭直奔涪县。那里在剑阁以西百余里,距成都三百余里,出奇兵攻击敌方的心腹之地。防守剑阁的姜维必定派兵返回救援涪县,这样钟会正好乘虚而入夺得剑阁。如果姜维死守剑阁而不救涪县,那救涪县的兵力极少。兵法说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进攻其空虚之地,一定能打败敌人。”
这年十月,邓艾从阴平小道行百余里,全是无人之地,凿山开路,架设栈道。一路山高谷深,极为艰险,而且粮食将要吃完,处于十分险恶的境地。邓艾用毛毡裹住身体,从山坡上翻滚而下。众将士攀着树枝顺着山崖,一个接一个前行。他们先到达江由,蜀国守将马邈投降。蜀国卫将军诸葛瞻从涪县退至绵竹,排开阵势,迎战邓艾。邓艾派他的儿 子邓忠等人从右边包抄,司马师纂等从左边包抄。但邓忠、师纂出战都失利了,败退回来,说:“敌军强大,很难击破。”邓艾大怒道:“生死存亡的关键,就在此一举,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大骂邓忠和师纂,要将其斩首示众。二人马上返回战场,再次激战,终于大败蜀军,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头,魏军挺进至洛县。刘禅派使者奉着皇帝的玉玺绶带,写下降书去邓艾大营请求投降。
邓艾率大军进入成都,刘禅领着太子、诸王及大臣六十余人双手反绑,拉着棺材到邓艾军门前。邓艾手执符节解开其绳索,烧掉棺材,接受其投降并安抚他们。邓艾巡视管束其将士,没有发生抢掠之事。接纳并安抚蜀国的降臣,让他们各自负责原本的职务。蜀地的百姓都称赞邓艾。他仿效当初邓禹的做法,以奉魏帝的名义任命刘禅代理骠骑大将军,其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原蜀国的官吏都根据原有的官职重新任命为魏国官吏,或兼任邓艾的属官。又任命师纂为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人分别为蜀中各郡太守。他派人在绵竹堆积阵亡者尸体,封土成高土冢,以炫耀战功,叫作京观。阵亡的魏国将士也与蜀兵共同埋葬。邓艾非常自负,曾对蜀地士大夫说:“诸位幸亏遇上我,所以才有今日。如果遇上像吴汉那样的人,早已被杀光了。”又说:“姜维也算得上是当下的英雄,可惜遇到了我,所以穷途末路。”有见识的人听了都暗自嘲笑他。
十二月,皇帝下诏说:“邓艾张扬武力,振奋国威,深入敌寇腹地,斩将拔旗,杀死敌军首领,使得篡夺帝王称号者脖子套上绳索来俯首请降,潜逃数代的罪人,一个早上就给平定了。出兵不到一季,决战没用一整天,就风卷残云一般,平定了巴蜀。即使白起攻破强大的楚国,韩信力克强劲的赵国,吴汉活捉割据巴蜀的公孙述,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若论功绩,都还比不上邓艾建立的功勋。因此任命邓艾为太尉,增加食邑二万户。封其两个儿子为亭侯,各得食邑千户。”邓艾上书司马昭说:“兵家讲究先壮大声势,然后采取实际行动。如今借助平定西蜀的声威,乘势伐吴,吴人正震惊惶恐,正是荡平天下的有利时机。但大举用兵之后,将士都已十分疲劳,不能立即再战,所以暂且延缓一段时间。留下陇右兵二万人,巴蜀兵二万人,煮盐炼铁,为军队和农业提供物资保障。同时打造舰船,为日后顺流而下讨伐东吴做好准备。然后派使者去东吴晓以利害,东吴一定会乖乖地投降归顺。这样不用征讨就可以平定东吴 了。现在应该厚待刘禅以招降吴主孙休,安抚蜀地的官吏百姓而让远方的人归顺。如果马上将刘禅送到京城,吴人会认为是流放,这对劝说他们归顺不利。所以应暂且将刘禅留下,等明年秋冬,那时东吴完全可以平定了。可以封刘禅为扶风王,赐给他财物,派人在他身边服侍。扶风郡有董卓坞,可作为他的宫室。封他的儿子为公侯,分郡中一县作为其食邑,以显示朝廷对归顺者的恩宠。设置广陵、城阳为王国,以等待吴主孙休投降。这样,东吴就会畏惧朝廷的威势,感念朝廷的恩德,望风归顺了。”司马昭派监军卫瓘告诫邓艾:“凡事得上报朝廷,不能擅自行动。”邓艾又说:“我受命征讨,奉有朝廷的命令。敌寇首领已经降伏,应当按照旧制予以官职,以便安抚刚归顺的人,这是符合时宜的。如今蜀国全部归顺,疆域已经到了最南端。东边与吴会接壤,应当早日平定。如果凡事等待朝廷指令,途中往返,必然耽误时间。《春秋》中这样说,大夫出征,凡是有利于国家的事,可以自行做出决断。现在东吴尚未归顺,地势与巴蜀相连,不应当拘泥于常法而错过时机。《孙子兵法》上说:‘向前不是为了个人功名,后退不怕承担罪责。’我邓艾虽比不上古代贤人的节操,但还是不想为个人避嫌而损害国家的利益。”钟会、胡烈、师纂等都说邓艾狂傲抗命,叛逆的迹象已经显现。皇帝下诏书将邓艾用囚车押送京城。
