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合金液纯净,氧化夹杂、气体、熔剂夹杂含量低。例如,对于ZL101等亚共晶Al-Si合金来说,在铝液温度高于780℃时,氧化量会显著增加。熔化、保温、浇注时间的长短对铝合金的氧化也有较大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铝液的氧化有较大的影响。而wSi超过4%,则又使合金液的氧化量增加,这是因为此时生成了SiO2。实验结果表明,不管三元还是多元铝合金,只要其中添加了Mg,Mg就会首先被氧化。铝合金中的气体并不来源于炉气组成中的氢。......
2023-06-22
铜及其合金在熔炼时具有氧化性、挥发性、吸气性和吸杂性。
1.氧化性
金属氧化性强弱是由氧化物生成自由能变化、分解压力或氧化物的生成焓决定的。氧化物生成自由能变化和分解压力越小,金属越容易氧化。铜合金的熔炼温度通常在1000℃以上,在这一温度下,CuO的分解压约为0.01Pa,远低于大气中氧的分解压21000Pa,因此在空气氛围中熔炼铜及其合金,将难以避免氧化。
反应生成的氧化亚铜(Cu2O)有以下三个特点:
1)在熔炼温度下不断溶入铜液,将O带入合金液,直到饱和溶解度为止,此时不再溶解,而以游离的Cu2O浮在铜液表面(Cu2O密度约为6g/cm3,轻于一般铜合金)。
2)O在固态纯铜中的溶解度极小,在O含量极微的情况下,和α铜形成共晶体、共晶点的O含量为0.39%。当溶有O的铜液凝固时,O又以(α+Cu2O)共晶体形式析出在α-Cu的晶界上。这种脆性Cu2O夹杂物使铜的塑性和导电性能显著降低,如果合金中含有H,则Cu2O和H在凝固阶段将大量析出,并在晶界处产生以下化学反应:
反应生成的氧化亚铜(Cu2O)有以下三个特点:
1)在熔炼温度下不断溶入铜液,将O带入合金液,直到饱和溶解度为止,此时不再溶解,而以游离的Cu2O浮在铜液表面(Cu2O密度约为6g/cm3,轻于一般铜合金)。
2)O在固态纯铜中的溶解度极小,在O含量极微的情况下,和α铜形成共晶体、共晶点的O含量为0.39%。当溶有O的铜液凝固时,O又以(α+Cu2O)共晶体形式析出在α-Cu的晶界上。这种脆性Cu2O夹杂物使铜的塑性和导电性能显著降低,如果合金中含有H,则Cu2O和H在凝固阶段将大量析出,并在晶界处产生以下化学反应:
反应生成的水蒸气促使铸件在凝固时膨胀、组织疏松、产生大量气孔和晶间显微裂纹,引起纯铜严重脆化(氢脆)。
3)与铜液中的大多数合金的氧化物相比,Cu2O的分解压要高得多,因此这些合金元素将与溶入铜液中的O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如Al2O3、SiO2、MnO、ZnO、SnO、PbO、P2O5。这些氧化物大多熔点很高,以固态悬浮弥散在铜液中,不易自行排出,以致在铸件中形成夹杂物而降低其力学性能和气密性。
2.吸气性
气体(主要是H2和O2)在铜合金熔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熔炼温度越高则铜液吸气量越大。因此,在保证铸件成形完整的前提下应当尽量降低熔炼温度,缩短浇注前的停留时间。研究表明,铜合金中的一些元素,如Ni、Fe、Mn等对H有很强的亲和力,这些元素的存在提高了合金的含气量。而一些与气体亲和力小的元素,如Al、Sn、Zn、Pb等对合金的含气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1)铜与H的作用
H在铜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凝固时H的溶解度降低,析出H2形成气孔。H含量不高时形成分散的细小针孔,而当H含量很高时,将形成集中的大气泡。
铜液中的H主要来自炉气中的游离氢(水蒸气分解)及碳氢化合物(煤气、重柴油挥发物)。碳氢化合物与铜液相遇很易分解成C及H,析出的H即溶入铜液。
铜液中加入不同元素,对H的溶解度有不同影响。某些合金元素如Sn、Al能减少H在铜中的溶解度,而Ni则增加溶解度。铜液中含P时,将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的H即溶入铜液中。所以P含量高的铜合金易增加H2气孔。含Zn的铜液虽会发生Zn与水蒸气的反应而析出H,但因Zn的蒸气压较大,含Zn化合物也汽化,使H在铜液中的溶解度显著降低。当合金中Zn含量较高时,能完全防止溶氢发生,因而避免了H2气孔的产生。
