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水剂是使用量极大、用途极广的一类混凝土外加剂,占外加剂总量的70%~80%。表1.1减水剂的发展概况表1.1所述有代表性的减水剂的开发与应用情况,科研人员还通过减水剂改性、复配等手段改善和提高减水剂的应用性能,这些工作都为减水剂的广泛利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研究人员已经非常重视这一情况,希望通过改进生产合成工艺和原材料配比以尽量减少小分子化合物残留,降低减水剂对环境潜在的威胁。图1.2萘系减水剂结构式......
2023-11-03
混凝土和易性是指拌和物易于拌和、运输、浇灌及振捣,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也称为工作性。它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至今尚无全面反映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通常是测定拌和物的流动性,作为和易性的评价标准,并辅以直观经验观察判断粘聚性和保水性。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包括水泥、骨料、外加剂、矿物掺和料的性能和用量,以及单位用水量和环境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时,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减水剂的种类、掺量有直接关系。混凝土拌和物中掺入适量减水剂,由于减水剂对水泥颗粒的分散作用,可使新拌混凝土黏度下降,颗粒间相对运动变得容易,因而不同程度地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
本试验采用坍落度筒法测得不同取代度的SBC在1%掺量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值见表6.5。掺加SBC6的混凝土黏聚性很好,没有离析现象,泌水量非常少,保水性也较好;掺加SBC7、SBC8的混凝土泌水量略多于SBC6,黏聚性同样良好;三者和易性均优于掺加SNF的混凝土。(www.chuimin.cn)
水泥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细度、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所用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的种类及掺量等因素均影响新拌混凝土的泌水性能。一般情况下,水泥的颗粒越细,骨料中细颗粒越多,矿物掺合料用量越大,则混凝土泌水量越小。就外加剂而言,减水剂对混凝土拌和物的泌水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在减水剂与水泥适应性良好的情况下,减水剂均能显著降低新拌混凝土的离析与泌水性。但当减水剂与水泥适应性较差,或高效减水剂掺量过大时,则可能导致新拌混凝土离析与泌水增大,和易性变差。混凝土拌和物发生泌水现象,将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降低混凝土耐久性。实验测得混凝土的泌水率比如表6.5所示。掺加SBC减水剂降低了泌水率,说明SBC具有优良的减水效果,同时保水性良好。
有关水溶性纤维素醚的合成与应用的文章
减水剂是使用量极大、用途极广的一类混凝土外加剂,占外加剂总量的70%~80%。表1.1减水剂的发展概况表1.1所述有代表性的减水剂的开发与应用情况,科研人员还通过减水剂改性、复配等手段改善和提高减水剂的应用性能,这些工作都为减水剂的广泛利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研究人员已经非常重视这一情况,希望通过改进生产合成工艺和原材料配比以尽量减少小分子化合物残留,降低减水剂对环境潜在的威胁。图1.2萘系减水剂结构式......
2023-11-03
砂浆制备及性能测试按GB/T 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进行。混凝土实验方法参照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其他性能测试混凝土配合比为C:S:G=1:1.09:2.53,用水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并按式和式计算泌水率。一般基准混凝土在成型后3~4h,以后每隔0.5h或1h测定一次,在临近初、终凝时,缩短测定间隔时间。......
2023-11-03
物理改性纤维素物理改性主要是采用特殊加工的手段改变其物理形貌,达到改性的目的。经酸水解后不溶于水的生成物被称为水解纤维素。这个过程连续进行下去会引起纤维素分子链的逐次断裂。③纤维素醚化反应:纤维素醚是天然纤维素经化学改性得到的纤维素衍生物,是工业上重要的水溶性聚合物之一,其种类繁多,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应用。上述纤维素醚化两种反应机理基本上解决了纤维素单一醚、混合醚的合成问题。......
2023-11-03
图3.3氢氧化钠与纤维素摩尔比对SBC性能的影响NaOH与AGU摩尔比对水泥净浆流动结果如表3.2所示。从图3.4可见,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SBC的丁基磺酸基团取代度DS逐渐升高,但是当温度超过75℃,DS出现下降的趋势。结合图3.4及表3.3,确定本试验的最佳反应温度为75℃。表3.3反应温度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BS与AGU配比对SBC性能的影响醚化剂1,4-丁基磺酸内酯的用量对SBC分子结构影响见图3.5。......
2023-11-03
吸附的结果是使水泥粒子表面双电层发生变化,ζ电位绝对值显著增加,且随着外加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与减水剂种类有关。掺加SNF的水泥颗粒ζ电位绝对值均高于掺加SBC的值。文中两种水泥的熟料成分相差很大,必然导致其表面ζ电位的差异。从图4.7可见,掺加减水剂SNF的水泥颗粒表面ζ电位值随时间延长降低明显,从初始值-35.2mV降低到120min时的-18mV。说明SBC在ζ电位保持性方面优于SNF,这一结果与水泥净浆流动度保持性结果相吻合。......
2023-11-03
表3.9试验结果表3.10正交实验方差分析结果表3.11方差分析表据表3.9~表3.11分析可知,在实验设计范围内,正交试验中显著影响产物性能的参数是氯磺酸与HEC的摩尔比,而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影响不显著,因此固定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10℃,改变氯磺酸与HEC的摩尔比研究产物SHEC的性能。因此将摩尔比设定为1.0,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10℃作为制备磺化羟乙基纤维素的最佳条件。......
2023-11-03
水溶性纤维素醚水溶液的浓度、环境温度、体系pH值、添加剂的化学性质及搅拌速率都会影响其溶液凝胶温度和黏度,特别是水泥制品都是碱性环境的无机盐溶液,通常会降低纤维素衍生物水溶液的凝胶温度和黏度,给使用带来不利影响。有研究表明,水溶性纤维素衍生物的分子量对水泥复合材料的强度有明显影响,随分子量的提高,相同掺量下复合材料的强度呈下降趋势,且随掺量的增加,缓凝现象逐渐严重。......
2023-11-03
对减水剂PC,减水因子可达0.16,净浆流动度超过270mm,同样净浆流动度随减水剂增加而增加,但是减水因子不会保持增加的趋势。减水剂SBC,减水因子最高达到0.12,之后随减水剂掺量增大,净浆流动度变化不再明显,其净浆流动度在250mm左右。图5.15描述了24h内三种减水剂对水泥浆电阻率的影响,其中w/c均为0.4,减水剂掺量为饱和掺量,即SBC为1%,SNF为0.8%,PC为0.3%,不同减水剂在水泥中的减水因子见表5.5。......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