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看穿名利才能看穿忧患人生在世,有一样很难挣脱的羁绊,那就是名利。因为在作诗者看来,严光的所为,尽管不是求利,却仍有求名之嫌。要解决矛盾,似乎在于将两者都看穿。我们可以不去深究作者的人格和功业,只是能从他的这首词中认识到:看穿名利才能看穿忧患。......
2025-09-30
休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从“商女不知亡国恨”得到的启发
杜牧的《泊秦淮》是很有名的七绝: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诗所写到的《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作。人谓其“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是“诗谶”,因为陈后主的确是享乐不久就政权覆亡。杜牧是很重视南朝的历史教训的,他的这首《泊秦淮》诗,就是借历史来警告晚唐的当政者,表明了自己对于国事的隐忧。从表面看,好像是责备歌女们不知好歹,竟然还演唱前朝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而实际上是作者用曲笔谴责那些在座中听得津津有味的官僚贵族,是他们在晚唐的多事之秋不以国事为重,而是征歌逐舞,寻欢作乐,从中可见诗人对于大厦将倾的预感。
多少年来,“商女不知亡国恨”成了被人沿用不已的诗句,用来概括形势危殆却歌舞升平的特殊现象。在北宋被金政权灭亡后,许多人都对历史进行了反思,其中颇有胡乐乱政的看法。当然,我们今天不能简单的看待北宋灭亡的原因,宋徽宗喜好文艺只是荒政误国的一个缘由,以偏概全是不可取的。但是,历史上又的确是有过不少因沉迷于歌舞享乐而导致亡国亡身的例子。在南宋时期,一些较清醒的政治家或官员,对此都是会有感触的,尤其在某些特殊场合,还会激发出忧国之情。范成大的《鹧鸪天》似乎就是这样一首词:
休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从今袅袅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https://www.chuimin.cn)
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此词是作者离开广西经略安抚使兼静江知府任,将赴成都任四川制置使时所写,显然,是别宴上所作。首句所说的“银貂小契丹”是一种少数民族的舞蹈,穿白色的貂裘和绣靴是这种舞蹈的服装特点。王安石有《出塞》诗;“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而范成大也有《次韵宗伟阅番乐》诗:“绣靴画鼓留花住,看舞春风小契丹。”都可证。而且可以知道这种舞蹈很美,很吸引人。之所以“休舞”,是因为“满堂宾客尽关山”,参加宴会的都不是本地人,正如王勃《滕王阁序》所说:“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客中送客将会更使离愁加重。带着深深的离愁而去,今后谁还能欣赏这袅袅盈盈的美妙舞蹈,认认真真的看这样的演出呢?
下片说,要将流泪写出来是容易的,但真正写出心中的愁绪就很难了。潇水和湘江上的斑竹,枝上斑斑驳驳,就好像人的泪痕一样,一眼就能看见。但是,泪水是因为内心的痛苦而流的,要看见人的内心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江淹写过《拟休上人怨别》,有“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句,此词的“碧云日暮无书寄”即化用江诗。意思是,我在今后恐怕很难收到你们的来信了,只有看着日暮的碧云,空中的寒烟,和寥落、孤单的大雁。
不可否认,此词是写别情之作,但是,我们又应结合作者的为人,作论世而知人的理解。范成大不但是“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而且在写此词之前五年(1170),曾有过出使金国而不屈其节的经历,他在《州桥》一诗中写道:“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对北方的遗民怀着深切的同情。所以,我们应越过别情这一层,而要进一步看到更深的意蕴。契丹曾建立强大的辽国,长期在对宋朝的战争中处于优势,但却亡于金人。如今,欣赏“银貂小契丹”的舞蹈,难道不会想起契丹民族曾有过的强盛时期?他们当年虎视宋朝时,是多么不可一世,而亡国后,却成了女真人的奴隶。今天在欣赏“银貂小契丹”的表演,是不是会有些类似“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感慨呢?恐怕很难说完全没有!倘如此,“从今袅袅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就不仅是因别情太重而无心观赏歌舞了,这里似乎也隐藏着对国事的隐忧。宋孝宗虽有过北伐之举,但在遭受符离战败后,与金人签订“隆兴和议”,宋廷又对金称侄纳贡,想恢复中原已是完全无望。你说,当看到契丹舞蹈时,难道就不会想起辽国的亡国,进而也想到南宋的命运吗?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尽管场合、内容都不同,联想却可以相同。范成大是不是从杜牧那里得到启发?虽然不能肯定,但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联想。
相关文章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看穿名利才能看穿忧患人生在世,有一样很难挣脱的羁绊,那就是名利。因为在作诗者看来,严光的所为,尽管不是求利,却仍有求名之嫌。要解决矛盾,似乎在于将两者都看穿。我们可以不去深究作者的人格和功业,只是能从他的这首词中认识到:看穿名利才能看穿忧患。......
2025-09-30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闺中思妇的典型形象前面所谈及的离别相思之作都是出于男子之手,或为自抒,或为代言,自抒者当然是真情实感,代言者却有时免不了终隔一层,所以要体会女子自己的真实情感,最好还是能看到女子之所作。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在其词中倾诉的感情是真实动人的,她创造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闺中思妇典型形象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2025-09-30
诗酒趁年华——说说宋人的生活推趣人们常将唐宋两代并称,似乎唐风宋韵有颇多相似性,其实,随着近年来的研究,已能逐渐体会到“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的诸多区别。的确,宋代文人很懂得“诗酒趁年华”的生活雅趣,他们的人生堪称是一种诗意的人生。......
2025-09-30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人间灯彩与天上月色的交映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为上元、元夜、元夕,俗名灯节,不仅是今天为我国人民所重视,在古代同样如此,而且可以认为,现在之重元宵,应是古代的遗俗。萧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游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衣裳淡雅、身材苗条的女子。此时听到的是喧天的箫鼓声,看到的是灯光、月光照着的长长短短的人影,满街都飘着香气。......
2025-09-30
此心安处是吾乡——情怀旷达自能随遇而安一个情怀旷达的人,不管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能坦然处之。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柔奴性聪慧而又善于应对,也许是懂得面对像苏轼这样的人物应该怎样说话,于是才有“此心安处,便是吾乡”的对答,因为苏轼出入于佛老,在遇危难之时能努力做到恬然自适、随遇而安,泰然面对一切。......
2025-09-30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上结两句说,渔父以卖鱼为生,但他却无心求利,卖鱼时远离城门,当然更不肯到红尘深处争逐名利了。但是,实际上似乎还应有强抑的幽愤,“生怕近城门”,不肯“到红尘深处”,以及“我自是无名渔父”云云,应是对为求一己私利而不计国家根本利益的那些人的讽刺。......
2025-09-30
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分手前的叮咛嘱咐宋词中有不少篇章刻画了男女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柳永、晏几道、秦观等以写爱情著名的词人且不说,即使是被某些论家认为“情浅”的词人,也有这方面的佳作,姜夔就是其中之一。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2025-09-30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君子不趋时的零落之悲人生在世,常会遇到与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不相符合的事,有些人出于对利益的考虑,就会让意志、愿望屈服于利益,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出卖朋友,打击别人,落井下石,无所不用其极。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尽管不是著名的政治家,但他那种不趋时的品格是值得肯定的,《踏莎行》虽有零落之悲,其“比德”的意义却是更重要的。......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