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先后创作的这两幅《真赏斋图》卷都是属于他的“细文”形式,画面庄重典雅,具有明代斋室画的代表意义。......
2025-09-30
第六章 恽寿平山水画艺术风格演变和成因
历史记载中,恽寿平尽管曾在与著名山水画家王翚定交之后,以极为谦逊的口气对他的这位好友说出“是道让兄独步矣。格妄,耻为天下第二手”[1]之句,但是事实证明,他从未停止过山水画的创作,而且亦在自己的一生当中创作了大量令后世惊赏的山水画杰作。
大体可以说,恽寿平的山水画风受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第一个影响因素便是来自于他的启蒙老师,伯父恽向所带有的明代晚期画派的理论和观念;其次则是恽寿平所生活的明末清初时期的复古思想对他持久的,乃至一生的深刻影响;同时对他晚年画风起到决定作用的是他自我完善日趋浓厚深邃的个人艺术思想追求,促成了他画作中独特的意蕴感。这些都是促成恽寿平山水艺术风格的不同时期面貌的影响点,细致考察恽寿平的作品,便可以发现一些和这些影响因素有着关联的时期特征和规律来。
在绘画创作的主题上,恽寿平主要围绕两个点来进行,首先便是摹古,这个似乎是恽寿平在其一生的山水画艺术探索过程中,一个紧密贯穿始终的课题,也是其作品中的一个主要种类和特点,恽寿平深受他所生活的明末清初时期大力倡导摹古的时代思潮的影响,他接纳了传统主流意识的教育,在摹古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直到晚年仍勤奋地临摹古人作品而彻夜不休。但是,恽寿平面对摹古,却有着自己个人独特的挑战意识,他并未像同时期的其他正统画派名家那样较为僵硬地照取古人画中的图像符号和构图样式,而是在多元的学习和借鉴中不断总结自己特色的画作语言符号和布局习惯,即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所以纵观他一生的山水画作品,似乎可以看到一条以摹古为鉴却又努力逐步洗脱古人样式的线路来。(https://www.chuimin.cn)
同时,贯穿在恽寿平画作中的另一个创作主题便是“隐逸”思想,这是他的时代遭遇和人生理想所造成的,它有着时代的总体的背景特色,但是细致发现,在恽寿平的山水画作中,这种“隐逸”的情感所呈现出的具体特征也有着时期性的差别和独特样式。
因此,鉴于以上各种因素和特点的考虑,似乎可以将恽寿平山水画作的时代分期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0—35岁前后,是其受明代画风影响的早年时期。由于恽寿平受到启蒙老师恽向的绘画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他受到来自于明代绘画和摹古风格的影响较多,其特点表现为常作长幅大帧的自然原貌的崇山峻岭,对于古人的模仿也较为严谨,甚至在创作旨意、尺幅和布局上都比较贴近明人摹古绘画的规格。第二时期,36—45岁前后,是其山水创作的中年时期,这段时间主要表现出的特征是潜心大量地摹古,其间受到元代画家的影响最大;第三时期,46岁至去世之前,是其“白云溪边,结庐高隐”的晚年时期,也是其自我影响和经验累积的时期,其特点是山水小品,田园隐居风格为多,在这段时间中,他不断锤炼自己的绘画语言和技法习惯,并吸收元人的山水画意境观念,并在自己画中诠释出一方幽逸清冷的意境感。
相关文章
这种绘画手法的相似性在元末画家赵原的《陆羽烹茶图》卷中,似乎仍可以找到。图14元朱德润《秀野轩图》卷,纸本,淡设色,28.3厘米×21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15元赵原《陆羽烹茶图》卷,纸本,淡设色,27厘米×7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025-09-30
0.2.1选题中研究方法的参照选择具体的作品来作为研究一位画家和时代的切入点的这种研究方法,虽然在中国老一辈学者的研究中也有运用,但这种方法更多更早则见于西方学者的文中,对于一位画家的笔墨特征和时代风格,相较于宏观、空泛、笼统的理论概括和抽象总结,西方学者更为注重的是一种“让事实说话”的方式,即通过画面结构、技法特征、笔墨符号等因素所传达出的实证依据,并通过与其他画家的纵、横时代的比对的考察手法......
2025-09-30
[27]壶公钱杜在这幅《一竹斋图》卷中留下了多处的鉴藏印痕,一处是出现在题额、画面中,以及画后二曲先生李颙跋中的“壶中墨缘”朱文方印,另一处是出现在画面中左下角的一款“壶公心赏”朱文方印。......
2025-09-30
那种针对《一竹斋图》的画作主题所展开的高度赞颂和对于时代进行探讨的激情溢满了作品的全卷,充斥在画后的每一篇题跋中,使人感受到了一股来自于鼎革之际浓浓的文人特有的时代情感。......
2025-09-30
5.1关于斋室题材画作的定义“斋室画”,这个名词的运用曾见于我国台湾学者邱士华的王蒙《芝兰室图》研究一文中,而与“斋室画”同义、相近的名词在学术研究领域中也很多样,如“书斋山水”一词,首见于何惠鉴的《元代文人画序说》一文,其中他将元代斋室题材画作称为“书斋山水”[1],他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对于元代文人画家的活动场所和活动内涵的考虑而拟定的名词。......
2025-09-30
2.3一竹斋主人与“一竹”精神首先,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这位一竹斋主人唐宇肩,其又名予坚,字若营,号无营散人,江苏常州武进人,是明末著名文学家、抗倭名臣唐顺之的裔孙,唐宇昭的族弟,和恽寿平亦同里,清初的著名学者、书法家,曾为明末孝廉(举人),入清不仕,《江南通志》中称其:性孝,善书法,家贫卖字以供甘旨,与郡中恽格画并珍于时。......
2025-09-30
《一竹斋图》卷中,今释和尚为“一竹斋”的题诗为:赚煞王家痴子猷,眼光如雪又迷真。[23]因此,文人、画家常有以“龙公”来比喻仙山之竹的寓意。[25]今释和尚用“龙公”和“鹅溪千尺”来表明仙境之物非实有,真正的好竹在绢素之上,其意亦有赞喻画中之竹的妙感超逸的意思。......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