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增加“建设海阳功勋单位”称号,进一步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力求考出导向、考出压力、奖出动力,调动各级干事创业积极性,促进海阳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海阳市成为山东省第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阳港的发展,确定了“以港兴市”的战略目标,成立海阳市港务局,承担港口管理职能。这是海阳港首次停靠万吨级货轮。凡进入海阳工业园项目,土地出让价格和项目建设行政性收费予以最大优惠。......
2023-08-22
调整行政区划 1981年12月,东村公社改称东村镇。1982年2月,取水人民公社改称山西头人民公社。1984年4月24日,撤公社,设乡(镇),生产大队改称村。全县划为高家、朱吴、黄崖、辛安、赵疃、留格庄、大山所、大阎家、山西头、战场泊、北埠后、泉水头、南城阳、二十里店等14个乡和东村、凤城、小纪、行村、郭城、发城、盘石店、徐家店、大辛家等9个镇,辖732个行政村(752个自然村)。1986年4月,由莱阳县划入海阳的霞峰、贾家庄、于格庄等3个村,复归莱阳县。1992年12月,成立海阳外向型工业加工区(非国家正式区划)。1993年3月,成立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阳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将东村镇的平顶、埠南,凤城镇的中村、石人泊划归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1994年5月,撤销留格庄乡、大阎家乡,设立留格庄镇、大阎家镇。12月,撤销二十里店乡、辛安乡,设立二十里店镇、辛安镇。1995年7月,设立海阳县徐家店特别工业区(非国家正式区划,管辖同徐家店镇)。10月,将南城阳乡、战场泊乡、黄崖乡分别合并到东村镇、郭城镇、泉水头乡。全县划13镇7乡1区。13镇:东村、凤城、大辛家、盘石店、郭城、徐家店、发城、小纪、行村、留格庄、二十里店、大阎家、辛安;7乡:山西头、高家、朱吴、北埠后、泉水头、赵疃、大山所;1区: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阳外向型工业加工区)。
1996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海阳县,设立海阳市(县级),所辖行政区划不变;1997年,将小纪镇的荷叶山后、李家疃、下虎龙头、上虎龙头、中虎龙头、西金碃、苗家沟、大金碃8个村划归泉水头乡;将高家乡的庙后、当道、程家沟、宅家夼4个行政村划归郭城镇。2000年12月,将东村镇的赵家庄、凤城镇的联合村划归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阳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将山西头乡、泉水头乡、高家乡、北埠后乡、赵疃乡、大山所乡、大辛家镇分别合并到徐家店镇、小纪镇、朱吴镇、发城镇、行村镇、辛安镇、留格庄镇。同时,撤销东村镇,设立东村街道、方圆街道。全市划为12个镇:徐家店、郭城、发城、朱吴、盘石店、留格庄、凤城、大阎家、辛安、行村、小纪、二十里店;2个街道:东村、方圆;1个区: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阳外向型工业加工区)。
2001年12月,成立海阳旅游度假区(非国家正式区划),凤城镇先锋、胜利、黄家、臧家、成家、庙头6个行政村划归海阳旅游度假区管辖。同月,东村街道后唐家、前唐家、柳树庄,凤城镇中房、西大滩和大阎家镇的台子上6个行政村,划归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阳外向型工业加工区)管辖。2002年,徐家店镇葛家、戴家、前洽河、后洽河、山前、埠山后、东鲁家夼、西鲁家夼、大侯家、姜家10个行政村划归郭城镇管辖;1月25日,省政府批准建立海阳千里岩岛海洋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2月,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阳外向型工业加工区)改称海阳经济开发区;8月,海阳碧城工业区(非国家正式区划),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方圆街道龙塘埠、杨家泊、肋埠、嵩潜、山口、岱格庄、高家泊、沟于家8个行政村划归碧城工业区管辖。
推进城乡建设 1978年,海阳城区有海阳路、海政路、龙山街、虎山街4条沥青主要道路;1980年后,海阳城市建设规划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和居民住房建设速度加快,城市和村镇管理水平日益提高。1981年,由省规划设计院与县建委共同编制完成了《海阳县城总体规划》,确定海阳城市性质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县城,1984年,省政府批复实施。1990年,县城建设区面积4.7平方千米,比1985年增加1.3平方千米,5年共修建拓宽硬化道路11条,新建和拓宽桥梁6座,完成西水东调等工程建设。1994年,开工拓宽东、北两个出口,完成海河路、海政路、龙山街、虎山街、公园街5条主要街道的装修改造,投资2000万元建成海河路商业街。1995年,烟台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海阳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共同编制完成海阳县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2月经专家评审通过。1996年5月21日,海阳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7月,经烟台市政府批准实施,规划首次突破东村老城区向南发展,形成东村、中村、凤城三大组团,确定城市性质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核电工业服务的各类产业和旅游业特色的海滨港口城市。1998至1999年,开通东环路,完成它山街路面硬化及海政路、龙山街沥青罩面,建设海政路、海东路、文山街、公园街4条示范样板街。200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7平方千米。至2002年,对城区4个出入口进行拓宽改造。
