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当今时代人们对文化、文化旅游的认知与以往相比可以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根据这一情况,观光厅召开了由相关的有识之士参与的探讨会,对“MICE推进行动计划”进行了总结。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之热度不断升温,让呈现于现实的旅游面貌发生了不少变化。......
2023-11-17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却比现实更具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人类艺术作品的存世时间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从早期的史前艺术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当代艺术。
随着各门艺术的出现、发展与兴盛,人类对艺术门类的认定也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从古希腊时代,即有“三大艺术”绘画(Painting)、雕塑(Sculpture)和建筑(Architecture)首先被认定。其后随着文学(Literature)、戏剧(Drama)以及音乐(Music)、舞蹈(Dance)的入围,又有了“五大艺术”“七大艺术”的提法。相比其他艺术形式,电影(Film)因出现的历史最晚,且在出现后面临持续不断的电影是独立艺术还是综合艺术的争执,是“八大艺术”中最迟囊括在内的艺术门类。
“八大艺术”的分类延续至今,亦有人将其再做精简,将艺术分为了三类:文学(包括戏剧、诗歌和散文)、表演艺术(包括舞蹈、音乐和戏剧),以及视觉艺术(包括绘画、电影、建筑、陶瓷、雕塑和摄影)。
“八大艺术”当中的“文学”,与“文化旅游”的关联最为直接,深爱文学的旅游者也最乐于参与其中。英国作家罗杰·塔厚尔(Roger Tagholm)所写的《漫步文学伦敦》(Walking Literary London),正是为这类旅游者提供的精确指引:
继续走到街底寻找切尔西老教堂(Chelsea Old Church),亨利·詹姆斯常在这里做礼拜,1916年他的葬礼也在这里举行。拉迪亚德·吉卜林和自传杰作《父与子》(Father and Son)的作者埃德蒙·戈斯(Edmund Gosse,1849—1928)都是当时的追悼者。戈斯写道:“当我们立在那位有着无比智慧、高贵仁慈心肠的人物旁时,我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那就是,对世世代代尚未受到他的价值启发的人们来说,切尔西教堂必须永远成为死者的祭坛。”
沿着教堂左转至切恩道(Cheyne Walk),然后在劳伦斯街(LawrenceStreet)角稍作停顿。对面那栋旁立着鸟雕像的华丽街区,就是卡莱尔豪宅(Carlyle Mansions);亨利·詹姆斯住在21号,并且在此去世。他在1913年搬来这里,他曾写道:“就算是经过简短的测算,从圣贤到海鸥萦绕盘桓此处这一点来看,这足以证明这个切尔西的居所正是我想要的。”这是一栋宏伟的建筑,堪称为“作家之楼”,因为继亨利·詹姆斯后,T.S.艾略特曾住在19号3楼,就在亨利·詹姆斯的公寓楼下。1950年,就在这位《荒原》(The Waste Land)的作者搬进来四年后,弗莱明(詹姆斯·邦德)的创造者也进入此区。要碰到这种有两位以上、风格截然不同的文学人物比邻而居的机会,实在不容易。[2]
受人敬仰的著名作家往往会顺理成章被他曾生活过的城市拿来借力吸引旅游者,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对此操作烂熟于心、得心应手,皆因在这座城市出生并生活过一位伟大的“作家中的作家”博尔赫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是阿根廷著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作品享誉世界,读者遍布全球。许多人到访布宜诺斯艾利斯,博尔赫斯曾任馆长并在诗中赞美为“天堂模样”的阿根廷国立图书馆,成为必游的景点。其他留有博尔赫斯踪迹的地方,比如博尔赫斯博物馆、科隆剧院、他曾生活过的麦普街(Maipu)994号、执教过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抑或和他没有太多联系只是用他的名字揽客的“博尔赫斯文化中心”,也常常可见慕名而来的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八大艺术”中的“建筑”吸引旅游者、被旅游者追捧的事情更为人们熟悉。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还是中国的长城,都因古老的建筑闻名于世且成为旅游者心仪的旅游目的地。对此旅游经营者深得其味,北京故宫、巴黎圣母院等重要历史建筑的图片,常常被用在招徕旅游者的广告中。
对此,评论家安德鲁·巴兰坦(Andrew Ballantyen)做过这样的分析:“建筑之所以重要,一个原因是它能透露给我们一些线索,从而使得我们了解历史上的统治者真正看重的事物。另外一个原因,是建筑还能告诉我们,它如何使我们——活着的人——以特定的方式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让我们能够彼此和向自己证明什么才是我们关注之事。”[3](www.chuimin.cn)