(2)铜与水蒸气的作用
水蒸气不能直接溶入铜液中,但在熔化状态下,水蒸气能与铜液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生成的水蒸气促使铸件在凝固时膨胀、组织疏松、产生大量气孔和晶间显微裂纹,引起纯铜严重脆化(氢脆)。
3)与铜液中的大多数合金的氧化物相比,Cu2O的分解压要高得多,因此这些合金元素将与溶入铜液中的O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如Al2O3、SiO2、MnO、ZnO、SnO、PbO、P2O5。这些氧化物大多熔点很高,以固态悬浮弥散在铜液中,不易自行排出,以致在铸件中形成夹杂物而降低其力学性能和气密性。
2.吸气性
气体(主要是H2和O2)在铜合金熔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熔炼温度越高则铜液吸气量越大。因此,在保证铸件成形完整的前提下应当尽量降低熔炼温度,缩短浇注前的停留时间。研究表明,铜合金中的一些元素,如Ni、Fe、Mn等对H有很强的亲和力,这些元素的存在提高了合金的含气量。而一些与气体亲和力小的元素,如Al、Sn、Zn、Pb等对合金的含气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1)铜与H的作用
H在铜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凝固时H的溶解度降低,析出H2形成气孔。H含量不高时形成分散的细小针孔,而当H含量很高时,将形成集中的大气泡。
铜液中的H主要来自炉气中的游离氢(水蒸气分解)及碳氢化合物(煤气、重柴油挥发物)。碳氢化合物与铜液相遇很易分解成C及H,析出的H即溶入铜液。
铜液中加入不同元素,对H的溶解度有不同影响。某些合金元素如Sn、Al能减少H在铜中的溶解度,而Ni则增加溶解度。铜液中含P时,将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的H即溶入铜液中。所以P含量高的铜合金易增加H2气孔。含Zn的铜液虽会发生Zn与水蒸气的反应而析出H,但因Zn的蒸气压较大,含Zn化合物也汽化,使H在铜液中的溶解度显著降低。当合金中Zn含量较高时,能完全防止溶氢发生,因而避免了H2气孔的产生。
(2)铜与水蒸气的作用
水蒸气不能直接溶入铜液中,但在熔化状态下,水蒸气能与铜液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生成的Cu2O溶入铜液,而H以原子态[H]溶入铜液。
3.吸杂性
在熔炼过程中,铜合金熔体直接与熔炼工具以及熔剂直接接触,因此很容易吸收夹杂。选择酸性炉衬熔炉熔炼各种铜合金,合金的Si含量增加;利用含S的煤气或者重柴油燃料熔炼铜合金,则会明显提高铜合金中S的含量;木炭和米糠在熔炼时常作为覆盖剂使用,它们会增加铜合金的C含量和P含量。而这些杂质的存在使得材料的化学成分变差,降低材料的使用性能。
铜合金在熔炼过程中所存在的上述特点都会降低熔炼质量,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将损失降至最低。
反应生成的Cu2O溶入铜液,而H以原子态[H]溶入铜液。
3.吸杂性
在熔炼过程中,铜合金熔体直接与熔炼工具以及熔剂直接接触,因此很容易吸收夹杂。选择酸性炉衬熔炉熔炼各种铜合金,合金的Si含量增加;利用含S的煤气或者重柴油燃料熔炼铜合金,则会明显提高铜合金中S的含量;木炭和米糠在熔炼时常作为覆盖剂使用,它们会增加铜合金的C含量和P含量。而这些杂质的存在使得材料的化学成分变差,降低材料的使用性能。
铜合金在熔炼过程中所存在的上述特点都会降低熔炼质量,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将损失降至最低。
有关有色金属熔炼入门与精通的文章
2)合金液纯净,氧化夹杂、气体、熔剂夹杂含量低。例如,对于ZL101等亚共晶Al-Si合金来说,在铝液温度高于780℃时,氧化量会显著增加。熔化、保温、浇注时间的长短对铝合金的氧化也有较大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铝液的氧化有较大的影响。而wSi超过4%,则又使合金液的氧化量增加,这是因为此时生成了SiO2。实验结果表明,不管三元还是多元铝合金,只要其中添加了Mg,Mg就会首先被氧化。铝合金中的气体并不来源于炉气组成中的氢。......
