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陈子昂与凉州文化-凉州文化概览

陈子昂与凉州文化-凉州文化概览

【摘要】:26岁的陈子昂怀着“感时思报国”的满腔热忱,参加了左豹韬卫将军刘敬同与乔知之率领的北征军。但在七月,陈子昂却离开军队独自南返。在陈子昂的眼中,那时凉州的经济军事状况如何呢?陈子昂的这段话,是了解初唐时期凉州边防、经济状况的重要史料。可见,陈子昂在回归的过程中,对张掖、凉州的军事力量、粮草储备、边防潜在的危险等进行了详细考察。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三月,金微州(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一带)都督仆固始叛乱,南下烧杀掳掠,边境受到很大威胁。26岁的陈子昂怀着“感时思报国”的满腔热忱,参加了左豹韬卫将军刘敬同与乔知之率领的北征军。大军从居延海进入,四月,到达张掖河,五月,到达同城。但在七月,陈子昂却离开军队独自南返。八月,到达张掖,然后经凉州返回到东都洛阳,向武则天上书论西蕃边州安危事三条。

在陈子昂的眼中,那时凉州的经济军事状况如何呢?陈子昂在上书的第三条提到了凉州,原文如下:

“甘、凉以往,跷以待陷,后为边患,祸未可量。是则诱使乱,诲之盗也。且夷狄代有雄傑,与中国抗,有如勃起,招合遗散,众将系兴,此国家大机,不可失也。河西诸州,军兴以来,公私储蓄,尤可嗟痛。凉州岁食六万斛,屯田所收不能偿垦。陛下欲制河西,定乱戎,此州空虚,未可动也。甘州所积四十万斛,观其山川,诚河西喉咽地,北当九姓,南逼吐蕃,奸回不测,伺我边罅。故甘州地广粟多,左右受敌,但户止三千,胜兵者少,屯田广夷,仓庾丰衍,瓜、肃以西,皆仰其餫,一旬不往,士已枵饥。是河西之命系于甘州矣。且其四十余屯,水泉良沃,不待天时,岁取二十万斛,但人力寡乏,未尽垦发。异时吐番不敢东侵者,繇甘、凉士马强盛,以振其入。今甘州积粟万计,兵少不足以制贼,若吐蕃敢大入,燔蓄谷,蹂诸屯,则河西诸州,我何以守?宜益屯兵,外得以防盗,内得以营农,取数年之收,可饱士百万,则天兵所临,何求不得哉?”

陈子昂的这段话,是了解初唐时期凉州边防、经济状况的重要史料。

可见,陈子昂在回归的过程中,对张掖、凉州的军事力量、粮草储备、边防潜在的危险等进行了详细考察。从陈子昂的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初唐时期,凉州地处边境,防守压力特别大,经济还很落后,虽然兵强马壮,但开垦出的土地较少,产量更是低的可怜,还收不回成本。因为粮食严重不足,军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张掖土地肥沃,产量较高,储藏的粮食多,还承担着向瓜州、肃州以西的驻军提供军粮的任务,可是人口较少,防守力量薄弱。

此后,吐蕃日益强大,凉州的战略地位越显十分重要,唐朝于711年在凉州设立河西节度使,镇守河西,凉州经济也发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