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生而知之者”,见于韩文公的《师说》,《师说》入中学语文课本,所以这句话连五尺之童也熟悉。常随参问琅邪,邪以临济无位真人话示之。这两次常人的含有哲理的常语使我更清楚地看到人生的现实,就是说,我受到教育,学到很多东西。依照王阳明的理论,知会与行合伙,于是行的方面,比如大革命自天而降,我于被批被斗之余,就仍旧能吃能睡,这是因为,“没有受不了的罪”,“惯了一样”的哲语仍在起作用。......
2025-09-29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永恒主题”的新发展
爱情,历来是文学的母题。在中国,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不乏青年男女相思相恋的动人歌唱。即使在教会统治的欧洲中世纪,禁欲主义盛行,男女之恋仍未被扼杀,尚有骑士的破晓歌。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登上历史舞台,爱情更成了欧洲诗坛的轴心,“永恒主题”表现出不尽的魅力。
我国的爱情诗虽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和束缚,并未能得到顺畅、持续地发展。在欧洲,走出中世纪之后,爱情逐渐成为了婚姻的基础,使之具有了近代的意义。而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特别漫长,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制约,婚姻历来都是包办的,恋爱并不是婚姻的基础,充其量也只能是婚姻后侥幸得到的附加物。因此,不仅现实中留下了不少的爱情悲剧,文学作品中也有如《孔雀东南飞》这样的优秀篇章。
就诗歌的发展史而言,爱情题材有一个转移、深化的问题。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在他的《宋诗选注·前言》中说:“据唐宋两代的诗词看来,也许可以说,爱情,尤其是在封建礼教眼开眼闭的监视之下那种公然走私的爱情,从古体诗里差不多全部撤退到近体诗里,又从近体诗里大部分迁移到词里。”所以,人谓宋诗言理而不言情,而宋词却以爱情取胜。
北宋词人张先写过这样一首《一丛花令》: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复东阳、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https://www.chuimin.cn)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 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由于真挚的爱情是任何感情都无法替代的,这就是“无物似情浓”的深刻认知,所以就会有“伤高怀远几时穷”的重笔发问、感慨。千万条柳丝更是牵动离愁,濛濛飞絮恰似心中的纷乱,在这春天尤易撩动心绪的时候,作者为相思的女子作代言之想:回忆当时的离别,马嘶声渐杳,尘土飞扬而去,渐渐地走远了,何处又能认得情郎离去的踪迹呢?鸳鸯成双成对地在池上嬉戏,南北之水还可以有小船相通,热烈相恋的男女却难以会面。黄昏之后,登上小楼画阁,只能看到一弯斜月,这楼阁也许从前是两人经常幽会之处,如今只有冷月闲照。思量至此,饱尝相思之苦的女子,禁不住要突发奇想:与其作为人而这样受相思的煎熬,还真不如去做桃花、杏花,尚可以抓住时机,嫁给东风了。唐人有诗写道:“嫁得瞿唐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里还是由商人向水手的“低就”,而张先词中,却是由人及物的“无理之想”,倘非痛苦之极,是不可能作此想象、发此言语的。
前面说过,古代由于婚姻是由父母所包办,当事人自己并没有选择的自由,所以宋词中所写的或者并不是婚前的恋爱,甚至是婚外情,但我们还是应从历史的高度上来认识,以恩格斯所说的男女双方当事人应以互爱为婚姻的前提,来加以肯定。对于爱情这一“永恒主题”在宋词中的新发展,我们也应看到它的进步性。
今天,社会的进步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以互爱作为婚姻前提的足够条件,梁山泊、祝英台或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是不应该发生了,虽然也有极个别的父母为了某种追求而不顾子女的意愿,但包办婚姻毕竟为社会所不齿,为法律所不容。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自主婚姻,“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确实成了“无理之词”。但是,在商品经济成为主导的今天,社会的健康肌体上免不了还会长出毒瘤,出现了许多怪现象。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大款”自是“白天坐着轮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不乏滥情纵欲、宿妓嫖娼者。而另外的“半边天”中,既有被拐卖他乡、强迫嫁给穷汉的农村妇女,又不乏为追求物质享受而主动去作“金丝鸟”的女青年,甚至还有“业余”充当“三陪”小姐的知识女性。对这些不良社会现象,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判断力,决不能被滚滚红尘迷了眼睛,不分好歹,以到人世间“潇洒走一回”的借口为之辩护,甚至跟他们一样放浪形骸。的确,“伤高怀远几时穷”?古人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甚至感叹人不如草木,以“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为爱情这一永恒主题谱写了新调。我们今天虽不必因人为的原因、为爱情的阻隔而伤高怀远,但也应不忘“无物似情浓”,懂得了真情应该永远高于物欲,我们才能为爱情这一永恒主题奏出美丽的新乐章。
相关文章
“人非生而知之者”,见于韩文公的《师说》,《师说》入中学语文课本,所以这句话连五尺之童也熟悉。常随参问琅邪,邪以临济无位真人话示之。这两次常人的含有哲理的常语使我更清楚地看到人生的现实,就是说,我受到教育,学到很多东西。依照王阳明的理论,知会与行合伙,于是行的方面,比如大革命自天而降,我于被批被斗之余,就仍旧能吃能睡,这是因为,“没有受不了的罪”,“惯了一样”的哲语仍在起作用。......