1993年元旦零时,全县开通模拟移动电话(大哥大),使用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第一代通信技术设备。当时全县客户为33人,当年增至117人。3月,开通县城3000门(S1240型)程控电话交换机,实现电话通信数字化,长途电话通信进入全国G4本地通信网,电话号码由4位升至6位,长途区号05428。1995年再升级,海阳长途电话进入国际国内直拨大网和G3本地网,电话号码由6位升至7位,统一使用长途区号0535。1998年5月26日,县内开办计算机互联网业务。至此,海阳建成以固定电话网、骨干传输网、宽带接入网、高速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为框架的多功能、立体化通信网络。
1978年后,全县各公社按规划对街道、公共设施、农贸市场等进行新建和扩建。1984年,南城阳、大山所、赵疃、泉水头、北埠后、战场泊6个乡,开始规划建设,发展较快。1985年,乡镇驻村基本形成集贸市场、工业、商业供销、文教卫生、居民生活区等功能分区,建有礼堂、影院、学校、医院、商店、饭店及乡镇机关等。20世纪90年代,全县乡(镇)驻村全部完成总体规划,180余个村完成村庄规划。1992年,有3处乡镇15个村达到省级新型乡镇和明星村标准。1994年,有5处乡镇57个村分别达到省、烟台市级新型乡镇和明星村标准。至1999年,各乡镇驻地均建起商业街、邮电、信用社、卫生院大楼等。2000年后,全市对乡村路进行硬化改造。2002年开始,11镇完成各自的工业园区详细规划。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农村住房实行“一户一房制”,房屋多为砖混结构。1984年,凤城镇中村村委在村东北部安排新房区,统一规划,每5户1排,5排为1个方,每方25户,道宽10米,为全县最早的农村规划房。90年代后,全市每年新建住房1000幢左右,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
跑马岭移动信号塔
开发旅游度假区 1984年5月,县委、县政府着手对凤城进行规划发展。7月,开发凤城旅游区。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海阳,就开发凤城作出重要指示,并题词“海阳万米海滩浴场”。此后,经省政府同意,省旅游局将凤城列入全省重点开发旅游区。1985年,经过大量勘查规划工作,县政府出台土地等优惠政策,凤城旅游区开始开发建设。7月1日,完成万米海滩浴场、环海公路、活动板房村、题词纪念坊、旱冰场、凤凰岛宾馆等一期工程项目,正式向各地旅客开放。7月16日,海滩浴场正式启用。一个月内,前往游泳者达到1.5万人次,掀起了旅游热潮。1994年10月,县委、县政府设立凤城旅游度假区工委、管委,与凤城镇党委、政府合署办公。1995年,开通纪念坊向西的滨海路段,在滨海建设了蘑菇亭、伞亭、淡水泳池、休闲厅等特色建筑,每到夏季,都能吸引一大批域内外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形成了旅游区发展的小高潮。2001年10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启新一轮旅游区的大开发。12月28日,省政府批复设立了“省级旅游度假区”,将凤城旅游区更名为“海阳旅游度假区”。2002年6月,烟台市政府批复为副处级建制,与凤城镇分设。9月,烟台市政府确定了旅游度假区工委、管委独立的职责、机构职能与编制,从组织上保证度假区的开发和建设,当年即编制完成了《海阳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并通过了评审,在此基础上,迅速拉开开发建设的大框架。
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 科技发展 1980年,县无线电元件厂研制的高可靠集成电路管座用于国家向太平洋区域发射的运载火箭上,性能良好。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专电祝贺,七机部亦致信祝贺。1981年11月,海阳农业区划委员会成立,1983年底,完成海阳县粗线条农业资源调查。1984年4月,组织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水产局、农机局、气象局、乡镇企业局、丝绸公司、粮食局、药材公司等10个部门458人,分14个专业组走遍全县、翻阅档案、实地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经反复论证和专家鉴定确定了全县土地资源数据。全县原土地面积276.3万亩(1842平方公里)更正为282.23万亩(1881平方公里)。其中,农田108.03万亩,占总面积的38.28%;林业用地60.51万亩,占21.43%;牧业用地35.33万亩,占12.52%;内陆水域4.55万亩,占1.61%;城乡居民点及工矿占地14.12万亩,占5%;交通占地0.56万亩,占0.2%;滩涂面积6.71万亩,占2.38%;其他占地52.43万亩,占18.58%。根据土壤肥力及所处环境条件,按全国土地生产力分级标准,县内一级土地缺项,二级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69%,三级地占17.48%,四级地占35.42%,五级地占31.19%,六级地占4.46%,七级地占1.52%。耕地中二级地占3.89%,四级地占42.05%,五级地占31.19%。1986年11月,区划办向县政府提交综合成果报告49项,专题报告50篇,绘制农业资源分布和农业区划图件161种、966幅,各种资料报表约60万个数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海阳县第一次大规模较详尽的农业资源调查。1991年4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1990〕47号文的要求,海阳县开始编制农业区域整体规划,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水产局、土地管理局、丝绸公司、果品集团公司等7个部门参加。