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选择淬火介质和冷却方式的原则与确认

选择淬火介质和冷却方式的原则与确认

【摘要】:实际上很难得到同时能满足上述这些要求的淬火介质。在实践中,往往把淬火介质的选择与冷却方式的确定结合起来考虑。例如,根据钢材不同温度区域对冷却速度的不同要求,在不同温度区域采用不同淬火介质的冷却方式,具体内容在淬火工艺方法一节中介绍。

淬火工件的冷却应从材料的淬透层深度要求、淬透性、淬火介质以及淬火工艺方法等综合考虑。

淬火介质的选择,首先,应按工件所采用的材料及其淬透层深度的要求,通过一定的图表来进行选择;其次,要考虑减小淬火过程中的变形和开裂倾向。结合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及淬火本质选择淬火介质时,还应考虑其冷却特性,即淬火介质应作如下选择:在相当于被淬火钢的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区有足够的冷却能力,而在马氏体转变区其冷却速度可以较缓慢。此外,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在使用过程中应该稳定,长期使用和存放不易变质,价格低廉,来源丰富,且无毒、无环境污染

实际上很难得到同时能满足上述这些要求的淬火介质。在实践中,往往把淬火介质的选择与冷却方式的确定结合起来考虑。例如,根据钢材不同温度区域对冷却速度的不同要求,在不同温度区域采用不同淬火介质的冷却方式,具体内容在淬火工艺方法一节中介绍。又如,为了破坏蒸汽膜,以提高高温区的冷却速度,采用强烈搅拌或喷射冷却的方式等。

此外,淬火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工件要根据形状选用合适的淬入介质方式。选择合适方式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工件得到最均匀的冷却;以最小阻力方向淬入;保证工件的重心稳定。

常见形状的工件淬入介质的具体方式如下。

(1)厚薄不均的工件,厚的部分先淬入;

(2)细长工件一般应垂直淬入;

(3)薄而平的工件应侧放着淬入;

(4)薄壁环状零件沿其轴线方向淬入;

(5)闭腔或盲孔工件使腔口或孔向上淬入;

(6)截面不对称的工件应以一定角度斜着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