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36年起,党项族控制凉州地区之后,形势逐渐稳定,经济状况亦渐有所好转。这些出土文物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凉州地区经济文化水平是非常高的。西夏时期,凉州的建筑工业亦有很大发展。这都表明西夏建国后,凉州地区在砖木建筑工艺上的水平也是很高的。西夏时期凉州的佛教文化比较兴盛。1094年,夏崇宗大力修复因地震倾颓的凉州护国寺,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
2023-08-07
唐末,张议潮收复凉州之后不久,由于归义军内乱,再加上黄巢起义,凉州又与中原隔绝,出现了自立政权的情况。至五代时期,凉州地方虽屡屡派人请命,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自顾不暇,鞭长莫及,无力管辖凉州,导致凉州政局动荡,州官更迭频繁。
咸通二年(861)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收复凉州后,唐王朝于咸通四年(863),复置凉州节度使,治所在凉州,由张议潮兼领凉州节度使。并重修凉州城,且由山东调郓州兵2500人西来,与沙州归义军将士共同戍守凉州。而当时凉州当地嗢末人势力较盛,吐蕃攻取凉州之后,凉州各地各族各部的民众由于近一百年受吐蕃奴役而部落化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藏化了的汉人子孙,他们统称为嗢末人。至此,凉州处于唐戍兵、归义军为主,当地嗢末人为辅的管理之下。
咸通八年(867)二月,张议潮入觐长安,凉州节度使由其侄张淮深担任。唐昭宗大顺元年(890)二月廿二日,张淮深一家暴毙,张议潮的女婿索勋拥立张议潮的儿子张淮鼎为归义军节度使留后。大顺二年(891)年底,张淮鼎去世,索勋继任归义军节度使。唐昭宗乾宁元年(894),索勋被杀,张淮鼎的儿子张承奉被拥立为归义军节度使,但其只在沙州执政。
因为归义军内乱不断,无力控制凉州,再加上黄巢起义,嗢末人势力不断增强,唐末凉州主要处于嗢末人的统治之下。这时期的凉州,以东为党项所隔,西面通往沙州的道路也为甘州回鹘遮断,凉州孤悬塞外,不通音信,一切史无记载。
后唐长兴四年(933),凉州留后孙超遣大将拓跋承谦及僧、道士、省老杨通信等至京师求旌节,也就是求取封号。
后唐明宗问道:“你说一说凉州的情况。”
拓跋承谦答:“吐蕃陷凉州,张议潮收复凉州,唐朝就让张议潮为节度使,又派郓州兵二千五百人戍守凉州。唐朝灭亡后,天下大乱,凉州以东为突厥、党项所隔,郓州兵遂留不得返。今凉州汉人,皆其郓州兵子孙也。其城今方幅数里,中有县令、判官、都押衙、都知、兵马使,衣服言语略如汉人。”
明帝听后,道:“我知道了,现在任命孙超为凉州刺史,兼河西军节度留后。”
留后,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唐玄宗时,宰相或大臣遥领节度使,节度使出征或入朝,常置留后知节度事,以后成为惯例。也有节度使死后,军中拥立他的子弟或大将为留后的,朝廷有时予以承认,有时不予承认。五代仍沿唐制。
后唐清泰元年(934),凉州留后李文谦向朝廷请命,末帝李从珂任命他为河西节度使。七年后,凉州人驱逐李文谦,李文谦于后晋天福六年(941)二月初四,闭门自焚。
天福七年(942),凉州人逐出李文谦的消息被灵武节度使冯晖得知,冯晖企图控制凉州,便派手下牙将吴继兴(《新五代史》作吴继勋)前往凉州,接任凉州留后。但由于吴继兴并不代表中央政府,因此不受凉州人的欢迎,吴继兴继任不到一年即为陈延晖取代。
天福八年(943),后晋高祖石敬瑭遣泾州押牙陈延晖作为制使,携诏书安抚凉州。凉州人挽留陈延晖,立陈延晖为刺史,得到了石敬瑭的认可。
后晋开运二年(945),张遵古权知河西节度使。946年,后晋灭亡前夕,少帝石重贵在三月初一以张遵古为河西留后。
吐蕃被张议潮击溃后,其部众又逐渐归聚凉州,凉州附近形成了以阳妃谷为主的六个山谷的吐蕃部落,称之为六谷吐蕃,势力不断壮大。947年后晋灭亡之后,失去靠山的张遵古再也无力管理凉州,权力落入凉州土豪折逋氏手中。
后汉隐帝乾祐元年(948),凉州吐蕃六谷部人、土豪折逋嘉施遣使者入朝廷向隐帝刘承祐请命,刘承祐以折逋嘉施为河西节度使。后周广顺二年(952),折逋嘉施派人到京城开封卖马,请朝廷派遣将帅官吏节度河西。枢密使王峻奏请太祖郭威起用自己的故人申师厚为河西节度使。申师厚的上任成了凉州与中原关系的重大转折点。申师厚,少年时为盗贼,任兖州牙将时,与王峻友善,王峻因此奏请起用申师厚。申师厚至凉州,推荐押衙副使崔虎心、阳妃谷首领沈念般及唐末镇军子孙王廷翰、温崇乐、刘少英为将吏,又自安国镇至凉州,设立三州以控扼诸羌,用当地酋豪折逋葛支等人为刺史,得到朝廷允诺。
由于凉州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矛盾错综复杂。
