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买卖、包办的结婚禁止始成真正的、卓有成效的婚姻家庭制度。罗马法、古印度《摩奴法典》以及我国《唐律疏议》《宋刑统》《大清律令》等古代法律制度均在极力维护男权社会婚姻关系的前提下轻描淡写地设置几条旨在调控可能严重冲击婚姻秩序的买卖、包办的结婚禁止的一般规则。......
2025-09-29
墨子姓墨名翟,历来无异辞。自元伊世珍逞其妖妄之臆说,始云墨子姓翟名乌。清周亮工《因树屋书影》本其说,谓“以墨为道,今以姓为名,以墨为姓,是老子当姓老耶?”近人江瑔著《读子卮言》有论《墨子非姓墨》一章,亦以伊氏之说为一大证而推演者也。江氏之言曰:
《墨子》原书多称子墨子,夫称曰子者,皆尊美之词,不系于别号,即系于姓。然皆称曰某子,断无以子字加于姓之上者。若子思子,上子思二字合为孔伋之字,下子字乃尊称之词耳。唐宋以后去古日远,名称亦漓,始有以子字加于姓之上。若唐之刘禹锡,自称子刘子,宋之程颐,自称子程子,明之刘宗周,亦自称子刘子,于例绝无所据,于理更不可通。禹锡不学,无足深怪;程刘二氏为当世大儒,乃亦不免,此则因言宋学者绌于考据,故有此陋妄之称谓。秦汉以前则绝无之。(自注,惟荀子书引宋钘语,或称子宋子,显为后人所乱列子书亦称子列子,然见于庄子者俱无之。)今称子墨子,适与子思子之称同。若云墨为姓,则孔子亦可称子孔子,庄子亦可称子庄子乎?
江氏虽列多证,此则其中坚所在。其以“子思子”为喻,则彼“疑墨子既发扬墨学,因而以墨自名,或别字为‘子墨’,故《墨》书亦称子墨子”。江氏所以有此假定,或因“道藏”本《大取》篇有“天下无人,子墨之言也犹在”,而致疑。其实《墨》书言子墨子者百数,“子墨”仅此一见,孙氏《间诂》已据吴钞本改为子墨子矣。涵芬楼影印明嘉靖本亦正作“子墨子之言也”,更可明白子墨子非与子思子同类也已。而所以使其疑墨非姓者,则误认秦汉以前,绝无加子于姓上以称子某子之例也。然自称“子某子”固两刘及程氏之陋妄,而谓秦汉以前无称“子某子”者,则江氏之陋妄或甚于程刘矣。《列子》书中常称子列子,此或晋人伪作,姑置不论。然《庄子》中称列御寇为子列子者五,一在《达生》篇,如“子列子问关尹曰”;四在《让王》篇,如“子列子穷”等。江氏谓《庄子》内无称子列子者谬矣。(按《吕氏春秋·审己》篇言子列子者二,《观世》篇言子列子者三,《不二》篇言子列子者一。)《荀子》书中之子宋子,江氏武断为后人所乱,乃未观其义例所在也。荀子泛论宋钘,则称宋子,与宋钘之徒讨论,则称子宋子,其用显然不同。《天论》篇(第十七):“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此与慎子老子墨子相提并论也。其次为《正论》篇(第十八)称子宋子者八。杨倞注云:“言此者,盖以难宋子之徒也。”观篇中有言:“二三子之善于子宋子者,殆不若止之,将恐得伤其体也。”则杨氏之说确不可,易,岂得谓为后人所乱乎?且自《庄》《荀》二子外,《公羊传》言子沈子者三(一在隐十一年,一在庄十,一在定元年。定元年,《穀梁传》作沈子),言子公羊子者二(一在桓六,一在宣五),言子女子(闵元)子司马子(庄二十九)子北宫子(哀四年)者,各一。此皆“子某子”之明征,江氏何以置而不举耶?然此犹可曰,《公羊》晚出,至汉始写定,未必为秦以前所有也。战国时人之著作,《荀子》既有子宋子,《庄子》亦有子列子矣;《墨子》书于子墨子外,又称子禽子,禽滑厘非姓禽耶?《吕氏春秋》有子华子(今本《子华子》则宋人所伪造);《庄子》亦有华子与子华子;《则阳》篇载“华子闻而丑之”;《释文》,“华子亦魏臣”。《让王》篇载子华子见昭僖侯,以下文子列子例之,华固当为姓。《释文》引司马云:“子华子魏人也。”合两篇所述华子与子华子之思想言之,亦大略相同,当系一人而姓华者也。然则华也,禽也,宋也,列也,非秦汉以前,系子于姓,以称“子某子”之显例乎?然此虽出周代,或在墨子以后,其灼然知其在墨子以前者,《国语·越语》下,王孙雒称范蠡,一则曰:“子范子,先人有言曰:‘无助天为虐。’”再则曰:“子范子将助天为虐,助天为虐不祥。”范明明为姓,且在春秋之末;以此而例墨书之“子墨子”,墨之为姓,又何疑乎?至不称“某子”,而曰“子某子”,此语言演变之例也。春秋之世,尊称则曰“子”,弟子称师亦用之,如孔门称仲尼曰“子”是矣。师于弟子则直呼其名,或代称“尔汝”,《论语》中其例甚多。战国则不然,师称弟子亦曰“子”,呼为汝尔则甚不敬,孟子所谓“充无受尔汝之实”也。弟子于师,欲尊美之以示异于常人,不得不加以区别。故何休《公羊解诂》释子沈子云:“沈子称子冠氏上者,著其为师也。不但言子曰者,避孔子也。其不冠子者,他师也。”墨门称翟为子墨子,系子于墨,著其为师,与彼相类耳。江氏不达此理,疏矣!
