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凉州政局及文化概览-凉州文化概览

凉州政局及文化概览-凉州文化概览

【摘要】:唐末,张议潮收复凉州之后不久,由于归义军内乱,再加上黄巢起义,凉州又与中原隔绝,出现了自立政权的情况。至五代时期,凉州地方虽屡屡派人请命,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自顾不暇,鞭长莫及,无力管辖凉州,导致凉州政局动荡,州官更迭频繁。也有节度使死后,军中拥立他的子弟或大将为留后的,朝廷有时予以承认,有时不予承认。申师厚的上任成了凉州与中原关系的重大转折点。由于凉州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矛盾错综复杂。

唐末,张议潮收复凉州之后不久,由于归义军内乱,再加上黄巢起义,凉州又与中原隔绝,出现了自立政权的情况。至五代时期,凉州地方虽屡屡派人请命,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自顾不暇,鞭长莫及,无力管辖凉州,导致凉州政局动荡,州官更迭频繁。

咸通二年(861)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收复凉州后,唐王朝于咸通四年(863),复置凉州节度使,治所在凉州,由张议潮兼领凉州节度使。并重修凉州城,且由山东调郓州兵2500人西来,与沙州归义军将士共同戍守凉州。而当时凉州当地嗢末人势力较盛,吐蕃攻取凉州之后,凉州各地各族各部的民众由于近一百年受吐蕃奴役而部落化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藏化了的汉人子孙,他们统称为嗢末人。至此,凉州处于唐戍兵、归义军为主,当地嗢末人为辅的管理之下。

咸通八年(867)二月,张议潮入觐长安,凉州节度使由其侄张淮深担任。唐昭宗大顺元年(890)二月廿二日,张淮深一家暴毙,张议潮的女婿索勋拥立张议潮的儿子张淮鼎为归义军节度使留后。大顺二年(891)年底,张淮鼎去世,索勋继任归义军节度使。唐昭宗乾宁元年(894),索勋被杀,张淮鼎的儿子张承奉被拥立为归义军节度使,但其只在沙州执政。

因为归义军内乱不断,无力控制凉州,再加上黄巢起义,嗢末人势力不断增强,唐末凉州主要处于嗢末人的统治之下。这时期的凉州,以东为党项所隔,西面通往沙州的道路也为甘州回鹘遮断,凉州孤悬塞外,不通音信,一切史无记载。

后唐长兴四年(933),凉州留后孙超遣大将拓跋承谦及僧、道士、省老杨通信等至京师求旌节,也就是求取封号。

后唐明宗问道:“你说一说凉州的情况。”

拓跋承谦答:“吐蕃陷凉州,张议潮收复凉州,唐朝就让张议潮为节度使,又派郓州兵二千五百人戍守凉州。唐朝灭亡后,天下大乱,凉州以东为突厥、党项所隔,郓州兵遂留不得返。今凉州汉人,皆其郓州兵子孙也。其城今方幅数里,中有县令、判官、都押衙、都知、兵马使,衣服言语略如汉人。”

明帝听后,道:“我知道了,现在任命孙超为凉州刺史,兼河西军节度留后。”

留后,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唐玄宗时,宰相或大臣遥领节度使,节度使出征或入朝,常置留后知节度事,以后成为惯例。也有节度使死后,军中拥立他的子弟或大将为留后的,朝廷有时予以承认,有时不予承认。五代仍沿唐制。

后唐清泰元年(934),凉州留后李文谦向朝廷请命,末帝李从珂任命他为河西节度使。七年后,凉州人驱逐李文谦,李文谦于后晋天福六年(941)二月初四,闭门自焚。

天福七年(942),凉州人逐出李文谦的消息被灵武节度使冯晖得知,冯晖企图控制凉州,便派手下牙将吴继兴(《新五代史》作吴继勋)前往凉州,接任凉州留后。但由于吴继兴并不代表中央政府,因此不受凉州人的欢迎,吴继兴继任不到一年即为陈延晖取代。

天福八年(943),后晋高祖石敬瑭遣泾州押牙陈延晖作为制使,携诏书安抚凉州。凉州人挽留陈延晖,立陈延晖为刺史,得到了石敬瑭的认可。

后晋开运二年(945),张遵古权知河西节度使。946年,后晋灭亡前夕,少帝石重贵在三月初一以张遵古为河西留后。

吐蕃被张议潮击溃后,其部众又逐渐归聚凉州,凉州附近形成了以阳妃谷为主的六个山谷的吐蕃部落,称之为六谷吐蕃,势力不断壮大。947年后晋灭亡之后,失去靠山的张遵古再也无力管理凉州,权力落入凉州土豪折逋氏手中。

后汉隐帝乾祐元年(948),凉州吐蕃六谷部人、土豪折逋嘉施遣使者入朝廷向隐帝刘承祐请命,刘承祐以折逋嘉施为河西节度使。后周广顺二年(952),折逋嘉施派人到京城开封卖马,请朝廷派遣将帅官吏节度河西。枢密使王峻奏请太祖郭威起用自己的故人申师厚为河西节度使。申师厚的上任成了凉州与中原关系的重大转折点。申师厚,少年时为盗贼,任兖州牙将时,与王峻友善,王峻因此奏请起用申师厚。申师厚至凉州,推荐押衙副使崔虎心、阳妃谷首领沈念般及唐末镇军子孙王廷翰、温崇乐、刘少英为将吏,又自安国镇至凉州,设立三州以控扼诸羌,用当地酋豪折逋葛支等人为刺史,得到朝廷允诺。

由于凉州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矛盾错综复杂。

申师厚能力有限,不能安抚。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秋七月,“吐蕃首领折逋葛支逐河西节度使申师厚”,申师厚为其所迫,匆忙命自己的儿子为凉州留后,自己逃归后周。自此之后,凉州与后周的关系破裂,“凉州亦不复命帅”,中原王朝又丧失了凉州。之后凉州为六谷部吐蕃折逋氏所占,凉州遂与中原断了联系。

960年,北宋成立,当时折逋葛支成为凉州六谷吐蕃首领,他与北宋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史载折逋氏“四世受朝命为酋”。从《吐蕃、西藏历代君主列表》中可看出,凉州折逋氏政权经历了五世——折逋嘉施、折逋葛支、折逋阿喻丹、折逋喻龙波和折逋游龙钵。直到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潘罗支取代折逋游龙钵为西凉府六谷部大首领,折逋氏统治凉州的历史才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