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10为45钢经不同淬火处理状态的工件的平均磨损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在300转的摩擦条件下,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后以及表面淬火+低温回火后的工件磨损失重都比普通淬火件低,耐磨性高。表面淬火还可显著地降低疲劳试验时的缺口敏感性。......
2025-09-29
1.预备热处理
表面淬火前的预备热处理不仅是为淬火做准备,更是为了保证整个截面尤其是心部具备优良的性能。表面淬火前的预备热处理一般是调质或正火,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工件采用调质处理,对要求低的工件采用正火处理。预备热处理一定要严格控制表面脱碳,以免降低表面淬火硬度。
2.回火工艺
感应加热淬火后一般只进行低温回火。其目的是降低残余应力和脆性,而又不致降低硬度,一般采用的回火方式有炉中回火、自回火和感应加热回火。(https://www.chuimin.cn)
(1)炉中回火:将工件放到加热炉内进行的回火。回火温度较低,一般为150~180℃,时间为1~2h。
(2)自回火:利用缩短喷射冷却时间,使硬化层内层的残余热量传到硬化层的回火。由于自回火时间短,在达到同样硬度条件下回火温度比炉中回火温度要高80℃左右。自回火不仅简化了工艺,而且对防止淬火裂纹也很有效。自回火的主要缺点是工艺不易掌握。
(3)感应加热回火:淬火后用回火感应器进行回火加热。为了降低过渡层的拉应力,加热层的深度应比硬化层深一些,故常用中频或工频加热回火。感应加热回火比炉中回火温度高、加热时间短,显微组织中碳化物弥散度大,因此,耐磨性高,冲击韧性较好,而且容易在流水线上生产。感应加热回火要求加热速度小于15~20℃/s。
相关文章
图4-10为45钢经不同淬火处理状态的工件的平均磨损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在300转的摩擦条件下,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后以及表面淬火+低温回火后的工件磨损失重都比普通淬火件低,耐磨性高。表面淬火还可显著地降低疲劳试验时的缺口敏感性。......
2025-09-29
感应加热开始时,工件处于室温,电流透入深度很小,仅在此薄层内进行加热。与此同时,由于热传导的作用,热量向工件内部传递,加热层厚度增厚,这时工件内部的加热和普通加热相同,称为传导式加热。图4-20高频加热时工件表面涡流密度与温度的变化透入式加热较传导式加热有以下特点。加热迅速,热损失小,热效率较大。......
2025-09-29
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在金属内部形成的感应电流来加热和熔化金属的。感应电动势比感应电流更能反映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综上所述,电磁感应现象和电流的热效应即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焦耳-楞次定律为感应加热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一基本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各种类型固体金属的电磁感应加热。......
2025-09-29
实际应用中,根据工件的大小和生产工艺的不同,要求感应加热电源输出的交流电频率和功率也不相同。其中,10 kHz~100 kHz 又称为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目前,感应加热电源主要由电力电子电路组成。图3.21并联逆变电路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串联逆变电路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如图3.22 所示。图3.22串联逆变电路感应加热电源主电路将上述逆变电路中的晶闸管用电力MOSFET 或IGBT 代替,则可使电源的工作频率达到10 kHz 以上,从而得到高频感应加热电源。......
2025-09-29
金属热处理就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某一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的冷速进行冷却,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来满足工件的性能要求的技术。金属工件的加热方式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合理的加热参数是保证工件顺利进行热处理,获得最终理想组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章将讨论金属材料在热处理时的物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加热参数的确定、钢加热时的氧化与脱碳反应及控制、加热缺陷及其预防等。......
2025-09-29
感应加热工艺参数的确定步骤包括:淬火硬化深度与频率的确定、加热功率的确定、比功率的选择、加热时间或连续淬火移动速度的确定、感应加热温度的确定、冷却介质与冷却时间的确定、回火规范的确定。表2-33 相邻淬硬区域之间最小间距2.电流频率感应加热的电参数确定主要是频率和电流、电压的选择。当工件的淬火面积大于感应设备的同时加热淬火的最大面积时,应采用连续加热淬火法。......
2025-09-29
对抗激冷、激热的龟裂测试,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方法,从100℃加热至600℃然后再冷至100℃,使加热和冷却时的温差为500℃,对SKD61钢和KDAMAX钢出现开裂的次数约提高2.5倍,同时该钢的开裂长度比SKD61钢的短40%,裂纹的扩展速度减慢。该钢还具有优良的抗熔损性,在硬度为50HRC的条件下,于700℃在ADC12熔铝中保持1h,其熔损失重仅为SKD61钢的2/3,即可减小约30%。......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