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校礼仪教程:同学交往、升降旗礼仪、图书馆礼仪

学校礼仪教程:同学交往、升降旗礼仪、图书馆礼仪

【摘要】:(二)与同学交往礼仪同学间应友好相处、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四)学校其他场合礼仪1.升降旗仪式的礼仪举行升旗仪式时,所有学生都要参加。当听到“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2.在图书馆的礼仪图

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

(一)与老师交往的礼仪

师生之间,只要能做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与爱护,就一定能创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尊重老师

对老师有礼貌,见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课前把讲台擦干净、课间擦好黑板,还要尊重老师的劳动,即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对老师说话时,语气要温和,语调要平稳,说话时不要指手画脚。交谈时,要主动给老师让座,与老师说话要端正身体,双目注视老师,认真听,不可东张西望,不可将手插在口袋里,或两条腿一颤一抖地晃动。对老师的尊重,不仅限于表面礼貌和热情,更要表现在尊重老师的人格方面。对老师不可直呼其名,更不可给老师起绰号。

2.恰当表达不同观点

对教师教学中的问题,最好是课下单独找老师,指出其错误,或者以讨论的口气与老师探讨。尤其注意不要中途打断老师的思路。同样,如果对老师某些班级工作的处理有意见或建议,亦要善意地给老师提出,态度要诚恳,语言要有分寸。如果口头难言,可以用书面形式反映。老师一般会欢迎学生提问题、提建议的。只有师生间保持一种和谐友好的气氛,才有益于教学工作。

3.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如果和老师发生了误会,作为学生要进行客观分析,克服感情用事,避免先入为主。要相互体谅,学会替对方着想,做到宽容大度、态度诚恳,及时与老师交流思想,这样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师生关系就会更加密切。

4.注意联络感情

班级搞的一些活动,除去班主任之外,可以邀请其他老师参加,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活跃气氛,还可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互理解。特别是艺术活动有增强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使人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另外,每逢教师节、国庆节、春节等节日,同学们可根据节日的内涵,给各位老师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或送上贺卡,以表达同学们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5.注重礼仪细节

(1)见面有礼貌。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问好,面带微笑,语气要真诚。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可以说“老师好”,不必一一问好,既简洁,也避免了冷落某位老师。

(2)进出校门及上下楼梯要给老师让行,老师进入学生宿舍,应主动站起问好让座,老师离开时起身送出。

(3)进老师办公室时要敲门或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向老师提问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若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不可随意打扰老师,应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离开时要说“再见”,并向办公室内其他老师致敬。尽量不要在办公室逗留太长时间,以免影响老师的办公和休息。

(4)与老师交谈时,应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座,不可以让老师站着而自己大大咧咧地坐着。对老师要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服从老师的管理,不顶撞老师。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若要指出老师的错处,应有礼貌,态度谦和。

(5)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二)与同学交往礼仪

同学间应友好相处、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这是与同学交往的一个基本准则。

1.尊重他人,注意礼貌

同学之间也要使用礼貌用语,与同学说话态度要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要按时归还。

2.团结同学,互相帮助

不在同学面前说长论短、搬弄是非,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有些同学利用他人的生理缺陷等乱给别人取绰号或嘲笑别人,这是伤害他人感情的行为。生理上有缺陷的同学往往内心已经很难过,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更多、更大的困难,我们应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程门立雪

杨时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三)课堂礼仪

1.上课前

上课前,同学们应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坐好,等候老师的到来。良好的教室气氛,既能为老师创造好的教学气氛,同时也能密切师生间的关系。做好课前的准备,既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也是尊重集体的行为。

如果有特殊原因迟到了,到教室门口后要停下来喊“报告”,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才可进入。走到自己座位时,速度要快,动作要轻,尽快拿出书本,做好上课准备。不可有其他与上课不相干的举动。要尽快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总之,要将自己迟到对课堂的影响降到最低。

2.上课时

上课时要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发言,不做与本堂课无关的事情。

提问是课堂上老师验收讲课效果的最佳办法,同学们应积极配合。在老师提问时,如要回答,应举手示意,老师点名后,应起立回答,不可坐在位子上随便插话。起身回答老师问题时,态度要严肃,说话要清晰,语速适中。

如果老师的提问自己不知道,但又被点到名字,亦应站起来,向老师致歉,并实事求是地说明自己这个问题不太清楚或没准备好。

在别人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不要随便插话,即使别人所说与自己的意见不同也应听他把话说完;如果觉得别人的回答不正确,也不可肆意嘲笑。

(四)学校其他场合礼仪

1.升降旗仪式的礼仪

举行升旗仪式时,所有学生都要参加。以班级为单位,集合在操场上,面向国旗致敬。在整个升降旗的过程中,同学们必须肃立端正、态度庄重、保持肃静。

当听到“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降旗时也是这样。唱国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在升降旗的过程中,队伍要保持整齐,切忌随意走动、嬉笑谈天和东张西望。

2.在图书馆的礼仪

图书馆是同学们在校查阅资料、阅读书籍、借阅图书的地方,要遵守相关礼仪规范。

图书馆和阅览室是公共学习场所,来这里的人有的是借阅资料,有的是阅读报刊,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所以,到图书馆、阅览室尤其要注意文明礼貌。

(1)保持安静、卫生。

在图书馆走动时脚步要轻,入座时移动椅子要轻挪轻放,不要发出声音。就座时不要为别人预占座位。即使阅览室里人很少,也不要利用空椅子躺卧休息。

不要在图书馆或阅览室里高声说话,不要吃带有果壳的食物,不吸烟,不随地吐痰。如果自备了午餐,可以到餐厅、休息室或指定地点去吃,不要在阅览室大吃大嚼,以免破坏图书馆的气氛、打扰周围的读者。

(2)爱护图书。

查阅目录卡片时不要把卡片翻乱或者用笔在卡片上涂抹乱画。到书架上去找书时,应轻拿轻放,看完后应返回原处。阅览时翻书要轻,尽量不要发出声音,翻页时不可沾唾液。不少人看书时有折角、在书上画重点符号或作其他标记的习惯,但是对图书馆的图书不可以这样。要爱护图书,不折叠、污损,不乱涂乱画,更不能撕书页或剪裁报刊。如果有保留的需要,可以经管理员同意后去复印或照相。

3.集会礼仪

集会时,应提前到达,准时进入会场,列队要快、静、齐,并在指定位置坐好。听报告聚精会神,保持肃静,不乱议论,不乱走动。不要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报告或演出结束,要鼓掌致谢;精彩之处适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声喧哗。会议、演出进行中不擅自离场。演出结束后,等演员下台谢幕后再有秩序地退场。

上台发言时,要向主席台领导和场内同学鞠躬行礼,发言结束后要道谢。