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pH值对金属腐蚀速度的影响往往取决于该金属的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对pH值的依赖关系。但是H2S对铝没有腐蚀。......
2025-09-29
铜液脱氧就是去除铜液中的O元素,也就是将铜液中的氧化亚铜还原为铜。铜合金在熔炼过程中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熔池表面生成大量氧化亚铜。氧化亚铜具有两个特点,其一,能溶解在铜液中;其二,分解压力很高。
溶解在铜液中的氧化亚铜会引起“氢脆”,降低合金的力学性能。氧化亚铜在熔池表面形成后将不断往铜液中溶解,浇注完后,当温度降至1066℃时,氧化亚铜会与铜合金的初生α相形成共晶体,这些共晶体分布在晶界,使铜合金变脆。若铜液中还含有氢气,凝固时氧化亚铜与氢气就会同时大量析出,并在晶界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水蒸气。凝固过程中水蒸气的压力随着晶界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一方面会引起铸件膨胀导致组织疏松,并产生大量气孔,另一方面在晶粒之间引发大量的微裂纹,导致晶粒间结合力降低,使铜变脆。若后续的热处理是在含氢的还原性气氛中进行,氢能渗入铜并与氧化亚铜反应使铜变脆。这种因为氧化亚铜与氢气反应使铜严重脆化的现象叫做“氢脆”。
高温时铜的氧化速度显著提高,铜液中将含有大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的分解压比Al、Mg、Mn和Si等合金元素的氧化物的分解压高得多。熔炼时若在除去氧化亚铜之前加入这些合金元素,由于氧化亚铜的分解压很高,合金元素会被氧化亚铜氧化,氧化亚铜则还原为铜。生成的合金元素的氧化物悬浮在铜液中,严重影响熔炼质量。
1.脱氧剂
铜合金的脱氧过程就是往铜液中加入一种与O的亲和力比铜更强的元素,把氧化亚铜中的铜还原出来,生成的脱氧产物上浮至液面以浮渣的方式被清理的过程。加入的与O的亲和力更强且能还原铜的物质就是脱氧剂。
脱氧剂可浮在熔池表面脱氧,也可溶解在铜合金熔体中进行脱氧。漂浮在熔池表面的脱氧剂基本上不溶于熔体,脱氧作用仅仅在与熔池接触的表面进行,因此脱氧速度比较慢。由于不与熔体大面积接触,因此不会降低合金的质量。常用的这类脱氧剂主要有木炭、碳化钙、硼化镁、硼酐等。近几年煤粉还原取代木炭粉的生产实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溶解在熔体中的脱氧剂几乎能与熔池内任何位置的氧化亚铜反应,因此脱氧速度快、脱氧效果好。其缺点是未反应完的脱氧剂将残存在熔体内部,最终以夹杂的形式出现在铸件内部,对合金的力学性能造成很大的破坏。常用的这类脱氧剂主要有P、Al、Mn、Si、Mg、Ca、Ti等。这些元素以纯金属或中间合金的方式加入熔体,脱氧后形成气态、液态或固态化合物。生成的气态和液态化合物很容易从熔体中逸出,而固态细小化合物颗粒不仅难以与熔体分离,而且还会增加熔体的粘度,降低合金的铸造流动性,对于这类脱氧剂要严格控制其加入量。
能作为脱氧剂使用的物质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首先,脱氧剂的氧化物的分解压力必须低于氧化亚铜,与氧化亚铜分解压力相差越大,脱氧反应就会越完全、速度越快。第二,加入的脱氧剂不能损害铜或铜合金的性能。加入的脱氧剂绝大部分会与氧化亚铜反应脱氧,总会有微量的未反应而最终残留在铜液中,有的元素对合金的性能有好处或无明显害处,但有的元素对合金的性能危害很大,如Al、Sb、As、Si等元素对锡青铜的性能影响很大。因此,使用时要针对合金的种类,合理选择脱氧剂。第三,脱氧后的生成物熔点要低,且不溶于铜液,其密度也要比铜合金的密度低,这样才有利于从熔池内上浮到液面,并最终被去除。
2.沉淀脱氧
若加入的脱氧剂能溶解在熔体中,对整个熔体进行脱氧,这类脱氧方法就称为沉淀脱氧。它比扩散脱氧的速度要快的多,脱氧也更为彻底,但如果脱氧产物不能清除,将增加合金的杂质含量,降低合金性能。
磷铜脱氧属于典型的沉淀脱氧。Zn和Al虽然是铜液的优良脱氧剂,但除了普通黄铜和铝青铜外,一般的铜合金都需要加磷铜脱氧,因此磷脱氧是铜合金熔炼生产中最为常用的脱氧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磷铜脱氧的原理和工艺。
