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级党组织加强思想、作风、组织建设,党风明显好转。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和“四化”标准,加强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1992年至1994年,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特色理论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普法教育,开展区域严打斗争。......
2023-08-22
1971年9月13日,全党自上而下开展“批陈整风”(陈指陈伯达)运动一年后,林彪事件发生,在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1971年冬到1972年春,中共中央陆续下发了《关于粉碎林彪集团反革命政变》的三批材料,在全国开展“批林整风”运动。从党内党外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揭发批判林彪集团罪行,清查与林彪集团阴谋活动有关的人和事。全县传达中央文件,举办1322人参加的宣讲队伍学习班,召开县、社、大队三级干部会议、县直机关干部会议,强调揭、批、查是重要内容,要求同林彪反党集团有牵连的,要主动交代,“说清楚”自己的问题;同时,要积极揭发他人,要认真追查政治谣言。
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来海阳体验生活(二排左二为童祥苓、右三为沈金波)
1971年,全县开展学习马列和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发行马列和毛主席著作26万余册,各级举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讨论会1.32万余期,参加学习的达62.7万余人次,交流学习心得体会25万人次。有726个党支部建立了“三会一课、一开门”制度,402个大队建立了政治夜校。年内,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来海阳体验生活。
落实党的政策 在1972年落实政策的基础上,1973年1月8日,海阳县委召开公社党委书记落实政策工作会议,进一步落实政策。全县在“清队”“一打三反”、清查“五一六”、整党建党、整团建团等运动中,查出有各种问题需要定案处理的3259人,到8月中旬,已定案处理3218人,占98.7%;需要复审的案件212起,已审结202起,占90.2%;干部政策落实,县、社领导干部120人,已全部安排;农村大队干部,98%以上都作了适当安排。12月,县委对落实干部政策工作进行了检查:1969年落实中央“批示”“十条”以来,县级机关共调出干部67名,其中调省外者4人,调县外者14人,调厂矿企事业单位者35人,调公社者14人。落实政策中,对这些人的调动进行了审查:因照顾爱人关系、家庭困难,调动16人;因工作需要属正常调动者43人;受派性干扰调动者3人,在落实政策中作了纠正。
1973年7月25日,海阳县委召开全县干部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烟台地区干部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决定》。山东省委决定,1973至1974年两年内,从工农群众和脱产干部中选拔一批年轻干部,实行老中青三结合。“文化大革命” 和批修整风运动以来,海阳有569名工农群众的优秀分子,参加了县社两级党委和革委;149名一般干部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从农村、厂矿吸收新干部126名。县委决定,1973至1974年,全县选年轻干部250名,其中充实县、社领导骨干129人,县、社党委、革委会办事机构一般干部121人。县委配30岁左右、不超过35岁的常委3人,其中妇女1人;公社党委配25岁左右,不超过30岁的正、副书记30人,常委31人;县直正副组长、局长配45人;县属较大厂矿配20人。各组局下属单位,也要有计划地配备青年干部。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共十大在北京召开。十大继续肯定九大路线,肯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肯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大会通过了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新党章充实了两条路线斗争经验的内容,强调“全党同志都要十分注意路线问题,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党的十大到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为“文化大革命” 第三阶段。
1973年9月28日,济南军区第二政委、原山东省委第二书记袁升平被撤销职务,随后省委印发了材料,要求各地揭发批判袁升平的严重问题,形成“批林揭袁(升平)”的运动浪潮。“批林整风”运动又在群众不理解中,变成了“批林批孔”。1974年,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再次引发动乱,致使海阳县的派性斗争重新加剧,刚趋平稳的局势又动荡了近一年。
