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桥梁可靠度分析方法与应用中的疲劳功能函数分析

桥梁可靠度分析方法与应用中的疲劳功能函数分析

【摘要】:Righiniotis等[11]建立了考虑交通量增长的细节疲劳裂纹扩展的可靠度模型,分析了应力幅值和应力循环次数对疲劳可靠度的影响规律。式(9.7)所示疲劳功能函数的随机变量X与4个参数有关,再加上临界疲劳损伤Δ的随机性,该功能函数中共有5个随机变量,其中,Sdeq和Nd的概率分布是钢桥面板细节疲劳可靠度的重点研究内容。

为了建立钢桥疲劳极限状态方程,需要从外部荷载和结构抗力两方面考虑。首先,荷载方面,考虑自重荷载SG和可变荷载SQ的有效结合,结构抗力为R,则疲劳失效的功能函数表达式为:

Z=R-SG-SQ (9.1)

式中,抗力R可用一个综合了结构抗力变化历程的等效抗力表示。由以上理论可知,钢结构的疲劳损伤与材料的疲劳性能参数及外部荷载的大小有关,其中疲劳荷载和结构抗力性能与时间参数t有关。由此引入时变疲劳可靠度概念,其意义为:考虑时间参数t时,结构在随机荷载过程作用下能够保证结构安全的概率。其中时变疲劳可靠度的功能函数表达式为:

Z=R(t)-S(t) (9.2)

式中,t为结构运营时间;S(t)为荷载效应随机过程;R(t)为变幅应力作用下的疲劳抗力随机过程。在实际工程结构中,疲劳荷载受时间参数的影响较小,但是日循环次数对疲劳可靠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应根据实测数据对日循环次数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其概率统计的数学模型

车载下钢桥面板疲劳可靠度分析基础是疲劳强度曲线和线性累积损伤准则。国内外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建立了疲劳可靠度的可靠度分析模型。在疲劳可靠度设计方面,潘春宇和童乐为[8]基于构件的疲劳寿命建立了疲劳失效概率的计算公式:

式中,Ld为设计寿命;μ和σ分别为对数正态分布参数,它们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最后由可靠指标的定义得出疲劳可靠指标为:

β=Φ-1(1-Pf) (9.5)

式中,Φ-1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的反函数。

在基于裂纹扩展模型的疲劳可靠度研究方面,王春生等[9]将贝叶斯理论引入结构无损检测中,建立了既有钢桥构件疲劳可靠度更新模型,计算了上海市浙江路桥第三根吊杆在检测更新后的β-T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检测到裂纹时疲劳可靠指标变小,而在未检测到裂纹时,疲劳可靠指标变大。Righiniotis等[11]建立了考虑交通量增长的细节疲劳裂纹扩展的可靠度模型,分析了应力幅值和应力循环次数对疲劳可靠度的影响规律。

健康监测数据分析方面,邓扬等[4]建立了钢箱梁桥焊接细节的疲劳极限状态方程:

式中,e为考虑传感器测试误差的修正系数;Δ为临界疲劳损伤;D为桥梁细节的疲劳损伤计算值;Nd为应力的日循环次数;Seq为实测应力数据的等效应力;K2为BS5400规范中的疲劳强度系数。邓扬等[4]的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荷载的增长是导致疲劳可靠度降低的重要因素,随着运营期的增加,桥面板焊接细节的疲劳损伤不断累积,疲荷载的增加和裂纹不断扩张、相互耦合致使细节疲劳失效。

在式(9.6)的基础上,引入随机车流参数(交通量车型占有率等)以及交通量增长系数,可建立随机车流下钢箱梁桥焊接细节疲劳损伤的极限状态方程:

式中,n为以年为单位的运营时间;Sdeq表示日随机车流样本下细节等效应力幅;Seq(ij)表示第i种车型的第j个车辆样本下细节等效应力幅;X为由n Sdeq、Nd和KD等组成的随机变量组;Dn(X)表示细节在n年内的累积疲劳损伤;ADTTsl为日通行车辆数量;a为交通量线性增长系数;b为车重的线性增长系数;w为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pi和ni分别为第i种车型的占有率和轮轴数量。式(9.7)所示疲劳功能函数的随机变量X与4个参数有关,再加上临界疲劳损伤Δ的随机性,该功能函数中共有5个随机变量,其中,Sdeq和Nd的概率分布是钢桥面板细节疲劳可靠度的重点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