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分手前的叮咛嘱咐宋词中有不少篇章刻画了男女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柳永、晏几道、秦观等以写爱情著名的词人且不说,即使是被某些论家认为“情浅”的词人,也有这方面的佳作,姜夔就是其中之一。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2025-09-30
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思妇怀人的无言之悲
思妇怀人是古代诗歌常见的题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男子经常要离家外出,在家的女子在孤单寂寞中打发岁月,“怀人”是很自然的事儿。远在周朝,因为男子的服兵役、劳役,或出外谋生,使《诗经》中所留下的思妇怀人之作达到了相当的数目,其中不乏名篇。试举《王风·君子于役》一例: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余冠英《诗经选》今译:
丈夫当兵去远方,谁知还有几年当。哪天哪月回家乡?
鸡儿上窠,西山落太阳,羊儿牛儿下了冈。(https://www.chuimin.cn)
丈夫当兵去远方,要不想怎么能不想!
丈夫当兵去得远,多少月呀多少天。几时团来几时圆?
鸡儿上窠,太阳落了山,羊儿牛儿进了栏。
丈夫当兵去得远,但愿他粗茶淡饭不为难。
在这首诗中,思妇不仅有“如之何勿思”的明言其思念,而且还有“苟无饥渴”的愿望。即使是唐人王昌龄的《闺怨》,也有“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明确以“悔”字道出心理活动之处。
思妇怀人之作在宋词所有题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固有明言思念或以物寄情者,也有表现无言之悲的佳作,晏几道的《生查子》就是这样一首作品: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此词写得很通俗易懂:一个美少年挥着金鞭,骑着青骢马走了,出外干什么?词里没有说,笔墨转向写留在家中的少妇。她虽然不愁衣食,居于玉楼,盖着绣被,可形只影单,百无聊赖,尤其在春寒之夜,更能让人体会独宿的滋味,因此只是一心牵挂着远行在外的男子。这里“牵系”一语是明确道出了女子的心理,但并无显见的感情色彩以表其悲伤,仅“绣被春寒夜”一句以环境衬托人物的孤寂难耐。下片说,他远去后没有任何音信消息,眼看寒食已过,梨花谢尽,春光抛人,心中的烦恼当然也渐渐堆积,但是作者并不点明,却转而展示了一个“定格”的镜头:秋千架下,女主人公背面站着,无伴无侣,无言无语,既无心荡秋千,又无意赏花草,她是在默默地忍受着相思的痛苦,无法诉说,也无处诉说。这“背面秋千下”的形象虽然悄无声息,却“此时无声胜有声”,给人以无尽的联想和惆怅。晏几道很擅长用前人的成句,如《临江仙》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就是用五代翁宏的现成诗句以入词,而此处是将李商隐的诗句“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翻出新意。南宋曾季狸《艇斋诗话》指出:“晏叔原小词:‘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吕东莱极喜诵此词,以为有思致。”吕本中是理学家,却喜爱此词之“思致”,是很能说明这种思妇怀人的无言之悲所具有的感情力量是多么动人心魄。
诚然,晏几道虽长期沉抑下僚,却毕竟是贵公子出身,此词表达的也决非下层女子的相思之情,如果用以前惯用的阶级分析法来看待,确实很难与“反映现实”挂上钩。但是,这类作品毕竟是一种类型的社会生活与普遍性的人生情感的表现,至少对我们还有认识价值,何况那“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所体现出来的无言之悲,能比诸多的语言给予我们更多的感动和更高的审美价值。
相关文章
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分手前的叮咛嘱咐宋词中有不少篇章刻画了男女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柳永、晏几道、秦观等以写爱情著名的词人且不说,即使是被某些论家认为“情浅”的词人,也有这方面的佳作,姜夔就是其中之一。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2025-09-30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缘情”之极品,一代之文学“文学即人学”是曾被严加批判、又是改革开放后广为流行的一句话。“缘情”是对于“言志”的突破。欧阳修曾在《玉楼春》词中写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我们的着眼点不应只限在“风与月”,而要看到“人生自是有情痴”对于感情的勇敢承认,而这正是“文学是人学”的体现。......
2025-09-30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男儿并非都是负心汉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不少负心汉的形象,如明代拟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李甲,京剧《秦香莲》中的陈世美,都广为人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至此,终于道出了春愁的原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来是为了那个心中的“她”,而心甘情愿地受着折磨,以至于瘦骨伶仃、形容憔悴也是值得的。......
2025-09-30
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周邦彦本以作词“典丽精工”著称,近代著名词人况周颐却在《蕙风词话》中独称道此词的“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和“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是“愈朴愈厚,愈厚愈雅”。......
2025-09-30
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谈宋词中的衣服与爱情“睹物思人”是一句老话,在宋词中,此话尤见于对衣服的描写与寄意。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深轼《青玉案》下片这三首词都写到衣服,并通过写衣服来寄寓爱情。所以词中的“郎袍”不是一件简单的衣服,而是爱情的寄寓与象征。词中的罗衣著破却前香犹在,表现出女子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是自穿之衣,不同于张先词的“郎袍”,但同样是爱情的寄托与象征。......
2025-09-30
马滑霜浓,不知休去,直是少人行——文人学士与红颜知己的婚外情宋词中经常写到文人学士与歌妓之间的婚外情,其中有的还写得非常细致生动,如周邦彦的《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2025-09-30
人面不知何去,绿波依旧东流——流水带走的和带不走的离合聚散是人生常见的事,在宋词中是重要的题材,其中的男女之别,更是常写而常新。“人面不知何去,绿波依旧东流”,流水载舟,将自己的情人带走了,流水无情,将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带走了,带不走的只有不尽的相思和绵绵长恨,这两句所昭示、所蕴涵的意义是很深远的。......
2025-09-30
无物似情浓——“—永恒主题”的新发展爱情,历来是文学的母题。北宋词人张先写过这样一首《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的确,“伤高怀远几时穷”?我们今天虽不必因人为的原因、为爱情的阻隔而伤高怀远,但也应不忘“无物似情浓”,懂得了真情应该永远高于物欲,我们才能为爱情这一永恒主题奏出美丽的新乐章。......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