1974年7月2日至8月7日,在烟台地委的直接安排领导下,海阳县委在烟台召开了海阳县领导骨干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委常委、县革委部分常委、公社党委和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共70人。会议认真学习了毛主席、中共中央关于“批林批孔”一系列指示和文件,听取了省汇报会的经验介绍,联系实际,开展了革命大批判,分清了路线是非,找出了海阳动乱的根子。与会同志讲路线、讲党性、讲大局、讲团结,“斗私批修”,以整风的精神总结了经验教训;并给县委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批评意见。地委书记朱本正、副书记刘健多次到会听取汇报并作了重要讲话;地委副书记黄岗,常委矫宁治、刘延凤,去京参加山东重点企业“批林批孔”汇报会的省委候补委员王桂花、省革委委员陈程远,也一直参加会议。会议中,县委副书记李瑞忠代表县委作了检查,总结了经验教训。会议通过了《海阳县领导骨干烟台会议纪要》。《纪要》强调:(一)牢牢掌握“批林批孔”斗争的大方向;(二)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三)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群众和干部;(四)坚决克服资产阶级派性,增强无产阶级党性;(五)正确理解发扬“反潮流”的革命精神;(六)认真纠正错误,落实党的政策;(七)坚决反对经济主义妖风;(八)加强马克思理论队伍的建设;(九)鼓干劲,争上游,把各项工作搞上去;(十)狠抓阶级斗争,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十一)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搞好领导班子革命化建设。这次会议,虽不可避免地带有“左”的烙印,但对统一全县领导干部的思想,稳定海阳的形势,起了重要的作用。
7月12日,贺子珍来到海阳,县委书记鹿道平陪同参观了县草制艺品厂,并将县城附近的红卫兵、红小兵集合于东村,听取贺老《发扬战斗模范县的传统,学习“红军不怕长征难”的精神,坚决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报告。
8月8日至13日,海阳县委召开县、社干部会议,传达贯彻海阳领导骨干烟台会议精神。参加会议的有县委委员,县革委委员,县、社全体干部,县直厂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共1100人。会议由10名参加烟台会议的同志进行斗私批修、总结经验教训汇报,学习中共中央一系列文件,听取北京汇报会的录音,进行大批判汇报。会议研究了贯彻落实《海阳县领导骨干烟台会议纪要》措施。与会同志以北京汇报会为榜样,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过去闹派性、打内战,造成革命队伍长期不和、分裂的局面进行了深刻反省。一致表示:一定要正确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走汇报会的路子,讲路线,讲党性,讲大局,讲团结,带头“批林批孔”“揭袁批袁”;带头斗私批修,克服资产阶级派性,搞好团结;带头抓革命促生产,为落实中央指示,解决好海阳问题做出贡献。通过这次会议,县、社干部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不同观点的同志主动谈心,对立情绪逐步消除;领导干部大胆负责,一般干部工作积极。海阳形势得到扭转。
各行各业的全面整顿 经过1972年对极左思潮的批判,广大干部群众希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活有所改善的要求更加迫切。1974年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再次引发动乱后,毛泽东也希望结束长期的社会动乱,使国家逐步恢复正常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毛泽东从1974年8月至1975年1月,先后做出并重申了“安定团结”“学习理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三项指示。1975年1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1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8日至10日,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追认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13日至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这次会议,重新明确了1964年12月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两步走设想,任命邓小平为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实际上开始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邓小平顶住压力,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着手对各方面工作的全面整顿,提出摆脱混乱、加快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1975年5月,全国钢铁工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以“三项指示为纲”,明确了进行全面整顿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海阳县努力贯彻全面整顿方针,形势进一步好转。
农业的整顿1975年2月20日至24日,海阳县委召开全县农业学大寨会议。会议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以及四届全国人大文件,贯彻了省、地委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3月,全县开展了大挖大积土杂肥突击周活动。海阳县委发出“学理论,抓路线,全党全民总动员,户户动手,人人参战,奋战七昼夜,全县积土杂肥1400万(车)”的战斗口号,全县农村有19万男女整半劳力(占劳力总数的80%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投入到积肥运动中,积肥1013.5万车,每亩春地占有土杂肥37车,比上年增加18车。
