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选题中研究方法的参照选择具体的作品来作为研究一位画家和时代的切入点的这种研究方法,虽然在中国老一辈学者的研究中也有运用,但这种方法更多更早则见于西方学者的文中,对于一位画家的笔墨特征和时代风格,相较于宏观、空泛、笼统的理论概括和抽象总结,西方学者更为注重的是一种“让事实说话”的方式,即通过画面结构、技法特征、笔墨符号等因素所传达出的实证依据,并通过与其他画家的纵、横时代的比对的考察手法......
2025-09-30
6.4 后世人对于恽寿平山水画的评赞
世人皆知恽寿平的没骨画对于后辈的画家影响巨大,可堪为一派没骨花卉画之宗师,但是他的山水画的魅力也同样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如道咸年间的著名山水画家戴熙(1801—1860),就曾深入细致地研究和学习过恽寿平的画作,并为其精湛绝伦的功力和高逸才情而倾倒,在其著作中,就集录了大量的词句用以赞扬和评述恽寿平的山水作品,如:
笔易疏难,沉着易,空灵难,似古人易,古人似我难。知此三难者,方识南田之妙。
三王皆喜用渴笔,惟南田能用湿尖笔,空灵妍妙,着纸欲飞,可谓别开生面。[31]
又
近见南田大册六帧,中有两帧仿倪,清空洒脱,绝世丰神……[32]
至近现代,恽寿平的绘画艺术更是得到了普遍而广泛的认可和欣赏,如著名的美术理论家俞剑华先生在《中国绘画史》中说:
恽寿平虽以花卉名家,而其山水高旷秀逸、妙绝等伦,实非“四王”所能企及。[33]
著名山水画名家吴昌硕先生,在欣赏了恽寿平的山水画作之后亦赞誉不绝,题跋中曰:
正叔擅写生,山水亦间为之,如丹丘小景,赵承旨水村图皆超逸名贵,深得元人冷淡幽隽之致。[34]
著名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尤高度推崇恽寿平的绘画,谓其:
恽南田之画,自谓虚空粉碎,其实用力之大,视王麓台金刚杵抑有过之。
这么如此之多的评赞美誉,可见其对后世的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恽寿平一生未能脱离开明清之间那个时代所号召的摹古之路,但是他却是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最为出色的画家之一,他学古却不泥古,在仿效古代先匠的绘画珍品时,并不像其他正统画家那样,将笔墨的程式和技法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而是虚心钻研和领悟那种来自于大师作品中与自己相似的古人的情感和灵魂,“凡观名迹,先论神气,以神气辨时代,审源流,考先匠”[35]。这种注重画作精神和神韵的学习意识引领恽寿平突破了技法的樊篱和时代复古思想的局限,跃升到自由宽阔的意境创造领域,在恽寿平笔下所幻化出的一个个凄寂、清逸的世外之境中,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四王”所不能带给世人的那种天真淡雅、超凡绝俗、不染纤尘的仙妙感。恽寿平山水画的真正艺术价值和最为可贵之处,可能便在于此吧。
【注释】
[1][清]张庚:《国朝画征录》,卷中·恽寿平,第十四页,清乾隆刻本。
[2]钱大昕辑:《南田先生东园尺牍》,转引杨臣彬《恽寿平研究》,吉林美术出版社2025年版,第52页。
[3][清]恽格:《南田画跋》,毛建波校注,西泠印社出版社2025年版,第15页。
[4][清]恽格:《南田画跋》,朱季海、施立华校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5年版,第25页。
[5][清]恽格:《南田画跋》,朱季海、施立华校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5年版,第45页。
[6]此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高岛菊次郎寄赠,见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图版目录——中国绘画篇》影印,曾见清人摹本一件,现藏于湖南省图书馆。
[7]此图现藏于日本西宫市黑川古文化研究所。
[8][清]张照:《石渠宝笈》,卷十三,第二一二页著录,此册中有王翚补笔。
[9]An Album of Painting by Yun Shou-ping,the Recluse of Nan-t'ien,Julia K.Murray,Record of the Art Museum,Princeton University,Theory,Vol.37,No.1(1978),pp.4.
[10][清]恽格:《南田画跋》,朱季海、施立华校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5年版,第21页。
[11]这段话乃是恽寿平36岁时为杭州莫云卿绘制的《摹古册》第8页上的题文。(https://www.chuimin.cn)
[12][清]恽格:《南田画跋》,朱季海、施立华校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5年版,第58页。
[13]An Album of Painting by Yun Shou-ping,the Recluse of Nan-t'ien,Julia K.Murray,Record of the Art Museum,Princeton University,Theory,Vol.37,No.1(1978),Pp.6.