1992年5月,全县区域总体规划拟就,提交成果报告9篇,从总体上和“四低四荒”等侧重面揭示了海阳县农业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为后备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海阳县农业区划》的成果报告、综合报告,获省区划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个,三等奖四个;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82年,发城公社忠厚大队1.05亩“海花一号”花生 亩产1465.5斤,创全国最高纪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深入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狠抓科技成果管理,大力开拓科技市场,每年都有大量新的科技成果产生,涵盖工业、农(牧、渔、林、果)业、水利、医疗等各个领域,分获地市和省科技进步奖。同时企业引进人才,选派支援乡镇企业科技人才,科技发展形势喜人。1984年在乡镇企业“三引进(项目、人才、技术)”活动中,引进项目439项,技术人才301人,各种技术86项。赵疃乡东山村粉丝加工厂的农民技术员程模翠1964年就研究地瓜粉丝生产,1982年底制成直径0.3毫米的东山牌粉丝产品,比国家制定的杂豆粉丝标准还细1倍,比龙口粉丝细还透明,耐火抗煮、味道鲜美。1983年9月,东山粉丝被评为山东省同类产品第一名,10月又被评为全国同类产品第一名。11月,国家农牧渔业部乡镇企业局全国乡镇甘薯粉丝技术推广会议,就安排在海阳县赵疃乡东山村粉丝加工厂召开,“粉丝状元”程模翠介绍了30年粉丝加工经验。之后,多次应邀参加农牧渔业部、机械工业部、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组织的研讨会、报告会和技术交流会,并发行了自己编写的《粉丝加工技术手册》,成为广受欢迎的薯类粉丝专家。至1985年,程模翠帮助17个省、市、自治区建起45座粉丝加工厂,形成年产2500吨的生产能力。江西、四川、浙江等省的粉丝产品列入省级创优项目。这一时期,海阳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上,初步形成县、乡、村、户为一体的科技推广网络。在农村,85%的村建立农科队,科技示范户发展到1.8万户。1990年至1997年,推广科研成果241项,推广应用率80%以上。1998年至2002年,引进高新技术30多项,实施各类科技发展计划200多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60多个。
1985年建成的“海阳万米海滩浴场”题词纪念坊
教育事业 1979年1月,成立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海阳工作站。1981年,全县儿童入学率97.6%。1982年,全县452个大队办起幼儿园、托儿所,幼儿入园率62%。1984年至1986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普及初等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改善办学条件,开展教育改革,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到1986年底,全县80%的中小学校舍达到“六配套”标准。职业学校、广播学校、电视大学、托幼事业有新的发展。1987年,狠抓初等教育的普及、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学龄儿童入学率99.4%,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95%以上达到“六配套”要求。1988年11月,建立海阳职业中专,着手筹建劳动技校。全县建起18处成人教育中心学校,有计划地开展全员职工培训。1989年,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全部通过省级验收。1987年至1989年,输送大中专学生2312人。1991年,全县新建花园式学校91所。1990年至1992年,三年共向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2745人。推进公办校改。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1万人。1990年5月,由海阳县体校输送到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海阳八中学生高玉华(女),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九届世界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女子铁饼比赛中,以49.32米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获该项目金牌。1996年5月,海阳输送的女足国手陈玉凤在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上获银奖。1993年至1997年,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完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在全国推广;向大中专学校输送学生8354人。1998年至2002年,教育科研跨入全国先进行列,海阳市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验区。2000年,海阳市高考跨入全省先进行列。1996年4月,海阳市政府颁发文件,把海阳高级职业学校建设列入当年度十件大事。1997年2月,烟台二轻工业学校与海阳高职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1999年,烟台广播电视大学(海阳分校)、海阳市技工学校并入高职。2001年9月,原海阳第一职业中专并入。2007年3月,二、三、四职业中专并入高职。2010年,学校有教职工324人,学生2869人,设机电、计算机、财会、数控、汽修、钳焊、酒店管理、旅游、国防教育、幼师、服装等10几个专业。
海阳市高级职业学校