磷一般不以单质的方式加入,而是做成含P8%~14%的磷铜中间合金。磷铜中间合金由Cu3P与(α+Cu3P)共晶体组织组成,其中Cu3P质地硬而脆,P含量越高,中间合金脆性越大,使用时更容易破碎成小块。
磷铜加入熔体后,由于P的沸点低,将被蒸发为P蒸气。首先进行的脱氧反应便是P蒸气与Cu2O的反应:
生成的P2O5的沸点在370℃左右,因此以气态的方式存在铜液中,形成的P2O5气泡一部分上升到熔池液面排除,另一部分则与Cu2O反应,继续脱氧:(https://www.chuimin.cn)
生成的P2O5的沸点在370℃左右,因此以气态的方式存在铜液中,形成的P2O5气泡一部分上升到熔池液面排除,另一部分则与Cu2O反应,继续脱氧:
若熔体中Cu2O的含量偏高,P蒸气逸出缓慢,P可以直接与Cu2O反应:
若熔体中Cu2O的含量偏高,P蒸气逸出缓慢,P可以直接与Cu2O反应:
两个反应中生成的CuPO3熔点低,密度小,以液态分布在熔体中,很容易聚集上浮并排出。
实际生产中,磷铜脱氧剂的加入量由炉料的质量和磷铜中间合金的P含量来决定,也与合金的种类、熔炼工艺、浇注工艺有关。熔炼锡青铜时P的加入量(质量分数)比其他铜合金要高,一般在0.07%~0.1%范围内。在氧化除气精炼后的铜液必须脱氧,熔炼气氛对加P量有影响:弱氧化气氛下,wP=0.04%~0.06%;氧化气氛下熔炼,wP=0.06%~0.1%;采用氧化剂熔炼,wP=0.15%~0.2%。铸造工艺对加P量也有影响:采用砂型浇注铜合金,wP=0.03%~0.04%时脱氧效果较好;采用金属型浇注铜合金,wP=0.05%~0.06%为宜。含有微量残余P的纯铜或铜合金的导电性能将大幅降低,因此,电工器材用的纯铜和铜合金不适合用磷铜来脱氧。
磷铜一般分两次加入。第一次加磷铜是在纯铜熔化后温度达到1150~1200℃时,磷铜加入量为总量的2/3,其主要作用是减少合金元素的氧化,降低氧化夹杂的含量。因为只有铜液中溶解的氧化亚铜经P还原后再加入合金元素,合金元素才不会被氧化亚铜氧化。第二次加P是在浇注前,磷铜的加入量为剩余的1/3,其主要作用是精炼脱氧。P加入熔体形成的P2O5能与铜液中的高熔点氧化物SiO2和Al2O3形成低熔点的复合化合物,如SiO2·P2O5和Al2O3·P2O5等,这些复合化合物很容易从熔体中上浮并排除。
3.扩散脱氧
对于不溶于铜液的脱氧剂,脱氧反应只能通过溶解在铜液中的氧化亚铜不断向熔池表面扩散来进行,因此成为扩散脱氧。氧化亚铜的密度比铜小,易于上浮到熔池表面。熔池表面的氧化亚铜不断被还原,浓度不断降低,浓度差的存在使熔池内部氧化亚铜不断往熔池表面扩散。如1200℃的铜液在木炭覆盖下保持20min,铜液中氧化亚铜的质量分数由0.7%降至0.5%。虽然扩散脱氧的速度较慢,但不会对熔体产生污染。以木炭、硼化镁、碳化钙等为脱氧剂的脱氧均属于扩散脱氧,具体的化学反应是:
两个反应中生成的CuPO3熔点低,密度小,以液态分布在熔体中,很容易聚集上浮并排出。
实际生产中,磷铜脱氧剂的加入量由炉料的质量和磷铜中间合金的P含量来决定,也与合金的种类、熔炼工艺、浇注工艺有关。熔炼锡青铜时P的加入量(质量分数)比其他铜合金要高,一般在0.07%~0.1%范围内。在氧化除气精炼后的铜液必须脱氧,熔炼气氛对加P量有影响:弱氧化气氛下,wP=0.04%~0.06%;氧化气氛下熔炼,wP=0.06%~0.1%;采用氧化剂熔炼,wP=0.15%~0.2%。铸造工艺对加P量也有影响:采用砂型浇注铜合金,wP=0.03%~0.04%时脱氧效果较好;采用金属型浇注铜合金,wP=0.05%~0.06%为宜。含有微量残余P的纯铜或铜合金的导电性能将大幅降低,因此,电工器材用的纯铜和铜合金不适合用磷铜来脱氧。
磷铜一般分两次加入。第一次加磷铜是在纯铜熔化后温度达到1150~1200℃时,磷铜加入量为总量的2/3,其主要作用是减少合金元素的氧化,降低氧化夹杂的含量。因为只有铜液中溶解的氧化亚铜经P还原后再加入合金元素,合金元素才不会被氧化亚铜氧化。第二次加P是在浇注前,磷铜的加入量为剩余的1/3,其主要作用是精炼脱氧。P加入熔体形成的P2O5能与铜液中的高熔点氧化物SiO2和Al2O3形成低熔点的复合化合物,如SiO2·P2O5和Al2O3·P2O5等,这些复合化合物很容易从熔体中上浮并排除。
3.扩散脱氧
对于不溶于铜液的脱氧剂,脱氧反应只能通过溶解在铜液中的氧化亚铜不断向熔池表面扩散来进行,因此成为扩散脱氧。氧化亚铜的密度比铜小,易于上浮到熔池表面。熔池表面的氧化亚铜不断被还原,浓度不断降低,浓度差的存在使熔池内部氧化亚铜不断往熔池表面扩散。如1200℃的铜液在木炭覆盖下保持20min,铜液中氧化亚铜的质量分数由0.7%降至0.5%。虽然扩散脱氧的速度较慢,但不会对熔体产生污染。以木炭、硼化镁、碳化钙等为脱氧剂的脱氧均属于扩散脱氧,具体的化学反应是:
