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采取何种加工工艺,采用何种精度的加工设备,无论操作工人的技术有多高,要使加工所得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完全达到理想的要求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几何误差越大,零件的几何参数的精度越低,其质量也越低。为了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和使用要求,有必要对零件规定几何公差,用以限制几何误差。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我国根据国际标准ISO1101制订了有关几何公差的新国家标准。......
2025-09-29
1.形状公差
形状公差是单一实际被测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形状公差带是单一实际被测要素允许变动的区域。形状公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4个项目。
直线度公差用于限制平面内或空间直线的形状误差。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的不同,可分别提出给定平面内、给定方向上和任意方向的直线度要求。
平面度公差用于限制被测实际平面的形状误差。
圆度公差用于限制回转表面(如圆柱面、圆锥面、球面等)的径向截面轮廓的形状误差。
圆柱度公差用于限制被测实际圆柱面的形状误差。
典型的形状公差带见表4-4。
表4-4 形状公差带

续表

形状公差带的特点是不涉及基准,其方向和位置随实际要素不同而浮动。
2.轮廓度公差
轮廓度公差分为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轮廓度无基准要求时为形状公差,有基准要求时为位置公差。
线轮廓度公差是用于限制平面曲线(或曲面的截面轮廓)的形状误差。
面轮廓度公差是用于限制一般曲面的形状误差。
轮廓度公差带的定义和标注示例如表4-5所示。无基准要求时,其公差带的形状只由理论正确尺寸(带方框的尺寸)确定,其位置是浮动的;有基准要求时,其公差带的形状和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和基准确定,公差带的位置是固定的。
表4-5 轮廓度公差带

3.方向公差
方向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其具有确定方向的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准及理论正确尺寸(角度)确定。当理论正确角度为0°时,称为平行度公差;为90°时,称为垂直度公差;为其他任意角度时,称为倾斜度公差。这三项公差都有面对面、线对线、面对线和线对面几种情况。表4-6列出了部分方向公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解释。
表4-6 方向公差带

续表
(https://www.chuimin.cn)
方向公差带具有如下特点:
(1)方向公差带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而其位置往往是浮动的。
(2)方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功能。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被测要素给出方向公差后,通常不再对该要素提出形状公差要求。需要对被测要素的形状有进一步的要求时,可再给出形状公差,且形状公差值应小于方向公差值。
4.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其具有确定位置的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理想要素的位置由基准及理论正确尺寸(长度或角度)确定。当理论正确尺寸为零,且基准要素和被测要素均为轴线时,称为同轴度公差(若基准要素和被测要素的轴线足够短,或均为中心点时,称为同心度公差);当理论正确尺寸为零,基准要素或(和)被测要素为其他中心要素(中心平面)时,称为对称度公差:在其他情况下均称为位置度公差。表4-7列出了部分位置公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解释。
位置公差带具有如下特点:
(1)位置公差带相对于基准具有确定的位置,其中,位置度公差带的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同轴度和对称度的理论正确尺寸为零,图上可省略不注。
(2)位置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状的功能。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被测要素给出位置公差后,通常对该要素不再给出方向公差和形状公差。如果对方向和形状有进一步要求,则可另行给出方向或(和)形状公差,但其数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
表4-7 位置公差带

续表

5.跳动公差
与方向、位置公差不同,跳动公差是针对特定的检测方式而定义的公差特征项目。它是被测要素绕基准要素回转过程中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也就是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指示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的允许值。跳动公差可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地回转一周时,由固定的指示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圆跳动公差是以上测量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圆跳动又分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斜向圆跳动三种。
全跳动公差是被测要素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地连续多周旋转,同时指示表做平行或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直线移动时,在整个表面上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全跳动分为径向全跳动和端向全跳动两种。
跳动公差适用于回转表面或其端面。
表4-8列出了部分跳动公差带的定义、标注示例和解释。
表4-8 跳动公差带

续表

跳动公差带具有如下特点:
(1)跳动公差带的位置具有固定和浮动双重特点,一方面公差带的中心(或轴线)始终与基准轴线同轴,另一方面公差带的半径又随实际要素的变动而变动。
(2)跳动公差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的作用。例如,端面全跳动公差可同时控制端面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和它的平面度误差;径向全跳动公差可控制同轴度、圆柱度误差。
相关文章
无论采取何种加工工艺,采用何种精度的加工设备,无论操作工人的技术有多高,要使加工所得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完全达到理想的要求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几何误差越大,零件的几何参数的精度越低,其质量也越低。为了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和使用要求,有必要对零件规定几何公差,用以限制几何误差。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我国根据国际标准ISO1101制订了有关几何公差的新国家标准。......
2025-09-29
上极限偏差与下极限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由于公差或偏差的数值比公称尺寸的数值小得多,在图中不便用同一比例表示,同时为了简化,在分析有关问题时,不画出孔、轴的结构,只画出放大的孔、轴公差区域和位置,采用这种表达方法的图形称为公差带图,如图2-4所示。通常零线位置表示公称尺寸,正偏差位于零线上方,负偏差位于零线的下方。......
2025-09-29
据此,焊接工艺评定的程序,如图8-8所示。根据工艺评定施焊记录、无损检测记录、热处理记录和接头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记录,整理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报告。......
2025-09-29
几何公差的研究对象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一般在研究形状公差时,涉及的对象有线和面两类要素,在研究位置公差时,涉及的对象有点、线和面三类要素。几何公差就是研究这些要素在形状及其相互间方向或位置方面的精度问题。图4-4基准要素和被测要素4.按功能关系分类单一要素指仅对被测要素本身给出形状公差的要素。......
2025-09-29
当焊缝冷却后收缩,由于受到接头周围金属的限制,而不能自由收缩时受到拉伸,产生拉应力,即焊接残余应力。控制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方法如下:1.机械拉伸法焊后对焊接构件进行加载,使焊接接头中的不协调应变区进行拉伸到屈服,从而减少由焊接引起的拉伸残余应力,使内应力有所降低。......
2025-09-29
论点 论文对某种论述中的确定性意见及支持意见的理由。论文命题的选择,是把在生产实践中已经解决的各种生产问题、工作问题和技术问题,进行总结整理,然后再上升为理论,达到指导今后生产和工作的目的。技术保密 论文中涉及保密问题时,应本着既慎重,又有利于技术传播和推广的精神妥善处理。......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