邓艾父子被囚禁后,钟会来到成都,先遣送了邓艾,然后举兵反叛。钟会被杀后,邓艾手下的将士追上邓艾的囚车,将他接回。卫瓘派田续等截杀邓艾,双方在绵竹西相遇,邓艾被斩杀。邓艾的儿子邓忠也同时被杀。邓艾其余的儿子均在洛阳,也被杀。邓艾的妻子及孙子被流放到西域。
当初,邓艾将出兵攻打蜀国时,梦见自己坐在山上,山上有流水。他问殄虏护军爰邵,爰邵说:“按《易经》的卦辞,山上有水称《蹇》。《蹇》繇说:‘《蹇》有利西南,不利东北。’孔子说:‘《蹇》利西南,前去能建立功勋;不利东北,前去穷途末路。’将军此番出征,一定能平定蜀国,但恐怕是回不来了!”邓艾听了若有所思,闷闷不乐。
泰始元年(265),晋朝建立。晋武帝司马炎下诏说:“从前太尉王凌阴谋废齐王曹芳,而曹芳果然没能保住帝位。征西将军邓艾,居功自傲,失去为臣之节,理应处死。但接到诏书时,邓艾遣散部属,束手接受惩罚,与那些为求生而作恶之人,确有不同。今大赦让其家属返回内 地。如果没有嫡传子孙的可以听任家属立其后嗣,使其祭祀不绝。”泰始三年(267),议郎段灼上疏为邓艾鸣冤:“邓艾忠心耿耿,但至今仍背负叛逆的罪名,平定巴蜀却遭受灭族之罪,我实在为他伤悼。可惜呵!竟说邓艾是反叛。邓艾性情刚直急躁,容易得罪人,不能与人处好关系,所以没有人替他申冤。我敢说邓艾没有谋反。从前,姜维有独占陇右的念头,幸而邓艾治理当地,加强守备,积蓄粮食,操练兵马。当时正值干旱,邓艾为推行区种法,身穿粗衣,手执农具,率领将士垦田。上行下效,大家都很尽力。邓艾持节守卫边疆,统辖万余人,不以奴仆俘虏或下属士兵所干的苦力活为下贱劳累。如果不是忠心尽节,怎么能这样做呢?所以落门、段谷的两次战役,邓艾能以少胜多,击败强敌。先帝知道邓艾可以委以重任,召他在朝廷制定战胜敌人的策略,并将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邓艾接受任务后舍生忘死,束马悬车,深入险境,壮志凌云,将士乘胜追击,迫使刘禅及众大臣反绑双手俯首屈膝投降。邓艾功成名就,本应该载之史册,流传千古。七十岁的老人,反叛图什么呢?邓艾确实是凭着圣上养育的恩德,从未想过会受到怀疑,假装秉承皇帝旨意,依照旧制行事,其实是为了捍卫国家。虽然这样做违背一般常理,但也与古义相吻合。根据其动机考量,还是可以原谅的。钟会妒嫉邓艾的威名,捏造罪名,使得邓艾忠心耿耿而遭到杀害,一心为国而受到怀疑,脑袋悬挂于马市,儿子都遭杀害。看见这种情状的人无不流涕,听到这桩悲剧的人无不叹息。陛下即位,发扬光大宽宏的气度,尽弃前嫌,遭到诛杀的人家的后嗣,也应予以录用。从前,秦国百姓同情白起无罪被杀,吴国人伤悼伍子胥蒙冤而死,都为他们立祠庙。现在天下百姓都为邓艾的冤死痛心疾首,也是这种情形。臣以为,邓艾当初身首异地,葬在田野,现在应当为他收尸,归还他的田产住宅。邓艾有平定巴蜀的功业,应当封赐他的孙子,盖棺后给予谥号,让死者无所遗恨。让九泉之下的冤魂得以赦免,让后世人看到朝廷的信义。安葬一人而使天下钦慕朝廷的德行,安抚一魂使天下归顺其心。这样做不费多少力却能取悦天下人。”泰始九年(273),晋武帝下诏说:“邓艾立下功勋,束手受罪而不逃脱处罚,他的子孙沦为奴隶,我常常同情他们,任命他的嫡孙邓朗为郎中。”
邓艾镇守西部时,修筑要塞。泰始年间,羌人叛乱,数次杀死刺史,凉州通道断绝。那些活下来的官兵百姓,全得益于邓艾修筑的要塞。
有关白话三国志的文章
荀攸字公达,是荀彧的侄子。荀攸的祖父荀昙,曾任广陵太守。荀昙去世时,荀昙早先的部属张权请求为荀昙看守墓地。荀攸来到朝廷,被授予黄门侍郎之职。事情将要成功时被董卓发觉,何颙、荀攸被捕关进大牢,何颙忧虑恐惧,自杀身亡;荀攸该吃则吃该喝则喝,神态举止毫无异常,等到董卓被杀后,荀攸得以幸免。众人都怀疑他,只有荀攸和贾诩劝曹操听从。......