2023-06-22
若在镁液中添加少量的Be可以提高镁熔体的抗氧化能力。这是因为Be是镁的表面活性元素,富集于镁熔体表面,致使熔体表面含Be量为合金的10倍,并优先氧化。BeO的致密度系数α=1.7l,故BeO充填于氧化膜孔隙中形成致密的复合氧化膜。氮还能与镁合金中的元素反应,生成氮化物,形成非金属夹渣,影响金属的纯度,直接影响合金的耐蚀性和组织上的稳定性。实验研究表明,在700℃下采用密封坩埚熔炼镁合金,CO2的防护性尚好。......
2023-06-22
尽管各种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不尽相同,但都应当遵循如下所示的一般原则:1)准备好炉料和熔剂。对熔炼炉进行检查、修补和清理,坩埚预热到一定温度方可加料,熔炼工具刷涂料烘干后再使用。铜合金熔体氧化和吸气严重,最好是在中性或微氧化性的炉气中熔炼,在炉内停留时间要短,达到出炉温度后尽快浇注。出炉前要分析化学成分、检查合金的含气量,出炉后进行弯曲试验和断口试验。熔炼过不同合金的小坩埚要分开,不能混用。......
2023-06-22
熔炼铜及其合金的主要原料一般有新金属、废料和中间合金。表4-9 一些常用的铜中间合金锭的化学成分以及物理性能废料废料又称回炉料,它包括加工废料和商业废料。第三种则是将各种金属分开同时熔炼,再将它们混合得到中间合金。......
2023-06-22
注意铜合金的熔炼温度在1200℃左右。碎屑散料应压实或制成团使用,以得到尽量较小材料的表面积;采用高温快速熔化,缩短熔炼时间;易氧化易挥发的合金元素应以中间合金的方式最后加入熔体中,熔炼黄铜时应当低温加锌;适当的炉膛压力可降低金属熔体挥发量。利用工频感应电炉和反射炉熔炼纯铜,两者造成的损耗分别为0.5%和0.8%左右。......
2023-06-22
受制于气流扩散速度的燃烧称为扩散燃烧。图2-2 CO系各反应的ΔG0及KP随温度的变化在还原带,高于705℃,反应即可进行,而低于705℃时,CO2不能还原。碳的燃烧产物主要是CO2,当逐渐到达氧化带上部,氧气浓度下降,C、O2分子碰撞的次数大幅减少时,CO才能逐渐增多。假设O2、CO2、CO等气体的体积分数仅沿底焦的高度变化,且在底焦横截面上均匀分布。......
2023-06-24
表4-11 铜合金熔炼时各种合金元素的烧损率2.配料的计算过程一般的计算方法是以100kg熔炼产品为目标,将计算结果乘以一个系数得到实际所需配料量的。8)核算杂质含量是否符合合金要求,确定最终的配料单。对于易损耗的合金元素,应当把熔炼中的实际烧损率计入计算成分。前一种计算简单,用于新金属、中间合金和厂内合格旧料的配料计算,生产中多采用这种方法。......
2023-06-22
在合金的真空熔炼过程中,元素的挥发损失将主要是Al元素的挥发损失。真空熔炼的目的是避免气氛中间隙元素对合金的污染,而TiAl合金熔体中的主要成分铝具有较高的饱和蒸气压,在真空熔炼过程中极易产生挥发损失,严重影响合金成分的准确性,而且挥发产物污染真空系统。因此熔炼TiAl合金时,为了防止合金熔体中铝的沸腾,真空度不宜过高,应不超过临界值。......
2023-06-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