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百年明诚路 曾家岩小学:童子军训练课与全民抗战

百年明诚路 曾家岩小学:童子军训练课与全民抗战

【摘要】: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童子军训练课也就是军体课,被编入了当时的教学课程表。秉持着一切为备战服务的原则,那段时间,曾家岩小学经常给童子军进行集体训话,强调纪律意识。童子军训练照张玉彬就读曾家岩小学时,学校里还没有广播,学生要集合开会只有通过打铃来通知。军体课强健了体魄,校长关于纪律的讲话丰富了精神。当一个民族面临强敌的野蛮入侵,陷入空前的生存危机,全民抗战、老少皆兵就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

“某某誓遵奉总理遗教,确守中国童子军之规律,终身奉行下列三事:第一,励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教训,为中华民国忠诚之国民。第二,随时随地扶助他人,服务公众。第三,力求自己智识、道德、体格之健全。”这是抗战时期中国童子军对着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进行宣誓时的誓词。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的教育不可避免地需要为时局服务,学生的身体条件、所学技能也必须围绕国家战时的需要而准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童子军训练课也就是军体课,被编入了当时的教学课程表。

这一时期,曾家岩小学以中国童子军总部颁发的《童子军战时服务大纲》为基准,加强了对童子军的组织和训练,要求围绕侦察、交通、宣传、募救、消防等内容进行每日一小时的分组训练演习。

肖声闻校长生前笔记

张玉彬记得,那时他们不仅要保持正常的学习生活,每天放学之后还要在操场上集合,进行一些必要的军事训练。老师在队列前面进行训练指导和讲解,同学们就两人分为一个小组,进行关于宣传、募救、消防等内容的实际操作演练。

抗日战争已经打响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我死国生,我死犹荣!”曾家岩小学老师们那一声声慷慨激昂的话语和明亮而坚毅的眼神感染着学生,学生们年纪尚小,那一刻起却也在心中燃起了保卫国家的熊熊烈火。立正、卧倒、跨栏、冲锋,一招一式,大家都有板有眼、一丝不苟,张玉彬虽不擅长运动,但也尽全力去做。每次一小时的训练结束后,不少学生都汗流浃背。这时老师们就会掏出手帕来挨个给大家擦汗,并嘱咐学生回家后马上换洗衣物,谨防感冒。

秉持着一切为备战服务的原则,那段时间,曾家岩小学经常给童子军进行集体训话,强调纪律意识。

童子军训练照

张玉彬就读曾家岩小学时,学校里还没有广播,学生要集合开会只有通过打铃来通知。或许是因为张玉彬天生害羞腼腆,班主任李澄波老师为了鼓励她,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她来做。张玉彬刚接到这个任务时,虽然感到像要上前线打仗一样压力巨大,但也郑重地答应了。一天,教导主任杨老师的身影在走廊那头出现,张玉彬在教室里远远地就看见了,她把腰板挺得更直,坐得更端正。“任务来了!”张玉彬想。一步、两步、三步……张玉彬的心跳不由得随着杨老师脚步的临近而逐渐加快。

“张玉彬同学,请出来一下!”杨老师的声音并不大,但张玉彬却激动不已,随着杨老师去到顶楼放置铃铛的地方。她双手机械地拿起木槌,手因为紧张而有些微微发抖。杨老师瞧见了她紧张的样子,鼓励似的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张玉彬回头看了看杨老师带着笑意的脸,踏实多了。她鼓起勇气,深吸一口气,拿着木槌用力地敲打了上去。

“当当——当——当”,伴随着清脆的铃声,全校的同学迅速而又井然有序地到达了操场。看着在操场上集合完毕的同学们,又看看自己手里拿着的木槌,张玉彬的心里陡然升起一股浓浓的自豪感。不一会儿,校长开始讲话了,张玉彬在铃铛旁边站得更加挺拔,听得更加认真。

每次讲话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纪律的,校长说“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里没有水”,说“革命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说“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同学们在操场上聚精会神地听着,张玉彬在顶楼远远望着那整齐的队列,悄悄捏紧拳头,也在心中默默地念道:“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军体课强健了体魄,校长关于纪律的讲话丰富了精神。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而一个精神丰富的人也不能没有健康的体魄。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曾家岩小学仍然没有忘记教育是一切的根本。曾家岩小学的老师们深知,教育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在战后。战后国家的建设需要无数专家学者、工匠技师的助力和支撑。因此,培养人才就显得特别重要。

正如国歌中唱到的那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当一个民族面临强敌的野蛮入侵,陷入空前的生存危机,全民抗战、老少皆兵就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曾家岩小学开设的“军体课”就是那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的烙印。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曾家岩小学仍然努力坚持着教育为国家服务、为时代服务、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服务的目标,毫不动摇。

撰稿人:邓红洁、李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