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不幸女子的断肠词宋代女词人数李清照最有名,此外就是魏夫人与朱淑真了。最后,既然留春不住,就只有把酒送春了,可是,春天毕竟无知、故也无语,只有黄昏的潇潇春雨不停落下,在多情的作者看来,怕是很像惜别的眼泪了。在李清照的前期词,伤春主要是伤别,是对于不能与夫君始终相伴相守的深切遗憾;而朱淑真,却因不幸的婚姻而感到终生无着,内心的悲痛远过于前者。......
2025-09-30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陆游、唐琬爱情悲剧的意义
我国古代有许多爱情悲剧,其中有一类是因于婆婆对媳妇的嫌弃所造成的,汉末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孔雀东南飞》)所写的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故事就是著名的代表。焦仲卿与刘兰芝婚后感情甚笃,但媳妇却不遂婆婆的心,焦母要赶走兰芝的理由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因此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据《大戴礼记》的《本命篇》,汉代有“七去”之说,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凡这七种理由之一都可以被驱赶出门,显然,焦母是以“七出”的第一条理由将刘兰芝赶出焦家的。其实,从焦仲卿为之辩护的“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来看,并非不顺婆母,诗中未提及子女,看来,“无子”应是主要的原因。而有的研究者认为,据刘兰芝说:自己“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可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可见她作为个体经济中的家庭手工业的主要生产者,满足不了婆婆所规定的生产额度,成为了家庭生产关系的牺牲品。焦仲卿无力阻止母亲的决定,只好约定暂时回娘家,以后再迎回,而刘兰芝回到娘家后,却为兄长不容,逼其再嫁,终于引发了刘、焦双双殉情的悲剧。
青绿山水图,明·沈周
伫立楼头,感受着细细的和风,极目天涯,一种莫名的惆怅油然而生。远处的天际,烟光笼罩着草色,在夕阳的余晖映照下,令人很自然地想起“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潇湘八景八开之一,明·张复
徘徊在池水泛绿的小池塘边,不远处风吹帘动,帘影映入塘中,在斜阳的照射下,水波晃动,碎影摇曳,思绪为之牵萦不已。再无法与之相见了,此时多么羡慕那些可以自由地飞来飞去的燕子,因为它们能飞到那“藏娇”的“金屋”中,与伊人亲近。
无独有偶,宋代也有类似的爱情悲剧,其结果虽非双双殉情,但也是一方因情早亡,一方遗憾终生。这,就是陆游与唐琬的故事。
据说,大诗人陆游得同郡的唐琬许配为妻,唐琬是大家闺秀出身,知书识礼,婚后,伉俪相得,感情甚洽。唐琬与陆游的母亲本是侄女与姑姑的关系,却不知因何原因而失欢于既是姑姑又是婆婆的陆母,陆游虽努力相求,却终无效,被逼休妻,而置之于别馆,时往探视,又为母发现,唐琬只得再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间再无音问可通。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绍兴禹迹寺附近的沈氏园游赏,恰遇随后夫来游的唐琬,赵士程倒很大度,还让唐琬给陆游送去酒肴。陆游感慨不已,怅然久之,乘醉写成《钗头凤》一词: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https://www.chuimin.cn)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词中先以特写镜头写唐琬的以酒相劝,而面对这满城春色、宫墙细柳,心中却只有难抑的悲怨,感叹自己之所以欢情薄,是因为“东风恶”所致(这是对于母亲的不敢明说的抱怨)。几年来的分离,使自己只有满怀的愁绪,想来这真是最大的错误啊,故连下三个“错”字。时间过去了,春天依旧如期地降临人间,可被感情折磨的人儿却是明显的消瘦了,想来她一定是经常流泪,手绢上的泪痕杂着妆痕的红色,如染血一般。桃花已落,池阁清冷,春天将去,这岂非与唐琬有几分相似?东风催春而又摧春,言其“恶”可真不为过。现在暂得一见,以后就难了,虽然当年的山盟海誓依然还在耳畔、心中,但是碍于各有家庭,今后是实在难通书信了。同在一郡,却如天人永隔,这真令人伤心欲绝,所以只能连呼“罢了,罢了,罢了!”在极沉痛的感喟中结束全词。
唐琬在陆游写词之后,作了同调的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头二句,写出了对礼教所歪曲的人情世道的愤懑,雨送黄昏,花儿易落,既呼应原词的“桃花落”,又是自己命运的象征,晓风吹干了眼泪,泪痕却还在,想写出自己的心事,却怎样落笔呢?只能斜倚栏杆独自说给自己听,真是难啊,难啊,难啊!换头点明了今天已非过去,双方已各有家庭,碍于礼教,只能将思念藏在心里,而受感情的折磨,只有病中的梦魂可以像秋千一样飘荡。在角声吹寒、夜已阑珊之时,是最难受的相思时刻。尤其怕人寻问,只好吞下苦泪,装作欢笑,瞒着,瞒着,再瞒着!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这是封建时代被外力所拆散的恩爱夫妻的痛苦心声,无论是焦仲卿、刘兰芝还是陆游、唐琬,古人的爱情悲剧将永远给后人一份感动!