江氏不独疑墨子非姓墨已也,且曰:
墨家诸人,无一称姓。……窃疑墨家之学,内则薄葬,外则兼爱,无亲疏之分,无人我之辨,示大同于天下。……以宗族姓氏为畛域之所由生,故去姓而称号,以充其兼爱尚同之量,又与释氏之法同。……此亦墨氏之学所以独异于千古也。(https://www.chuimin.cn)
此亦无据之妄言。按墨家诸子,其姓可考者,甚多。如禽滑厘之姓禽,此无可疑者;高石子自称曰石(《耕柱》篇),则高当为姓;公尚过自称曰过(《鲁问》篇),则公尚亦当为姓;胜绰,墨子称之为绰(《鲁问》篇),则胜亦姓也。此就《墨子》书中直接推证,知墨家未尝废姓也。更以此法推断,则夷之自称曰之,尊称则曰夷子(《孟子·滕文公上》),是夷当为姓;徐弱自称曰弱(《吕氏春秋·上德》篇),则徐当为姓;屈将子见胡非子,自称曰将(《太平御览》卷496引《胡非子》),则屈亦姓也。《韩非子》言有相里氏、相夫氏、邓陵氏之墨,以与颜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孙氏、乐正氏之儒相对,而别于子张、子思之儒(均见《显学》篇),已足知相里、相夫、邓陵为姓。《庄子》则曰“相里勤之弟子,……邓陵子之属”(《天下》篇),以此互证,则相里邓陵之为姓,尚何疑哉!此皆自先秦古籍推证而得,灼然知其未废姓也。他如墨子弟子有高何,高孙子禽子弟子有许犯,索卢参;犯弟子有田系;墨家钜子有孟胜,腹
,田襄子;均当为姓名具备者。而曰墨家无一称姓,何江氏之不考耶!
江氏之说,讹谬矛盾,不可备录(详下卷驳《墨子非姓墨说》),而今人不察,多信从之,如顾实之《汉书艺文志讲疏》,陈柱之《墨学十论》,钱穆之《墨子》,冯友兰之《中国哲学史》,及张纯一《墨子集解附录》是也。更有因此推演而谓墨子非中国人者,则胡怀琛之《墨子学辨》及卫聚贤之《古史研究》第二集,是也。习非几将胜是,故不惮其烦,一为辩之。
墨非姓之说既破,则吾人仍可结之曰:
墨子名翟,姓墨氏。(按《墨子》书中,墨子常自称曰翟,则翟之为名,毫无可疑。江氏既谓墨家废姓,又误从伊氏之说,疑翟为姓,自相矛盾,已不足辩,《吕氏春秋·尊师》篇一称子墨子,《高义》篇称子墨子者三,称墨子者二,自称亦曰翟。此亦足证为姓墨名翟也。)
相关文章
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买卖、包办的结婚禁止始成真正的、卓有成效的婚姻家庭制度。罗马法、古印度《摩奴法典》以及我国《唐律疏议》《宋刑统》《大清律令》等古代法律制度均在极力维护男权社会婚姻关系的前提下轻描淡写地设置几条旨在调控可能严重冲击婚姻秩序的买卖、包办的结婚禁止的一般规则。......
2025-09-29
导入当保存了你的资源后,你应该将其保存到你的工程文件夹的资源文件夹中。导入设置如果你选择了一个资源并单击导入设置按钮,将出现一个对话框,该对话框的选项随着导入资源的不同而不同。向场景中添加资源从工程视图中单击并拖动网格到层次或场景视图中即可将其添加到场景中。当你拖动一个网格到场景中时,你将创建一个拥有网格渲染组件的物体。你也可以改变一个实例并使用GameObject→Apply Changes to Prefab将这种改变应用到所有相同的实例上。......
2025-09-30
西周以来的傩戏呈现出淆杂的状态:一是占梦体系的傩歌流转至民间发展,与民俗蜡祭等结合一起,呈现出傩蜡之歌的风貌特色。东汉时代是傩戏的重要转型期。另一个重要转型的表征,是赋予傩戏以神话故事内涵,即出现“歌舞演故事”的戏剧形态。......
2025-09-29
金相组织 蠕墨铸铁的石墨形状短而厚,头部圆钝,其紧密程度介于片状和球状石墨之间。表1-19 蠕墨铸铁与灰铸铁和球墨铸铁主要物理性能和高温性能的比较3)其他性能。常温下,铁素体基体的蠕墨铸铁冲击韧度为67.7J/cm2,珠光体蠕墨铸铁为34.3J/cm2,蠕墨铸铁的冲击韧度低于球墨铸铁。铁素体蠕墨铸铁弯曲疲劳强度达166MPa,含有60%珠光体的蠕墨铸铁为205.8MPa,超过灰铸铁一倍以上。为了保持蠕墨铸铁良好的导热性,球状石墨应控制在30%以下。......
2025-09-29
事实上,古代的注释家们,在对古典文献作注时,往往也采用了今译的办法,把古代的语文翻译成为当代的语文。远在汉初,毛亨在《毛诗诂训传》中,就有一些接近于今译性质的注释。[89]司马迁在《周本纪》中引用了这一段文字,引文是经过翻译的。司马迁对历史文献的处理方法,为古文的今译提供了可贵的经验。自此之后,一些从事注释的学者和史学家们在整理古代文献的时候,常常也对古文作今译的工作。......
2025-09-29
在本章中,笔者将从思维形态和叙事传统两方面出发,厘清魔幻文化的演化脉络,探究其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并对魔幻电影,尤其是中国魔幻电影的发展史进行相关梳理。......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