8月下旬,海阳县委为了实现“苦战三年建成大寨县”的目标,从县、社机关中抽出1047人,县委书记任政委、大队长,成立中共海阳县委农业学大寨工作大队,深入一线,建设大寨式社队。全县农田基本建设最高出工达12.31万人,其中,水利建设最高出工8.27万人。全年投入工日567万个,完成土石方956.2万个。
9月15日至10月19日,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全国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以及农业机械化和整顿社队的问题。邓小平在开幕式上讲话,着重提出搞好农业的重要性,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现代化的观点。接着,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邓小平提出了包括农业整顿在内的全面整顿的任务。海阳县委书记鹿道平参加了这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各公社普遍召开党员大会、全体干部会和万人动员大会,传达贯彻了会议精神。
10月26日,海阳县委根据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提出的“全党动员,苦战五年,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战斗号令,结合海阳的实际,提出了“学理论,抓路线,艰苦奋斗拼命干,两年创过千斤关,三年建成大寨县”的奋斗目标。县委决定:(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大批资本主义;(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大寨的战斗指挥部;(三)抓好后进队的转化工作,打好农业翻身仗;(四)加速农田基本建设,尽快改变生产条件;(五)努力办好县、社工业,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六)全面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大搞科学种田;(七)积极发展养猪事业,大力增加农家肥料;(八)各行各业都要大力支援农业,为建设大寨县贡献力量。县委作出“统一领导,集中劳力,对全县的山、水、林、田进行统一改造、建设” 的规划。全县划为19个战区,县委领导亲自挂帅,分工包片,每年15至20万人上阵苦干。
在水利建设方面,1975年5月至12月,发城公社山东夼渡槽建成。渡槽总跨240米,共30米跨7孔,6米跨2孔,离河底最大高度13米,墩和槽身均为石砌。12月,发城公社亭子口渡槽动工建设。工程由“战山河兵团”施工,苦战一年半,建成长520米,30米跨14孔、6米跨9孔,离河底最大高度18.7米的大渡槽。墩为石砌,槽身为混凝土,利用传统方法建成,充分体现了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冲天干劲。1978年11月,发城公社埠前渡槽建成。渡槽总跨225米,共30米跨4孔,6米跨13孔,离河底最大高度10.7米。墩为石砌,槽身为混凝土。
1975年,东村公社战山河兵团疏通五间屋村至河北(今新兴)村西段河道,并加固了堤坝。继而改疏台上(今城北)村东到虎山街北河桥段河道,筑堤坝长1260米。秋,修筑虎山街北河桥东至文山街段450米河堤,次年春竣工。1975年5月,修筑文山街到跃进桥南段,长700米。跃进桥南到平顶村北段,长560米,1978年5月动工修建。全工程共筑堤坝2970米,投入工日6.34万个,动用土石方13.3万立方米。河堤全用白砂石护坡,水泥扎缝抹顶。东村河改疏加固工程对城区防汛起到了重要作用。
发城镇亭子口村大渡槽
在植树造林方面,1975年,县林业部门于凤城公社石人泊大队营造杨树品种试验林,面积8亩,选用杨树品种和无性系34个,栽植1100株,重复3次。1976年,在臧家大队河坝营造杨树品种试验林27亩,栽植杨树品种及无性系113个,2238株。1975年起,县内南部社队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同时进行机耕道路规划和农田林网营造。
在畜牧生产方面,1975年1月,海阳县委进一步贯彻落实毛主席《关于发展养猪事业的一封信》,召开有公社党委、生产大队党支部分管养猪工作的负责人及县、社两级有关部门干部共800余人参加的大会。会议要求:1975年末存养量达到30万头,比1974年增加57.9%,其中集体存养量达到15万头。具体要求:已实现一人一猪的大队,1975年要达到一亩一猪;粮食已“过江”和亩产超过600斤的大队,达到一人一猪;余者户均2.5至3头。10月13日,海阳县委召开全县有线广播大会,动员全县人民迅速掀起养猪热潮。随后,县委又颁发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的《通知》。要求:(一)大力发展母猪,保证猪源。首先要大力发展集体养母猪,使集体母猪达到母猪总数的90%;同时继续鼓励社员养猪。(二)抓住秋收时机,适当安排劳力,大力收集粗饲料,提倡青储饲料。(三)限期消灭“无猪队”。为了加强对养猪业的领导,各公社、生产大队均成立养猪领导小组,并安排一名副书记挂帅。到年底,生猪存养量达到了25.85万头,生猪繁殖实现“三化”(母猪本地化、种猪良种化、育肥猪杂交一代化)。
工业的整顿 整顿中,加强企业管理,指标核算,提高产品质量,劳动定员定岗。县办企业发展较快,实行统一管理,强调成本核算,严格掌握劳动工资计划,逐步改革用工、工资制度。1975年,整顿后的5户县办国营企业,由上年亏损总额87万元,变为年产值965万元,上缴利润96万元。1970年,只有县属手工业生产社35处,产值93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7%。1975年整顿后,发展到轻工业厂家44户,重工业33户,形成机械、建材、化工、食品、纺织、缝纫、皮革工业等门类。1975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后,当年社办工业由原来的4处增为35处。1970年,全县农机制造企业只有17户,生产中小农具41.89万件,铁制小农具34万件,90吨榨油机204台,产值197万元。到1975年底,全县有县农机修理制造厂、县轻工机械厂和县第一、二、三、四农具厂等农机制造企业,还有公社农具厂17处,已基本形成农机具修造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主要有90吨液压榨油机,190、290、690柴油机油泵,谷物机动脱粒机,东风-12拖拉机等十余种,共生产2.3万台(件),总产值642.35万元。全民所有制企业海阳县化肥厂建于1971年,1973年9月投产。1975年,年产化肥由原3000吨,提高到5000吨。