[14]龚贤:《自题书画》合卷上题文,此图收录于《爽籁馆欣赏》第一辑,现收藏地不详。
[15]〔美〕安·巴洛特·威克斯:《从王蒙艺术风格在清代之传承方式看17和18世纪中国文人画的摹古风》,《国画家》2025年第1期,第37页。
[16]〔美〕安·巴洛特·威克斯:《从王蒙艺术风格在清代之传承方式看17和18世纪中国文人画的摹古风》,《国画家》2025年第1期,第37页。
[17]蔡星仪:《恽寿平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25年版,第117页。
[18][清]恽格:《南田画跋》,毛建波校注,西泠印社出版社2025年版,第35页。
[19][清]恽格:《南田画跋》,毛建波校注,西泠印社出版社2025年版,第32页。
[20][清]恽格:《南田画跋》,朱季海、施立华校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5年版,第42页。
[21][清]恽格:《南田画跋》,朱季海、施立华校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5年版,第26页。
[22][清]恽格:《南田画跋》,毛建波校注,西泠印社出版社2025年版,第36页。
[23][清]恽格:《南田画跋》,朱季海、施立华校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5年版,第39页。
[24][清]恽格:《南田画跋》,朱季海、施立华校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5年版,第40页。
[25][清]恽格:《南田画跋》,朱季海、施立华校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5年版,第23页。
[26]徐邦达:《历代流传书画作品编年表》,中华书局香港分局2025年版,第171页。
[27][清]恽格:《南田画跋》,朱季海、施立华校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5年版,第35页。
[28][清]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卷六·九著录,清乾隆怀烟阁刻本。
[29]此扇面用李成、巨然、陆广三家法,画中有王翚题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30]此段资料的整理,参考杨臣彬先生的《恽寿平研究》,吉林美术出版社2025年版,第68页。
[31][清]戴熙:《赐砚斋题画偶录》,春晖堂抄本。
[32][清]戴熙:《习苦斋画絮》,卷二,第四十八页,清光绪十九年刻本。
[33]俞剑华:《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国绘画史》,下册,商务印书馆2025年版,第108页。
[34]〔日〕铃木敬:《中国书画总合图录》卷三,第111—255页,原迹藏日本泉屋博物馆。
[35][清]恽格:《南田画跋》,毛建波校注,西泠印社出版社2025年版,第32页。
相关文章
0.2.1选题中研究方法的参照选择具体的作品来作为研究一位画家和时代的切入点的这种研究方法,虽然在中国老一辈学者的研究中也有运用,但这种方法更多更早则见于西方学者的文中,对于一位画家的笔墨特征和时代风格,相较于宏观、空泛、笼统的理论概括和抽象总结,西方学者更为注重的是一种“让事实说话”的方式,即通过画面结构、技法特征、笔墨符号等因素所传达出的实证依据,并通过与其他画家的纵、横时代的比对的考察手法......
2025-09-30
[27]壶公钱杜在这幅《一竹斋图》卷中留下了多处的鉴藏印痕,一处是出现在题额、画面中,以及画后二曲先生李颙跋中的“壶中墨缘”朱文方印,另一处是出现在画面中左下角的一款“壶公心赏”朱文方印。......
2025-09-30
从中可以看到他对于元人山水心驰神往的领悟和共鸣。因此,我们以一些元代画家的画作为例,从笔墨手法、意境感以及斋室图的特征等方面来进行这种对比工作。......
2025-09-30
那种针对《一竹斋图》的画作主题所展开的高度赞颂和对于时代进行探讨的激情溢满了作品的全卷,充斥在画后的每一篇题跋中,使人感受到了一股来自于鼎革之际浓浓的文人特有的时代情感。......
2025-09-30
5.1关于斋室题材画作的定义“斋室画”,这个名词的运用曾见于我国台湾学者邱士华的王蒙《芝兰室图》研究一文中,而与“斋室画”同义、相近的名词在学术研究领域中也很多样,如“书斋山水”一词,首见于何惠鉴的《元代文人画序说》一文,其中他将元代斋室题材画作称为“书斋山水”[1],他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对于元代文人画家的活动场所和活动内涵的考虑而拟定的名词。......
2025-09-30
这种绘画手法的相似性在元末画家赵原的《陆羽烹茶图》卷中,似乎仍可以找到。图14元朱德润《秀野轩图》卷,纸本,淡设色,28.3厘米×21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15元赵原《陆羽烹茶图》卷,纸本,淡设色,27厘米×7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025-09-30
在南田画跋中亦记录了恽寿平对于黄公望的艺术评价和个人学习的体会:自题仿大痴卷——子久《浮岚暖翠》则太繁琐,《沙碛图》则太简。[23]此段话语表现出恽寿平面对大师作品谦虚认真的学习态度,他认为自己在学习大痴风格时,仍被表象的笔法所束而无法很好地深入画家的创作心境。......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