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碑》的发现者是清代乾嘉时期武威籍著名学者张澍。这就是被史学界称为“天下绝碑”的《西夏碑》。《西夏碑》的发现,令张澍激动不已,在其撰写的《书西夏天祐民安碑后》中写道:“此碑自余发之,乃始见于天壤,金石家又增一种奇书矣!”直到晚年编纂《凉州府志备考》时,作《西夏纪年》两卷附录于后。......
2025-09-29
《高昌王碑》,全称为《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西宁王碑》,全称为《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均为元时的石刻。
《高昌王碑》是为纪念高昌王帖木儿补化祖先的功勋而镌刻的石碑。此碑初发现时尚完整,由于重视保护不够,后为人毁坏,如今仅存有下段。残碑身高1.82米,宽1.73米,厚0.74米,全文36行,每行现存41字(原碑每行92字),正面为汉字,阴为回鹘文。碑文为元大学士虞集撰,书法家巎巎书。高昌王本人名纽林的斤。据碑文记述,纽林的斤为畏兀儿族,他的父亲叫火赤哈儿的斤,元世祖时为亦都护。当时的火赤哈儿的斤受命守卫火州(今新疆吐鲁番)。这里遭受叛军围攻,由于他守护有力,保护了城池,最后战死,建立了功勋。火赤哈儿的斤死后,纽林的斤继承父志。后来他率兵北征,行至永昌,见此处土沃物丰,风景秀丽,遂留居下来。由于他也建立了卓越的功绩,元仁宗封他为高昌王。高昌王的名字仍然是沿用他的家族在新疆高昌驻地的旧称。
《西宁王碑》,立于元至正二年(1362),保存尚完整。全碑分碑座、碑身、碑首3部分,高5.8米,宽1.6米,厚0.45米。碑座为龟趺,制作精致;碑首刻蟠螭,碑额篆书“大元敕赐西宁王碑”八字,为荣禄大夫、中书右丞、同知经筵事、提调国子监大都府学陈敬伯撰写。碑文为通奉大夫、中书参知政事、知经筵事、提调四方献言详定使司危素撰写,由光禄大夫、腾国公、集贤大学士张
书丹。正、阴两面分别为汉和回鹘文刻成。全文共32行,满行63字。内容系记述惠宗时,元中书平章政事斡栾的父亲忻都及其先辈们历代对元朝所建立的功勋。其中对忻都生平事迹的表述尤为详尽。由于忻都及其先祖对元室建立过卓著的功勋,加之斡栾本人当时官职仅次于宰相,亦有功于元室,故元惠宗于至正十八年(1358)追封斡栾的父亲忻都为西宁王,特立此碑作为纪念。(https://www.chuimin.cn)
高昌王和西宁王碑刻,汉文端厚雄浑,回鹘文流畅自如,书法都很高超。《高昌王碑》对回鹘族的源流、发展颇多阐述,故两块碑刻对研究回鹘、蒙、汉民族历史和元代书法都有重要的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物,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和团结的象征。
相关文章
《西夏碑》的发现者是清代乾嘉时期武威籍著名学者张澍。这就是被史学界称为“天下绝碑”的《西夏碑》。《西夏碑》的发现,令张澍激动不已,在其撰写的《书西夏天祐民安碑后》中写道:“此碑自余发之,乃始见于天壤,金石家又增一种奇书矣!”直到晚年编纂《凉州府志备考》时,作《西夏纪年》两卷附录于后。......
2025-09-29
唐末,张议潮收复凉州之后不久,由于归义军内乱,再加上黄巢起义,凉州又与中原隔绝,出现了自立政权的情况。至五代时期,凉州地方虽屡屡派人请命,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自顾不暇,鞭长莫及,无力管辖凉州,导致凉州政局动荡,州官更迭频繁。也有节度使死后,军中拥立他的子弟或大将为留后的,朝廷有时予以承认,有时不予承认。申师厚的上任成了凉州与中原关系的重大转折点。由于凉州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矛盾错综复杂。......
2025-09-29
26岁的陈子昂怀着“感时思报国”的满腔热忱,参加了左豹韬卫将军刘敬同与乔知之率领的北征军。但在七月,陈子昂却离开军队独自南返。在陈子昂的眼中,那时凉州的经济军事状况如何呢?陈子昂的这段话,是了解初唐时期凉州边防、经济状况的重要史料。可见,陈子昂在回归的过程中,对张掖、凉州的军事力量、粮草储备、边防潜在的危险等进行了详细考察。......
2025-09-29
但除了葡萄,凉州的白柰也是名声显赫。曹植看到凉州白柰,觉得这个东西太珍贵了,只配皇帝享用,自己和大臣们不配接受赏赐,便诚惶诚恐上表推辞。大意是,魏明帝曹叡赐给王公大臣一盒白柰,曹植上书致谢说:当天晚上,大殿宣诏,赐给臣等凉州白柰,白柰平常在夏天成熟,现在却长在冬天。意思是凉州产的一种白柰,在冬季成熟,果实为碧绿色。......
2025-09-29
自1036年起,党项族控制凉州地区之后,形势逐渐稳定,经济状况亦渐有所好转。这些出土文物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凉州地区经济文化水平是非常高的。西夏时期,凉州的建筑工业亦有很大发展。这都表明西夏建国后,凉州地区在砖木建筑工艺上的水平也是很高的。西夏时期凉州的佛教文化比较兴盛。1094年,夏崇宗大力修复因地震倾颓的凉州护国寺,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
2025-09-29
自东汉初期开始,大量羌族移居凉州,从此凉州常常被困于羌族的侵扰。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东汉建立后,羌族趁着局势大乱之际大举侵入了凉州领域并定居下来,开始与汉人杂居。永初四年,羌族叛乱,攻掠凉州,东汉军队多次讨伐失败。护羌校尉段颎对羌族人民进行血腥镇压,但起义仍不断发展,“寇势转盛,凉州几亡”。羌人起义最后虽被东汉政府镇压下去,但羌族攻城略地,对包括凉州在内的河西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破坏。......
2025-09-29
西汉初年,匈奴占据河西之地,西控西域各国,南制西羌诸部,对西汉王朝的西部边境构成严重威胁。此次出战河西是19岁的霍去病第一次独立领兵作战。霍去病坚持“舍服知成而止”的政策,只要敌军表示归服便赦而不问,拒战者诛杀,归附者赦免。霍去病不畏强敌,指挥三千骑兵与敌展开短兵交战,斩杀了折兰王和卢侯王,击溃了敌军,胜利回师。这年夏,汉武帝又命霍去病领数万骑进攻河西。......
2025-09-29
宋太宗至道二年四月,党项族首领李继迁兵锋直指河西地区的凉州。大中祥符四年九月,又遣西凉人苏守信带兵攻打凉州样丹族,六谷部厮铎督会集诸部兵卒迎敌,苏守信被击退。次年底,苏守信一举攻克凉州城。甘州回鹘乘机联合凉州吐蕃围攻凉州城,啰麻弃城逃跑,凉州城被回鹘占据。北宋天圣六年五月,党项族攻占甘州之后,凉州孤立无援。......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