文化建设1980年3月,被“文化大革命”禁锢的有意义的影片全部解禁上映。1982年,全县电影队发展到168个,7个公社有电影院。全县有3个文化中心站,每个公社都有文化站,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1984年,成立博物馆。1985年,举办第一届元宵灯会,始建了福泰影剧院。1986年11月,海阳县人民政府重修烈士陵园。社会各界、各单位工捐款30万元,县财政拨款10万元,上级拨款50万元。1988年,文化馆组织各乡镇文化站、业余作者、院校师生,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等民间文学遗产的搜集整理工作,搜集民间文学作品6000余篇。1988年,出版《海阳县志》。1989年,编辑出版《海阳民间文学集成》《海阳文学作品选》。6月1日,海阳县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每天播出6小时。早晚插播中央、省、市新闻节目,还有自办的《海阳新闻》《海阳今朝》《快乐清晨》《戏曲欣赏》《文艺荟萃》等节目,之后,又改为每天播出16小时,节目也有所增加。1993年1月20日,海阳电视台开始试播。1993年至1997年,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海阳成为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市)。1999年海阳市博物馆正式开馆,设嘴子前春秋大墓、海阳历史文化和海阳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陈列馆。
卫生计生事业发展 1982开始,增设城镇卫生设施,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继续贯彻预防为主、城乡兼顾、中西医结合方针,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治疗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到1986年底,全县185个村卫生室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有1309名乡村医生。1987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县医院新增病床146张,村村达到集体办医。1988年,新建和改造病房1800平方米,购置医疗器械500多件,增加床位40个。全县甲级卫生室达到70%。1989年,全县拥有医疗专业人员2433人,床位981张,1986年11月海阳县被国家卫生部列为山东省唯一“全国食品卫生示范县”。1990年,建成省级卫生城。1992年,以创建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为目标,改善医疗条件,完成全国首批食品卫生示范县创建。1993年至1997年,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推行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不断提高医疗水平。1984年,海阳计生委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199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7年的8.62‰下降到2.3‰,2001年为-0.1‰。到2002年,海阳连续获得烟台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
海阳市博物馆
实施环境保护 1980年3月,海阳县环境保护局成立。1981年,全县开始依法征收排污费。1983年,对海域、地下及地表水水质实施监测。1987年,全县制定并实施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推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目标责任制。1988年,烟台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工程实施,包括538、CCP、IEQ、ESD等四个系统工程。1989年,首次对城区环境空气进行例行监测。1990年,增设功能区噪声监测,城区划分为居民文教区、二类混合区、工业区、开发区4个功能区。1991年,编制完成《海阳县陆域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1992年,举办“海阳县第二届青少年环境科学法律知识竞赛”。全面实施“538” 单位工程,城区烟尘控制达到国家规定的大气质量二级标准。1993年,制定《海阳县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办法》,对各种处理、净化、控制和综合利用污染物的设备、建筑等防治设施管理办法予以规定。1993至1997年,实施“CCP”系统工程,狠抓重点治理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1998年至2002年,实施“改善环境质量”系统工程,加大对东村河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开工建设城市污水管网工程。2002年,建立海阳千里岩岛海洋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
有关海阳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的文章
2008年,增加“建设海阳功勋单位”称号,进一步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力求考出导向、考出压力、奖出动力,调动各级干事创业积极性,促进海阳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海阳市成为山东省第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阳港的发展,确定了“以港兴市”的战略目标,成立海阳市港务局,承担港口管理职能。这是海阳港首次停靠万吨级货轮。凡进入海阳工业园项目,土地出让价格和项目建设行政性收费予以最大优惠。......
