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桥梁可靠度分析方法与应用-验算点法

桥梁可靠度分析方法与应用-验算点法

【摘要】:针对中心点法计算精度较低的问题,Hasofer和Lind等提出了验算点法[2]。图2.1当量正态化示意图图2.2n维空间的极限状态曲面图假设受n个非正态分布随机变量影响的结构极限状态方程为:Z=g(X1,X2,…由公式(2.3)、和联立可求解可靠指标β和验算点。值得注意的是,在由Newton迭代法求出β值后,按式计算原坐标系中的验算点时,应区分正态分布和非态分布参数的μXi值。

针对中心点法计算精度较低的问题,Hasofer和Lind等提出了验算点法[2]。其基本原理是考虑随机变量实际的分布类型,并通过“当量正态化”方法把非正态变量当量化为正态变量。通过多次的迭代计算,使每次的一阶Taylor展开点逐渐逼近失效边界,且该验算点与结构的最大失效概率相等。该方法被国际结构安全联合委员会所采纳,又被称为JC法。

由于JC方法的特色在于引入了当量正态化方法,这里给出当量正态化的数学表达式。当量正态化条件要求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在验算点处X′i和Xi相等,如图2.1所示,表达式为:

式中,表示(假定的)验算点与该点所对应的当量正态变量;FXi(xi)为随机变量的累积分布函数,fXi(xi)为概率密度函数,μXi为均值,σXi为标准差;当量正态化后的随机变量x′i对应的累积分布函数为FX′i(x′i),概率密度函数为fX′i(x′i),均值为μX′i,标准差为σX′i。根据当量正态化条件,可得到当量正态化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即

由此,可得到当量正态化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

图2.1 当量正态化示意图 

图2.2 n维空间的极限状态曲面图

假设受n个非正态分布随机变量影响的结构极限状态方程为:

Z=g(X1,X2,…,Xn)=0 (2.10)

式中,g(·)表示功能函数;X表示随机变量。Z对应的曲面把n维空间分成安全域和失效域两个区域。将当量正态化(如图2.1)后的随机变量X′i进行标准化变换,得到标准正态随机变量:

在坐标系中可表达为:

根据可靠指标的物理意义:多维标准正态空间坐标系内原点到极限状态曲面的最短距离,即点P沿极限状态曲面的切平面的法线方向至原点O的距离,在图2.2中即。为了求解点到曲面的最短距离,将式(2.12)在设计验算点P处按Taylor公式展开取至一次项:

从式(2.13)中可以看出法线的方向余弦为:

可得标准正态坐标系中:

换算到原坐标系中,可得验算点P在原坐标系中:

由于P在极限状态曲面上,因此也满足极限状态方程。由公式(2.3)、(2.14)和(2.16)联立可求解可靠指标β和验算点。在多维坐标系中,点P为极限状态曲面上的验算点。JC法考虑了每个变量的实际分布类型,将非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当量正态化,其计算结果相对较精确,应用较广泛,但由于迭代要求,计算量较大。因此,需计算机程序辅助完成。

图2.3 JC法计算流程图

本书作者在Matlab语言的GUI平台上编制了可靠度计算器[3],其中JC法计算流程图如图2.3所示,具体内容见第三章。值得注意的是,在由Newton迭代法求出β(k)值后,按式(2.16)计算原坐标系中的验算点时,应区分正态分布和非态分布参数的μXi值。当参数服从非正态分布时,μXi由于当量正态化要求,一直在变化,可直接参与循环;当参数服从正态分布时,每次循环时μXi都应取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