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汉魏六朝墓法实证研究:以萧氏王族墓地为例

汉魏六朝墓法实证研究:以萧氏王族墓地为例

【摘要】:因此,所谓墓法的实证研究只能建立在一些典型墓葬的基础之上,仅是一些例证而已。正是基于以上三个方面,本书确定以萧氏王族墓地为例,讨论墓法与陵墓营建结合的具体形态。

三、墓法的实证研究

本章主要讨论了汉魏六朝时期的墓法,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这些墓法是否在丧葬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无疑非常困难。在文献不足征的情况下,只能借助于一些考古发掘进行某些推论。必须指出,目前考古所发掘的墓葬,毕竟只是这一时期墓葬中极其微小的部分,对其代表性很难做出一个精确分析。因此,所谓墓法的实证研究只能建立在一些典型墓葬的基础之上,仅是一些例证而已。

风水术与考古发掘相结合始于20世纪50年代,宿白先生曾经在《白沙宋墓》中运用风水术对宋代的墓葬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13)紧接其后,徐苹芳在《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与“墓仪”制度——读〈大汉原陵秘葬经〉札记》一文中也运用了风水术讨论墓葬制度。(114)冯继仁的《论阴阳堪舆对北宋皇陵的全面影响》一文则讨论了风水理论对宋代帝陵之间的关系。(115)这些研究虽然都集中在唐宋时期,但对本书研究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本书将以南京尧化门和甘家巷的梁代萧氏王族墓葬为中心,讨论其墓葬与六朝时期墓法之间的关系。之所以选择这一组墓葬作为讨论对象,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第一,南京尧化门和甘家巷的梁代萧氏王族墓葬的历史线索比较清晰,墓葬的地理分布和墓主身份均已明确。根据《南京栖霞山甘家巷六朝墓群》的报告:

它们均葬于甘家巷北的环形土丘上,其中最大的M4、M6葬于中心最高的土山(名洼子塘山,海拔73.32米)南坡上,全部墓葬分布于自地表以下0.5~3.7米深度地层内,这就是六朝时代的墓葬区和墓葬层。从地形上看,最大的墓葬位于正中向南的最高位置上,在它的周围附近和上下层都没有较早或较晚时期的墓葬,而其他的各墓又都环绕其两旁冈丘于一定距离之外。这不仅仅反映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选择墓地的“风水”之术的严格,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在统治阶级内部对于营葬——这一“事死如事生”的处理,也有严格的界限区别。(116)

而《梁朝桂阳王萧象墓》报告则称:

南京尧化门和甘家巷地区是梁朝萧氏王族的聚葬区。过去已在该区发现了8座梁朝王室墓,计有桂阳简王萧融墓;临川郡王萧宏墓;安成康王萧秀墓;建安郡王萧伟墓;鄱阳忠烈王萧恢墓;始兴忠武王萧憺墓;吴平忠侯萧景墓;新渝宽侯萧暎墓。(117)

由上可见,此墓葬群为萧梁王族墓葬是确定无疑的。

第二,萧氏家族不仅相信风水术,而且有风水之学的家学传统。关于萧氏家族相信风水术的历史记载甚多,如梁武帝萧衍与昭明太子萧统在萧统母丁贵嫔墓地选择上就因风水问题而产生猜忌,据《南史·昭明太子统传》:

初,丁贵嫔薨,太子遣人求得善墓地,将斩草,有卖地者因阉人俞三副求市,若得三百万,许以百万与之。三副密启武帝,言太子所得地不如今所得地于帝吉,帝末年多忌,便命市之。葬毕,有道士善图墓,云“地不利长子,若厌伏或可申延”。乃为蜡鹅及诸物埋墓侧长子位。有宫监鲍邈之、魏雅者,二人初并为太子所爱,邈之晚见疏于雅,密启武帝云:“雅为太子厌祷。”帝密遣检掘,果得鹅等物。大惊,将穷其事。徐勉固谏得止,于是唯诛道士,由是太子迄终以此惭慨,故其嗣不立。(118)

可见萧衍和萧统都是非常相信风水术的。又据《南史·杜嶷传》载:

嶷位西荆州刺史,时谶言“独梁之下有瞎天子”,元帝以嶷其人也。会嶷改葬父祖,帝敕图墓者恶为之,逾年而嶷卒。(119)

无疑,梁元帝本人也是相信风水术的。萧氏家族不仅信仰风水术,而且颇精通风水之学。梁武帝萧衍本人“阴阳纬候,卜筮占诀,并悉称善”(120)。而著有《宅经》、《葬经》的萧吉,系梁武帝萧衍兄长沙宣武王懿之孙,史载其“博学多通,尤精阴阳算术”(121)。可见,萧吉的风水之学有其家学传统。