2023-08-22
在各级党组织加强思想、作风、组织建设,党风明显好转。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和“四化”标准,加强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1992年至1994年,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特色理论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普法教育,开展区域严打斗争。......
2023-08-22
二是开展打“地头蛇”的斗争,除掉危害革命的劣绅地痞、罪大恶极的反动头子,用革命的红色恐怖对付敌人的反革命白色恐怖。三是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用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以夺取枪支、建立革命武装为目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武装斗争。县委以发展组织、建立武装和反对旧官府、军阀、大地主的统治为主要任务。该武装以不脱产的形式存在,属于地下武装性质,以惩除地主恶霸为主要任务。宋聚盛踢落团丁的枪支,将其制服。......
2023-08-22
11月中旬,特委委员邹青言奉中共胶东特委之命,到海阳找到刘仲益,要求重建海阳特支。刘仲益组织已经联系上的党员,在夏泽村秘密召开了会议,重建了中共海阳特别支部,刘仲益任特支书记,孙明瑞任军事委员,孙世堂任组织委员,李桂岩任宣传委员。12月,中共海牟栖福中心县委撤销。根据中央的指示,海阳县整风运动分三个阶段进行。中共海阳县委遵照胶东区党委的部署,组织学习了上述有关文件和毛泽东的整风报告。......
2023-08-22
“地雷战开展得最好的,要算是山东海阳县赵疃村的民兵”。对海阳人民抗日地雷战作了充分肯定。胶东军区也从主力部队抽调干部到边缘基层地区指导民兵开展游击战争。海阳严密的党的组织指挥体系、复杂的地形、完整的民兵体系和可靠的群众基础,为开展以地雷战为主要形式的群众性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地雷战由初期在小纪、行村、大山等靠近敌人据点的区域进行,逐渐发展到在全县普遍展开。......
2023-08-22
中共海阳县委紧紧围绕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等中心任务,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注重从思想上建党,为在执政条件下党的组织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截至9月底统计,中共海阳县委辖有党政机关党支部16个、农村党支部521个,全县共有共产党员17378名。与会代表391人,其中女代表42人,代表全县792个基层党组织20228名党员。......
2023-08-22
2015年5月,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海阳市各级各部门的党员干部普遍展开“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并将这次教育作为全市党建工作重中之重认真抓好、抓实,抓出成效。2015年5月18日,海阳市举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专题教育过程中,海阳市始终突出问题导向,把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以严实精神动真碰硬,促进整改落实、作风转变。......
2023-08-22
同时,中共中央设立了北方局,开始整顿包括山东在内的北方各省的党组织。3月中旬,李伯颜在水口村召开了各村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创建了胶东第一个县委,即中共莱阳县委,李伯颜任书记兼组织委员,孙耀臣任宣传委员。海阳第一个党小组在夏泽村的秘密活动地点中共莱阳县委成立后,把扩大党的组织、组织群众、建立武装、发动武装暴动、创建苏维埃政权作为中心任务。此后,在海阳县东部地区也出现了革命的萌芽。......
2023-08-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