申师厚能力有限,不能安抚。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秋七月,“吐蕃首领折逋葛支逐河西节度使申师厚”,申师厚为其所迫,匆忙命自己的儿子为凉州留后,自己逃归后周。自此之后,凉州与后周的关系破裂,“凉州亦不复命帅”,中原王朝又丧失了凉州。之后凉州为六谷部吐蕃折逋氏所占,凉州遂与中原断了联系。
960年,北宋成立,当时折逋葛支成为凉州六谷吐蕃首领,他与北宋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史载折逋氏“四世受朝命为酋”。从《吐蕃、西藏历代君主列表》中可看出,凉州折逋氏政权经历了五世——折逋嘉施、折逋葛支、折逋阿喻丹、折逋喻龙波和折逋游龙钵。直到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潘罗支取代折逋游龙钵为西凉府六谷部大首领,折逋氏统治凉州的历史才宣告结束。
有关凉州文化概览的文章
自1036年起,党项族控制凉州地区之后,形势逐渐稳定,经济状况亦渐有所好转。这些出土文物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凉州地区经济文化水平是非常高的。西夏时期,凉州的建筑工业亦有很大发展。这都表明西夏建国后,凉州地区在砖木建筑工艺上的水平也是很高的。西夏时期凉州的佛教文化比较兴盛。1094年,夏崇宗大力修复因地震倾颓的凉州护国寺,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
2023-08-07
国民党元老、监察院院长、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在民国时期曾来武威视察。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古浪各界慕名求字者接踵而至,围观的老百姓也不少。于右任一行抵达武威后,游古迹、览名胜、访同乡、拜前贤,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以卖凉面为生的武威人郭中藩,擅长字画,属市井中之雅人。......
2023-08-07
概括起来,咏凉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热情讴歌了凉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凉州一直是我国西北战略要地,历史上一向为兵家所倚重。咏凉诗中有相当部分描写了凉州多民族生活的图景,其中唐代的咏凉诗最引人入胜。咏凉诗中还有不少作者,虽非名家,但因久居凉州,或者本来就是凉州人,对凉州的山山水水有着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其作品的内容具有强烈的真情实感和浓郁的地方气息。......
2023-08-07
但除了葡萄,凉州的白柰也是名声显赫。曹植看到凉州白柰,觉得这个东西太珍贵了,只配皇帝享用,自己和大臣们不配接受赏赐,便诚惶诚恐上表推辞。大意是,魏明帝曹叡赐给王公大臣一盒白柰,曹植上书致谢说:当天晚上,大殿宣诏,赐给臣等凉州白柰,白柰平常在夏天成熟,现在却长在冬天。意思是凉州产的一种白柰,在冬季成熟,果实为碧绿色。......
2023-08-07
李益,字君虞,甘肃武威人,唐代著名诗人。827年,李益任礼部尚书,两年后去世,享年81岁。李益存诗189首,以边塞诗最为有名,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李益初与艺妓霍小玉相恋,立下结为终身伴侣的誓言。霍小玉日夜思念,后得知李益负约,愤恨成疾。此文一出,李益遂背负薄幸的千古骂名。此评论,让宋人对李益负心一事深信不疑。但此举并未冲淡人们对李益的骂名。......
2023-08-07
26岁的陈子昂怀着“感时思报国”的满腔热忱,参加了左豹韬卫将军刘敬同与乔知之率领的北征军。但在七月,陈子昂却离开军队独自南返。在陈子昂的眼中,那时凉州的经济军事状况如何呢?陈子昂的这段话,是了解初唐时期凉州边防、经济状况的重要史料。可见,陈子昂在回归的过程中,对张掖、凉州的军事力量、粮草储备、边防潜在的危险等进行了详细考察。......
2023-08-07
宋太宗至道二年四月,党项族首领李继迁兵锋直指河西地区的凉州。大中祥符四年九月,又遣西凉人苏守信带兵攻打凉州样丹族,六谷部厮铎督会集诸部兵卒迎敌,苏守信被击退。次年底,苏守信一举攻克凉州城。甘州回鹘乘机联合凉州吐蕃围攻凉州城,啰麻弃城逃跑,凉州城被回鹘占据。北宋天圣六年五月,党项族攻占甘州之后,凉州孤立无援。......
2023-08-07
西汉初年,匈奴占据河西之地,西控西域各国,南制西羌诸部,对西汉王朝的西部边境构成严重威胁。此次出战河西是19岁的霍去病第一次独立领兵作战。霍去病坚持“舍服知成而止”的政策,只要敌军表示归服便赦而不问,拒战者诛杀,归附者赦免。霍去病不畏强敌,指挥三千骑兵与敌展开短兵交战,斩杀了折兰王和卢侯王,击溃了敌军,胜利回师。这年夏,汉武帝又命霍去病领数万骑进攻河西。......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