1975年7月,县委提出工业学大庆措施:(一)大张旗鼓地、广泛深入地贯彻落实中央17号文件,在全县工交战线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的热潮,确保全年完成5000万元工业总产值;(二)继续加强工交企业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三)搞好调查研究,认真落实党的政策,特别是落实老工人、技术骨干、有经验的干部的政策,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加强企业管理,大搞技术革新,节约挖潜;(五)进行全县工业生产大检查,促进全县工业学大庆运动的深入开展。
海阳县化肥厂(1993年摄)
财贸的整顿 1975年9月12日至16日,海阳县委召开全县财贸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公社分管财贸工作的副书记或常委、各财贸基层单位的骨干,共200余人。会议总结检查了本县财贸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传达贯彻了省财贸会议精神。会议要求:(一)解决领导班子软、懒、散的问题。对有问题的单位,有关部门要进行调查研究,抓主要矛盾,从思想教育入手,逐个解决。(二)学习推广典型经验。认真学习省财贸会议12个典型的经验,并培养本县典型。(三)加强对财贸工作的领导。县委决定成立财贸办公室,由生产部一名副主任兼任主任。各公社安排一名副书记分管财贸工作。(四)制订检查制度,建立健全月交流、季检查、年评比制度。
11月19日,海阳县委召开全县财贸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省“双学”(学大寨、学大庆)会议以来,全县财贸战线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照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精神,查找了财贸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会议要求: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以毛主席三项重要指示为指针,深入开展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学习,坚决贯彻执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牢固树立“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思想,充分发挥财贸战线的桥梁、纽带作用。按照省委提出的大庆大寨式企业六条标准,两年内分期分批地建成大庆大寨式企业。这次会议,对全县财贸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但也错误提出一些“向资本主义倾向猛烈进攻”的举措:调查、教育“弃农经商”者,清理单干和变相单干者,逐步缩小农村集市贸易的范围,常年关闭粮食市场,要求1980年集市贸易成交额降到5%以下等。
党的组织和作风整顿 1975年1月9日,海阳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撤销,恢复中共海阳县委组织部和宣传部。5月下旬,海阳县委召开全县组织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1966年以来全县党组织建设情况:至1975年5月,新吸收了3604名党员,选拔了100多名年轻干部,为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为各级领导班子实行老中青三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有16处公社党委常委,实现了老中青三结合,85%的党支部有了青年委员;有3处公社党委配备了妇女常委和副书记,有183个大队党支部有了妇女委员。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青年党员和年轻干部的数量较少。2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仅占党员总数的3%,青年干部仅占脱产干部的5.9%,农村基层党支部还有14%没有青年委员,43%的大队党支部青年委员不到三分之一。(二)妇女党员和妇女干部数量较少。全县妇女党员仅占党员总数的13.2%,在党政机关中,妇女干部仅占9.8%,农村党支部中,还有70%以上没有妇女委员。会议要求:选拔干部要坚持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要在提拔中年干部的同时,大胆破格提拔年轻干部。1976年底,全县农村实现老、中、青三结合的党支部有625个,达到93%;支部班子成员中青年占32%。全县729个农村支部书记中,有青年214名,占30%;副书记999名,青年343名,占34.3%;委员2647名,青年860名,占32.4%。县委选拔起用优秀党员490人,还从工人、农民中培养选拔青年干部173名,充实公社党委、厂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其中担任公社党委书记、副书记的21名,担任常委的25名,担任厂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56名。