许多对建筑关注、喜爱建筑的旅游者追访建筑,往往会将建筑本身看得与建筑内的陈设一样重要。比如,到访东京国立西方艺术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Western Art,Tokyo)的建筑爱好旅游者,除了美术馆展品的诱惑之外,也会将探寻这座建筑本身具有的特殊意义当作到访的目的。这座著名的水泥建筑,是建筑家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的重要作品,已在2016年与7个国家的17座建筑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列为世界遗产。
雕塑、公共建筑和纪念碑等艺术形式,因面向整个社会、对公众展示,将旅游者作为观众其实一直以来都是这类艺术作品的一个基本追求。设立在露天的大卫雕像一定要让人们走到近前围绕去看;巴特农神庙设在所有人都能轻易看到的位置而不是只有祭司才能看见的位置。各型各类的“文化旅游”的震撼力,往往正是借助艺术作品的这类特点而发散。
“八大艺术”中的舞蹈、音乐以及其他表演艺术演出,对旅游者的感召力亦不可小觑。2015年美国的音乐剧《汉密尔顿》(Hamilton)正式上演时,预订一下子就订满三年。慕名前来观看的国内旅游者从佐治亚州、缅因州、艾奥瓦州各个方向赶到纽约,争先成为这一观演“文化旅游”的体验者、实践者。
年复一年影响力不减的音乐会当数奥地利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这个始自1939年的具有悠久历史的音乐会,早已成为受到全世界关注的每年新年到来时的全球第一场音乐盛会。1989年中央电视台通过卫星开始同步直播这场音乐会,国内的人们自此结识并逐渐熟识了这场音乐与芭蕾交织的音乐会。维也纳实地旅游时音乐会的举办地金色大厅成了出境旅游者必去的打卡之地,更有少数幸运者通过提前订票现场观看过这场举世瞩目的演出。
“八大艺术”中的“绘画”,尤其是那些最为著名的绘画作品,永远都不会缺少对旅游者的感召力。因而无论是在巴黎卢浮宫收藏的达·芬奇《蒙娜丽莎》前,还是在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并排摆放的戈雅的《裸体的玛哈》和《穿衣的玛哈》画作前,永远都会聚满全世界的旅游者。
2015年年初,位于美国佛州圣彼得斯堡的达利博物馆,成为这座二十多万人的小城最热闹的地方。早上寒意正浓时博物馆门外就已经有上百人在等待入场。这里举办的“达利与毕加索双人展”,吸引了不少对20世纪最伟大的三位画家中的两位达利与毕加索熟悉的人们,其中包括了许多老人与学生,以及外地、外国的旅游者。展览精妙的广告语,无疑增加了这个双人展对外来旅游者的诱惑:“TWO LEGENDS,SIDE BY SIDE”(两相连,肩并肩),“PICASSO/DALI,DALI/PICASSO”(毕加索/达利,达利/毕加索)。将达利与毕加索的作品放在一起展出,可以说让这个艺术展的看点倍增。虽说$24的票价与美国各类博物馆、艺术馆相比显得有些不菲,但因为这里既有达利也有毕加索,这样的机会即便是在达利及毕加索的祖国西班牙,亦属十分难得。展览主办方因而自豪地称这一展览为“Landmark Exhibition”(里程碑式的展览)。展览介绍中还有一句点睛之语:“They Changed the Ways that Art was Understood”(他们改变了艺术的理解方式),诸多参观者既会表示赞同又可以受到这句话的诱惑。这个展览不仅有不需付费的语音讲解耳机提供给人们,而且还有同样不需另付费用的义务讲解。这类讲解分对成人的和对孩子的两种。对孩子们的讲解因相对浅显一些、速度慢一些,因而也适用那些对达利与毕加索不甚熟悉的普通观众,跟听的人们不光有孩子,成年人、老人也有不少。
与“八大艺术”门类相关的旅游活动无疑皆属“文化旅游”范畴。这样的一种朴素认知,或正是在1964年成立的“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其后又两次更名为“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存世五十多年后,归并在文化部而非曾经讨论过的归并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的几个方案的一个可视为符合文化的内在逻辑的原因。
今天的国内旅游企业若想以“八大艺术”做“文化旅游”的大文章,或许离不开要与政府主管部门打一些交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是原“文化部”还是新成立的“文化和旅游部”,其管理的文化事项,都只局限在八大艺术门类中的六类:绘画、雕塑、文学、戏剧、音乐、舞蹈,而建筑、电影两类,依据政府部门分工,则分由其他两个不同的政府部门管辖。
有关文化旅游发展理论与实务基础的文章
[2]当今时代人们对文化、文化旅游的认知与以往相比可以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根据这一情况,观光厅召开了由相关的有识之士参与的探讨会,对“MICE推进行动计划”进行了总结。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之热度不断升温,让呈现于现实的旅游面貌发生了不少变化。......
