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以其临界点Ac1,Ac3或Accm作为确定其加热温度的依据。多数合金钢的加热温度也是依其临界点而定的。此外,即使同一成分的钢进行同一种热处理,由于其工件的大小、形状、原始组织以及热处理要求的不同,其加热温度的选择也将有所不同。具体加热设备的有效加热区范围是根据预先测温而设定的。......
2025-09-29
淬火一般是最终热处理工序。因此,为了防止氧化脱碳,应采用真空炉、保护气氛炉或盐浴炉加热。只有一些毛坯或棒料的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可以在普通空气介质中加热。因为调质处理后尚需机械切削加工,可以除去表面氧化、脱碳等加热缺陷。但是随着少、无切削加工的发展,调质处理后仅是一些切削加工量很小的精加工,因而也要求无氧化和脱碳加热。
淬火加热一般是热炉装料,但对工件尺寸较大、几何形状复杂的高合金钢制工件,应该根据生产批量的大小,采用预热炉(周期作业)预热或分区(连续炉)加热等方式进行加热。
淬火加热温度的确定原则是:获得尽可能高的强韧性;使得晶粒尽可能细小;尽可能少的氧化脱碳倾向。基于以上原则,淬火加热温度主要根据钢的相变点来确定。对亚共析钢,一般选用淬火加热温度为Ac3+(30~50)℃,过共析钢则为Ac1+(30~50)℃。之所以这样确定,是因为对亚共析钢来说,若加热温度低于Ac3,在Ac1~Ac3之间,则加热过程中组织为奥氏体与铁素体,淬火冷却后铁素体保存下来,使零件淬火后硬度不均匀,强度和硬度降低。比Ac3高30~50℃的目的是使工件心部在规定加热时间内保证达到Ac3以上的温度,铁素体能完全溶解于奥氏体中,奥氏体成分比较均匀,而奥氏体晶粒又不至于粗大。对过共析钢来说,淬火加热温度在Ac1~Accm时,加热过程中组织为细小奥氏体晶粒和未溶解碳化物,淬火后得到隐晶马氏体和均匀分布的球状碳化物。这种组织不仅有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而且有较好的韧性。如果淬火加热温度过高,则碳化物溶解,奥氏体晶粒长大,淬火后得到片状马氏体(孪晶马氏体),其显微裂纹增加,脆性增大,淬火开裂倾向也增大。由于碳化物的溶解,奥氏体中碳含量增加,淬火后残留奥氏体量增多,钢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高于Ac130~50℃的目的和亚共析钢类似,即保证工件内各部分温度均高于Ac1。
确定淬火加热温度时,还需要考虑工件的形状、尺寸、原始组织、加热速度、冷却介质和冷却方式等因素。
(1)在工件尺寸大、加热速度快的情况下,淬火温度可选得高一些。因为工件大,传热慢,容易加热不足,使淬火后得不到全部马氏体或淬硬层减薄。加热速度快,工件温差大,也容易加热不足。另外,加热速度快,起始晶粒细,故也允许采用较高加热温度。在这种情况下,淬火温度可取Ac3+(50~80)℃,对细晶粒钢有时取Ac3+100℃。(https://www.chuimin.cn)
(2)对于形状较复杂,容易变形开裂的工件,加热速度较慢,淬火温度取下限。
(3)考虑原始组织时,如先共析铁素体比较大,或珠光体片间距较大,为了加速奥氏体均匀化过程,淬火温度取得高一些。对于过共析合金钢,为了加速合金碳化物的溶解,以及合金元素的均匀化,也应采取较高的淬火温度。例如,高速钢的Ac1点为820~840℃,淬火加热温度高达1280℃。
(4)当选用淬火介质和冷却方式时,在选用冷却速度较低的淬火介质和淬火方法的情况下,为了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防止由于冷却速度较低而使工件在淬火时发生珠光体型转变,常取稍高的淬火加热温度。
相关文章
这是一个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以其临界点Ac1,Ac3或Accm作为确定其加热温度的依据。多数合金钢的加热温度也是依其临界点而定的。此外,即使同一成分的钢进行同一种热处理,由于其工件的大小、形状、原始组织以及热处理要求的不同,其加热温度的选择也将有所不同。具体加热设备的有效加热区范围是根据预先测温而设定的。......
2025-09-29
加热过程中热应力的大小受材料成分、加热温度和工件截面尺寸的影响。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加热初期,限制加热速度的实质是减少热应力。加热速度越快,表面与中心的温度差越大,热应力越大,这种应力可能造成钢件的变形和开裂。以上四种加热方式,主要表现为加热速度不同。......
2025-09-29
由于智能产品的交互方式的多样化,在选择交互方式时,应该根据用户和调研进行以及现实情况进行设计抉择,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在进行交互方式设计时应该遵守的原则。在之前介绍的智能单轮车中,出于体感交互方式安全上的考虑,再设计时要限制住最高速度,保证在安全范围内,从而确保使用者避免出现意外时不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2025-09-29
金属热处理就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某一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的冷速进行冷却,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来满足工件的性能要求的技术。金属工件的加热方式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合理的加热参数是保证工件顺利进行热处理,获得最终理想组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章将讨论金属材料在热处理时的物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加热参数的确定、钢加热时的氧化与脱碳反应及控制、加热缺陷及其预防等。......
2025-09-29
感应加热工艺参数的确定步骤包括:淬火硬化深度与频率的确定、加热功率的确定、比功率的选择、加热时间或连续淬火移动速度的确定、感应加热温度的确定、冷却介质与冷却时间的确定、回火规范的确定。表2-33 相邻淬硬区域之间最小间距2.电流频率感应加热的电参数确定主要是频率和电流、电压的选择。当工件的淬火面积大于感应设备的同时加热淬火的最大面积时,应采用连续加热淬火法。......
2025-09-29
将钢加热到临界点Ac1或Ac3以上,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以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方法称为淬火。实现淬火过程的必要条件是加热温度必须高于临界点以上,以获得奥氏体组织,其后的冷却速度必须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以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不能只根据冷却速度的快慢来判别是否是淬火。图3-1共析钢淬火工艺曲线示意显然,工件实际淬火效果取决于工件在淬火冷却时的各部分冷却速度。表3-1钢的淬火工艺分类......
2025-09-29
淬火冷却介质是为实现淬火目的而使用的冷却介质。因为工件淬火时温度很高,高温工件放入低温液态介质中,不仅发生传热作用,还可能引起淬火冷却介质的物态变化。在水和水基淬火冷却介质中淬火的主要危险是淬裂,而降低水和水基淬火冷却介质的300℃时冷却速度则可以减小这种危险。......
2025-09-29
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和切削用量手册,并结合经验而定。使用球头刀进行精加工时,步距的确定应首先考虑所能达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编程人员必须熟悉刀具的选择方法和切削用量的确定原则,从而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优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水平。......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