相关文章
依靠其他物理作用的精炼方法,统称为非吸附精练,其特点是同时对全部铝液起精炼作用。当超声波发生器功率足够时,作用范围可达全部铝液,净化效果好。由于要配备超声波发生器,消耗一定功率,故不易在生产中获得推广。非吸附精炼方法见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尚有直流电除气,旋转电磁场除气,金属钛屑除气等,它们或者由于净化效果欠佳,或者由于设备、工艺复杂,成本高,都没有得到工业上的应用。......
2025-09-29
在LED照明系统中,产生的热功率可通过3种常规的传导对流和辐射方式消耗。在层厚为L、表面面积为S的简单情况下,因传导方式形成的热阻为式中,KT为层所用材料的热导率。对流方式产生的热阻为式中,hc为热对流传导系数。从以上列出的公式,我们将主要关注下列原理:1)传导方式的散热量显然为材料内部热导率的函数;密封材料的部分物理性质列于5.7.1节的表格中。2)散热量与交换表面的面积成正比,与使用的热传递方式无关。......
2025-09-29
颗粒性结合淀粉合成酶与直链淀粉的合成有关,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则与支链淀粉的合成有关。这些参与支链淀粉合成的酶存在相互作用,所以支链淀粉合成的机理较为复杂。至今已有不少研究者在不同突变体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支链淀粉的合成模式。分析分支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脱分支酶的活性对支链淀粉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对淀粉生物合成机理的了解。......
2025-09-29
不同用途的弹药, 其威力要求也是不同的。弹药的威力大, 可以相应地减少弹药消耗量, 缩短完成战斗任务的时间。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 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弹药威力的大小, 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总的来说, 具体威力标准的提出与目标类型、弹药毁伤机理和战术使用等因素相关。表1-2弹药的威力指标影响弹药威力大小的因素有很多, 对具体弹药应当进行具体的分析。对此, 将在以后各章中分别予以说明。......
2025-09-29
染色是指使纺织品获得一定色牢度的加工处理过程。在这个阶段,染料离开染液向纤维表面转移,在氢键力、范德瓦尔斯力、库仑力等的作用下,纤维与染料微粒之间产生吸附作用。但是,温度过高,织物纤维的空隙过大,反而使得一部分已经吸附于纤维的染料又回到染液中,不利于染色。染料的扩散速率快,上染时间就会减少,有利于减少染色过程中因染色条件控制不当而造成的影响。染料和纤维的结合牢固程度影响上色的牢度。......
2025-09-29
分析研究影响年径流量的因素,对年径流量的分析与计算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因素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年径流量,一方面通过流域蓄水变量ΔW影响年径流量的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对气候因素的影响间接地对年径流量发生作用。所以,高程的增加对降水和蒸发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将使年径流量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大。这些人类活动在改变年径流量的同时也改变了径流的年内分配。......
2025-09-29
图2.24活性药型罩锥角对活性射流头部速度的影响活性药型罩锥角不同时,活性射流速度分布及温度分布数值模拟结果如图2.25和图2.26所示。此外,从图2.25和图2.26中还可看出,活性药型罩锥角对活性射流成形形貌也有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活性药型罩锥角的增加可降低活性射流速度梯度,从而提高活性射流的凝聚性以及连续性。......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