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弧隙中电弧压降以及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分成3个区域,即靠近阴极的近阴极区、靠近阳极的近阳极区和弧柱区。近阴极区和近阳极区又被称为近极区。不同于近阴极区和近阳极区,弧柱区不存在空间电荷,所以弧柱区的特性类似金属电阻,弧柱区的电场强度E沿弧长可以看作常数。......
2025-09-29
大型钢结构在建造和施工过程中留下的缺陷,如果是细观尺度上的缺陷就难以被现场检验发现。尤其是焊接缺陷在钢结构的制造和施工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初始缺陷的存在使焊接局部的材料劣化,焊接还造成局部构形突变和内部留下残余应力,这些都会使得结构承受荷载时在焊接局部产生应力集中。当应力集中区域的热点应力达到损伤演化临界条件或材料的断裂强度时,焊接局部就会发生损伤演化或萌生裂纹,甚至发生局部破坏。如图2.1所示的大跨桥梁钢箱梁结构中,大量焊接接头的焊趾区域必然存在焊接缺陷。这些先天存在细观缺陷在结构运营载荷的长期作用下必然会发生局部应力集中和细观损伤演化,成为结构中损伤演化的发源地。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更小的材料微尺度上存在的孔洞成核、微裂萌生等微观损伤行为就不会成为结构损伤演化的主导因素,而是由钢结构中的先天性初始细观缺陷(例如焊接缺陷)引起的损伤演化来取代。
发生在钢结构的焊连接处等易损部位的损伤演化过程是一个细观层次上的初始缺陷演化成宏观损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微细观缺陷附近首先产生应力集中,局部高应力的作用驱使微细观缺陷演化为更大的缺陷,并最终导致构件或结构的破坏。研究表明,材料内部细观缺陷的几何特性(如缺陷占比、大小、形状、位置等)不同,由此导致的损伤跨尺度演化使得结构的宏观强度和性能劣化速度是不同的,而且细观缺陷的几何特性还会影响到结构的失效路径。也就是说材料与结构中的细观缺陷的几何分布特征不仅决定了其初始损伤特性,还显著地影响结构中的损伤从细观到宏观的跨尺度演化过程,并且这种影响的机理至今仍不甚清楚。因此,为了揭示钢结构中损伤跨尺度演化的规律,我们的工作必须从认识结构焊接区的微细观缺陷及其演化特性开始。(https://www.chuimin.cn)

图2.1 大跨桥梁钢箱梁结构中的焊接节点、焊接细节及其缺陷
相关文章
根据弧隙中电弧压降以及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分成3个区域,即靠近阴极的近阴极区、靠近阳极的近阳极区和弧柱区。近阴极区和近阳极区又被称为近极区。不同于近阴极区和近阳极区,弧柱区不存在空间电荷,所以弧柱区的特性类似金属电阻,弧柱区的电场强度E沿弧长可以看作常数。......
2025-09-29
GMAW焊接缺陷主要有气孔、飞溅、裂纹、咬边、未焊透、未熔合及焊缝成形不良等。焊接热输入过小时易产生冷裂纹,应当避免。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焊接时,过大的焊接速度及焊接电流均可能产生热裂纹。......
2025-09-29
交流焊接电弧一般是由50Hz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弧焊电源供电,电弧电流过零点及其电弧熄灭和引燃过程每秒出现100次。交流焊接电弧最大的特点是电弧周期性地熄灭和引燃。3)适当增大电流If,使电弧空间能量、热惯性增大,利于降低引弧所需电压,提高稳定性。......
2025-09-29
损伤力学主要研究材料内部微观缺陷的产生和发展所引起的宏观力学效应及最终导致材料破坏的过程和规律。但是,作为一种简单的近似,连续损伤力学认为这些微缺陷是连续的,可以用一个或几个连续的内部场变量来表示它们对材料的影响,这种变量称为损伤变量。用损伤因子表示损伤:其中研究损伤力学主要有连续损伤力学方法和细观损伤力学方法两种。损伤力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已成为固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025-09-29
图4.3-1斜坡演化模式图——松动阶段2.蠕动阶段边坡岩体在自重应力为主的坡体应力长期作用下,向临空方向缓慢而持续的变形,称为边坡蠕动。蠕动是岩体在应力长期作用下,坡体内部产生的一种协调性形变,是岩体趋于破坏的演变过程。......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