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我们尝试开展“过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并开展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在“过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郭慕孙院士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的指导与教诲。“过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形成经历多次调整,起初是从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出发。2009年1月,《过程工程导论》作为高等学校教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标志着课程体系的确立。......
2025-09-30
“胶体与表面化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实践
●(扬州大学,刘天晴)
摘 要 胶体与界面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皆强的课程。为了使该课程紧随科学技术发展,我们根据胶体与表面化学的课程内容与特点,结合扬州大学胶体与表面化学方面的科研实践,大胆地深化研究生的胶体与表面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经过10多年教学改革的研究经验,已将胶体与表面化学课程内容整合为3个方面、27个项目内容,取得了显著的教学与科研成效。
关键词 胶体与表面化学、课程、优化、整合、实践
胶体与界面化学是研究界面(表面)特别是比表面较大体系(粒子线度约为10-7~10-9m)的理论、性质与应用的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皆强的学科。通过修饰、改变各种界面(表面)性质,使界面(表面)具有特殊功能化,形成单层或多层功能性表面膜;利用在溶液体系中形成多种丰富的分子有序组合体(如胶束、微乳液、溶致液晶、囊泡等)和结构(如球状、棒状、简状、层状、六角状、O/W、W/O、双连续结构、单室、多室、无规线团等),实现各种功能性模板、微反应器,实现润湿、增溶、助溶、增敏、乳化、仿生、模板、防腐、相转移等作用功能,实现功能化材料的制备与组装。胶体与界面化学在材料、化学化工、日用化工、医药、生物、仿生、农药、能源、机械、环保等领域中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胶体与表面化学课程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新技术、新理论、新材料的快速发展,其内容越来越丰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更新越来越快。因此,作为研究生的主要课程,胶体与表面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迫切需要不断地整合与创新,达到同步于时代、领先于时代。不但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必须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宽广的知识面,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做出更加突出的成果。我们根据胶体与表面化学的内容与特点,结合扬州大学胶体与表面化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的实践,大胆地优化与更新研究生的胶体与表面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取得了显著的教学与科研成效。
一、精心整合的教学内容
目前国内胶体与表面化学研究生课程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所均根据本单位的实际进行自编或组合教材。扬州大学从2025年开始,一直以C.Paul和Raj Ra-jagopalan编著的《Principles of Colloid and Surface Chemistry》(Third Edition)、赵国玺编著的《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修订版)和《表面活性剂作用原理》、沈钟和王果庭编著的《胶体与表面化学》等为主要参考教材。C.Paul和Raj Rajagopalan编著的《Principles ofColloid and Surface Chemistry》(Third Edition)是美国及部分西方国家的研究生教材。在以上几本主要参考教材基础上,我们根据胶体与表面化学的最新内容、先进技术与发展趋势,结合扬州大学胶体与表面化学方面的科研实践,大胆地优化、更新与整合研究生的胶体与表面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经过10多年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本着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前瞻性的整合理念,将胶体与表面化学课程内容整合为3个主要方面、27个项目(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要点与分配详见表1),形成了具有扬州大学特色的、教学效果很好的胶体与表面化学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获得较好的教学与科研效果。
表1 “胶体与表面化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分配(https://www.chuimin.cn)
续表
二、胶体与表面化学的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教学与科研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是基础,科研是龙头。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与科研才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只有较高的科研水平,才能掌握科学前沿,才能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内在本质、关系及其应用,才能更好地将教学要点融入课堂教学,促使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教学更加充实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2025年以来,扬州大学胶体与表面化学研究所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460多篇,在国内外同类学科中具有较大的影响。“胶体与表面化学”研究生课程已于2025年获得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
三、注重胶体与表面化学内容的实践性教学
扬州大学长期以来一直重视研究生的实验课程的教学与管理,长期开设研究生实验课程,其中胶体和表面化学实验课程开设10个实验(表1,II胶体与表面化学的性质表征和测试技术中主要内容),多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均参加胶体与表面化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使研究生不但掌握了胶体与表面化学课程内容,而且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研究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现代测试设备与技术的正确使用能力。
相关文章
基于此,我们尝试开展“过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并开展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在“过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郭慕孙院士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的指导与教诲。“过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形成经历多次调整,起初是从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出发。2009年1月,《过程工程导论》作为高等学校教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标志着课程体系的确立。......
2025-09-30
关键词实验设计、数据评价、教材、SPSS一、本课程的适用对象与基本内容“实验设计和数据评价”课程是面向我校化学和化工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物理化学专业的学位课程。我校属较早对化学化工类专业开展本门课程教学的学校,开创了“实验设计和数据评价”与SPSS软件应用相结合进行教学的新模式。......
2025-09-30
关键词化学前沿、研究生、创新能力、教学改革为了提高研究生科研素养,了解和跟踪化学发展前沿,扩大知识面,更早、更好地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许多大学都为化学类研究生开设了“化学前沿”这门课程,各学校授课方式不尽相同,我们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管理经验和体会,对“化学前沿”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5-09-30
配位化学是由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交叉而诞生的,目前配位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日趋活跃。因此,以配位化学为切入点开展双语教学可以有很大的辐射面。......
2025-09-30
与化学专业相比,要求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接受更多的应用性、实践性的知识教育。因此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建设应该是应用化学专业建设、发展的主要方面。原有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以下缺陷。表1天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近年招收研究生概况续表三、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对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
2025-09-30
关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的迅速扩招,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了一些问题。关键词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对策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当前的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仍然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没有统一的模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我们还必须在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方面多下工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国科技发展水平。......
2025-09-30
分析化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与实践●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生以来,研究生教学工作在不断改进中日臻完善,专业课程建设已比较成熟,编写了相关的专业教材。近年来分析化学学科研究生数量有较大增加,生源所属专业的分布也更广。......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