2025-09-29
柳永对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而在宋代所用880多个词调中,有100个词调都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形式体制完备。柳永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如《望海潮》。柳永9.“花间派”是因词集《花间集》而得名;它的编者是五代后蜀人__________。......
2025-09-30
在相互勉励中感受人情的温暖朋友之间或许有职务的高低,身份的高低,怎样相处才能恰到好处呢?相互尊重,而不能有主次之分,否则就失去了感情的基础,关系不易维持。现在是竞争社会,与人相处,给朋友或同事一句勉励的话,会让对方感到内心的温暖,自尊的满足。以勉励代替指责查理·夏布是全美少数年收入超过百万的商人。寻找勉励的突破点对他人进行勉励,让对方感到人情的温暖,是约翰·洛克菲勒成功管理人事的首要秘诀。......
2025-09-30
兴趣所然,人生之路自己走荣秀丽的人生之路,可以说是由自己的梦想决定的。然而,一直在机械研究领域找不到感觉的荣秀丽却想到了辞职,并不是因为当时的工作很辛苦,而是心里有种说不清楚的东西要她改变自己的生活。虽然所长一再挽留,但倔强的荣秀丽还是决意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最终所长还是同意她停薪留职。从此,荣秀丽开始了与手机为伴的事业之路。......
2025-09-30
人情突变,防患未然生活中有许多人抱着“有事有人,无事无人”的态度,把朋友当做受伤后的拐杖,复原后就扔掉。进入公司后不久,小晔就因为表现出色被晋升为部门主管。这话在张小姐眼中一点不假,自从小晔上任后,见到张小姐,不再像从前那样热情,总是爱理不理的。但有时出于无奈,小晔也会向张小姐寻求帮助。生活中,为了避免出现张小姐与其朋友小晔之间的友情危机,一定要学会理智地处理人情关系。......
2025-09-30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有人推荐自己的门客蔺相如,认为他可以应对这个局面。蔺相如估计秦昭王只是假意应付,就提出秦王应当斋戒5天,以示郑重,昭襄王只得答应。秦王此时也毫无办法,只好让蔺相如返回了赵国。廉颇见自己居然不如一个文人,十分恼怒,多次扬言要羞辱一下蔺相如。蔺相如听说后,却多次回避廉颇,不与他正面交锋。手下人愤愤不平,蔺相如则说:“我和廉将军必须团结,这样才能抵御强敌。”......
2025-09-30
在争吵中寻找爱情与事业的交点张欣嫁给了潘石屹,任谁听来,都觉得不可思议,都觉得张欣这是在往火坑里跳。嫁给潘石屹的张欣放弃了华尔街每年十几二十万美金的收入,毅然跟随丈夫开始了在事业上的打拼。但是,对于从来没有失败过的张欣来说,她很有信心在爱情和事业上获得双丰收。经历了这次教训,张欣和潘石屹都开始调整自己,从各自的极端走到了中间,并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契合点。......
2025-09-30
所以说,“知耻”对于人生道德修养来说,关系重大。古往今来,无论个人还是群体,知耻与不知耻的情形大不一样。犯下相同错误的两个国家,一个知耻而后进从而赢得别国的尊敬,另一个却恬不知耻,终究落得为人所唾弃。“知耻”之重要,可见一斑。“知耻而后勇”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规律。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兵败身亡。这就是知耻的力量。......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