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焊接件热影响区中也有可能出现过烧。过烧不仅使奥氏体晶粒剧烈粗化,而且使晶界也被严重氧化甚至局部熔化,此时不能用热处理的办法消除,只好报废、回炉重炼。...
2023-06-24 理论教育
在焊接件热影响区中也有可能出现过烧。过烧不仅使奥氏体晶粒剧烈粗化,而且使晶界也被严重氧化甚至局部熔化,此时不能用热处理的办法消除,只好报废、回炉重炼。...
2023-06-24 理论教育
图2-19为再结晶退火工艺曲线。对于冷拉、冷冲及冷镦等加工方式,常用的再结晶退火温度为Ac1以下10~20℃。低碳钢的再结晶温度为450~650℃。Q215、Q235钢的再结晶退火工艺为:加热到660~700℃,保温2~3h,炉冷至550℃出炉。对于wC<0.2%的普通碳,在冷变形时临界变形量若达到6%~15%,则再结晶退火后易出现粗晶,故应避免在此范围内进行冷变形加工。...
2023-06-24 理论教育
钢件淬火时最常见的缺陷有变形、开裂、氧化、脱碳、硬度不足或不均匀、表面腐蚀、过热、过烧以及其他按照质量检验标准规定的金相组织不合格等。下面主要讲述造成硬度不足、硬度不均匀以及其他组织缺陷的原因以及预防和补救措施。对后两种情况,如淬火后不再加工,一旦出现缺陷,很难补救。...
2023-06-24 理论教育
感应加热开始时,工件处于室温,电流透入深度很小,仅在此薄层内进行加热。与此同时,由于热传导的作用,热量向工件内部传递,加热层厚度增厚,这时工件内部的加热和普通加热相同,称为传导式加热。图4-20高频加热时工件表面涡流密度与温度的变化透入式加热较传导式加热有以下特点。加热迅速,热损失小,热效率较大。...
2023-06-24 理论教育
所谓“完全”,是指退火时钢的内部组织达到完全奥氏体化。图2-2钢的完全退火工艺曲线完全退火的目的是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以便于随后的变形加工或切削加工,并为成品工件的淬火准备适宜的显微组织。因此,完全退火是结构件最常见的预备热处理工艺之一。对此,需进行完全退火来加以改善,同时也为工件的调质处理做好组织准备。...
2023-06-24 理论教育
不完全退火是将工件部分奥氏体化后缓慢冷却的退火,包括相变区退火、亚温退火和临界区退火等。不完全退火的目的与完全退火相似,都是通过相变重结晶来细化晶粒、改善组织、去除应力、降低硬度以及改善切削性能。不完全退火由于重结晶不完全而导致细化晶粒的程度较差,但能够缩短工艺周期,降低费用,可用于晶粒未粗化的锻轧件等。...
2023-06-24 理论教育
2)硫氮共渗渗硫层只有结合在高硬度的基体上,才能充分发挥硫化物的减摩、润滑作用,因此,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硫氮共渗和硫氮碳共渗。液体硫氮共渗常用成分为20%NaCl+30%BaCl2+50%CaCl2,或在其中外加5%~10%FeS,并在盐浴底部通入氨气;处理温度为540~560℃,时间为1.5~2h。经℃×h处理,可得到0.02~0.03mm渗层。...
2023-06-24 理论教育
不同钢种的工件经渗铬处理后能获得各种优良性能,以满足不同用途的需要。渗铬后的热处理视基体材料而定,可以不考虑渗铬层,因为热处理对渗铬层组织影响不大。装箱后控制升温至1050~1100℃渗铬,保温到所需的渗层厚度后,炉冷至600~700℃,再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真空渗铬通常在0.133Pa的真空度下进行,常用温度为1100~1150℃,保温时间根据要求渗铬层的厚度而定。...
2023-06-24 理论教育
形变后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经冷形变或形变热处理后再进行化学热处理的复合热处理工艺。形变既可加速化学热处理过程,又可强化热处理效果,是一种新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形变热处理+化学热处理工艺,如低温形变淬火+渗硫、锻热淬火+渗氮和高温形变淬火+低温碳氮共渗等。表面形变处理也能促进化学热处理过程。它不仅可以改善材料表面的几何形貌和清洁度,还能去除化学覆盖层,有利于后续化学热处理。...
2023-06-24 理论教育
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Ac3以上30~50℃,经保温使之完全奥氏体化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型的组织,这种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此时正火后需进行高达700℃的高温回火,以消除应力,得到良好的力学性能。高温正火:若将铸、锻件加热到Ac3以上100~150℃的正火称为高温正火。该生产线主要用于20CrMnTi、20CrMnMoH、20CrMoH、22CrMoH等低合金结构钢的汽车、拖拉机、通用机械齿轮锻坯的等温正火处理。...
2023-06-24 理论教育
化学热处理后质量指标包括表面渗入原子浓度、层深、沿层深浓度分布和渗层组织等。这几个过程对化学热处理整体速度的影响不是等同的,一般取决于其中最慢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称为化学热处理过程的“控制因子”。...
2023-06-24 理论教育
显然马氏体组织的细化不是在钢低温形变淬火后获得强化效果的唯一原因。低温形变淬火马氏体的组织结构是从形变奥氏体继承下来的。形变奥氏体处于加工硬化状态。研究发现,形变淬火钢的强度与奥氏体加工硬化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当形变率超过10%时,位错数量的增长变缓。总之,低温形变淬火所形成的马氏体含有较高的位错密度、细小弥散的碳化物和较低的固溶碳含量。...
2023-06-24 理论教育
根据电流频率的不同,可将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分为三类。工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常用电流频率为50Hz,可获得10~15mm以上的硬化层深度,适用于大直径钢材的穿透加热及要求淬硬层深的大尺寸工件的表面淬火。对细、薄工件或合金钢齿轮,为减少变形、开裂,可将感应器与工件同时放入油槽中加热,断电后冷却,这种方法称为埋油淬火法。...
2023-06-24 理论教育
显然,快速加热时,钢种、原始组织对奥氏体成分的均匀性有很大影响。当用超快速加热时,可获得超细化晶粒。对于低碳钢,即使加热到910℃以上,在快速加热的条件下仍难以完成奥氏体的均匀化,有时甚至会在淬火钢中出现铁素体。...
2023-06-24 理论教育
固体物质能自动把周围气体或液体分子、离子或活性原子吸引到固体表面上,这种现象称为固体的吸附。渗入元素的活性原子被工件表面吸附溶入或形成化合物,其他产物发生解吸,离开表面,通过界面层重新进入介质中。作热运动的CO分子不断冲刷钢件表面,当具有一定能量的CO分子冲入到Fe晶格表面原子的引力场范围之内时,将被铁表面晶格捕获而发生吸附。...
2023-06-24 理论教育
图4-10为45钢经不同淬火处理状态的工件的平均磨损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在300转的摩擦条件下,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后以及表面淬火+低温回火后的工件磨损失重都比普通淬火件低,耐磨性高。表面淬火还可显著地降低疲劳试验时的缺口敏感性。...
2023-06-24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