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凉州文化之行-凉州文化概览

凉州文化之行-凉州文化概览

【摘要】:国民党元老、监察院院长、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在民国时期曾来武威视察。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古浪各界慕名求字者接踵而至,围观的老百姓也不少。于右任一行抵达武威后,游古迹、览名胜、访同乡、拜前贤,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以卖凉面为生的武威人郭中藩,擅长字画,属市井中之雅人。

国民党元老、监察院院长、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在民国时期曾来武威视察。

1941年9月18日,年届63岁的于右任与其秘书李祥麟,报刊主笔兼考古专家卫聚贤,以及张庚田等一行多人,自陪都重庆乘飞机来甘视察。9月19日,驱车沿甘新公路西进,途经古浪,在县城小憩。古浪县县长陈邦启等要员和乡绅恭候于南关迎接。银髯拂胸、精神矍铄的于右任,谢绝县长请他到县府休息的邀请,信步到大巷口上刘兆奎家歇脚。

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古浪各界慕名求字者接踵而至,围观的老百姓也不少。因刘家住房窄小,于右任命人将方桌移至院中,不论贫富贵贱,只要敬上纸来,他都笔走龙蛇,或唐诗宋词、或警句格言、洋洋洒洒,一挥而就。晚秋的古浪县城已经略有寒意,但他有求必应,两个多小时的挥毫泼墨,为古浪留下了不少墨宝。可惜,所留真迹,大多散失,古浪民间只发现“神清心无累,德盛宠不惊”等两件条幅作品。在古浪县城逗留期间,于老先生兴致所至,还挥笔提就《古浪道中赠一涵》:“古浪街头往复还,古浪河水声潺潺。乡村红叶杂黄叶,客路南山礼北山。白发还期开世运,苍松应共挺人间。梨香瓜美山河壮,悔不同君出玉关。”

于右任一行抵达武威后,游古迹、览名胜、访同乡、拜前贤,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以卖凉面为生的武威人郭中藩,擅长字画,属市井中之雅人。于右任闻其名,与之倾谈大悦,特为其书一联:“观其为文不随时趣,与之言事大有古风。”于老为文书字,忌讳病语和粗俗之辞。在武威逗留期间,与“陕西旅凉同乡会”董事长杨寿山交往甚密。临别时,杨请于为其经营的“志成西”商号题“福禄寿祯祥”字匾。于右任满口答应,挥毫而就后却是“福禄永康”。杨大惑不解,于笑道:“‘寿’字你已经有了,老夫特祝你‘寿山永康’。至于‘祯祥’二字,既‘福禄’又‘永康’,岂不‘祯祥’俱全了吗?”过后,有人问及,于右任解释:“老夫最忌讳粗俗之辞,杨先生所求五字鄙劣粗俗,本不想题,但情谊难违,戏解几句而已。”

武威城中一卖软儿梨老翁,用凉水化了几只软儿梨,请于右任品尝。打开晶莹剔透的薄薄冰甲,于右任对酥软爽净、甘冽润喉的软儿梨大为倾心,大笔一挥,为老翁赠联:“一统山河壮,中兴岁月新。”后来,卖梨老翁将此墨宝请人雕刻在木版上,拓印后出售,还发了一笔小财。于右任念念不忘软儿梨的醇韵余香,随后书成《河西道中》,对武威软儿梨大为赞赏:“山川不老英雄逝,环绕祁连古战场。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软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