1975年5月,海阳县委四届八次全委会召开,会议总结了四届七次全委会议以来的工作,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一)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学好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二)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三)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把生产和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大干社会主义。
8月8日至17日,海阳县委召开全县“学理论、抓路线、促大干” 经验交流会。与会人员有大队党支部书记、部分公社干部和县直各部门负责人,共997人。会议学习了毛主席三项重要指示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并组织参观了东村公社凉山后大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展览,听取了小纪公社党委、留格庄公社党委及鹏化庄大队党支部、滑石矿党支部等22个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典型发言,邀请牟平县姜格庄、莱阳县城厢南关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作了经验介绍。这次会议推动了全县的学习理论运动,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海阳县委宣传部举办了县直机关政治夜校,配备了专职理论辅导员和兼职理论辅导员。学习内容有《共产党宣言》《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法兰西内战》《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及毛主席的十几篇重要著作,《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的重要社论和文章。通过学习,提高了机关干部的理论水平,推动了机关工作。
10月26日,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结束后,海阳县委再次提出“苦战三年建成大寨县”的奋斗目标。27日至29日,县委常委对照大寨、昔阳的经验找差距,联系实际揭矛盾,查找了海阳长期后进的根本原因。县委书记鹿道平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常委会一致认为,海阳几年来面貌改变不大,粮食产量一直跃不上去,根本原因是县委“一班人”政治思想路线不端正,学大寨没有学到根本上;领导班子不过硬,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树立不牢固;群众发动的不充分,缺乏创社会主义大业的雄心壮志;思想上“怕”“懒”“满”。这次思想整顿后,常委分头深入到社、队,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学习、宣传、落实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掀起了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的高潮。
之后,海阳县委开始对全县农村基层党支部进行整党整风。整党整风中坚持正面教育,对部分班子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全县729个农村基层党支部,有388个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调整充实党支部书记81名,其中青年38名;副书记94名,其中青年50名。整党整风中,组织处理7人,其中开除党籍2人,留党察看2人,严重警告2人,警告1人。县委举办了县、社、队三级党员干部学习班,1000余人参加;全县17处公社举办了党支部委员、党员学习班77期,参加者达15560人次;大队举办党员学习班340期,参加者14500人次。
但是,各方面整顿的全面展开,势必触及“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逐渐发展到对这些错误的系统纠正,出现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发展趋势。这种状况,既遭到了“四人帮”的疯狂反对,也渐渐为毛泽东所不能容忍。1976年2月下旬起,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负责人会议,传达了“反击右倾翻案风” 的指导性文件《毛主席重要指示》。随后,根据中央和省委、地委部署,海阳县开始批判邓小平所谓“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深入批判《论总纲》《汇报提纲》《条例》等所谓三株反党反马克思主义的大毒草。县委坚持“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方针,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搞好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回击右倾翻案风”。
有关海阳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的文章
在各级党组织加强思想、作风、组织建设,党风明显好转。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和“四化”标准,加强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1992年至1994年,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特色理论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普法教育,开展区域严打斗争。......
