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的风化作用同时参与了短时间尺度和长时间尺度的全球碳循环,不同类型的风化,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有不同的时间尺度。因此,大陆碳酸盐的风化对于大气CO2的浓度并没有影响。而硅酸盐类的风化过程,由于反应速率较慢,在短时间尺度上对全球碳循环及其变化反应不灵敏,但其风化产物中的完全来自大气CO2,所以,每1 mol风化,就有2 mol大气CO2被吸收。......
2025-09-29
长江流域不同干流和支流间CIA 的分布情况见表3-3。
表3-3 长江流域不同干流和支流CIA及平均粒径的分析结果

续 表

结果显示,所有悬浮物样品的CIA 平均值为72,变异系数为4%;河漫滩沉积物的CIA 平均为62,变异系数为5%。悬浮物样品的CIA明显高于河漫滩沉积物,变异系数显示波动范围略小于河漫滩沉积物。悬浮物平均粒径为5.7Φ,变异系数为29%;河漫滩沉积物平均粒径为5.0Ф,变异系数为35%,悬浮物平均粒径略细于河漫滩沉积物。
长江干、支流样品平均粒径与CIA 的关系见图3-4。悬浮物样品的CIA 明显高于河漫滩沉积物样品。但平均粒径与CIA 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https://www.chuimin.cn)

图3-4 长江干、支流沉积物样品平均粒径与CIA的关系
长江干支流样品CIA 在流域内的分布情况见图3-5。悬浮物样品的CIA 在上游和中下游有明显区别,上游平均值为66±5,中下游CIA为71±5。相比悬浮物样品,河漫滩沉积物样品的CIA 波动更加明显,尤其是支流样品。整体上看,悬浮物样品的CIA 值普遍高于河漫滩样品。
相比CIA 的变化,平均粒径在不同流域差异较显著。由上游向下游悬浮物样品的平均粒径逐渐变细,干流河漫滩沉积物样品也有类似趋势,但支流河漫滩样品差异较大。例如沱江河漫滩沉积物平均粒径细达7.2Ф,而涪江河漫滩样品的平均粒径则较粗,为3.2Ф。但悬浮物和河漫滩沉积物样品平均粒径的平均值差别并不大。

图3-5 长江干、支流样品CIA和平均在流域的分布
相关文章
岩石的风化作用同时参与了短时间尺度和长时间尺度的全球碳循环,不同类型的风化,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有不同的时间尺度。因此,大陆碳酸盐的风化对于大气CO2的浓度并没有影响。而硅酸盐类的风化过程,由于反应速率较慢,在短时间尺度上对全球碳循环及其变化反应不灵敏,但其风化产物中的完全来自大气CO2,所以,每1 mol风化,就有2 mol大气CO2被吸收。......
2025-09-29
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铁矿物含量一般很低,而且颗粒总体比较细小、结晶度差。漫反射光谱对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铁氧化物矿物十分敏感,被认为是一种识别和估计土壤、沉积物中的铁氧化物矿物的重要手段。Deaton和Balsam同对人工合成矿物和沉积物研究,发现在漫反射光谱曲线一阶导数图谱中,针铁矿和赤铁矿有不同的特征峰。......
2025-09-29
国际上的早期文献中,都有对我国河流入海颗粒物Fe含量的报道。但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入海沉积物总Fe含量上,且样品较少,没有对我国河流沉积物Fe的地球化学循环做系统的研究。如前所述,河流和海洋Fe循环是当前国际海洋科学界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我国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非常薄弱。......
2025-09-29
关于河流中Fe 的循环,最早可以追溯到Gibbs的研究。随后,很多学者相继调查了全球河流入海颗粒物质中痕量金属元素通量及其控制因素。例如,Martin和Meybeck调查了全球7条主要河流40多种金属离子溶解态和颗粒态的含量。相比较而言,海洋沉积物中Fe HR/Fe T约为0.26,以河流供应为主,大气来源以及热液贡献较小。......
2025-09-29
随着铁盐实验的开展,Fe如何有效地被生物吸收和利用,即Fe的生物利用有效性越来越受科学界关注。最新的研究表明,燃烧也是可溶性Fe的一个重要来源之一。Journet等认为,粉尘中大部分生物可利用的Fe并不是Fe的氧化物,而是黏土矿物中的Fe,这部分Fe占所有生物可利用Fe的90%。另外,人类活动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气中可溶性Fe的含量。Luo等的结果显示,燃烧供应的可溶性Fe约占大气总可溶性Fe的50%。......
2025-09-29
因此,大河流域的风化作用作为表生环境中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陆源物质从源到汇研究中必须深入考虑。另一方面,河流溶解态物质和颗粒态物质反映的风化尺度也不相同,溶解态反映的是短时间尺度上的风化产物,在地质历史时期来看,几乎是瞬时的。......
2025-09-29
以Fe元素作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标识物”或环境替代性指标,从河流沉积物质“源—汇”的过程入手,研究其在流域风化剥蚀、河流搬运入海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循环特征,及其对流域风化环境的响应。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对今后深化长江沉积地球化学研究,尤其是从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将长江流域、河口及陆架海作为一个整体,开展系统的陆源入海物质的“源—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一直以来,关于化学风化的控制影响因素,存在很大争议,尤其是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的关系。但也有学者指出,物理剥蚀与化学风化之间也存在相互削减的关系。图3-1风化与物理剥蚀速率的关系除了物理风化,其他因素,如径流、气候、植被等对化学风化的影响也存在很大的争议。White和Blum认为温度对化学风化的影响依赖于降水量。在降水少的盆地,温度造成的风化作用相当低,而只有十分干燥的流域,温度对风化作用的影响才明显。......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