2023-11-17
因为“文化”概念的博大宽广,文化旅游可选用的题材实在是数不胜数。没有任何一类旅游会像文化旅游一样,所面临的难题不是题材太少而是题材实在是太多。遴选题材,其实才是文化旅游的整体构想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通常来说,越是知名度高、历史文化深厚的题材,把握上的难度就越大。吴哥的文化旅游的题材把握至少可以从两方面来着重用力:一是建筑本身的恢宏伟大;二是吴哥窟的历史与古代及当代中国人的关系。......
2023-11-17
一直以来文化旅游都是人类旅游活动中最亮眼的部分,查尔斯·R.格德纳所著《旅游学》一书,故而干脆将其第十章的标题直接列定为“添彩人生的文化旅游和国际旅游”,并且指出:“旅游活动的最高目的在于更好地熟悉异国他乡的人民,因为这会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从而让世界更美好。”[6]文化旅游中的各类节庆活动,在此方面表征或更加突出。节庆活动往往因声势浩大,会引来众多的参加者、观看者。......
2023-11-17
朝圣旅游作为早期的宗教旅游,因含有明显的文化表征,自然应被文化旅游所容纳。在近现代旅游业出现并兴起后,不分中外,旅行社所经营的旅游线路产品中,文化旅游线路产品因具对旅游者较高吸引力能为旅游经营者直接、快速带来利益,故而受到倚重。除组织国内的文化旅游外,中国旅行社也开展过出境旅游,组织过一些到国外的文化旅游活动。......
2023-11-17
[3]现实中在文化旅游热度不断增加之后,艾伦·法伊奥描述的这些事情不幸也得到了同步增长。文化旅游热全面铺开后,文化的含义被做了任意的为我所用的解释,泛滥的“文化”一词已经是处处可见。粗疏、充满纰漏的文化旅游线路产品,也大量出现在旅游经营者的柜台。用文化来装点自己但却过于随意,常常是不少旅游经营者的一项通病。文化旅游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文化旅游过热,虽然带来了财源滚滚,但对文化本身的伤害也无法掩饰。......
2023-11-17
[1]旅游者以个人行为进行的文化旅游需要谋篇,旅游经营者以文化旅游为招徕时需要布局。无论哪方面,增加对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了解都是躲不开的一个重要过程。对于旅游景点来说,文化旅游的谋篇布局则需要更具体的一些举措。位于法国罗克福尔山村的干酪工厂,为文化旅游的开展所做的具体设计是:● 观看一部关于干酪生产过程的电影。......
2023-11-17
或者反过来说,正是因为对文化的更多期待,才让旅游者选择了深度旅游。仅仅是在单位时间里将游览的国家减少、将游览的步伐放缓,也是不能称其为“深度旅游”的。旅游经营者的领队及当地导游的文化阐述在一次“深度旅游”当中至关重要。为了不让旅游者的愿望落空,在“深度旅游”团队的安排当中,旅游经营者可以考虑外聘专家开办专题讲座的形式。......
2023-11-17
并没有托马斯·库克为这一仅需提供交通安排的小包价旅游编写旅游指引的记载,然而其后托马斯·库克在文化旅游大规模开展后,这类记载明显多了起来。托马斯·库克考虑到这次文化旅游与以往小规模、小包价旅游的不同,为此团350名旅游者专门编写了《利物浦之行手册》。......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