2023-08-22
“地雷战开展得最好的,要算是山东海阳县赵疃村的民兵”。对海阳人民抗日地雷战作了充分肯定。胶东军区也从主力部队抽调干部到边缘基层地区指导民兵开展游击战争。海阳严密的党的组织指挥体系、复杂的地形、完整的民兵体系和可靠的群众基础,为开展以地雷战为主要形式的群众性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地雷战由初期在小纪、行村、大山等靠近敌人据点的区域进行,逐渐发展到在全县普遍展开。......
2023-08-22
中共海阳县委紧紧围绕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等中心任务,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注重从思想上建党,为在执政条件下党的组织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截至9月底统计,中共海阳县委辖有党政机关党支部16个、农村党支部521个,全县共有共产党员17378名。与会代表391人,其中女代表42人,代表全县792个基层党组织20228名党员。......
2023-08-22
2015年5月,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海阳市各级各部门的党员干部普遍展开“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并将这次教育作为全市党建工作重中之重认真抓好、抓实,抓出成效。2015年5月18日,海阳市举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专题教育过程中,海阳市始终突出问题导向,把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以严实精神动真碰硬,促进整改落实、作风转变。......
2023-08-22
二是开展打“地头蛇”的斗争,除掉危害革命的劣绅地痞、罪大恶极的反动头子,用革命的红色恐怖对付敌人的反革命白色恐怖。三是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用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以夺取枪支、建立革命武装为目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武装斗争。县委以发展组织、建立武装和反对旧官府、军阀、大地主的统治为主要任务。该武装以不脱产的形式存在,属于地下武装性质,以惩除地主恶霸为主要任务。宋聚盛踢落团丁的枪支,将其制服。......
2023-08-22
同时,中共中央设立了北方局,开始整顿包括山东在内的北方各省的党组织。3月中旬,李伯颜在水口村召开了各村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创建了胶东第一个县委,即中共莱阳县委,李伯颜任书记兼组织委员,孙耀臣任宣传委员。海阳第一个党小组在夏泽村的秘密活动地点中共莱阳县委成立后,把扩大党的组织、组织群众、建立武装、发动武装暴动、创建苏维埃政权作为中心任务。此后,在海阳县东部地区也出现了革命的萌芽。......
2023-08-22
2008年,增加“建设海阳功勋单位”称号,进一步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力求考出导向、考出压力、奖出动力,调动各级干事创业积极性,促进海阳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海阳市成为山东省第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阳港的发展,确定了“以港兴市”的战略目标,成立海阳市港务局,承担港口管理职能。这是海阳港首次停靠万吨级货轮。凡进入海阳工业园项目,土地出让价格和项目建设行政性收费予以最大优惠。......
2023-08-22
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负担超越极限,抗洋捐、反赔款、反洋教斗争在全国范围内爆发。1910年,海阳人民发起了抗捐反绅斗争,历时半个月,参加者前后达两万余众。守城的官兵竟开枪射击,打死4名群众。6月底,山东巡抚派兵镇压抗捐反绅群众,乡绅也趁机报复。高启旺等人于7月18日撞钟聚众,再次反抗官府。10月18日,高启旺、王令、张明举被官府逮捕杀害。......
2023-08-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