2023-08-19
华歆被举荐孝廉,任命为郎中,后来因患病而辞官。华歆前去,担任尚书郎。华歆劝袁术出兵讨伐董卓,袁术没有采纳。华歆想要离去,适逢天子派太傅马日安定关东,马日征召华歆为属官。宾客旧友为华歆送行人数达一千多,赠送了数百金。华歆声称有病请求辞官,让位于管宁,明帝没有答应。华歆不得已,终于动身。太和五年,华歆去世,谥号称敬侯。当初,文帝曾分出华歆 封邑,封华歆的弟弟华缉为列侯。......
2023-08-19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据称是孙武的后代。孙坚与朱俊合力奋战,所向披靡。孙坚独当一面,率先登上城墙,众兵卒蜂拥而上,大败黄巾军。孙坚被任为议郎。于是孙坚越境讨伐,使得三郡都得以安定。孙坚也举兵响应。荆州刺史王睿向来对孙坚无礼,孙坚顺道将他杀了。孙坚进军鲁阳,与袁术相见。要进军讨伐董卓时,孙坚派长史公仇称领兵回州督办军粮。孙坚正劝酒谈笑,闻讯命令部队整顿军阵,不得妄动。......
2023-08-19
当时田畴年仅二十二岁。刘虞亲自祭祀了路神,送田畴上路。朝廷任命田畴为骑都尉。公孙瓒闻讯大怒,悬赏通缉,捉住了田畴。公孙瓒把田畴拘押在军营中,禁止他的朋友与他往来。一起推举了田畴。袁绍几次派使者前来召请,又立即授予将军印,以便安抚田畴统治下的百姓,田畴都拒不接受。袁绍去世后,其子袁尚又来征召,田畴始终没去。田畴上疏陈述自己的诚意,以死发誓。......
2023-08-19
陆逊年幼时父亲去世,跟随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生活。袁术与陆康有矛盾,准备攻打陆康,陆康便将陆逊和家属亲眷送回吴县。孙权将哥哥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多次向他征询对时局的意见。孙权采纳了陆逊的计策,任命他为帐下右部督。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奏劾陆逊非法征用民众,扰乱地方,百姓不堪其苦。陆逊请求发给金、银、铜印,授予那些刚投降归附的人。陆逊派人游说,文布又率军投降。......
2023-08-19
刘备却让魏延掌管汉中,提拔他为镇远将军,兼任汉中太守,全军上下无不惊讶。刘备称帝后,又提拔魏延为镇北将军。唯独杨仪对他毫不谦让,魏延因此怀恨在心,两人水火不容。诸葛亮病逝后,秘不发丧,杨仪派费祎前去打探魏延态度。刘禅就此事询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蒋、董二人都保证杨仪不会叛变而怀疑魏延。杨仪等命令何平率军在前抵御魏延。魏延的部下知道魏延理亏,不肯为他卖命,全部溃散。......
2023-08-19
先主姓刘,名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此后刘备被任命为高唐县县尉,并升任县令。抵达徐州后,陶谦将四千丹杨兵给了刘备。刘备因此离开田楷,归附陶谦。刘备与袁术对抗了一个多月,吕布乘虚袭击下邳。吕布抓获了刘备的妻子儿女,刘备率军转往海西。刘备重新得到妻子儿女,随曹操返回许都。刘备正在进食,闻言大惊,手中的筷子失落于地。正巧这时刘备被派遣出征,未能及时动手。......
2023-08-19
毌丘俭叛乱时,大将军司马师率兵东征,钟会随从,掌管机密事宜。钟会在其帐中出谋划策。当时钟会在家中服丧,推测诸葛诞一定不会听从任命,于是快马报告司马昭。司马昭抵达寿春,钟会再次随行。因为讨伐诸葛诞有功,钟会被封为陈侯,但他也多次辞让。升迁钟会为司隶校尉。钟会虽然在宫廷外任职,但朝廷政事,官吏任免,没有不是他总管的。许仪是许褚的儿子,为朝廷立下诸多功勋,钟会却没有因此赦免其子。......
2023-08-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