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进行结构布置,并对板、次梁和主梁进行设计。长边与短边方向的跨度比为3,故按单向板设计。图2-29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板的荷载组合设计值:p=γGgk+γQqk=kN/m2=11.4kN/m2板的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500mm,现浇板在墙上支承长度取120mm。......
2025-09-30
1.支承梁上的荷载
确定双向板传给支承梁的荷载时,可根据荷载传递路线最短原则,按如下方法近似确定,即从每一区格的四角作45°线,将整块板分为4块,每块小板上的荷载就近传至邻近的支承梁上。因此,双向板传给短跨支承梁上的荷载为三角形分布,传给长跨支承梁上的荷载为梯形分布(见图2-47),图中q′取值为:边梁q′=ql01/2;中间梁q′=ql01。此外,尚需考虑梁自重(均匀分布)和直接作用在梁上的荷载。
2.按弹性理论计算
支承梁的内力可按弹性理论或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调幅法计算。
对于等跨或近似等跨(跨度相差不超过10%)的连续支承梁,可先将支承梁的三角形或梯形分布荷载化为等效均布荷载(参见附录D),再利用均布荷载下等跨连续梁的计算表格来计算梁的内力(弯矩和剪力)。
图2-48a、b分别示出了三角形分布荷载和梯形分布荷载化为等效均布荷载的计算公式,它们是根据支座处弯矩相等的条件求出的。
(https://www.chuimin.cn)
图2-47 双向板传给支承梁的荷载

图2-48 三角形及梯形荷载转换为等效均布荷载
按等效均布荷载求出支座弯矩后(此时仍需考虑各跨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再根据求得的支座弯矩和每跨的实际荷载分布(三角形或梯形分布荷载),由各跨平衡条件计算出跨中弯矩和支座剪力。
3.按调幅法计算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支承梁的内力时,可在弹性理论求得的支座弯矩基础上,按调幅法确定支座弯矩(调幅不超过25%),再按实际荷载分布计算跨中弯矩。
相关文章
试进行结构布置,并对板、次梁和主梁进行设计。长边与短边方向的跨度比为3,故按单向板设计。图2-29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板的荷载组合设计值:p=γGgk+γQqk=kN/m2=11.4kN/m2板的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500mm,现浇板在墙上支承长度取120mm。......
2025-09-30
双向板按塑性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塑性铰线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一般将裂缝出现在板底的称为正塑性铰线;裂缝出现在板面的称为负塑性铰线。现以均布荷载作用下四边固定支承的双向板为例,采用塑性铰线法分析双向板的极限承载力。......
2025-09-30
图2.16-4 双向板活荷载最不利布置图在反对称荷载±q/2作用下,所有中间支座可视为简支边。沿墙边及墙角的板顶构造钢筋与单向板肋梁楼盖中相同。图2.16-6 支承双向板梁的荷载图2.16-7 等效荷载 某钢筋混凝土现浇肋形楼盖的次梁,跨中承受最大正弯矩设计值M=115kN·m。......
2025-09-30
当板厚远小于板短边尺寸的1/30,且板的挠度远小于板厚时,双向板可按弹性薄板理论计算。对于跨内截面弯矩值,尚应考虑双向弯曲对两个方向板带弯矩值的相互影响。图2-40 连续双向板的计算图式......
2025-09-30
在等截面的连续梁板结构中,若结构各截面配筋相同,即结构的Mu相同,则结构截面内力最大者,即为结构的控制截面。由等截面多跨连续梁板结构分析与设计可知:梁、板的各支座截面及各跨的跨中截面为结构的控制截面。图2-12为五跨连续梁单跨布置活荷载时的弯矩图和剪力图。现以承受均布线荷载的五跨连续梁的弯矩、剪力包络图来说明。......
2025-09-30
图2-3 交叉梁的荷载传递图2-4 荷载传递原则a)EI1=EI2时,P1/P和P2/P随跨度比L2/L1的变化 b)L1=L2时,P1/P和P2/P随抗弯刚度比EI1/EI2的变化2.单向板与双向板首先考虑图2-5a所示仅两对边简支的矩形板。根据上述荷载传递原则,板面荷载沿板短跨方向传递程度要大于沿长跨方向的传递程度。......
2025-09-30
3)角区格板截面弯矩值不予折减。对于多区格连续板支座截面负弯矩配筋在支座宽度范围内均匀设置。受力钢筋的直径、间距及弯起点、切断点的位置等规定,与单向板的有关规定相同。沿墙边、墙角处的构造钢筋与单向板相同。......
2025-09-30
根据《高规》8.1.1条规定,板柱—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布置、计算分析、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除应符合本节的规定外,尚应分别符合《高规》第3章、5章、6章和7章的有关规定,详见本章6.1~6.4节的内容。剪力墙的配筋构造 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配筋构造同框架—剪力墙的要求,详见6.5.1节2中内容。......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