相关文章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不幸女子的断肠词宋代女词人数李清照最有名,此外就是魏夫人与朱淑真了。最后,既然留春不住,就只有把酒送春了,可是,春天毕竟无知、故也无语,只有黄昏的潇潇春雨不停落下,在多情的作者看来,怕是很像惜别的眼泪了。在李清照的前期词,伤春主要是伤别,是对于不能与夫君始终相伴相守的深切遗憾;而朱淑真,却因不幸的婚姻而感到终生无着,内心的悲痛远过于前者。......
2025-09-30
无物似情浓——“—永恒主题”的新发展爱情,历来是文学的母题。北宋词人张先写过这样一首《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的确,“伤高怀远几时穷”?我们今天虽不必因人为的原因、为爱情的阻隔而伤高怀远,但也应不忘“无物似情浓”,懂得了真情应该永远高于物欲,我们才能为爱情这一永恒主题奏出美丽的新乐章。......
2025-09-30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闺中思妇的典型形象前面所谈及的离别相思之作都是出于男子之手,或为自抒,或为代言,自抒者当然是真情实感,代言者却有时免不了终隔一层,所以要体会女子自己的真实情感,最好还是能看到女子之所作。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在其词中倾诉的感情是真实动人的,她创造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闺中思妇典型形象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2025-09-30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超越了空间的爱情晏殊自小有“神童”之称,后又成“太平宰相”,但是他却写了不少伤春悲秋之作,其中还有善作代言的闺怨之词。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我们所要肯定的是那种“无情不似多情苦”的一往情深,是“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的难以改变。......
2025-09-30
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分手前的叮咛嘱咐宋词中有不少篇章刻画了男女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柳永、晏几道、秦观等以写爱情著名的词人且不说,即使是被某些论家认为“情浅”的词人,也有这方面的佳作,姜夔就是其中之一。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2025-09-30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悲秋的岂止是宋玉伤春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母题。此时,作者超越了眼前所限,在换头处感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递进式的表达,因为人们懂得情因物感,“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几成为情感产生的形象概括,在秋日与所爱者分离更为痛苦增加了几许分量。......
2025-09-30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男儿并非都是负心汉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不少负心汉的形象,如明代拟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李甲,京剧《秦香莲》中的陈世美,都广为人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至此,终于道出了春愁的原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来是为了那个心中的“她”,而心甘情愿地受着折磨,以至于瘦骨伶仃、形容憔悴也是值得的。......
2025-09-30
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思妇怀人的无言之悲思妇怀人是古代诗歌常见的题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男子经常要离家外出,在家的女子在孤单寂寞中打发岁月,“怀人”是很自然的事儿。南宋曾季狸《艇斋诗话》指出:“晏叔原小词:‘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吕东莱极喜诵此词,以为有思致。”吕本中是理学家,却喜爱此词之“思致”,是很能说明这种思妇怀人的无言之悲所具有的感情力量是多么动人心魄。......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