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在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改革。华东理工大学的分析测试中心是全校测试服务平台,主要承担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所需的样品测试任务。......
2025-09-30
实验化学在化学类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陈锋、张金龙)
摘 要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要求。针对新形势下的化学类研究生面临的普遍问题:如扩招后生源质量下降、导师难以在细节上对研究生进行即时的一对一指导等,我们在化学类研究生教学培养方案中引入了大比重的基于科研的实验类课程,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我校化学类研究生整体的科研实验能力。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实验化学、化学类研究生
我校化学专业为博士一级学科点,下设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以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5个二级学科点,至今已招收博士生108名,硕士生418名,毕业博士生31名,硕士生218名,在校博士生63人,硕士生192人。
随着中国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发展,也带来了对保证研究生教学培养质量方面的迫切要求。近年来,许多高校以多种形式全方位地探索中国国情下的研究生培养的教学规律,在研究生培养体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科研训练等各个方面加强了创新研究,以有效改善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在研究生教育框架中,系统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研究以及指导教师及时互动式指导是有效发挥研究生质量保证的三个重要方面。然而,随着研究生入学人数的增加,指导教师和研究生一对一互动教学的模式,特别是师生交流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受到了严重的考验。在很多情况下,导师和学生成为研究生教学体制下的互相“绑架对象”。研究生入学后受导师“绑架”,所接触知识内容单一,技能单一,个别化学类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表现为一个反应,甚至于一个单元操作。随着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的进一步推行,研究生培养有进一步从“培养人”到“使用人”转变的危险倾向。另一方面,一些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由于学校的规模、师资力量和硬件的问题,并未很好地完成化学类学科所要求的基本的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部分学生本身也存在一种惰性,认为只要完成学校关于毕业论文的最低要求就可以毕业,科研训练和创新动力不足。导师则由于受到学校的考核指标的制约,反过来又被学生“绑架”,影响了科研开发工作的有效开展。
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导师密切相关,通常来讲,好的导师是好的研究生个体的主要原因。但是,研究生培养体系并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由于研究生个体与导师的良好契合得到的优秀个体并不能代表研究生整体培养工作的成功。因此,我们在研究生教育中,既要依靠高质量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也要依赖于建立一个高的体系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形成研究生教育中个体培养和整体培养的有机统一。
为了更好地解决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在研究生教育要到:第一,调整研究生教育机制,利用“三助”制度激励研究生;第二,开展导师准入制度,对缺乏研究经费和指导研究生时间或是研究生人数过多的导师,进行适当的限制;第三,开展师生互评制度,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明确导向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要优化研究生教育的内部体制,比如合理安排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比例关系,增加课程的灵活度,让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和研究背景来选课;根据学生的总体水平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研究生教学培养方案。(https://www.chuimin.cn)
我们在进行研究生教学改革时,必须首先明确研究生教学对象的变化。由于全社会的扩招,我校化学类研究生入学时的专业基础近年来呈现了下降的趋势。一些兄弟院校升级或者扩招后,书面教学可以通过新教师的招聘较快地得到解决,但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则由于教学资金、专业实验室或实践基地的缺乏不能马上跟进,每年在复试过程中学生展现出来的实验能力的缺失是令人极为震惊的。
针对发展中的问题,我校的化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的设置,强化和增加了实验类课程的设置和比重,如作为大平台课程的“高等化学综合实验”、“现代分析技术”以及研究方向选修课的“高等有机实验”、“高等物理化学实验”、“现代色谱分析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我校研究生教育中是极为重要的。除了补差这一基本功能以外,这些实验课程的设置,涉及了化学类专业学生论文科研工作将要面临的几乎所有单元操作和仪器分析设备。本科教学强调的是学习,而较少或不强调研究性训练;研究生教育则更强调研究,是一种建立在教学基础上探索性或实践性的教育。这些研究生教学实验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是由位于科研第一线的教师们所主导的,实验的设计和选择来自于教师的科研实践题材,涉及的设备则是我校化学类各专业研究生在将来的论文科研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的各种主要设备,因此,研究生阶段的化学实验教学是和科研紧密联系的实验教学过程,在实践上也是后续论文工作的有机组成和支撑。与导师毕业课题指导不同的是,实验教学涉及的知识范围、操作技能更为广泛,有助于研究生在论文科研工作之外,进一步了解相近、相关专业的实验技能和特点。
在化学类专业的研究生教学中坚持实验课程教学的效果极为明显,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形势下导师不能即时一对一指导研究生而面临的学生实验技能下降的问题,避免了研究生在课题组封闭环境下易于养成“遗传性”(通常是学长遗传给学弟学妹的)的不科学的实验习惯。从效果上看,这些实验课程的设置,对于提升我校化学类研究生整体的科研实验能力是极为有效的。这一思路在操作上也得到了我校研究生院的认可和大力支持。研究生院极为鼓励在研究生教学中开展实验类课程。每年,研究生院都会根据选修该课程的学生的人数以及课时数,对研究生实验类课程进行资金补助,以部分解决实验资金问题。
总之,研究生教学体制改革是多方位的,持续的。在研究生教育中,我们应该根据各阶段研究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我们自身所具备的条件,综合分析,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与时俱进地推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廖湘阳.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证的转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58-63.
[2]郑乐青,雷克微,梁云霄.宁波大学化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0(5):78-81.
相关文章
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在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改革。华东理工大学的分析测试中心是全校测试服务平台,主要承担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所需的样品测试任务。......
2025-09-30
毒物的理化性质对其进入途径和体内过程有重要影响。空气中毒物浓度高、接触时间长,若防护措施不力,则进入体内的量大,容易发生中毒。(三)联合作用两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时会出现某种形式的综合反应,即毒物的联合作用。......
2025-09-30
分析化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与实践●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生以来,研究生教学工作在不断改进中日臻完善,专业课程建设已比较成熟,编写了相关的专业教材。近年来分析化学学科研究生数量有较大增加,生源所属专业的分布也更广。......
2025-09-30
继20世纪末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纷纷求助于IMF之后,近年来冰岛、乌克兰、希腊等欧洲国家也频频申请IMF救援,IMF在危机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凸显。这些会议和声明多次提到IMF在危机治理中应承担关键作用或核心作用。事实证明,IMF领导和参与了当代所有重大金融危机的治理,为金融危机的缓解和国际金融秩序的平复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笔者拟从不同角度对IMF在危机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阐释。......
2025-09-29
在中学化学学习体系中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实验设备和实验手段的现代化,为突破这些瓶颈问题和更好地开发实验资源提供有力的支撑,本节主要讨论数字化实验技术和微型实验技术以及它们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5-09-29
设计实验室供配电系统时,应根据用电设备运行情况并结合容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导线,以免超负荷运行导致导线过热引起漏电、短路和火灾等事故。实验室的布线和排线对确保师生实验安全十分重要,应做到符合行业规范,不要乱拉、乱接电线。(四)实验室人员的用电安全要求为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必须首先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规范用电安全应该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2025-09-30
高校各类实验室,尤其化学实验室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为不安全环境和不安全行为。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中心内容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阻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实验室主管人应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新的员工、学生,并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实验安全包括实验财产安全和实验者人身安全两个方面。......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