第三,萧姓的五音属性,《南齐书》中引苏侃之论有非常明确的表述,这为讨论五音墓法在萧梁王族墓地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据《南齐书·祥瑞志》:

《尚书中候仪明篇》曰:“仁人杰出,握表之象,曰角姓,合音之于。”苏侃云:“萧,角姓也。又八音之器有萧管也。”(122)

苏侃,字休烈,《南齐书》有传。据本传,苏侃“出身正员将军”,因追随萧道成,“齐台建,为黄门郎,领射声校尉,任以心膂”。“上即位,侃撰《圣皇瑞命记》一卷奏之”,《祥瑞志》所引苏侃萧姓为角音之论,当出自其所撰《圣皇瑞命记》。

正是基于以上三个方面,本书确定以萧氏王族墓地为例,讨论墓法与陵墓营建结合的具体形态。(www.chuimin.cn)

南京尧化门和甘家巷的梁代萧氏王族墓地,在墓地的选择和朝向上是完全符合墓法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墓地的地形选择,萧梁王族遵循了墓法的基本吉凶原则。据《梁朝桂阳王萧象墓》报告称:

萧象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宁栖公路的北面,东距栖霞山约2公里,南距甘家巷约1.5公里。墓葬坐落在南京炼油厂西面的一个小山冲中,山冲俗称刘家塘。墓前两旁缓坡向南延伸,墓后数百米一座较高的山峰,墓址海拔35.3米。

萧象墓位于两缓坡相抱的山冲中,背依一座较高的山峰。选择这种地形作为墓地,在六朝大墓中屡见不鲜,王室墓如萧伟墓、萧融墓均如此,一些豪门贵族的墓葬如富贵山南朝大墓、西善桥油坊村南朝大墓等也是如此。(123)

萧象父萧融之墓也同样坐落在山冲之中,据《南京梁桂阳王肖(即萧,下同)融夫妇合葬墓》报告:

肖融夫妇墓坐落于南京石油化工厂东南面的一片小山丘中,在宁栖公路北面,东距栖霞山约2.5公里,西南距甘家巷约2公里。墓前为一片开阔地。(124)

萧伟墓也同样如此,据《南京尧化门南朝梁墓发掘简报》描述:

这座梁代陵墓位于南京市东北面的尧化公社周家山农场的桑树林中,在甘家巷西北三公里处。墓地所在的山冲叫老米荡,《六朝事迹编类》记载:南朝梁代吴平忠侯肖景、始兴王萧憺、安成王萧秀、临川王肖宏、昭明太子肖统等均葬在甘家巷附近一带。(125)

《南京梁南平王萧伟墓阙发掘简报》则有更详细的描述:

由石望柱顺着山冲的地势,弯向北走一公里左右,是山冲的尽头。这里山冲环抱,好似一座屏障。这座梁代墓就在山坡的最高点,山坡海拔66.7米,墓室海拔34.1米。

萧伟墓位于北家边老米荡北的山梁南麓,老米荡北、东、西三面环山。其东西两侧的山梁向南延伸,一直到达圣家洼。(126)

从萧象、萧融、萧伟墓地的地理形势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位于山冲之中,后有主山,左右两面为缓坡或山梁,前为开阔之地,形成了三面环抱之势,完全符合风水吉凶原则。

其二,墓的朝向完全符合“五音”墓法中吉凶原则。按苏侃所论,萧氏的五音属性为角,而角的五行为木。丙、丁、巳、午的方位为北方,北方五行为水,水生木。同理,壬、癸、子、亥五行为火,木生火。根据五行生克之理,角姓墓地的朝向应为坐北朝南。此即编号为Pel.chin.3647《五姓方面吉凶》的敦煌写本所谓:

角姓木行。未大墓,丑小墓,葬其地,绝世大凶,绝世在西方,五行在四季,重阴在东方,宜葬壬癸子亥,出公卿,丙丁巳午出令长。

南京尧化门和甘家巷的梁代萧氏王族墓地朝向均符合上述原则,如萧融墓地的朝向为方向南偏东24度,萧象墓的墓地朝向为160度,萧伟的墓向为176度,三墓在朝向上均符合上文五音墓法中定向的吉凶原则。

据上所论,我们可以看出,南京尧化门和甘家巷的梁代萧氏墓地,无论是在地形选择还是墓地朝向上,完全符合六朝时期墓地营建的“吉凶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